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

韓新文


在唐代柳宗元提出過一個文章寫作理念——文以明道。柳宗元所指的道就是自己要表達的思想,也是所有文體創作的核心。當讀者與創作者擁有相同的“道”,自然也就引起共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志同道合”無話不談。這也註定無論是哪一種文體的創作都只能引起一部分人深層次共鳴,而不能廣譜適用。柳宗元“文以明道”中對文的要求就是共鳴另一種層次的共鳴,用作品感染讀者,引起讀者對作品的思考,把讀者情感融入作者情感,繼而與作者情感共鳴,但這也不能算是精神、思想的共鳴,而是詩歌的表達的“道”影響到了讀者,繼而引起共鳴。下面就從志同道合共鳴與感染讀者共鳴兩方面來說一下,作者是如何通過表述自己“道”引起讀者共鳴。

柳宗元

古代詩歌相對來說短小精湛,感情的表達更加凝練,卻又言有盡而意無窮。

由於時代的變遷和讀書人群層次的變化,古詩能夠引起志同道合的共鳴,大都是描寫景色、勞動人民、友情、親情、離別、團圓、期許的詩歌。例如這種四個側重於一種相對感情的表達,受自身處境、思想影響較小,受相對體的影響較大。

從景色的描寫來說,人們對景色的喜愛,雖然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詩人的描寫,可是對景色的感情卻很難受詩人情感變化的影響。例如楊萬里描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人們喜歡這種荷花漫天的場景,在看到荷花之時會聯想到詩句,看到詩句能夠想象這種場景,卻不會受到楊萬里創作詩歌之時感情變化的影響。

荷花

勞動人民的描寫場景的情感表達,往往寄託的是大眾的願望期許。例如我們從小背誦的《憫農》所表達的是農民勞作辛苦和糧食來之不易,以此來規勸大家珍惜糧食。這種思想共鳴不會因為創作者本身思想變化而產生變化。也不會因為時間的變遷而發生改變。

憫農

來看親情、友情、離別、團圓、困難等情感表達詩。情感的共鳴是最容易實現的共鳴,也是最常遇見和詩歌與讀者共鳴。這一類型詩歌只要我們處於這種場景,或者感受這種情感就會情不自禁的引起共鳴。例如孟郊的《遊子吟》或許我們想到的不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場景,可是但凡我們思念母親,總是想借這首詩來表達與母親相處點點滴滴和對母親的思想。至於離別、期許,猶記得初中、高中之時那本同學錄上寫了無數遍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送別之時偶爾也想借用一下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送我情”(XX就是化用送你之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

超強帶入感入感染力是詩歌的另一個特點

詩歌通過場景刻畫,情緒鋪墊,迸發出一種強烈的思想感情,讓讀者不覺間被這種感情所影響,繼而引起與讀者的共鳴。這種共鳴則需要對作者深入的瞭解,知道作者內心深處想要表達的感情。

例如柳宗元著名詩作《江雪》,當時詩人遭遇了人生低谷時期,在政治上遭受貶謫,且不再量移之列,政治前途暗淡;在生活上,詩人居無定所在寺廟內之內居住;在精神上母親病逝,親友書信斷絕。此時的詩人可謂是孤獨、寂寞、失落、慘淡等負面情緒交集,可是儘管如此詩人卻依然沒有放棄“利安元元”的政治夢想。詩人創作的這首《江雪》中凝練了詩人此時的思想處境。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詩人前兩句通過景色描寫,營造出孤寂場景,來表達內心深處此時自己的感受,但是後兩句卻通過一個釣叟的堅持來表達出自己對理想信念的堅持。讀完全詩之後不自覺的就會在腦海之中畫面浮現,千山萬徑獨自一人垂釣,也自然感受到詩人此時內心的孤寂和堅持。

朱自清背影

共鳴的創作

柳宗元對文與道的解釋中包含了上面所介紹的兩種共鳴。文章所表達的“道”是文章的主題,是引起共鳴的基準點;文章的“文”決定了你到的表達,好的詞句能讓“道”表達更具體、貼切。只有文與道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文以明道”的目的,這也是創作共鳴詩歌基礎。想引起讀者共鳴首先要表達出自己真摯的思想感情,其次要運用得體的文字、修辭來讓讀者明白你的思想感情。


詩與歷史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是個不現實的問題,現實的中的共鳴是跟風起鬨,諸如明星大腕代言保健品,振臂一呼“頭不疼了,眼不花了,走路也有力氣了”,然後大家跟風搶購,這就是是現實中的共鳴。

