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二千年前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最開始是不統一的,在春秋戰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自己的度量工具和自己的生產生活習慣。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合,他也有意識地促進天下所有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斤和兩的規矩也是那個時候定下來的,一直被後世所沿用,再也沒改過。

關於這個“把十六兩”定為一斤,還有著一個廣為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記載道,當時秦國負責統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極有才華,有了金剛鑽才攬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後,很順利地統一了貨幣的規制、量器的大小,還有基礎重量單位的定奪。但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讓多少兩等於一斤比較合適?李斯陷入了糾結之中,因為既然兩的單位已經定下來,換算起來好像隨意一點也沒問題,但太隨意了又有失考究。

舉棋不定的李斯遂去問了秦皇,秦皇不說話,大筆一揮寫下幾個小篆:天下公平。李斯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他靈機一動,數了這幾個字的筆畫,欣然決定用十六兩作為一斤。

雖說故事是這麼來的,但這種歷史小趣聞明顯有後世編纂的成分在內,沒什麼科學依據,不可考。

“半斤八兩”指的就是一斤的一半是八兩了,但這一斤十六兩的規矩究竟是怎麼定下來的,比較靠譜的考究聽起來也有玄學氣息。先說說當時最小的單位吧,秦朝定下的最小的單位還不是兩,是“錙銖必較”的銖,銖是所有度量衡單位中最小、也最精確的單位,用於平時一些珍貴物品的稱量,比如說中藥藥材等。

而二十四銖被定作一兩,這是根據百姓之便進行考慮的,李斯考慮到百姓經常需要交易的都有哪些商品,再取他們之間的上限與下限分別考慮,最終得出兩的稱量標準。

這些度量衡都為二的倍數,銖、兩、斤都不例外。同理,百姓們常用的斤也是從兩上層層疊加計算,最終得出最合適的斤。十六兩為一斤的規矩也被確定了下來。

普通百姓交易時常用的度量衡就這樣得到確定了,而比斤更大的“鈞”、“石”則更接近於今天的千克和噸。

還有一種說法,說最初的度量衡,是從當時的量具上產出新意、進而改良的。當時人們所使用的天平也叫稱,這種民間的稱被稱為“十六金星稱”。由於在早期的農耕時代,商業並不是社會經濟模式的最主要成分,商品交換隻是人們農耕生活的輔助,所以朝廷為了呼籲人們不要在買賣上下手腳,要公平公正,遂發明了共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並行的十六金星稱,如果在商品交換時短斤少兩,就會無福無壽、無祿。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就關注那樣的歷史挺有趣吧,還有不定期抽獎送紅包哦。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我讀小學的時候,家裡有一杆十六兩一斤的秤,每當賣雞蛋的時候,母親都要稱一稱重量。每每遇到6兩、9兩、12兩……的時候,她問我在新稱(十兩一斤的稱)上是幾兩,因為在街上買雞蛋的人用的都是新稱。經過摺合,我明白了:十六進制的稱,3兩大致是十進制的新稱的2兩。


後來,學到一個詞,叫“半斤八兩”,再後來又學到一個詞叫“權衡”,它們都與這“稱”有關。再後來學習了一點兒歷史,才知道這十六進制的稱產生於秦始皇時代。

為什麼是十六兩一斤呢?

據說秦人制稱的時候,觀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人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靈感突發,就把一斤定為十六兩了。

稱杆上的稱星都是白色或黃色的,不能用黑色。象徵著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稱杆上的第一顆星叫做“定盤星”,其位置是稱錘與稱鉤成平衡狀態時稱錘的懸點。“定盤星”是稱的關鍵點,人們用它來比喻事物的準繩。

