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停課期間,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

蝸牛慢慢走


給他自定好學習時間和玩遊戲時間,學習時間我們家長要充分發揮當老師的義務


胖子世紀


大家好,我是一位為孩子玩遊戲擔憂的家長,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我家孩子沉迷手機、厭學、不學習我是怎麼解決的。

雖然病毒期間,但學生們的學習不能停止!我家孩子,不僅不學習,厭學,而且玩手機很嚴重:

愛玩手機、電腦,玩平板,玩手機遊戲,看電視、小說,只要是電子產品都玩。

成績本來就不是第一,再玩下去,新學期就徹底廢了,我很著急!!!

再加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事情,沒法出門,就天天玩。說不得,一說就跟我急,我特別頭疼……

早上從不起來吃早飯,你叫他起床,他從來只會吼你,從來沒有像一家人一樣坐下來談過心。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孩子教育成了這樣,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感覺天塌了一樣

再這樣下去,孩子就廢了。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都找我們談話好幾次了。

我在網上看資料,找方法,不僅沒什麼用,跟孩子關係也越來越差了。

折騰了好久,我說什麼都不聽。

說實話,我真的沒辦法了,真的要崩潰了......

有一次,跟朋友抱怨,朋友說她家鄰居是校長,幫我問問。孩子辦理休學。

問完後,跟我介紹了一個雅方教育研究院的專家,是做青少年教育這塊的,主要是針對 沉迷手機,沉迷網絡遊戲,厭學,叛逆、不上學,等各種青少年問題

專家老師一般比較忙,於是他推薦我就加了專家助理老師的微信,助理老師針對我孩子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我覺得說到我心坎兒裡了,特別有道理。

老師指出我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不對的地方,不適合現在孩子的思維方式,當時我就跟老師聊了很多。

看到他們跟我聊的都很有用,而且還挺專業的。還幫我研討制定了一套方案。

每天教我怎麼做、怎麼跟孩子溝通。

我真正體會到父母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句話的含義。

這不沒幾天,每天玩手機時間越來越少,做事開始有規劃了。孩子跟我開始溝通了。

大概指導了7天吧,孩子就已經可以完全放下手機了,即使是用也是在線聽網課用一下,聽完課就會自己上交手機。

還會主動跟老師溝通上課時沒聽清楚的地方,老師都感覺孩子的轉變不可思議。課後打電話問我是怎麼讓他變化那麼大的,

聽我跟他說完,班主任親口激動的說:孩子有救了!

我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我現在充滿了信心。

補充:發了帖子後,很多人會說,我是在打廣告,我告訴你,我不是在打廣告,孩子是真的對學習開始有興趣了,對手機失去興趣了。我也沒有收錢,這就是我真實的經


你的小六哥呀


大家好,我是慕溪,關於疫情期間停課,孩子沉迷遊戲,該怎麼辦呢?

我就這這裡跟大家談談,我自己家孩子沉迷遊戲,該如何去擺脫整天抱著手機玩遊戲的習慣。講到習慣,有壞習慣真是很可怕,同樣有好習慣也真的很難得的。

其實我本人也很愛玩遊戲,但是我能清楚的控制住,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不該!這裡想說的是也許是我們在孩子面前影響了他,因為孩子喜歡玩遊戲是天性,這時候他想你們都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玩,為什麼我們就不可以玩?其實孩子沒說錯!我們在責怪孩子做錯事的時間,同時能想想,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子,其實跟我們家長平時的言行舉止都密切相關!