已故詩歌作者海子,15歲考入北京大學,從1982年到1989,海子創作了200萬字的詩歌,出版了《土地》、《海子的詩》等4本詩集,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2001年4月28日榮獲中國最高文學獎之一——人民文學詩歌獎。朱大可——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飛躍。姜冰——每一次閱讀都會刺疼我們乾涸已久的瞳孔。嚴傑夫——要麼向現實妥協而成為精神死去的人,要麼永遠不低頭,仍成為肉體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海子尋求的共鳴代價高不可攀,但生前潦倒不堪,死後光芒四射。這個代價我們付不起,付起了也不一定石破天驚,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自信。

淺顯直白的作品是生活化的文學藝術,朋友、家人、老師、弟子視為平常,陌生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他們靠顏值和人情下定論,權威是後知後覺的公平公正。

深奧莫測之於李敖,當面對人講“我的前衛就是我的錘子,我的後臺就是我的脊樑”。事後被人提醒,你被李敖不帶髒字把你罵了,這時候的恍然大悟能算共鳴呢還是算語言文學的勝利呢?

陝西民歌。老百姓自己唱著玩的。“哥是天上一尾龍,妹是地上花兒紅。龍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打花花不紅”。老百姓甚至可能是文盲的水平,就能夠把詩歌藝術玩的這麼順溜,再說不能共鳴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最近本人習作了一首詩歌體,沒有琢磨修改一稿成的,這就是所謂的作者沉醉在詩中,讀者歡樂在歌外吧。拙作附下:

《李白的月亮》

李白寫了一首詩

又給我家寄來一個月亮

兒子站在窗前

我在院中仰望

老爺子在陽臺讚歎

那是

李白的月亮

李白的月亮~詩~書,兒子~少年,我~中年人,老爺子~老年人(這是原文的註解)

這首詩的中心意思是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讀書的態度,少年僅能從縫隙中窺見一點皮毛,中年時方悔讀書遲進而用功去學習,老年人是以欣賞的態度讀書,進而去把玩體會。

總而言之,共鳴這東西就如兩個人隔著一層薄薄的窗紙,無論彼此先後是誰捅破它,是為共鳴產生。一直都不破那就從頭再來吧。


斤斗山下


首先有個概念需要明確,一首好詩不代表能被廣泛接受。這點說起來像是悖論,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探討。

一首詩歌能夠引發讀者共鳴,我覺得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詩歌主題平實卻不落俗套。架空現實的選題,很難引發讀者的共理心,故弄玄虛的心理體驗註定自絕於讀者。而平凡廣泛的主題需要以獨特的角度去著眼,才能給讀者似是而非的閱讀體驗。

2、用恰如其分的意象傳達情緒。讀者能夠稍加體味就能接收到意象訊息,會使讀者有互為知音的愉悅感。而艱澀難懂的意象運用只能讓一時很難理解的大多數讀者選擇放棄。

3、合理修飾的語言及順暢的表達。過份華麗與假裝粗糙的語言都是不可取的,會讓讀者覺得假模假式渾身不自在。順暢的表達是指詩歌內在的邏輯自己閱讀節奏,畢竟沒人會喜歡一首讀起來磕磕絆絆的詩歌。

4、投注真情實感。只有發乎真心,才能描摹細膩,試想寫詩的時候涕淚橫流,讀者閱讀時有很大機會熱淚盈眶。不要故作高深的戲弄讀者情緒,有可能貽笑大方,因為高人多在草莽之間。

受限於眼界和能力,我所能想到的只此四點。不當之處,萬望海涵!


松葉文學主理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非常喜歡讀詩寫詩的我,很想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點:

我覺得詩歌就像人一樣,要講究,要認真對待,字字珠璣就如一個靚麗的女子,拖拖拉拉就如一位不修邊幅的婦女。給人的那份清爽和舒暢就在字裡行間。  

首先寫詩先不說前奏,也就是構思時間的長短,也可以說是靈感到來、提筆成章之前的那一刻。在不同的狀態下,有的需要幾天,有的需要幾分鐘,每首詩都不相同。但是作品一旦落成,應該認真的讀與思考。看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否與主題相符;看句子夠不夠新穎,夠不過流暢;看結構是不是符合常人思維邏輯;哪怕有一句改動,也要重讀一遍。有的時候,修改比創作的時間還要長。  

