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我的娛樂頭版人物——劉德華

娛樂圈,在這個信息時代,它的造星能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很多人靠一首歌或者一部電影就能迅速走紅。紅的快,但隕落的速度似乎更快,如果沒有持續的優質作品輸出,很快就會被娛樂圈的滾滾洪潮給淹沒。劉德華——一位屹立在娛樂圈近40年的大眾偶像。我也堅持喜歡了20年的人。今天,在這裡同大家分享我的娛樂頭版人物-劉德華。

我的娛樂頭版人物——劉德華

我一直喜歡稱呼劉德華為華仔,肯定不是不尊重,因為剛開始接觸華仔的信息是在99年,那個時候正是華仔的事業巔峰,但是在我們內地,尤其是中部農村地區,流行的都是九幾年的娛樂影音信息,那個時候聽到的最多的就是“華仔”,這個稱呼不僅好聽,還很親切。

從華仔到華哥再到華叔,不僅僅是稱呼的變化,更有歲月的滄桑,正如他的那首《17歲》“如今我四十看從前……那首潮水,忘情水,不在經典,仍埋在你的心中從未變”一樣,習慣了叫華仔,不願意看他老去,可能也是不甘承認自己也要面對 “老了”這一詞,這其中也包含了許多我們那個年代的情懷。

說到華仔,應該有很多詞來修飾他,“天王巨星”“不老男神”“完美偶像”……這些都是各大媒體和他的歌迷影迷加封的。聽到這些詞語大眾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劉德華。縱觀浮浮沉沉的娛樂圈,你會發現華仔是這娛樂圈30年來最好的代言人。在這裡我就不羅列他的作品和事蹟了,好像也沒有必要,從九十年代初到現在他基本上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野。他的人氣和作品也沒有長時間的間斷過,即使是在17年泰國的騎馬受傷期間和18年的演唱會風波影響。

我也記不清準確時間了,可能是受周圍人群的影響,九幾年那個時候我叔叔、哥哥他們總聽華仔的音樂,好多年長一點的也都在聽,那個時候只能從錄音機和黑白電視中聽到,那個時候發行的歌曲風靡了好一陣子。再到後來的2000年以後,影碟機、彩色電視、MP3等傳播媒介的普及,又開始接觸到華仔的電影。從剛開始的聽聲,看海報,再到觀看他的視頻,我也開始步入到了青春期,儘管同齡的人都開始接觸周杰倫、林俊杰、SHE……,我還是比較喜歡華仔。我這個人可能有先入為主的情懷,最先接觸和了解的就是華仔,華仔也就一直是我的關注點。

喜歡一個人,都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這句話放在華仔身上再適合不過,都說現在是個看臉的時代,其實那個年代也一樣,華仔的帥氣面孔確實吸引了眾多目光,但是他的歌曲和電影也給粉絲帶來了許多快樂。光靠長相,沒有持續的作品輸出,是無法保持住人氣的,更何況是在信息時代的娛樂圈。

我一直跟其他人說我不追星,但是我有喜歡的藝人,聽起來有點矛盾,同樣的矛盾相信不少人都不止一次的聽到或看到。在一些評論裡,你總能看到“我從不追星,但我喜歡劉德華”又或者是“明星裡我只喜歡劉德華”之類的語句。就我個人來說,儘管自己不喜歡被放在追星族一列。只是喜歡看他的電影,聽他的歌,唱他的歌,搜索有關的信息,細細的算下來其實也有追星的行為,只不過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過激的追星行為,也沒有因為這些行為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我的娛樂頭版人物——劉德華

還有一點,我喜歡稱呼華仔為藝人,而不是明星或者娛樂偶像。不是想搞特殊,只是在時下的娛樂圈裡,藝人這一詞顯得更為本色一點。他靠的是歌曲和電影,靠的是自己的才藝,靠的是那些好的作品。你要說明星和藝人有什麼區別,我無法加以細分區別,明星更側重於一種光環效應,藝人更純粹一點,側重於個人的作品表現;這裡不是說華仔不是明星,也不是說華仔沒有光環效應,但是能被更多人認可的絕對要屬他的作品。

最後,作為華仔的一名普通粉絲,要說說他的人品。各大報道中我們隨處可見“勞模”“愛心”“虛心善良”等修辭。這些我無法進行有效肯定,因為我站在一個跟他沒有任何實質性接觸的角度上,如此評論顯得不夠嚴謹,也缺少說服力。那就站在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說說華仔近40年的表現;幾乎沒有緋聞炒作,沒有不雅的行為表現,更沒有娛樂圈常見的惡劣或者是犯罪性質的影響,這幾點不足以完全肯定一個人的人品,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中卻是少見的;公眾下,鏡頭前他所呈現的都是積極樂觀的一面,幾乎沒有消極的一面,作為一名公眾人物,這可以肯定他的職業道德,肯定他的社會責任心。

華仔81年出道,在他近40年的演藝生涯裡,除了臉上的歲月變遷,呈現給觀眾的精神態度始終如一。無論是合作過的藝人,還是媒體朋友都一致稱讚他。王晶導演曾經說過他的人品,他的努力30年如一日,華仔是他見過最努力的藝人。出名前努力,他想成功,出名後努力他想走的更遠,目前的華仔早已功成名就,可以選擇享受更好的生活方式,但他沒有,30年如一日的保持已經成為了華仔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一種習慣。

我的娛樂頭版人物——劉德華

在錢就是王道的價值觀中,借錢看人品這種話題也許更有說服力,在華仔很早幫助過的藝人有藍潔瑛,有鄭則仕,有張衛健等,都是在近幾年才被公開知曉;華仔在05年投資2500萬啟動“亞洲新星導”計劃,給一些草根導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希望能為電影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網上也不乏有否定的聲音,說他太虛偽,不敢公開結婚的消息;做人太圓滑,從不敢得罪人。如果說近40年的謙虛努力、愛心善良都是他一直偽裝在公眾面前的人設,那你不得不承認他的積極性。就像我們的行為習慣一樣,你一直都習慣於8點鐘起床,突然決定要努力在6點鐘起床學習或工作,當你一直在為這個習慣而堅持,當你一直在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好時,我們為什麼不能欣然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