那麼我們要怎麼去教育孩子呢?首先從自己做起,2020.02.17開始上網課了,孩子剛上課還是老想玩遊戲,跟本沒心思去上課,但是再上到第二節體育運動課,你會發現孩子是好動的,他對這種課程感興趣。那麼這裡我們明白了,想讓孩子少玩遊戲,首先要做的就是,我們家長要跟孩子多互動親子游戲,這樣他慢慢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一個他感興趣的領域,經過幾天后,孩子心理也能體會,爸爸、媽媽天天也沒玩手機了。這時候我們可以在做體育運動和親子游戲中給他講解沉迷遊戲的害處,孩子心理才能接收家長所說的道理。

這就是我個人親身經歷的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榮耀慕溪


讓我來說說我的親身體會吧,我弟弟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自從放了寒假,他家孩子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玩遊戲,一直到晚上睡覺,甚至吃飯的時候,眼睛也離不開手機。我想很多家庭也會有這種情況,也許有家長不以為意,覺得只是孩子的一時興趣,只要假期結束,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迴歸到正常的學習中,但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孩子一旦迷戀上游戲,會對他的身心健康成長造成極大的危害 那麼我們該怎麼樣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第一,家長要以身作則,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若家長沉迷於網遊,孩子就會吸收這種負能量,如果家長能夠以身作則,抵制網絡遊戲,就會帶來正面影響,孩子會吸收正能量,

第二,針對已經形成網網癮的孩子,不可能一刀切,父母可以慢慢引導,不要把電腦放在孩子自己的臥室裡,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孩子約法三章,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這裡吧,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薛老師書法


上面的問題問得比較籠統,不知道你的孩子現在多大了,你說他沉迷手機遊戲,那具體的沉迷的程度和性質怎麼樣的呢?

這些我並不清楚,但基於非常多的媽媽有這方面的困擾,我還是想試圖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能從根本的解題思路上給到大家一些啟發。

1

首先,我想說一個大前提,就是現在的環境不同了,把手機當成洪水猛獸,一點都不讓孩子玩是不可能的。

就拿我們家來說,年糕 18 個月前,我是沒有讓他接觸過電子產品的,甚至包括電視。今年年糕 5 歲,我會經常讓他玩一會兒手機上的數學或者英語遊戲,我們約定好 15 或者 20 分鐘,設定一個鬧鐘。

週末在家呢,我和糕爸有時候會陪他看一部動畫長片、或者 BBC 的紀錄片,大概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家放鬆地一起當個電視兒童,也一起聊聊看片的想法,大人和小孩感受都不錯。

年糕也偶爾看動畫片,但不是每天都吵著要看,比起看動畫片,他更喜歡的,是和我們一起搭積木、做實驗、讀繪本。

反正,我們家很少為屏幕時間爭吵過,而且我也發現,適當接觸手機遊戲,反而對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有一些好處。觸屏控制的訓練,讓他的小手在完成一些剪紙、摺紙的工作時變得穩定多了。

其實,科學家們對這件事早就有研究了:觸屏技術對於幼兒來說,並不像大眾認為的都是壞處,相反,滑動和控制軟件能增強孩子在精細動作上的精確性和靈巧度。

好,這是我說的第一點,就是家長用淡定一點、客觀一點的心態來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

而關於幼兒屏幕時間的一些標準,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 AAP 的指南,具體是這樣的:

孩子接觸電子屏幕應該至少在 18 個月大以後,18 個月到 24 個月大的幼兒應該由父母選擇一些高質量的應用程序,並且由父母陪伴使用,避免讓幼兒單獨使用。

對於 2 歲以上的孩子,每天將屏幕時間限制在 1 小時以內,最好的方式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共同玩耍,並積極引入其他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美國兒科學會的核心態度,就是鼓勵父母儘早幫孩子養成健康的媒體使用習慣。

2

現在,我們再回到 Han 的問題,我注意到她用了一個詞,叫做“沉迷”。沉迷是個很嚴重的字眼,肯定是已經超過正常限度了。這時候,家長通常的思路都會是:我該管管了,我到底要怎麼管才有用?

我想,這可能也是你想從我這裡聽到的答案。你或許也上網搜索、或者和身邊的朋友交流,得到過不少關於管控孩子手機時間的建議。

如果只是停留在“管”上面,我相信,幾乎每個育兒博主都能給出 123 的建議,但是它們可能也都差不多,比如怎麼立規矩做好每天玩多久的約定、怎麼在家裡劃出一個手機隔離區、家長先放下手機做榜樣等等,它們可能都有用,但是治標不治本。

今天我想給個顛覆性的建議,那就是,你不妨試試和孩子一起玩手機遊戲。

彆著急,我還沒瘋。

首先,我想請你回想一下,孩子玩手機遊戲的時候,你在幹嘛?在幹自己的事兒,到點了過來搶手機;還是一直焦慮地盯著鍾,說著“別玩了,玩太久了,眼睛要玩瞎了”?