稱杆上那兩個手提的繩紐,叫做“稱毫”。它的意思是讓人在稱東西時要明察秋毫,不可粗心大意。

古人認為,與人交往,稱東西如果缺斤短兩,就會遭到上天的懲罰。這十六兩的稱星,告訴人們,做生意要誠實守信,不欺不瞞,否則,少一兩無福,段二兩少祿,差三兩折壽。古人迷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面對16兩一斤的稱,都不做昧良心的事,公平買賣,童叟無欺。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對半斤八兩產生過疑問呢,小時候當我知道這個成語時我問過母親為什麼這個成語的半斤和八兩是一樣的,母親告訴我,因為古時候的半斤和八兩是一樣的,那時候的一斤是十六兩,當我繼續追問時,母親也不能說明白其中的緣由了......、

可能小時候對知識的“淺嘗輒止”才造就了今日平凡的自己吧,開個玩笑,說回正題。


一斤十六兩的規定大致有兩種假說:


其一是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

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


其二是傳說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由李斯負責辦理。當時度、量的標準已經基本確定,惟獨這“衡”還拿不定主意,於是去請教始皇帝。秦始皇於是提筆寫下“天下公平”四個大字。傳說李斯拿了四個大字百思不得其解。為防止皇帝怪罪,於是乾脆把這四個字筆畫一加,共16畫,於是這就成了“衡”的單位,一斤等於十六兩,那麼半斤就是八兩,正好相等。

後來李斯經過調查實踐確定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兩種假說其一賦予了秤星辰的傳奇和福壽祿的祝願,(好吧其實是詛咒),告誡人們買賣得誠,為人得實。其二賦予秤皇權的加持,告誡人們交易要公,秤桿要平的天下公平的原則。

傳說之所以稱之為傳說,就是它可能不是真的。(好像是一句廢話)


其實兩種假說只不過是起源不詳以美好的故事代之,證據不足用始皇的權威壓之罷了,桿秤作為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充分利用的槓桿原理,只用了很小的重物便可稱量較重的東西,而且方便攜帶且易於計算,雖然國際上認為秤最早起源並不是我們國家,但秤的發展及文化卻要比他們深遠的很,一斤等於十六兩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斤等於十六兩之所以能歷經兩千多年而不改,必然有它的道理,秤作為古代的衡量工具,方便和準確是它的基本原則,我們知道,桿秤是在一根木杆上定出秤頭、提點和刻度的,在秤頭上掛上秤盤或秤鉤,在提點上穿繩用作支點,在後面的秤桿上標出刻度,刻度的第一個點叫定盤星,這個點是前面秤盤或秤鉤的重量,也是秤的平衡點,想象一下,我們作為一個標稱的工匠,打造一個一斤的秤,我們找到了第一個平衡點,在秤的尾端找到一斤重物的平衡點,我們怎麼來標其他的點呢,在當時最好的辦法是對摺等分那麼問題來了,採用十進制,也就是一斤十兩,我們在對摺後就是五兩了,如何等分五兩的線段呢?(具體做法請自行查找如何用尺規等分五條線段)在當時是比較難的,何況是秤這種對準確要求很強的東西呢,而十六進制的一斤十六兩則神奇的避免了這個問題,八兩,四兩,二兩,一兩,所以這恐怕才是一斤十六兩的含義吧,這也是偉大的先祖的智慧的沉澱。


感謝朋友們的閱讀,留下你們的痕跡吧,小生在這裡作揖相謝了!!!


詩詞的前世今生


古代桿秤一斤為什麼用16兩呢?

其實每一顆秤星代表一顆星宿。他們分別南鬥6顆星,北斗是7顆星,南鬥代表“天”,北斗代表“地”; 6和7加在一起是13顆星,外加“福祿壽”三星。

南斗六星分別名為: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南斗六星是人馬座的一部分恆星,圖中六顆綠色的在南天排列成鬥(或勺)形即為南斗六星。

北斗七星分別名為: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星。北斗七星為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七星連起來就像古代舀酒的鬥形。

另外三星便是福祿壽,在中國民間信仰中這三位神仙,象徵幸福、吉利、長壽。

桿秤十六顆星的來歷有兩個傳說: 其一,傳說木杆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為13兩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為16兩一斤。

其二,傳說由“財神爺”范蠡看到天上的星斗突發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一兩重,十三顆星是一斤。後來發現有些商人心術不正,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坑害百姓。冥思苦想後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星,在十三星基礎上再加福、祿、壽三星。

