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為什麼叫“天喜星”?

歷史一書生


什麼叫“天喜星”?其實差不多就是“月老”,其主桃花、姻緣。所謂天喜星動,便是代表的是要辦婚事、喜事!。實在難以想象,這樣一個吉利的神位會和暴虐、兇狠的商紂王聯繫在一起。

但話說回來,這確實不是姜子牙隨便亂封的,而是有著一定的道理。

眾所周知啊,《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悲劇的人物,他惹了一個不該惹的女人(女媧),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女人(蘇妲己),辜負了一個不該辜負的女人(姜皇后)。

可以說,紂王這一輩子,和女人有著太多的牽連。特別是作為帝王,選美這事兒,他紂王沒少幹,算起來也算是成就姻緣一個行當,說起來也算是專業對口了。

而且紂王生前作惡多端,酒池肉林、暴虐無道,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屬於一個反面人物。雖然他是一代帝王,也無法得到一個好的神位,能分個星神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這也不算差了,人家龍吉公主,堂堂瑤池金母之女,最後還不只是封了個紅鸞星,和紂王組成了搭檔。如此看來,那也不算跌份兒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對紂王在世時,貪心美色輕瀆女媧娘娘的一種懲罰,讓他整日為他人辦婚事,但自己卻孤身一人,並且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年,而是無數年。又或者是對愛情的一種延續,因為對於蘇妲己來說,他雖然不是一位好國君,但他絕對是一位好夫君。他知道什麼叫做愛情,他曾經為一個女人付出了所有。所以他會更加來的明白男女之間的感情,讓那些有情人終成眷屬。

當然,這更是在做好事,正所謂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啊,紂王所做的乃是功德之事。這是為他生前所做的那些惡端做出補償。


聲明一下,以上都是依據《封神演義》,真實歷史中的紂王,也就是帝辛並不是這樣的不堪。他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人物,其從小便是天賦異稟,不僅聰慧好學,天資聰穎,口才出眾。而且還天神神力,能徒手搏鬥猛獸(有點誇張了啊)。其繼位之後,治國有方,是商朝國力一度興盛。而且他武功頗盛,在位期間,率軍開疆拓土,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許多,中原的先進生產文化得以傳播,這對後來華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



所謂的武王伐紂,並不是什麼正義之戰,只不過是一場兩大勢力逐鹿中原的爭鬥。處在西邊的周部落聯盟,趁著商朝主力在東邊與東夷部落作戰,對商朝發起了襲擊。最終帝辛戰敗,商朝滅亡,周朝取而代之。僅僅就是如此而已,很普通的一個朝代更替。

至於他暴君這個形象,有很大原因是商朝被周取代,周朝自然要塑造自己的合法性,所以就把所以責任扔給了紂王。


白話歷史君


紂王名殷受,是商朝最後的君王。

據史料記載,紂王小時候是很聰明的,而且天生神力,深受其父喜愛。

其父死後就傳位給了紂王,那時候他還是很有抱負的。勤政愛民,大力發展蠶桑,早起表現出了非凡的領導力,也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堪稱一代明君。

後來走向滅亡,那真是不得不提到蘇妲己了。據野史記載,此女魅惑異常,能歌善舞,常人看上一眼便會心生淫念。

紂王見到此女,那是寵愛有加。在《封神演義》這部小說中描繪的淋漓盡致,殺人挖心、炮烙活人、酒池肉林,不盡其亂,僅為博美人一笑。最後導致天怒人怨,民眾哀聲怨道,被周武王推翻,結束了商朝的統治。

那麼在某種角度上來看,紂王后期或許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但確實絕對的“好夫君”,故而後來姜子牙封其為天喜神。

天喜神(天喜星)多主桃花、姻緣,也是有此意得來,多用於八字神煞之中。




小生易學


《封神演義》中,因為當時天上缺少三百六十五路神仙,所以最後不管好人和壞人都封了神。那麼為什麼要封紂王一個“天喜星”呢。我為大家談談我自己的法。

第一:商紂王的昏庸無道,受狐狸精妲己的魅惑,殘害忠臣,作惡多端。其中的比干拋心。對大腹便便的孕婦剖腹。還有對伯邑考的烤烙之刑。還設肉林酒池。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紂王的昏庸無道,不務正事。尤其是對百姓非常的殘暴。



第二:在封神演義中,商紂王也是有幫助姜子牙封神的使命,因為封神演就是圍繞“封神”。故事中必須要有個快滅亡的朝代,好讓另一個新的朝代產生。

狐狸精妲己奉了女媧命令,來禍亂朝綱,本應該完成任務後有個神位的,只是這隻狐狸精殘害百姓和忠臣,壞事做盡,女媧娘娘為了平眾怒,讓姜子牙殺了她。 最後三教商量:根據殷紂王的荒庸無道,殘害百姓,本應讓他永不超生。可是元始天尊又反覆思考了紂王這一生的所作所為,他也曾打下成湯江山,之所以惡貫滿盈,其中跟狐狸精妲己有很多原因。所以最後決定,給他封個一般的神就可以了。最終封神之時,才榜上有名。封了個“天喜星。”的位置。意思是讓他主宰人世間的婚嫁之事。



綜上所述,所以最後紂王被姜子牙封了個“天喜星君”的稱號。

大家看完記得關注,並在下方點擊留言。小編會把更好的分享給大家!


