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小小嬴政


中華五千年文明,悠久的歷史創造出許多驚人的巧合,讓人無不感嘆上天有輪迴。

【三家分晉,三國歸晉】

三家分晉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數十載,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勵精圖治,實施一系列改革,使晉國國力大增,晉文公也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又一霸主,問鼎“春秋五霸”。

晉平公時,卿大夫把控晉國,相互壯大自己的實力。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到範、中行、智三卿,晉國名存實亡。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三家徹底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相繼成立韓、趙、魏三國,也可以說三國分晉。這一歷史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開啟了戰國七雄割據的局面,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三國歸晉

東漢末年,九州大亂,民不聊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控東漢政權,劉備以漢朝後裔之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孫權在江東磨刀霍霍。

三國多才俊,文言武備,謀士輔之,群雄逐鹿。曹操死後,曹丕稱帝,建立魏國。與蜀漢、東吳形成三足鼎立。諸葛亮多次伐魏,未能改變三足鼎立格局。諸葛亮死後蜀漢逐漸衰敗,263年,司馬昭滅掉蜀漢。

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退位,登上皇位,創立晉國。280年又滅東吳,結束三國割據的局面,中華民族又實現大一統。



正所謂,天下大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家分晉,三國歸晉。

【明清巧合】

叔父掌權

明朝朱元璋原本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可惜朱標多病,走在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又傳位給朱標之子朱允炆。建文帝上位之初即削藩,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侄子的政權。大清入關,孝莊、順治孤兒寡母難以掌控朝政,順治叔父多爾袞攝政,把持朝政多年。

明清開國之初都形成了皇叔父掌權的局面,不過多爾袞沒有篡位罷了。



孤兒寡母,親王攝政

清王朝開始和結束都形成了皇帝幼小、太后寡母扶持、親王攝政的局面。

清兵入關,六歲的順治皇帝難以執政,母親孝莊皇太后輔佐,多爾袞攝政。清朝末年,三歲的溥儀即位,隆裕皇太后輔佐,溥儀生父醇親王載灃攝政。



皇帝無後,兄終弟及

明朝建文帝、明武宗、明熹宗三位皇帝都沒有留下子嗣,而清朝同治、光緒、宣統三位皇帝也沒有子嗣,除了建文帝、宣統帝外,其他四位皇帝都是從近支宗室中選取繼承人。



門映年號

北京紫禁城有九門,其中有三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元朝滅亡時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年號為正統,明朝滅亡時明思宗朱由檢年號為崇禎,明朝滅亡時清廢帝溥儀年號為宣統。這三位亡國之君年號的第一個字,正好和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三門的第一個字相對應。






總結

歷史總是會出現驚人的巧合,天道輪迴,神秘莫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