南北斗共十三顆星,加福祿壽三星,又分別代表著天、地、良心。所以稱作“天地良心十六兩”。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另外成語“權衡輕重”“權衡再三”也與桿秤有關。秤砣也叫“權”,它是按軒轅星座表意製作,屬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桿稱作“衡”,象徵紫薇星座。









謎之迷色


桿秤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堪稱“國粹”。桿秤由幾個部件組成:一是秤桿,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並且整個秤桿上鑲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盤。

秤砣也叫“權”,它是按軒轅星座表意製作,屬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桿稱作“衡”,象徵紫薇星座,“權衡輕重”這個詞,就是由此而來。

中國傳統的木杆秤是魯班運用槓桿原理髮明的,他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桿上刻制13顆星花,每顆小星代表1兩,每顆大星則表示1斤,定為13兩一斤。其實這是用勾股定理來確定桿秤稱量時的垂直度,以提高稱量的精確度,這也是勾股的名稱由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秤桿上又添加了“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為16兩一斤,進一步提高了杆稱精確度。直到上世紀50年代後,為計算方便,國家才把秤統一改為10兩一斤)。

在做買賣時,商人手提著秤毫,提醒商人要明察秋毫,秤一提起來首先看到的是定盤星,提醒商人要權衡一下良心。無論做什麼生意都不得缺斤短兩。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而中國傳統觀念認為福祿壽星直接影響人的福氣、財祿和壽命,舊時商業道德講究誠信為本,出售貨物剋扣一兩,減福;剋扣二兩,福、祿俱損;剋扣三兩,福、祿、壽全無。藉此警告商家一定要買賣公平。所以過去民間流傳有“秤上虧心損陽壽,秤平斗滿是好人”的說法。

中國的傳統文化告誡我們,要買賣公平,生財有道。因此秤在人們心目中被認為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三國時期諸葛亮曾說過:“我心如秤,不能隨人低昂”,而這個說法已經超越了商市買賣,昇華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一十六兩的含義為: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祿壽星三臺司命,相加起來剛好是一十六兩。據《抱朴子》《太上感應篇》等經典記載,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且“算盡則死”。道教在《解結科》法事中,解除人生種種過咎一切冤結,特意有一科解“交易不平”之結。交易之事,既受上天監管,也代表古人公平交易的信念和原則。這裡我們要注意到中國古人發明的桿秤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⒈作為中國獨立發明的傳統衡器,桿秤並不比電子秤“科學”性差,它在中國應用了數千年,其社會價值可以說是無所不在、難以言表。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桿秤攜帶方便,山裡的農戶也會為了防止買賣被騙而攜帶一根桿秤。這證明桿秤還是存在其應用價值,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還是保留著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的衡量工具。

⒉ 桿秤比起電子秤更具人情味,買賣中,賣家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桿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獨特之處,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定原則下的往來人情,不同於西方硬性原則下的精準計算,於是在生意中也不為硬邦邦的金錢來往,更像是一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⒊它的興衰沉浮記錄了社會生活變遷史。在大工業文明向手工藝文明挑戰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國曾以“科學化、現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導,對傳統桿秤及其生產,從意識形態、工藝方式及產業制度上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限制、批評、改造、打擊。僅管如此,在電子秤已廣泛應用於商業計量的今天,傳統桿秤仍有一定的群眾市場。

⒋中國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起源於幾千年前,其中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至今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也必然有其未來存活發展的地位。

古人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神靈有知。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現在學習西方進制,把十六兩一斤改為十兩一斤,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其實也破壞了傳統文化,使人不受心法的約束,道德滑坡,為了錢什麼壞事都敢幹的奸商也逐漸多起來。

擴展資料:

考古發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長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戰國時期楚墓中。古代,秤錘稱為“權”,如《論語.堯曰》集解︰“權,稱也。”又《廣雅.釋器》︰“錘,謂之權。”及《論語.子罕》曰︰“可與立,未可與權。”宋

