03.06 現俄羅斯境內哥薩克與車臣人口數分別是多少,兩者戰鬥力誰更強?

無神論小隊長


車臣人和哥薩克都是驍勇善戰,民風尚武的戰士。他們在歷史長河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英名。

那麼,車臣人和哥薩克人相比,誰更加善戰呢?
(車臣人)


車臣人是北高加索地區的古老民族,他們主要分佈在俄聯邦車臣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人口達到了90萬人左右。他們自稱納赫喬人,有自己的母語。他們的祖先是北高加索地區的土著山民,既不是斯拉夫人,也不是這一帶流行的突厥,蒙古系遊牧民族。15世紀,車臣民族才初步形成了民族,他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在19世紀下半葉,沙皇俄國對高加索地區展開了戰爭,這裡的車臣人依附土耳其和波斯進行了抵抗,但最終失敗。車臣酋長沙米爾曾經組建了一個車臣國家,但最終和那些邊疆民族首領一樣選擇了歸附俄羅斯,成為了俄羅斯的一部分。嚴格來說,車臣戰爭中破壞力最強的巴薩耶夫並不是車臣人後裔,他所在的部落祖先是追隨沙米爾酋長的俄羅斯軍人。

近代以來,人們對高加索地區的山民印象不是太好,認為他們狡詐多端,兇狠殘暴,但不管是托爾斯泰還是普希金,都讚揚了高加索山民的勇敢和樸實。普希金的詩歌《高加索的俘虜》就是在描述一個俄羅斯士兵在車臣人部落的生活。
(車臣美女)


在近代以來,拿著步槍和恰西克軍刀征服高加索,與車臣人進行直接對抗的就是哥薩克人。哥薩克人與車臣人打了兩三百年的交道,沙皇在平定高加索地區後把一支哥薩克人留在了高加索,分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庫班哥薩克和北高加索的捷列克哥薩克人。這兩支哥薩克人的樣貌和其他哥薩克人有所差別,因為他們的父系大多來自征服者斯拉夫人,而母系則是被征服的高加索山民。

二戰期間蘇軍單兵殺敵最多的士兵就是車臣族戰士。直到現在,車臣人依然有血親復仇,崇尚武力和強人的文化傳統。

哥薩克人是15世紀以來第聶伯河到伏爾加河之間,由逃亡農民組成的社群。他們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個由村落和地域組成的社群。哥薩克人鄙視經商,崇尚武力和自由,他們比其它東斯拉夫人更強調自己的東正教屬性。這也是沙皇俄國能夠牢牢控制住他們的一大原因。
(哥薩克人)


歷史上的哥薩克人是俄國開疆闢土的先鋒,不管是西伯利亞的土著,通古斯漁獵民族,還是蒙古高原和中亞的突厥,蒙古人,歐洲大陸的奧斯曼人,法國人和波蘭人都被他們擊敗。

哥薩克人和車臣人在19世紀和車臣戰爭中多次交手。哥薩克人有更好的武器裝備,也有更強大的莫斯科中央政府支持,他們明顯比車臣叛軍更加善戰。如今的許多車臣中年人,回想起以前的車臣戰爭,沒有誰會不承認哥薩克的勇敢。

俄羅斯有許多培養少年兵的軍校,裡面有不少孩子是哥薩克家庭出身,他們從小就做好了在軍中服役半輩子的打算。俄羅斯僱傭軍公司“瓦格納”在敘利亞,非洲的骨幹也是哥薩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