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職場新人小雷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看了很多專業類書籍,自認為對這行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瞭解。公司會議時他時常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但當領導繼續詢問具體如何執行時,小雷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領導黑著臉說對小雷說,開會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你沒有充分的準備就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幾個月後,當領導在會議上讓小雷發言時,他還是老樣子,只會說一些概念性的話,卻不考慮可執行性。後來,領導乾脆直接選擇無視他。

按道理說,小雷看了那麼多行業大師級人物的書籍和作品,見識過他們成功的方法,瞭解過他們踩過的坑以及事後的補救措施,哪怕只學到個皮毛,也不至於工作能力一直停滯不前吧?

經過一番瞭解後發現,小雷在一批實習生中是很勤奮,幾乎每天都能讀完一本專業書。可當我瞭解到他的閱讀方法時,竟哭笑不得。他很自豪的告訴我,之所以能每天看完一本書,是因為他掌握了一種速讀的方法,閱讀的速度提升了兩三倍。於是,我從他讀過的書中隨機選了一本問他,這本書的主旨是什麼?作者分享了哪些實用的方法?你從中學到了什麼?他卻全然忘記了,甚至連書的作者名都搞混了。小雷這種只在乎閱讀數量,而忽視學習知識的假性勤奮現象,被稱為艾格尼斯定律。


一、越忙越迷茫,陷入惡性循環

工作以後我們整天都處於一種忙碌狀態,為了提升工作能力,早日升職加薪,我們會利用下班時間多看幾本書,參加訓練營學點技能。可一段時間過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工作能力卻還是沒有得到明顯提升,這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追逐努力的過程,卻忽視了努力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W.P.艾格尼斯將這種現象稱為艾格尼斯定律,指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這些都是表象。我們必須透過表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才能找到事件背後的原理以及解決方法。

讀書時,班上有一位女同學上課非常認真,老師在臺上講課,她在臺下疾筆如飛,本子上記錄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我一度認為這位女生成績應該非常好,但結果不會騙人。一次期中測試後,我在排名表前排找她的名字卻找不到,順著名次往下找,竟在倒數第十名!這個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後來發現,這位女生上課時光顧著做筆記,全然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聽課上,老師叫她回答問題時,也是答非所問。

這位同學以為上課認真做筆記,就能考出好成績;小雷認為多看專業書,就能提升工作能力。他們倆犯的都是同一種錯誤,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有所收穫,卻未質疑過自己努力的方法是否有效。

職場中像小雷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老員工以為自己能仗著幾年的工作經驗升職加薪,而沒有反思自己是否為公司做過貢獻;新員工每天朝九晚九,還被領導罵得狗血噴頭,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才華不被欣賞,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為公司解決問題。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長期找不到努力的正確方向,我們就會陷入一種越忙越迷茫的狀態,所有的努力都得不到反饋。最初的積極學習心態也會慢慢崩塌,認為自己沒有做好這件事的天分,從而變得越來越消極。我們只有擺脫艾格尼斯定律,不再沉迷於”假性勤奮”帶來的滿足感,朝正確的方向前行,才能讓自己的成長得到質的飛躍。


二、學無所獲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讀了很多書,卻依然做不好手頭的工作,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天分使然,而是缺乏技巧。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說:“傑出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技巧;這種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天才與我們普通人的差別在於,他們在極短時間內掌握了我們普通人窮盡一生都無法掌握的學習技巧。想要取得突破式的成長,我們首先要利用艾格尼斯定律找出成長中的學習盲區。

1、注重數量而非學識

在學習過程中是質量重要還是數量重要?有的人認為“量變才能產生質變”,有的人認為“走馬觀花式的學習不如不學習”。從表面上看,兩者似乎存在一種對立關係,一方認為學的多就懂的多,另一方認為不走心的學習無法從中獲取有用的知識,純屬浪費時間。其實,它們背後還藏著一層共存的關係。

每個人的學識與經驗都不同,如果你已經是這個行業的資深人士,那麼你就可以採用“走馬觀花”式的學習,瞭解行業的最新資訊與動向即可。可你若是一位新人,連行業的生存指南都還沒有看懂,就想著通過走知識的捷徑獲取成功,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可取的。盲目選擇與自己能力不匹配的成長方式,反而會讓自己“消化不良”。

法國昆蟲學家約翰•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將一批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連,並在花盆周圍撒下毛毛蟲最喜歡吃的松葉。毛毛蟲們開始一個接一個地繞著花盆邊緣爬行,一小時、一天過去了,毛毛蟲們還在繞著花盆邊緣繞圈。終於,在爬行七天七夜後,它們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盡相繼死去。

