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順治八年(1651年),已經親政的順治皇帝福臨下了一道旨意,逮捕了盛京將軍何洛會和他弟弟胡錫,抄沒他們的家產,並判將兩人凌遲處死。

何洛會之前曾擔任盛京將軍,這是個正一品的武職,是統轄盛京地方的最高軍政長官,位高權重。

有清一朝,有過87任盛京將軍,其中出過不少有影響的人物,何洛會是其中首任,也是死得最慘烈的一任。

位高權重的盛京將軍何洛會,為何會落得個被凌遲的悽慘結局,這還要從頭講起。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悍將何洛會

何洛會不姓何,他也不是漢人,他是滿族人,隸屬鑲白旗。其父阿吉賴曾隨清太祖努爾哈赤征戰,因功升至牛錄額真。阿吉賴去世後,何洛會承襲其職,併兼任巴牙喇甲喇章京。天聰八年(1634),隨軍攻錦州。

入關後,何洛會先後參加對李自成作戰,擊敗大順軍大將賀珍、劉體純,又授靖遠大將軍入四川作戰。順治五年跟隨譚泰進入江西作戰,連續平定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等明朝舊將的反正。

從皇太極到多爾袞,從關外殺到關內,何洛會稱得上久經戰陣,戰功赫赫,算是個將才,並因功進世職為三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子爵。

如果光從軍功上看,何洛會雖然沒當過總領全軍的主帥,也算得上獨當一面的大將,清朝入關後急需人才,何洛會這樣的人正應該有用武之地。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小人何洛會

但是拋開軍功,從人品上看,何洛會其實是個小人。

後金崇德六年(1641年),明清松錦之戰正酣,事關國運的大戰,兩方面誰也不敢馬虎。這時何洛會臨時擔任正黃旗蒙古固山額真,清軍正在緊張地圍點打援,何洛會卻私自允許手下士兵回家,這違反了戰時制度,按罪應當要革職查辦、籍沒家產,皇太極出於愛惜人才的角度考慮,從輕發落,僅僅罰了他一筆錢了事。

第二年,清軍攻下了錦州。贏下了生死攸關的松錦之戰,大家都很高興,仗打贏了當然要戰後表功,已升任本旗固山額真的何洛會卻玩了手陰的,瞞報了手下護軍統領鄂羅塞臣先入敵陣之功。何洛會遭人舉報,本來又該革職拿問,皇太極再次寬恕了他。

身為領導兩次犯錯,何洛會為人的缺點已經有所暴露,隱瞞部下軍功可稱為小人,但這些還只是小問題。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賣主求榮何洛會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突然病逝,他的繼承人問題成為爭奪的焦點,這是清朝歷史上一個危險的階段。爭奪的焦點在於兩黃旗擁戴的是皇太極長子豪格,兩白旗擁戴的是皇太極的兄弟多爾袞,最後的結果是雙方妥協,誰也當不成皇帝,另立年僅6歲的皇太極第九子福臨,這就是順治帝。

權力的爭鬥並沒有隨著順治即位而平息,多爾袞與豪格兩人始終在明爭暗鬥,水火不容。

身為人臣,八旗的主要人員也要選擇站隊,身處政治旋渦,這本也是人之常情,也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何洛會是豪格兩黃旗屬下的將領,此時他轉變了立場,選擇投靠多爾袞,就政治來說,這也沒什麼大問題,見風使舵的人也不是他何洛會一個。

不過何洛會的問題在於為了利益賣主求榮。他投靠多爾袞後,立即告發豪格和兩黃旗的大臣揚善、俄莫克圖、伊成格、羅碩等人“詆誹睿親王,且將謀亂”

,多爾袞正要對付豪格,有了何洛會這個人證,豪格百口莫辯。順治元年四月,揚善等四名大臣被斬首棄市,豪格被奪爵罰銀,廢為庶人。

多爾袞終於整垮了豪格,何洛會在其中要記首功,多爾袞也沒忘記何洛會,把他提拔為一等阿達哈哈番,又把抄沒的俄莫克圖、伊成格家產賜給他,何洛會通過出賣舊主賺得盆滿缽翻。

“(何洛會)舉發悖逆,籍俄莫克圖、伊成格家產給之”。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豪格雖然被暫時廢黜,反對多爾袞的力量卻沒有平息。到了清軍入關後,豪格又被複爵,並且領兵出征,平定了張獻忠,立下軍功。

立功的豪格理應爭回了政治資本,看上去此後地位應該更加穩固才對,不過政治沒這麼簡單,對志在大權獨攬的多爾袞來說,豪格和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存在就是對自己的威脅。

