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馬其頓方陣移動如此緩慢,有進攻能力嗎?

史料未記


其實馬其頓方陣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重步兵方陣,亞歷山大能夠百戰百勝,依靠的不完全是馬其頓方陣,馬其頓方陣只是亞歷山大戰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並不是全部。

亞歷山大的戰術體系

亞歷山大的戰術體系實際上是一種步騎結合的戰術體系,並不是完全依靠的馬其頓方陣。當然,馬其頓方陣也是亞歷山大時期最好的一種重步兵方陣,其特點是攻防能力都非常強,但是缺點在於移動速度緩慢,同時側翼是其弱點,需要騎兵或者友軍的保護。

▲影視劇中的馬其頓方陣

在亞歷山大時期,馬其頓方陣的士兵手持6米的長槍,呈16人縱隊,其實是一個防守嚴密,且攻擊能力超強的一種陣型,在亞歷山大作戰的時候,通常他會用馬其頓方陣頂住對方的正面進攻,在作戰的時候他的騎兵會佈置在陣型的側翼,在馬其頓方陣頂住對方正面進攻的同時,騎兵在側翼迂迴到對方後面,尋求戰機。在與波斯帝國的戰爭中,通常是亞歷山大親自帶領其精銳的“夥友”騎兵直撲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而大流士三世比較慫包,每次見亞歷山大衝過來了就跑了,導致波斯全軍失去了主帥。

亞歷山大也往往利用對方主帥逃離戰場,波斯軍全軍奔潰的時候利用騎兵在對方的後方來回衝殺,從而擊敗敵軍。

戰例:伊蘇斯之戰

在著名的伊蘇斯之戰,是亞歷山大戰術的典型的體現。

▲伊蘇斯之戰示意圖

此戰亞歷山大有3.6萬名士兵,他的對手波斯帝國的大流士擁有15萬大軍,從人數上來說亞歷山大處於絕對的劣勢。

▲亞歷山大創造了很多軍事史上的奇蹟

此戰亞歷山大還是採用了他的經典戰術,利用馬其頓方陣超高的防禦性頂住了波斯軍的正面進攻,自己親自帶領精銳的“夥友”騎兵在波斯軍側翼發動進攻,直撲波斯軍指揮中心,大流士三世所在的位置。大流士三世一如既往地認慫,逃跑,波斯軍全軍失去了主帥,自然就崩潰了。

亞歷山大戰術體系的弱點

當然,亞歷山大戰術體系也不是沒有弱點,就是馬其頓方陣在抗住對方正面進攻的時候往往壓力太大。再拿伊蘇斯之戰來說,在亞歷山大總兵力3.6萬人,對戰15萬人的情況下,馬其頓方陣在正面頂住對方的進攻壓力其實非常大,在亞歷山大攻到大流士三世所在位置的時候,馬其頓方陣其實已經快崩潰了,畢竟對方正面進攻人數太多。

所以馬其頓方陣也沒有很多地攤文學上說的那麼強,通常來說對方3-4倍的兵力來進攻馬其頓方陣,馬其頓方陣也遲早會支撐不住。

如果大家仔細看亞歷山大的戰史,會發現其實在很多關鍵性戰役中,他的馬其頓方陣其實有幾次都出現了瀕於崩潰的局面,只是很多時候亞歷山大運氣很好,在馬其頓方陣崩潰之前他幹掉了對方主帥。

▲後來在布匿戰爭時期,以漢尼拔為代表的軍事家改進了亞歷山大的戰術體系

所以後來的軍事家如漢尼拔、大西庇阿等人都對這個戰術體系進行了改進。如漢尼拔不再正面硬抗對方的進攻,而是在對方正面進攻過於猛烈的情況下正面對抗的步兵會逐步後撤,延緩對方的進攻壓力。大西庇阿這是充分利用羅馬重步兵強悍的特點,在正面硬剛的時候讓重步兵儘量地插進對方的陣營,增加羅馬重步兵的攻擊面。而亞歷山大則總是讓馬其頓方陣硬頂對方的正面進攻。

實際上,馬其頓方陣的威力需要有騎兵的配合,才能獲勝,如果只是馬其頓方陣,最多也只能做到不敗,要勝利則是非常困難的。亞歷山大之後能看懂他戰術的人其實很少,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後來的戰爭中,希臘人在對陣羅馬人的時候其實也實用了馬其頓方陣,但是基本都被羅馬人擊敗了。原因也是在於後來的希臘將領,除了皮洛士外,沒人真正地掌握了亞歷山大的戰術精髓。

綜合以上來說馬其頓方陣攻防能力都非常強,只是需要配合騎兵使用才能發揮效力。


老威觀史


移動緩慢就沒有進攻能力了嗎?是怕敵人逃跑太快追不上是嗎?

不怕,馬其頓方陣還配有“夥伴騎兵”保護方陣側翼,衝擊地方陣型,追擊逃跑敵軍

馬其頓正面剛的進攻實力在哪個時代,對遇到他們的敵人而言基本上是無解的存在

馬其頓方陣,不只有我們經常看到手刺長矛的士兵,他是一個體系作戰,還在其後面有投石、投矛兵。側翼還有上面說的“夥伴騎兵”。他的基本戰術下面說一下就知道他有沒有作戰能力了。

馬其頓方陣進攻戰術又名“砧板戰術”

其開始進攻時

先是夥伴騎兵側翼出擊,衝擊地方陣型,擾亂地方進攻。同時將敵軍壓縮在馬其頓方陣的正前方。

馬其頓方陣,跟著口令緩步向前,攻擊已經亂了敵方隊伍,以密集的長矛刺向亂了陣型的敵軍。

接敵之後正式進入砧板模式

敵人面臨的情況是,進攻前方是用密集的長矛組成的砧板,側翼和後方被來回跑動的像菜刀般的騎兵不停收割人頭。

從而使得敵人進不得,退不得,直到最後全軍覆沒或崩潰逃跑。


歷史小知


馬其頓方陣移動如此慢就是怕我鍵盤俠出手,秒殺



夜30


可以問問公園前4世紀的希臘諸城邦,或者當時波斯的大流士,亦或者當時的印度。


Alfred28202517


亞歷山大一般是把馬其頓方陣放中間,左翼側重保護,自己帶右翼騎兵突進。 右翼是進攻核心力量。


導盲小Q


白起分分鐘教馬其頓做人


時間煮酒70548195


優點  自身具有很高的機動性,能以完整的橫隊勇猛地衝向敵人,給尚未從騎兵襲擊中恢復過來的敵人以更沉重的打擊。相比重步兵方陣,馬其頓方陣的防守能力略為遜色,但攻擊則凌厲得多,戰敗的雅典人這樣描述,攻到馬其頓人面前的每個士兵都必須同時對付至少十個以上的長矛頭。不難理解,為何雅典人會在馬其頓人的攻擊下迅速潰敗,漫過底比斯人的陣地,仍然不能擺脫馬其頓方陣的追擊--披著重甲的士兵在戰埸上移動的速度還比不上成陣的馬其頓人。 缺點  馬其頓方陣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隻要設法不讓它有個統一的戰場,並且只攻其兩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於死地。一旦對方突破側翼,矛陣中的長矛兵很難抵抗劍兵的進攻。對付密集箭陣的能力弱,無論是輕騎射兵,還是步射集團,只要能驅散輕步兵,列陣的長矛手幾乎是任憑射殺。如公元前371年底比斯的戰略家伊巴密農達在琉克特拉採用集中了縱深達16層的部隊,從方陣的右側打進去,結果就破了斯巴達的方陣。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柚子愛動物


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