朝朱熹集註︰“權,秤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

另古人稱秤桿、秤為“衡”,如《前漢.律曆志》曰︰“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另《禮記.經解》曰︰“猶衡之於輕重也。”注:“衡,稱也。”因此,秤錘稱“權”,秤桿稱“衡”,寓意人們做事之前要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除此還有另一層涵義如《禮記.深衣》上載︰“規矩取其無私,繩

取其直,權衡取其平。”這段記載大意是說,符合圓規、曲尺是取其象徵公正無私,垂直如墨線是取其象徵正直,齊平如秤錘、秤桿是取其象徵公平。由此可知,古人視桿秤為公平、公正的象徵。

古代的秤是一斤十六兩,秤桿上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

用一顆星來表示,叫作“秤星”。秤星的顏色必須是白色或黃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純潔,不能昧著良心(黑心)。相傳,秤桿上刻的秤星是根據天上的星宿演化而來,前六顆代表南斗六星,象徵四方和上下;再往後數七顆則代表北斗七星,象徵用秤者立於天地間,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樣公正不偏頗。秤桿的尾端是福、祿、壽三星,用來告誡生意人要誠實信用、不欺騙,否則,少一兩無福,短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另外,秤桿上的第一顆星又叫做“定盤星”,其位置是秤錘與秤鉤成平衡時秤錘的懸點。做桿秤的關鍵是能選準定盤星,只要確定好定盤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們往往把定盤星用來比喻事物的準繩。如宋朝朱熹〈水調歌頭.雪月雨相映〉詞︰“記取淵冰語,莫錯定盤星。”

秤桿上的十六顆星,其作用不只是衡量物重,更是用來度量人心。無論是做秤、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因此,桿秤秤的不僅是良心,還秤出人的誠信、正義,這也正是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並加蓋了皇印,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及公平要求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並把秦權作為秤鉈形狀,並加上銘文印章,誰知這一標準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還有一個說法(上面已介紹過)是,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十六兩的計量方法。南宋數學家楊輝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編造了 “斤價求兩價” 的歌訣: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兩價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轉身變做五。”

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0625斤,二兩等於0.125斤……到了元朝,偉大數學家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年)書中。推進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又需要根據當時一斤等於多少克來換算,請查看《歷代度量衡簡表》。如:秦代至西漢1斤相當於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當於668.19克,隋末1斤相當於222.73克等。

另外,根據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銅則,自記重一百斤,實重64公斤。那麼每斤相當於640克(《歷代度量衡簡表》的標準是596.82克),跟漢代258.24克相去甚遠。

1959年開始 一斤等於十兩:1959年6月25曰國務院發佈《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米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單位,在全國推廣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兩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兩為一斤。” 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

從1979年1月1曰起,中藥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兩、錢、分” 等。 “錢”換算為“克” 。

近代以來普遍採用的換算方式是:500克(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舊制十錢為一兩)=3.125克(1錢),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算的(此換算方法實際上並不正確)。

中國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克一斤改為500克一市斤。

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 3.72克(3.71875克)。







吉誠


成語半斤八兩大家都知道,可見古代中國確實是十六兩一斤。在我們看來把一斤分成十六兩,在買賣交易的過程中,很不方便計算。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古人這樣做,其實是大有深意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還有在買賣交易的過程中,有一個東西比計算方便還要重要的多。

賣個關子,不說這個東西是啥。先聽我講一講一斤十六兩的來源。

相傳這種木杆秤是魯班所發明的。當時的秤是十三兩一斤,是根據天上的星宿——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為13兩一斤。後來秦朝統一六國後,統一度量衡,在秤桿上又加了3顆星花,分別代表福、祿、壽三星。至此,一斤變成了十六兩。

根據中國古代的說法: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加上福、祿、壽三星,那麼這十六顆星其實和人一生的命運息息相關。如果,做生意的人缺一兩,福星減少你的福分;缺二兩,祿星減少你的財運;缺三兩,壽星就會減少你的壽數。這樣的意思,其實是告誡大家做生意要本著良心,公平買賣,萬不可缺斤短兩,到頭來虧的都是自己。