詩歌不像散文、小說,有優美的語言或奇異的情節就行。詩歌要字字珠璣,不論古詩還是現代詩,多一個字都不要,從上到下都是亮麗的,標題、格式、標點,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東西,也影響著詩歌的美。無論哪一個細節出現瑕疵,都會給整首詩打折扣。詩歌的深度和廣度是無止境的。我也不是以一個高人的姿態說三道四,我只是想說,我會很認真的對待寫詩這件事情。

第二點:

寫詩要追隨自己的內心、用自己真實的感覺去寫,那份真實的情感才會動人心絃。這樣是詩才會有靈魂,才會百讀不厭而歷久彌香。

當寫完一首詩時,最好不要去找別人修改。因為別人不能準確的掌握你想要表達的主旨,別人和你的心情、思緒、情感、心懷都不一樣,就算可以從閱讀中感覺出一些,但是,因為生髮的時間、狀態、心情等等不同,也會有微妙的變化,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即便是修改了幾個字,也會與你的初衷有所偏差。

舉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他黎明寫出來的詩,讓我看了,有了第一印象。到了中午又給我看了別人給他改過的詩。他問我,改後的詩是不是比沒改的好。我說,看起來沒有多大出入,但是沒有了原始的味道,少了那種晨曦的朦朧感,少了那種清冷的澀澀的意境。他說,的確是這樣,還是保持原詩吧。

所以,我寫詩都是自己修改,會跳出詩來,以一個陌生人的角度去讀,看能不能順著詩意的走向而明瞭,能不能打動自己。哪怕是很微小的感觸,也應該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情緒或者主旨。如果當時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會放一放,隔天再去品味,看是不是依然能夠打動我,是不是還可以再強烈一些,如果是,它便有了生命。這時,我才會拿出來分享,聽聽其他人的意見,看有多少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共鳴點在哪裡,欠缺又在哪裡。  

隔一段時間,我就會重讀以前的某些作品。再次讀起,依然會讓我想到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每一個細微的思緒,那種感觸,一如當初。如果有不妥貼的地方,仍然會修改。我希望我的詩是有靈魂的。  

說到靈魂,再舉個例子。我先後讀過一位朋友的同一首詩。第一次讀的時候,我的淚水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時隔一年我再次讀起,淚水依然流淌。為此,我記住了那首詩的作者,並就那首詩寫了一篇隨筆《詩魂永駐》。那首詩的靈魂一直在那裡,那種不期而遇的感動是情不自禁的,沒有預演,結果卻是一樣。這樣的詩才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這樣的詩才有生命力。

第三點:

明確自己的詩觀,寫出自己的風格。我的詩觀是:詩是心靈的自白書。我的風格是:冷抒情。我找了好久,才與它們不期而遇。

個人感覺寫詩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只要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寫、用自己喜歡錶達的方式去寫就可以,因為這才是不做作、不矯情、來自心底的聲音,也只有這樣的聲音,才會與讀者的心靈撞擊、感同身受,才會有如飲甘洌的清甜。  

也許我和其他人的寫法、看法有些出入,或者說觀點也有不同,但是我們寫詩的宗旨或者說目的應該是一樣的:每位作者希望自己的詩作是精緻的,而不是粗糙的;能夠讓人與詩中的情感產生共鳴,而不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能夠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或有所啟發,而不是誇誇其談轉眼成過眼煙雲……

以上只是個人對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的一點淺談,曉霏願與眾位詩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葉曉霏


一首好的詩歌,一般都是將心情寄語景物,用謳歌景物的方法,折射作者的心情。做到感悟深刻,用詞精煉,立意新穎,不落俗套,毫無遷就違和之感。讀者讀完之後,發現,他想表達但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心情,讓你在字裡行間和盤托出。達到這種效果的時候,共鳴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高銘川的銘


深入生活,有生命力的詩歌都來自民間生活,也才能引起共鳴。

①,只為真情實感發生,不無病呻吟。②,有激情——劍膽琴心,俠骨柔情。③詩格式,也就是詩歌的美——讀起朗朗上口,對仗工整,平仄有序等。④自己的閱歷,自身修養,時事洞悉,自己對新鮮事務獨到的見解。⑤玉不琢不成器,不斷打磨,提煉。