你應該已經發現了,不管是威脅還是吼叫,孩子可能都覺得無所謂,如果你強行去搶,他還會哭鬧不休,他眼裡只有手機遊戲。

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手機遊戲好玩啊!

好玩在哪呢?你看,遊戲有即時反饋,你點了一下拿到多少分,是很直接的;遊戲裡有榮譽系統,你一直玩,從 1 級升成 10 級,遊戲不會辜負你;遊戲力還有社交,戰隊、夥伴,多熱鬧啊……

這些都共同構成了遊戲的好玩,他們獲得快樂和控制感,滿足社交需求,得到即時反饋,所以,他們很快樂。

確切地說,不是電子遊戲、而是遊戲本身能夠輕易地俘獲孩子。這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就該有強烈的感受——比如從醫院回來的孩子,會特別喜歡扮演醫生給爸媽打針。

這是他們認識世界和釋放壓力的方式,只要你在他們發出邀請時,能夠自然地一起進入那個世界,就能真正瞭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可是更多父母卻是嘮叨著:該睡覺了、該洗澡了;或者粗暴地打斷:都玩幾次了,太無聊了!

於是,孩子慢慢就不再邀請你。這就是遊戲育兒的創始人科恩博士說過的,遊戲是孩子的天性,遊戲中經常受挫的孩子,或者無法通過遊戲獲得掌控感的孩子,會陷入無力感的困境,治癒的辦法就是回到遊戲裡,建立自信——帶他回到遊戲的如果不是父母,那很可能就是手機。

3

那麼,我為什麼建議你,要幫助孩子,就從和孩子一起玩手機開始呢?我可以給你講一個我們團隊叉姐的故事。

叉姐的孩子和年糕差不多大,今年也是 5 歲多了。他在小區裡看到有小朋友玩植物大戰殭屍的遊戲,覺得很有趣,就鬧著要讓媽媽也在手機裡裝一個。

叉姐答應了,但是她和孩子約定,每天只能玩兩局,而且是兩個人輪流,孩子玩一局、媽媽玩一局。

植物大戰殭屍大家應該都知道吧?玩一局其實就是幾分鐘的事,這麼短的時間孩子能滿足嗎?

叉姐是這麼執行的:

孩子玩的時候,她當觀眾,會特別投入地大喊大叫“啊!殭屍要過來了!啊,快種豌豆啊!有金幣,快去撿錢!”輪到她玩呢,孩子當觀眾,也是一樣大喊大叫。

你看,她參考了遊戲的設計,也給了孩子即時反饋,這讓遊戲樂趣翻倍了。還有,為什麼要設計輪流玩的機制呢?孩子可以感受到,遊戲很好玩、連媽媽都愛玩,他對遊戲的愛好被接納了;但是同時,媽媽可以做到只玩一局就不玩了,我也可以。

然後兩局結束了,孩子還想玩的時候,叉姐就會把他拉回現實來繼續玩,他們玩過真人對戰的植物大戰殭屍;玩過用黏土捏植物和殭屍;玩過在紙上畫植物陣型,最後,他們還一起設計想象中的植物和殭屍……

對孩子來說,這真是太好玩了,而且最好玩的部分,並不是手機遊戲帶來的,而是他和媽媽共同創造的。

現在,他們還是會玩真人對戰的植物大戰殭屍,而且已經成了睡前遊戲的一個固定環節,但是手機上這個遊戲 APP 已經很少打開了。

叉姐示範的,就是當孩子已經嚐到手機遊戲的甜頭,甚至著迷的時候,如何讓孩子和手機和平共處的方法:

陪孩子玩,和他一起承認並享受手機遊戲的快樂,然後,去做那個把關時間、喊停的人,引導他更多地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遊戲的滿足,包括競技快樂、社交鏈接還有父母的親子陪伴等等。