所以,現在大家知道剛才上文說的,比計算方便還要重要的一個東西,其實就是:誠信。

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中國人對自我品德的約束與要求。


不信青史盡成灰


①一斤十六兩,並不神秘,當然更不是隨心所欲制定的。他和其他度量衡的進位制,都是一致的。

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周角360度,平角180度,直角90度。這樣的規定,非常方便分割。例如,60的質因數有

2,3,4,5,6,10,12,15,20,30,和60,質因數很多。

對於市制質量單位,也是同樣道理。例如案座上切好有一斤肉,顧客恰好買一斤的,直接拿走。

只要半斤的,平分兩份比較容易,一份就是半斤八兩。

同樣的道理,需要四兩,二兩,甚至一兩的,分割起來都不是難事。

特別是古代有金子,銀子但一次買賣不會恰好用完這一錠,對半平分顯然是最簡單的辦法,很容易切取到適合的錢幣。如果十進制都比較麻煩,這錠銀子十兩,花了五兩還好辦;花的是一,二,三,四兩的,就不好掌握切割了,切不準,得到一把碎末,肯定會引發糾紛的。

②採用十六進制,也有一個科學的依據,1=2º,

2=2¹,

4=2²,

8=2³,

16=2的4次方,

和現代計算機採用的二進制完全一致。

③但是,為什麼又不一直堅持用十六兩制度呢?

十進制是最普遍的進位制,在現代社會,顯然應該採用普遍通用的進位制,所以解放後,我國就逐漸廢除十六兩制,改用十進制。

④採用十進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保持國際制的一致,避免特殊的進位制,引起不方便。

④十進制的推廣,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儀器的普及,使得數值的換算無需人力,非常方便。例如,直角是90度,但是現在100度的非常方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無非就是小數點向右邊平移一位,兩位而已,根本不用計算。即使計算,也至少有便攜式計算器,輸入即可得到結果,使得60,90的進位制沒有堅持的必要了。


青山不掩


“斤”的起源很早。中國自周代便開始有了重量單位:斤、兩、錢、分。古代有種官職叫“司馬”,主要掌管軍事,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於是「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扯上了關係,所以“斤”、“兩”等也被稱為“司馬斤”、“司馬兩”等。而計量的工具叫做“司馬稱”,一司馬斤等於十六司馬兩,所以成語【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

為什麼古代會把16兩定為一斤呢?有三種說法。


一是范蠡經商過程中發明的

傳說范蠡在經商過程中,發現當時人們買賣都用眼睛直接來觀察商品的多少,這樣看是非常不準的,難以做到公平交易,於是范蠡用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做參照物,一共有13個星星當做標記,每一顆星星表示一兩,13顆星星就表示一斤。

范蠡把這種稱量的方式推廣開後,漸漸的出現了投機取巧的小人,他們稱量貨物時往往缺斤少兩,這些心術不正的商人把市場擾亂了,范蠡思來想去,決定在13顆星的基礎上,再加上福祿壽三星,這樣就湊成了16顆星代表一斤,也就是16兩了。

范蠡為了杜絕商人們缺斤少兩,表說福祿壽三星預示著人的命運,如果缺了一兩,人就缺了"福氣";缺了二兩人,就缺了"福氣"和"俸祿";缺了三兩,人就缺了"福氣"、"俸祿"和"壽命",古代人都比較迷信,一聽范蠡這樣說個個都信了,因為誰也不願缺了福祿壽,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缺斤少兩了。

二是李斯從秦始皇的批示中悟的

在秦朝以前,每個國家的度量和錢幣的衡量單位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各國之間的交易就非常不容易。在秦朝統一了六國之後,秦始皇就下令統一度量衡,而負責起草文件的人為李斯。

當時除了衡這個標準沒有確定之外,其他的都已經確定了,於是李斯就去問了秦始皇,秦始皇說了四個字“天下公平”。李斯拿到這四個大字後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又怕秦始皇怪罪,於是直接將這個四個字的筆畫給加起來了,於是就成了衡的單位,也就是剛好16兩一斤,所以半斤八兩剛好相等。