修人哥人車生活館


詩歌如何讓人產生共鳴?如果是在大學堂裡上課,那就得用理論的形式講解,但那種方式是講給大學生聽的,在這裡是要用簡單通俗的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比譬,我們參加一個葬禮,當哀樂奏響,親人們痛苦流涕撕心裂肺地哭嚎時,看熱鬧的和幫忙的是不是也會被氣氛感染,陪著悲傷流淚?這樣的話就是產生了共嗚,此時此刻絕對沒有一個人笑得起來,除非是血海深仇的敵人對手。參加喜宴婚慶,沒有一個人不高興的,氣氛到了,人不高興也不行。這也是共嗚。說到詩,沒有真情實感千萬不要動筆,免強寫出來了,也是一杯白開水,不如不寫,要多讀好詩,好詩的立意好,這是詩魂,詩魂是悲天憫人,是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立意低了,只看到三尺遠,那樣的詩再怎麼玩弄技巧,也只能是螺絲殼裡做道場,能有多大的道行?但是立意好不能寫口號,口號詩是不可能產生共鳴的,因為口號詩有感無情,經不起品味,共嗚這種感覺因人而異,蜜蜂愛香花,蒼蠅喜臭肉,都是共嗚,但香臭立分。作者喜歡什麼能從詩詞裡表達出來,寫詩先做人,人立正了,詩在探索中寫,只要不被人諷刺為臭肉,即使不能引起共鳴,也是成長的開始。


河九龍


詩歌如何讓讀者產生共鳴?

一首好詩,不但要音韻流暢,朗朗上口,還要具有言、情、志的詩歌要素,還要有深厚的人生哲理,讓讀者讀過之後,引發思考,發人深省,打開人的情感心扉,引發人的共鳴。如著名現代詩人汪國真有一首詩,讀過之後,令人難以忘懷,特能引起人的共鳴:

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緊鎖,人生本來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打開塵封的門窗,讓陽光雨露灑遍每個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讓風兒熨平前額。博大可以稀釋憂愁,深色能夠覆蓋淺色……

好的詩歌能讓讀者引發共鳴。詩歌切記淺薄,切記無病呻吟,閉門造車,那樣的詩歌肯定沒有生命力,也不會有讀者。





老話兒說


我是愛讀書的【十二十頁】,我來回答:讀詩歌,我個人比較喜歡讀唐詩宋詞,其次是現代詩。因為唐詩宋詞內容比較豐富,可選擇性強,僅陸游一個人就寫了9000多首。通過對唐詩宋詞的研究,我認為要想讓讀者產生共鳴要做到如下三點:第一讓讀者對語言有震撼的感覺,第二讓讀者對意境有所向往,第三讓讀者對詩人有崇拜之情,至少具備其中一點才能產生思想共鳴。

語言的震撼力是吸引讀者的第一步

現代文章很多靠標題吸引人,無論用什麼吸引人,如果吸引不了人根本談不了共鳴可言了。但是在古代詩句中,詩的“名字”也就是俗稱的“標題”,對於人的吸引力都不起決定性作用。例如李白的《靜夜思》,這三個字可能吸引不了你,但是詩句一定是可以吸引你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只要是詩句,都是靠語言魅力先吸引讀者,在領會其中含義。

1、詩句的震撼力

  • 論場面壯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論雄心壯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論愛好:“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論品格:“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2、到底什麼職業才能寫出如此震撼力的詩句

  • 做官可以寫好詩,例如曹操、蘇軾、岳飛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讀書人都希望成為國家的棟樑。

  • 老師可以寫詩,例如程顥、朱熹等。隋唐科舉之前,做官幾乎被名門望族壟斷了,隋唐之後,也只有舉人和進士有機會做官,處於讀書人金字塔底層的童生和秀才,能出任教書先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 農民可以寫詩,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晚年被削除官職的辛棄疾。這是很多詩人都從事過的職業,尤其是寒門子弟,耕讀幾乎是每個人都必經之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 世俗外的人可以寫詩,例如南朝的釋寶月、唐代的寒山,中國古代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詩僧”,就是會寫詩的僧人,唐代四大女詩人有兩位是道士。

無論現代從事什麼職業,只要熱愛文學,熱愛詩句,都可以成為詩人,例如最近鍾南山老人家,就有很多人為鍾老作詞寫詩。寫詩即不僅是為別人看,還是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

詩句的意境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唐詩宋詞是古代,乃至現代文人墨客的珍寶,很多古代的詩集流傳到現代依然有很大的文學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特別是在唐朝和宋朝的時候,寫詩已經成為當時流行的趨勢。當時的詩詞就如現代的電影,吟詩作畫成為人們消遣的娛樂方式。古代詩人都在哪什麼意境下寫詩呢?