4

具體怎麼做呢?比如家裡準備幾款經典的桌遊,就是很好的選擇。小時候我們沒有手機,不是喜歡一遍又一遍地玩跳棋、飛行棋嗎,那就是最早形態的桌遊。

現在的桌遊豐富、好玩得多,關鍵是,有父母陪著他一起玩,我覺得沒有孩子會拒絕。我和年糕一起玩桌遊的時候,就像跟朋友在一起打遊戲,一起關闖,由易到難,而且總會在某些節點遇到“ Boss 關”,然後我們倆一起瘋狂燒腦,解不出來連飯都不想吃。

還有,我想要再強調一下我說過很多次的運動,戶外運動讓孩子的荷爾蒙得到釋放、身體掌控感得到增強,也是帶他離開手機遊戲的方法。

最後,我建議還要考慮一下,幫孩子創造同伴交往的條件。

這就是我說的根本,孩子根本上的需求,是遊戲的需求,而不是手機遊戲的需求,手機遊戲是他遊戲需求的一個選項而已,甚至還只是次選。孩子的優選,當然是父母的陪伴、夥伴的陪伴,在真實的、有溫度的玩耍中,哈哈大笑、氣喘吁吁,釋放他的壓力,得到情感上的滿足。

今天好像不知不覺又說多了,主要是看到媽媽們這樣的問題太多了,有點心急。這屆孩子,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在所有外部環境中得到的信號都是:手機很重要,手機很好玩,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我們要在生活中隔離手機和孩子,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會的一門課,不是如何堅決地對手機 say no,而是如何與手機和平共處,學會知道“我們可以用手機找點樂子,但生活裡還有其他事”。學會這個,對孩子養成健康使用手機的習慣才更重要。畢竟,等到孩子 15 歲的時候,你肯定無法輕鬆地從他手裡搶下手機了。

歸根到底,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呢?

是讀懂孩子的心,跟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讓孩子把你當朋友,理解、接納、解決孩子的問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制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們就應該學習這些,而不要等他們慢慢長大,真正沉迷某一事物後才抱怨、才後悔。


劉振濤13


雖然病毒期間,但學生們的學習不能停止!我家孩子,不僅不學習,厭學,而且玩手機很嚴重:

愛玩手機、電腦,玩平板,玩手機遊戲,看電視、小說,只要是電子產品都玩。

成績本來就不是第一,再玩下去,新學期就徹底廢了,我很著急!!!

再加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事情,沒法出門,就天天玩。說不得,一說就跟我急,我特別頭疼……

早上從不起來吃早飯,你叫他起床,他從來只會吼你,從來沒有像一家人一樣坐下來談過心。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孩子教育成了這樣,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感覺天塌了一樣

再這樣下去,孩子就廢了。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老師都找我們談話好幾次了。

我在網上看資料,找方法,不僅沒什麼用,跟孩子關係也越來越差了。

折騰了好久,我說什麼都不聽。

說實話,我真的沒辦法了,真的要崩潰了......

有一次,跟朋友抱怨,朋友說她家鄰居是校長,幫我問問。孩子辦理休學。

問完後,跟我介紹了一個雅方教育研究院的專家,是做青少年教育這塊的,主要是針對 沉迷手機,沉迷網絡遊戲,厭學,叛逆、不上學,等各種青少年問題

專家老師一般比較忙,於是他推薦我就加了專家助理老師的微信,助理老師針對我孩子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我覺得說到我心坎兒裡了,特別有道理。

老師指出我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不對的地方,不適合現在孩子的思維方式,當時我就跟老師聊了很多。

看到他們跟我聊的都很有用,而且還挺專業的。還幫我研討制定了一套方案。

每天教我怎麼做、怎麼跟孩子溝通。

我真正體會到父母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句話的含義。

這不沒幾天,每天玩手機時間越來越少,做事開始有規劃了。孩子跟我開始溝通了。

大概指導了7天吧,孩子就已經可以完全放下手機了,即使是用也是在線聽網課用一下,聽完課就會自己上交手機。

還會主動跟老師溝通上課時沒聽清楚的地方,老師都感覺孩子的轉變不可思議。課後打電話問我是怎麼讓他變化那麼大的,

聽我跟他說完,班主任親口激動的說:孩子有救了!