三是魯班發明木杆稱逐漸演變的

傳說木杆秤是魯班運用槓桿原理髮明的,再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為13兩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改成16兩一斤。


小白讀資治通鑑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見人說:“你倆半斤八兩,誰也好不到哪兒去”,以前還以為是說半斤是十兩,和八兩差不多吧,現在想想真的是傻的可愛。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古人將16兩定為1斤,而半斤就是八兩,所以,半斤八兩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定義16兩定為1斤呢?

古人是有大智慧的

古人認為:“天上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正好16星”。

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如果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少了一顆星便表示人將會少一份福氣,固古人,就將16兩定為一斤,同時也是為了從心理上,告誡商人要在日常買賣中,誠實公平,不得短斤缺兩,否則就會卻星,福氣會減少。

所以做買賣的人不敢做短斤缺兩的昧良心事。


核桃班長


各位老師已經答很多了,我補充一下個人的理解。

為什麼只有一斤是十六兩,這牽扯出中國古代的度量衡統一的歷史。

度是長度,量是容積,衡是重量。度基本單位有丈、尺、寸,寸下面有分,丈上面有引,分下面有毫和釐,全部採用十進制,。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毫釐”。還有一個比較模糊的單位是裡,有300步為一里,也有十八引為一里。

量是容積,因為過去計量糧食更多是看容積而不是重量,所以分得很細各個歷史事情也有變化,但是最後都演化成了十進制,由小到大是撮、抄、勺、合、升、鬥、石。

衡是重量,在商品的交換過程中,大塊不規則的東西無法用容積來產生和發展的。人類最早使用的衡器是原始天平。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已使用等臂天平秤。它是在簡易槓桿中點設一支點,在槓桿一端放置被商品,在另一端的盤上質量確定的原始砝碼,當這種裝置平衡時,就意味著兩邊的質量相等,從砝碼個數推定商品重量。

至夏代,出現了利用槓桿原理製造的衡器,天平和秤叫做“衡”,把砝碼叫做“權”。在衡的槓桿正中有一小孔用作支點,在杆的兩端各懸有掛鉤,一邊掛被稱物,一邊掛權。每一副權衡都有一組權。權的重量逐一遞增,以稱不同重量。戰國中期在楚中一帶已廣泛使用天平和砝碼,

據史書記載,商周時期出現了主管度量衡的官職。至西周早期,重量計量已得到應用,在西周的青銅器銘文中記載,周王室和貴族以一定量的銅作為賞賜、交換的等價物。

(中國古代春秋時期楚國木衡與權)

秦統一天下後,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實行商鞅變法(公元前221年),才統一了度量衡標準。到漢代出現木質桿秤,此後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古代中國的重量單位是怎麼定的呢,從漢朝開始,把銖、兩、斤、鈞、石命名為五權後,直至唐代都沒有改變。其進位方法頗值一提: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宋代權衡的改制廢棄了銖,其重量單位名稱自大到小依次為石、鈞、斤、兩、錢、分、釐、毫、絲、忽,其進位方法為,忽到兩都是十進制,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並一直沿用至元明清。

重量單位古代二進制更常用,在桿秤發明前,人民都使用砝碼來稱重。參見上面出國木衡,但是砝碼可能會不準,所以每個砝碼剛好設定為原來砝碼的一半重量。為什麼呢,這跟最開始的天平左右對稱,二分法最簡單,在過去測量儀器不夠精密的條件下,先稱出一個跟小砝碼同樣重量的物體,兩個放一起,剛好就是上一級砝碼的重量。

而且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十六,一斤就分成了一兩,雖然我們今天習慣了十進制感覺不好換算,其實習慣十六進制更好理解,因為十六進制就是二進制。

前面有朋友說過,在計算機出現以前,中國人就發明了二進制,比如易經裡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當然十進制也是中國人發明的,十進制更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

廢話不說了,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我是科技斯基,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