1、船上,例如:白居易《船夜援琴》,李白《同友人舟行遊臺越作》,蘇軾《舟中夜起》等等

2、亭中,例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等等。

3、樓上,例如:王之渙《登鸛雀樓》,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

有坐船遊湖,有亭中賞月,有登樓觀景等等意境,在此情此景下創作出來的是肯定是描寫的當時的情景,所以環境是影響創作的原因之一,在合適的意境下才能寫出合適的詩。

寫詩離不開意向,意向又必然寄託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要想理解故事,就有必要再平常的學習中積累傳統意向。

從一首詩中瞭解一個人

1、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中表面是描寫的是詩人站在城樓上眺望夏天暴雨的景象,似乎沒有多少深度。其實我們瞭解了詩人這一時期的遭遇,就能看出其中的深意了,在這期間由於某些奸臣小人的讒言,被貶到荒遠之地,在這中間詩人感受到了仕途的險惡,於是把感情寄語在詩中。

2、“詩佛”王維,中年後,好道,置身於終南山,尋求自身內心的平靜,生活的安寧,過幸福的小日子。看多了世事雲煙,只想靜一靜。這是一種真正的靜,所以能夠“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將所有的事情放下,和山水融為一體。

3、五柳先生陶淵明,他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表明了自己放飛田園的樂趣,桃花源成了他心中的理想。

首先,所謂文如其人,文章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體現、是理念和思想的表述。在古代,科舉取士就是通過一兩篇文章,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可用,也就是文章寫得好,可以當官。即便現在,作文也是高考中分數最多的單題。由此可見,自古以來,通過文章判斷一個人都是得到公認的。

其次,文學作品體現了一個人的志趣、愛好,是對家、國和社會的情感認知,是對前途、事業的感悟追求,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直接展示,也是一個人能力的反映。

【最後總結】

詩歌帶個我們很多勵志的內容,我們要學習古人的智慧,學習詩人的智慧,學習蘇軾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豁達獨處,抓的起,放得下。學習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習杜甫的家國情懷,平民情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當你孤獨時還可以吟詩一首“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來排解孤獨。

不管怎樣的情懷與境界,都是詩人內心的寫照,沒有高低之分,但因裝了不同的內容和志趣,承擔了不同的角色,對社會做了不同的事情,從而有了巨大的區別。


囊螢映雪,韋編三絕,耽書成癮,篤信好學一起交流讀書心得,分享文化感悟我是【十二十頁】,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十二十頁


朱光潛曾指出:“嚴格地說,一個人須自己覺得一首詩好,才能說它好。如果一首詩不能引起他的心靈的共鳴,他就無理去評定它的價值,至多隻能說它對於自己不是一首好詩。”

詩人是精神上的貴族,財富上的落泊者,要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一方淨土、那一種情操、那一樣意境,就必須甘受辛勞、貧窮和孤寂。 記得一位教授說過:“情、形、理的統一,構成詩的內容。而感情是內容的主體。”這感情又必須是真摯的。只有真摯的情感才會引發讀者的共鳴。詩人的使命在於替人說話,真切地表達人的歡樂和痛苦、不滿和憤怒,希望和理想。

詩歌作品之所以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主要是因為詩歌作品寫的與讀者心裡想的具有某種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是普遍存在的。

詩人艾青在《詩與時代》一文中說:“最偉大的詩人,永遠是她所生活的時代的最忠實的代言人;最高的藝術品,永遠是產生它的時代的情感、風尚、趣味等等之最忠實的記錄。”因為詩人寫的作品充分地反映了某個時代眾多人的情緒,這些作品也就能引起眾多人的共鳴。

顯然豐富的生活經驗將有助於讀者對詩歌的欣賞,並能加深他們對詩歌作品的理解。 即使讀者沒有相關的經歷,但是詩中所描寫的境界是讀者所向往的,同樣也能產生美感,形成共鳴。 此外,讀者的文化修養各不相同,也導致了讀者欣賞詩歌的差異性。很多讀者可能都對某詩產生共鳴,但是對該詩的理解卻各不相同,深淺有別。原因很多,其中文化修養是一個重要因素。

總之,詩歌欣賞一要有好的作品,二要有欣賞詩歌作品的讀者。詩歌作品與讀者產生共鳴是詩歌欣賞的基礎。讀者在欣賞詩歌時既有一致性,這是相對的;又有差異性,這是絕對的。讀者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與文化修養等諸多因素都會對詩歌欣賞的差異性造成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