影視劇小哥


商紂王的前大半生執政的時候,還是非常不錯的,做出了非常多的功績,對百姓也不賴,至少沒有那麼殘暴。只是到了執政後期,受妲己的蠱惑才荒淫無度。殘暴不仁的。不過紂王也沒好下場,自焚於摘星臺上。


縱觀紂王的一生,功是功,過是過,由天界大佬的評判可以封個一般的神(天喜神——專司襄辦民間嫁娶的大喜事)。這也很對位,宮裡酒池肉林,宮外民間選美女很在行。


如果紂王要是沒有妲己霍霍,加上又是帝王(天選之子)興許能當個正神也說不定。


孤崖獨守一方夢


紂王死後為何被封為天喜星?為何不封為別的星神?

小劉侃封神

封神演義裡的紂王剛開始還是很理智很聰慧的,但自從妲己進宮之後,他便一步步走上了殘暴不仁的道路,直到最後被滅國,他本人也自焚而死,而他死後被封姜子牙封了一個天喜星。

雖然姜子牙在岐山建造封神臺,又手握打神鞭,掌管封神榜,但他卻並不能決定封誰為什麼神,有這個決定權的是元始、通天、老子三人,畢竟是人闡截三教教主協商簽押的封神榜,所以他們三人才能決定封誰為神!

紂王,死後封為天喜星!

試問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當中,封為星星的神靈有很多人。

比如馬氏掃帚星,張奎七殺星。姜皇后為太陰星。土行孫為土府星。

這麼多人封為星神,都有他們被封的道理。

掃帚星是倒黴的,而姜子牙自從與馬氏結婚就很倒黴。

張奎七殺星,他有七殺戰績,更是殺了封神後的五個大帝。

姜皇后為太陰星,她是皇后,活著時就是一國之母,男為陽,女為陰,死後自然能封為太陰星。

土行孫,看名字就知道他是與土有緣,所以他自然能被封為土府星。

紂王在人間是王,按理來說,他死後應該和姜皇后相對應,被封為太陽星,但是他為何卻被封為了天喜星呢?

什麼是天喜星?這個星星是很喜慶的,尤其是代表婚事!

龍吉公主死後封為紅鸞星。一般說紅鸞星動,就是有了姻緣。

天喜星動,代表的是要辦婚事、喜事!

紅鸞星和天喜星,這兩個星星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有了姻緣就要辦婚事,如果再有了孩子就更是喜事。

紂王如此殘暴,為何會被封為這麼一個喜慶的天喜星呢?

小劉分析,最重要的有兩點原因。

其一,紂王在人間可以給任何女人名分。

紂王曾經要商朝四鎮大諸侯,每鎮給他挑選良家美女百名送到後宮驅使。但因為大臣們的阻攔,這個計劃沒有實施。

後來便是紂王納妲己進宮,引來了軒轅墳三妖都進入了皇宮內。

三妖分別是妲己、胡喜媚、王貴人。

可以說,紂王與很多女人都有姻緣的關係。而且紂王也確實給這些女人名分了,這就彷彿是辦了婚事。

軒轅墳三妖都有身份,妲己是王后,胡喜媚是貴妃,王貴人就是貴人。

所以,紂王封為天喜星,他可以去掌管婚事,給別人名分。畢竟他在人間便有權利給任何女人名分。這個名分指的並不是說非要是紂王的女人才能給名分,比如他可以下旨把某個女人嫁給某個男人。這就是名分。

其二,紂王貪圖美色。

紂王為了妲己無心國家大事,更是失去了江山。既然如此,那就給他安排一個整日能看到美女的神位,不讓他再管什麼實際的事情。

當然,這或許也是對紂王活著時貪圖美色褻瀆女媧娘娘的一種懲罰,讓他整日為別人辦婚事,但自己卻孤身一人,並且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年,而是無數年。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封神演義》說姜子牙封神的時候把商紂王封為“天喜星”。天喜星屬於北斗星系,主吉,表示喜慶之意。這個只是“封神”裡的描寫。

末代商王“子”姓,名“受”,一般呼之“商紂王”、“殷紂”等等。商朝自盤庚遷都於“殷”後至滅亡的這一時段又被稱為“殷商”,因為商代的這一時段以“殷”為都城,“殷”即現在的河南安陽。“紂”是後世給這位末代商王的一個稱呼,或者有的觀點也認為是諡號。在諡法裡,“紂”的意思是“殘義損善曰紂”。這個“紂”成了末代商王的專稱。

對於這位“商紂王”的稱呼,還可以稱其受祭時的祭名“帝辛”。商的統治者被稱為“王”,王死後被尊稱為“帝”,因為殷民覺得王死後是“昇天配帝”。“辛”作為祭名,表示辛日受祭。歷代商王都有這樣的祭名,如建立商朝的高祖成湯,祭名“大乙”或“天乙”。



沅汰


紂王焚燒摘星樓後,姜子牙憐憫他文武雙全,只因貪圖享樂,所以封他天喜星


熊熊夢澤


《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自焚摘星樓後,姜太公憐其才兼文武.只因縱淫聽讒,才落得如此下場,便在封神時封他一個“天喜星”,專司襄辦民間嫁娶的大喜事。


聊聊娛樂圈的那些事


紂王是一代天子,天命所歸,雖荒淫無道,但也是受到狐妖魅惑。姜子牙封神不是按照生前品行去封的,只要榜上有名的都要封神。紂王生前建造摘星樓,縱情聲色,為所欲為,本娶妻生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可紂王昏庸無道,貪戀美色,可是也在封神榜上,於是封為“天喜星”。也許這裡面或多或少都有在宣揚“忠君思想”


黯然神傷的蟲子


因為他是整個封神榜的起始點,也就是引子,天道註定因果有序,因此定榜之後聖人點為天喜星,不過在最早版本的封神榜中他被封的是破軍星,代表破壞力,也比較符合紂王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