我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我現在充滿了信心。


句句扎心的小恆子



空的守候


回想我以前的經驗,我媽只讓我打單機遊戲,然後就是我和我爸一起沉迷,所以家母晚上會拔電源的。只要完成學習任務啥的,其餘還是讓我玩玩的,畢竟在家也沒啥愛好了。但是聽聞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小朋友一直打電動,打到快吐血了,也就不打了,這也是一種辦法。合理作息,適度引導,或者陪著玩體感遊戲也可以。那種挺累的遊戲,真的挺鍛鍊身體的。


深魚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第一,孩子沉迷遊戲,並不只是停課期間的事。


第二,孩子平時也特別喜歡打遊戲,是否沉迷,可能家長並不瞭解,或者由於有課程作業的壓力,表現得尚不太明顯。


第三,孩子缺乏其它有效的激勵與刺激。


第四,家長在關心關愛孩子和以身作則方面存在不足。


那麼,停課期間,孩子沉迷遊戲該怎麼辦呢?只要家長真正想要改變這個狀況,而不是隻停留在口頭的擔心上,其實,問題是很簡單的。


第一,家長以身作則,堅持從我做起,從我改起,用心陪伴孩子,而不是高興時陪一陪,不高興時,就自己玩著手機,將孩子交給作業、電視、或者手機。顯然電視與手機比作業更加有吸引力,更容易獲得短期的愉悅。


第二,有效的陪伴,就是與孩子一起讀書互動,可以是簡要概括文章的意思,也可以是共同參與,一起設計編排個課本劇或者來一個家庭故事會、詩詞朗誦等。還可以一起製作玩具等。


第三,與孩子一起制定家需要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規則,規定好學習時間、娛樂時間和遊戲時間。規則一旦制定,就應當共同遵守,切不可大人孩子區別對待,更不應該存在可凌駕於規則之上的人或者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要融化三尺之堅冰,也不應期望”畢其功於一役“,改變就有希望,堅持就是勝利。 加油。


邊城聽濤


在家的時間長了,老師管不著,家長說話不管用,孩子難免會沉迷遊戲。父母不必過於著急,建議父母協商一致,試試這麼做:


首先,父母做出好榜樣。

俗語說,“身教勝於言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必須要身教,也許很難,但為了孩子,請務必做到。父母的身教,包括自己少刷手機、少追劇,多陪伴孩子一起玩遊戲、閱讀、繪畫等等,都是富有現實感的價值觀正向引領。

同時,父母要相信,沒有哪個孩子喜歡一整天都沉迷在遊戲中,孩子玩遊戲,有時是因為太無聊了,如果生活足夠吸引和有趣,孩子多半會將注意力收回,放在生活和學習上。

其二,培養孩子的規律生活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規律的生活,對停課在家的孩子來說非常關鍵。防控疫情,由於時間大把,可以自由安排,是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絕佳時機。

父母可以帶領孩子一起制訂計劃,改正那些不好的習慣,培育出孩子良好的生活規律與習慣。比如勤洗手的衛生習慣;比如建立固定時間的親子趣味閱讀、畫思維導圖的習慣等等;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幫忙打掃、摘菜等等動手習慣;比如堅持早睡早起、主動甄別信息真偽、通過運動來放出精力等等。

其三,要讓孩子關心周圍的人、事、物。

抗擊疫情期間,如果孩子一味玩手機,不僅不利天孩子的身體健康,導致抵抗力下降,還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不好的影響,因此,為了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父母要引導孩子多關心周圍的人、事、物。比如趁這個機會,通過看視頻、繪本的方式,把抗擊疫情的過程,將愛國心、集體感、責任心等等抽象概念展現給孩子。同時給予孩子以正向的引導,讓孩子多觀察、多思考、多體悟,心中有正念的孩子,不會永遠沉迷於遊戲之中。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是@小曉樣兒,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