約翰•法伯在做這個實驗前曾設想,這些毛毛蟲應該很快就會厭煩這種毫無意義的轉圈,轉向去吃它們愛吃的松葉,遺憾的是它們並沒有這麼做。後來,科學家們將這種盲目跟從前人路徑前進的人稱為“跟隨者”,把因跟隨導致的失敗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小雷看見別人通過速讀,一年時間內讀了一百多本書,自己也採取這種方式大量閱讀專業書籍,而完全忽視了自己的學習能力與經驗基礎,以致於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是在原地打轉。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你是需要了解整個行業的歷史,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當下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像實驗中的毛毛蟲一樣,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盲目模仿別人的學習方式與學習路徑,不如先換個方向,為自己補充些類似“松葉”的養分,提高自己在職場中的生存能力。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2、認知淺顯,無法學以致用

知識面變廣並不代表加深了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不斷地學習,我們會學到很多知識,但知識過載並不能提升我們的認知,反而會增加內耗,阻礙我們的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提出著名的個人構念理論,個人構念是由一個人以往的閱歷、思想、經驗、思維等所組成的觀念。他認為這套個人構念系統,會決定我們在一個新情境中的行為方式,我們會根據過往的經驗對當下的問題作出判斷,但當我們遇到超出個人構念範圍外的事,就無法妥善處理,並感到焦慮。

小雷讀了大量的專業書,學習了很多理論與技巧,當工作遇到問題時,他會下意識的想起在書中學到的技巧與方法。但由於小雷在學習時只注重方法與技巧,沒有思考背後的原理,所以無法成功地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工作中。他不知道這個方法該如何根據公司的狀況進行調整,他也無法預測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

小雷的學習只是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卻沒有提升自己的認知,在遇到問題時,他的個人構念提出的解決對策就會很狹窄,但這卻是在他的認知範圍內能想到的最佳決策。小雷現在需要做的不是繼續大量閱讀,而是讀懂理論之間的聯繫,它們背後的原理,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認知。

當一個人把時間與精力用於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後,你就能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會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也會更加飽滿,在遇到問題時也會迎刃而解。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3、習慣性“失憶”

為了追求閱讀數量而進行大量閱讀時,我們很容易進入閱讀疲倦期,在讀書時容易心氣浮躁。人在疲憊期精力無法專注,閱讀過程中容易犯困,學習時也是心不在焉的,即使勉強讀完一本書,閱讀效率也會大打折扣,不知道這本書的價值何在。

閱讀是一種需要長期進行的投資活動,如果不是興趣驅動,而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閱讀,那麼即便博覽群書,最好的結果不過是紙上談兵。在閱讀時無法理解書中的知識,大腦沒有進行深度思考,所學到的知識只能進入短期記憶中,很容易被大腦遺忘,會導致大腦習慣性“失憶”,出現以下幾種現象:

  • 知識斷片:明明學了很多理論與技巧,可是在實際工作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即使想起一些,也都是零散的知識點。這種現象就像醉酒後斷片一樣,大腦海馬中管理學習記憶的特定受體受到抑制,造成記憶障礙。

  • 反應遲鈍:在遇到問題時無法及時給出相應的對策,當領導或同事想出的辦法成功解決問題之後,你會突然意識到這個方法我好像在哪本書中看到過。然後,表現出一副事後諸葛亮的姿態,這個方法我早就知道了,只是一時間沒想起來。

  • 思維侷限:作者為了講解書中的理論與技巧,會進行舉例說明,如果你沒有認真思考理論背後的原理,你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個理論只適用於某一種現象,而類似的現象換了一種形式出現,你就會覺得很陌生,感到無力適從。

當你認為自己已經全身心投入,為之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仍看不到效果時,那麼你可能正陷入一種盲目努力的狀態中。只有及時採取改進措施,擺脫艾格尼斯定律中的假象循環,你才能激發自己的潛力,取得突破性的成長。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三、以結果為導向,擺脫假性勤奮的陷阱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已經瞭解到之所以讀了很多書依然沒有提高自己專業能力的原因分別是注重學習數量而非學識、認知淺顯導致無法學以致用以及短期記憶造成的習慣性失憶現象。為了擺脫每天忙碌學習卻不能學以致用的狀況,我們必須要了解學習的本質和技巧,再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提問法探究學習本質

羅振宇說:“如果只是看,只是聽,那你只是一個靶子,在知識的槍林彈雨中承受知識的衝擊而已。”

我們能閱讀的書籍何其多,但每個階段需要接收的知識是完全不同的,我們要從中篩選出對自己有益的書籍,這只是閱讀的第一步。在選好書之後,我們還要判斷這本書是否真如作者所宣傳的那樣,能提高自己的某項能力,自己該如何吸收作者提供的知識。只有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榨取書中的精華,這本書才算沒有白讀。

日本豐田佐吉為了提高豐田汽車公司的工作效率,曾提出5WHY法則,通過不斷的提問,找出問題的所在以及解決辦法。這個方法適用於各個行業,同樣也能用於閱讀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五個問題找出最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

  • 第一問: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

在選擇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書名、序言和目錄判斷出這本書是哪個領域的,比如《文案變現》的主題是寫文案能提高賣貨能力,《學會寫作》的主題是有效的方法可以提升寫作水平,當你瞭解這本書的主題後,就能判斷出是否需要閱讀這本書。

  • 第二問: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書的主題之後,花幾分鐘思考一下,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他將通過什麼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文案變現》作者的目的是結合自己十年的文案經驗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文案體系,她將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你,幫助你提高文案的轉化率。

  • 第三問:書中的信息是否有價值?