有利益就有人去追逐。豪格回京後,舒爾哈齊之孫貝子屯齊揭發濟爾哈朗隱瞞索尼、圖賴等人密謀立肅親王豪格為帝,濟爾哈朗因此被降爵,豪格這次更慘,被判幽禁,失去了自由,不久死於獄中,年僅四十歲。在這事裡,也少不了何洛會的身影,他再次出面作證。

縱觀豪格與多爾袞的鬥爭,原本屬於豪格的何洛會反水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作用是落井下石、推波助瀾,他也憑藉優異的表現成為多爾袞的心腹。

從何洛會的角度來看,多爾袞當時不過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他的頭銜從“皇叔父攝政王”變成“皇父攝政王”。1647年以後,多爾袞已經不用再向順治行跪拜禮,“以後凡行禮處,跪拜永遠停止”,並且把皇帝的璽印都拿到了自己府上,宣稱是方便辦公。

以這樣的改變來看,要說多爾袞在將來取福臨而代之也很有可能,這樣的話何洛會當然更加水漲船高,加銜晉爵,永保富貴都不在話下。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被清算的何洛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何洛會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卻沒想到多爾袞會年輕輕的突然暴死,年僅三十八歲。

多爾袞之死帶來的是政局的劇烈動盪,對何洛會來說,變天了。

多爾袞在世時,順治被完全壓制,幾乎朝不保夕。他的突然死亡,宣告福臨頭上一座大山突然沒了,順治順勢宣佈親政。

皇權之爭是殘酷的,多爾袞之前和豪格叔侄相殘,順治掌權後也不會客氣,除了對多爾袞追奪封典、毀墓掘屍,屬於多爾袞一派的大臣們自然也要被追究,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接連被處罰。

當初和何洛會都屬於多爾袞一派的譚泰、蘇克薩哈等都掉轉槍口,站出來揭發何洛會的罪責。最後,何洛會被確認犯有三大罪狀:

何洛會前首告肅王,非肅王有抗上之罪也。罪一。以惡言加肅王諸子。罪一。睿王欲另駐永平時,同與密謀。罪一。

這些罪責,其實也就和之前豪格被控的罪狀一樣,無所謂真假,目的只是為了為何洛會定罪。

於是,曾經顯赫的盛京將軍何洛會,就此被判處凌遲之刑,一生鑽營的何洛會最終落得個如此下場。

另外,順治查處多爾袞一黨,力度不小,被斬首的大臣也有不少,不過僅有何洛會一例連同其弟被判處凌遲極刑,這又事關何洛會自己的行為。

原因正如上文所說,何洛會本屬豪格,賣主求榮,自己原屬的兩黃旗大臣大都對他咬牙切齒,不屑於他的人品。多爾袞倒臺,眾人都盼望落井下石,嚴懲這個鑽營投機的小人。豪格被多爾袞整死,多爾袞又已不在,豪格手下將領們的怨氣大部分都要撒到何洛會頭上,他最後判刑最重也就成了眾望所歸。

清朝首任盛京將軍,官居一品位高權重,為何最後被凌遲處死


清朝皇室鬥爭的縮影

皇室內部的權力之爭,異常血腥殘酷,常常上演骨肉相殘、父子相煎的人間慘劇,有道是“最是無情帝王家”,在絕對的權力面前,親情並不存在,清朝同樣不能例外。

例如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等人為爭奪汗位,就逼迫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殉葬。而清初多爾袞與豪格的叔侄之爭,多爾袞與世祖福臨的矛盾,都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任何人捲入其中的爭鬥,其命運必然隨著派系鬥爭的走勢變化而波動,何洛會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何洛會背叛豪格,投靠多爾袞。多爾袞在世時,何洛會被委以重任,曾統轄整個東北地區,權傾一時。多爾袞死後,何洛會就被用最殘酷的凌遲酷刑處死。

何洛會跌宕起伏的命運固然與他慣於投機、鑽營的個人品質有關,但同時也是清初皇室慘烈鬥爭的一個典型縮影,充分反映了皇室內部權力之爭的殘酷。




對於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小院的專欄。
大明怎麼就亡了,大清怎麼就興了,細讀這段歷史,拆解一個個人物、一樁樁事件的背後,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有來自深層的原因。在小院這個專欄中,為您一一理清。這個專欄超過150節,超過30萬字內容,現在價格19元,拆分下來每一節內容只要0.12元,並且評價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