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文|愛尚君

正值春節,闔家團圓之時,新型冠狀病毒卻肆虐祖國。

特殊時刻,春節檔電影響應國家政策,悉數撤檔,其中也包括徐崢導演的《囧媽》

說起徐崢,出道多年的他,當過演員、也做過導演。

無論是演員和導演,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喜劇風居多,從被大眾開始瞭解的《春光燦爛豬八戒》,到2010年的《人在囧途》,再到2012年的《泰囧》,以及後來的《心花怒放》、《港囧》,這些被大眾後來越來越熟知的影視作品,讓他漸漸被貼上了喜劇化標籤。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當然,他的形象也是比較適合演喜劇片(開個玩笑,O(∩_∩)O哈哈~)。

他的影視作品善於用小人物視角表達,雖是喜劇,卻借用喜劇的元素來諷刺現實,引起觀眾共鳴

我不是藥神》就是經典之作,聚焦癌症病人,用他們抗癌之路的辛酸來映射社會醫保制度不健全等問題。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此次《囧媽》主要圍繞劇中“囧媽”為核心,以其兒子伊萬人到中年的愛情觀、親情觀為主線,講述了一家人的情感糾葛。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雖與《泰囧》和《港囧》的喜劇表現形式雷同,但喜劇風格卻發生了改變,更強調感情線,輕喜劇元素。

那麼,在春節檔其他電影都齊下線的時候,它為什麼以網播的形式,大年初一零點準時跟大家見面呢?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在商言商,無奈的收益保本之舉。

這次字節跳動公司以6.3億費用買下網播獨家權限,瞅準的也是春節檔巨大的觀眾流量。

春節檔這個炙手可熱的黃金段,特別是在今年特殊的環境下,電影檔的集體下線無疑讓眾多的觀眾失去了翹首以盼的觀影機會,很多流量無法聚集。

而此次字節跳動花費鉅額資金打造首播,把流量吸引到了今日頭條及旗下各大平臺,為後邊線上電影平臺的打造打了一個漂亮的基礎。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如今是粉絲時代,哪裡有粉絲聚集,哪裡就有收益。作為字節跳動公司,抓住了觀眾為王的時代脈搏,可謂是真的高瞻遠矚。

此次因為不可抗力,歡喜傳媒與橫店影業簽訂的24億對賭協議宣佈作廢。

與此同時,與今日頭條(字節跳動公司)及旗下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合作,以6.3億授權網播權限。

版權方行為,無疑是保本收益無奈之舉商業運作下的電影行業,逐利是必然的,沒有人願意做費力不討好的買賣。歡喜傳媒的做法,在獲得6.3億保本收益的同時,也迎來了眾多網友的力挺,稱之為“變革者”。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在粉絲效應、流量為王的年代,商業化運作常用的手段就是“造勢”。

例如現在各大公司簽約明星、網紅,借用明星效應,增加營銷業績,提高公司知名度。

早些年的阿里巴巴馬雲搞的“西湖論劍”,借用名人金庸的名頭,提示其互聯網公司的知名度。

《西虹市首富》裡王多魚請股神巴菲特吃午餐,股價一時間迅速上漲等等。

不論是歡喜傳媒還是字節跳動公司,都是在特殊時期特殊的“造勢”行為,當然,這個造勢是褒義詞,是雙贏的局面。

挑戰院線電影文化,誰會是最後贏家?

當然,電影行業的發展無不存在競爭,尤其是現在網絡時代的不斷髮展,加之5G時代的即將來臨,電影行業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對於電影院線文化

電影院線從20世紀20年代中國上海誕生之初,已經走過了近1個世紀的發展年頭,才有瞭如今的盛世文化。截止2019年年底,中國電影總票房已經到達642.66億,如此龐大的市場,得益於各大電影院線的不懈努力。

《囧媽》的網播,從某種程度觸碰到了線下電影院線文化的利益,也作為唯一一次成功的個案展示出來。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雖然中國電影院分類眾多,但是被幾大知名院線把持,包括萬達中影星美

聯合院線大地院線等,小的院線發展困難重重。

院線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其中暑假檔國慶檔春節檔是競爭最為激烈的三個板塊。

對於他們來說,雖有競爭,但聯合之下在電影行業幾乎可以形成壟斷之勢,鮮有競爭對手。

但囧媽的播出,把原本平衡的電影院線票房獨大格局瞬間被打破,給這個電影院“寒冬”注入了一股熱氣騰騰的“岩漿”,燒的人心惶惶。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對於網播電影文化

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網絡電影文化的發展也日新月異。近年來湧現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網劇,比如《法醫秦明》,《靈魂擺渡》系列,《無心法師》系列,《慶餘年》,網劇《唐人街探案》等。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這些火爆的網劇背後代表的是觀眾觀劇行為的變化,展現了資源的多元化選擇。加之自媒體的發展,抖音、快手的出現,流量的轉移和聚集也隨著這些APP的出現發生改變

那麼,就跟電商和實體的競爭一樣,網播文化和院線文化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呢?

這裡愛尚君要劃重點了,誰能掌握更多的觀眾資源,誰能更好的贏得觀眾的認可,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徐崢導演的一句“為觀眾服務”,一語中的。最起碼,讓我們普通人收益,這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對於觀眾為王的今天,誰能抓住觀眾的眼球,取得他們的信賴,提高忠誠度,誰就是贏家。

小米的社群營銷,其本質就是吸粉加粉絲營銷,他們的粉絲就非常忠誠。

年入1.6億的李子柒、李佳琪等網紅帶貨達人,往往幾句話就能帶出幾百萬的銷售額,說白了也是粉絲營銷和粉絲變現。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徐崢執導《囧媽》首次網播卻遭強烈抵制,他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對於他們而言,愛尚君認為最合理的處理方式是實體和電商、網播和院線文化相結合的思路。

線下提供觀影渠道,享受觀影樂趣,線上提供版權保護,平臺會員免費。這種模式會比現在更好。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年代了,強強聯合,探索新出路,才能和平共處。於他們而言,誰也代替不了誰。

最終能決定他們生死的,還得是我們這些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