為了避免作者誇大宣傳自己的書籍,我們可以從目錄中找出幾章與主題有關的核心章節,翻開這幾章重點閱讀章節中的首段和標記的重點句子,大致閱讀這些內容從中推斷出這本書是否值得閱讀。

  • 第四問:為什麼這些知識對我有用?

瞭解一本書的基本情況後,判斷這些知識為什麼對自己有用,是因為工作需要,還是生活需要,或者是對這個領域感興趣,按照輕重緩急,先將精力放在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書籍上。

  • 第五問:如何應用到工作中?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作者重點論證的方法與技巧,不要只思考事件的表象,而要思考其本質,並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證明自己的猜想。以後,萬一在工作中遇到類似情況,你就有解決問題的“經驗”了。

當然,5WHY法則不僅限於五個問題,可以根據自己的疑惑不斷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能獨立判斷出這本書是否對現階段的你有所幫助,擺脫量大於質的學習誤區。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2、深入淺出,駕輕就熟

以前上語文課時,語文老師總會問我們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當我們在總結的過程中,需要反覆的閱讀該篇文章,然後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總結。這種行為已經潛移默化地變成我們的習慣了,並且在不斷地總結中我們對文章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美國物理學家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教授,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總結出一套費曼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與我們讀書時總結文章中心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主要是指將自身輸入的知識,通過輸出的形式教會他人。

比如我們給身邊人推薦一本好書時,會把書中的精髓與自己的理解融合在一起,說給對方聽,在這個過程中對方可以通過你給的信息判斷這本書是否有價值,而你在推薦的這個過程中,也加強了對這本的理解。

我們可以使用費曼學習法,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給他人,實現雙贏的學習效果,以下是費曼學習法的四步曲:

  • 第一步—明確目標:在閱讀前先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想要通過閱讀達到什麼效果,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如:提升寫作能力,然後開始閱讀。
  • 第二步—模擬教學:在閱讀結束後可以檢驗自己是否完成這個目標,並將書中有用的信息整理成自己的語言,然後以模擬教學的方式,將所學的知識教給“學生”。
  • 第三步—回顧重點:在模擬結束後,回顧一下剛才的過程,找出自己遺漏或邏輯不通的地方,再次進行梳理。整理完之後,再重複一遍模擬教學的過程,直至你認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這些知識,並知道該如何運用於工作中。
  • 第四步—簡化存儲:將書中有用的理論、概念、論據以自己的理解對其進行概述,然後存儲到文件夾中。

在使用費曼學習法的過程中,我們反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這些知識就會從短期記憶轉移為長期記憶,在我們工作或生活中需要用到這些知識時,大腦會下意識地調取有效信息,解決在我們遇到的問題。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3、強化執行意圖,提高工作能力

當我們篩選出有用的書籍,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法之後,為了讓學到的知識效能最大化,我們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實際應用於工作中,驗證知識的有效性。

美國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厄廷根教授在《WOOP思維心理學》中,創造了一種WOOP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W-ish 願望:寫下你目前最渴望做的一件事。

O-utcome結果:實現願望後的美好圖景。

Obstacle阻礙:實現這個願望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P-lan計劃:你打算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制定一個if…then的計劃,

比如,小雷的願望是想在下次會議時好好表現,如果實現這個願望,領導和同事就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在實現這個願望的過程中,小雷需要對自己手頭的工作進行復盤總結,分析出自己的工作中的不足,然後明確下一步的改善計劃。在明確自己的問題之後,小雷可以通過針對性地閱讀或請教資深同事,總結出最佳解決方法,制定下一步的執行計劃,小雷可以通過If…then的形式將目標進行細化,強化大腦的執行意圖,如:if開始閱讀then就學習與自己工作領域相關的知識;if工作遇到問題,then分析問題本質,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

在工作中使用WOOP思維作為應對機制,可以幫我們明確工作目標、快速梳理思路、找出解決方案,成功地解決各種問題。即使是職場新人,只要遵守woop 思維的工作原則,在此基礎上刻意練習,工作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

職場新人如何快速適應工作?利用艾格尼斯定律,3招提升工作效率


結語:

切斯特菲爾德說:“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避免陷入艾格尼斯定律假象中,忙碌學習並不代表學有所獲。只有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學到的知識才會變成你的學識。

你可以通過提問法深入瞭解學習的本質,選出有價值的書籍;使用費曼學習法,通過以教為學的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使用Woop 思維將學習的知識植入潛意識中,提升你的工作能力。

  • 關注「火蟲課代表」每天一點微光,照亮你的求知慾~
  •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評論、收藏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