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檢查出肺紋路增粗是肺癌早期嗎?

光華之怡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很多朋友拿著胸片報告,上面寫著肺紋理增多增粗,卻不知道什麼意思。有這樣疑問的,有很多人不在少數。那肺紋理增粗是肺癌早期嗎?肺紋理增粗這個概念一般在胸片上會用到,CT很少寫肺紋理增粗。肺紋理增粗不是肺癌早期。

肺紋理是什麼?

肺紋理的概念很專業,是一個影像的專有名詞。學過影像的人都要知道肺紋理這個詞。


肺紋理是肺部由肺血管、氣管、淋巴管構成的一條條從肺門到肺外周由粗到細,逐漸延伸的條狀影像。要注意的是由粗到細的向在外延伸,越到外面,紋理越細,外周基本看不到紋理了。如果不是由粗到細,而是很均勻的走或者越來越粗,那都是不正常的。

胸片正位是前後位投影,就是身體胸部所有的組織都投影在一張圖片上,就想看吐司🍞一樣。那裡面所有結構都是重疊在一張圖片,所以肺紋理就是肺內血管、氣管、淋巴管投影在一張胸片上的影像。

肺紋理增粗是什麼意思?

上面解釋了肺紋理,那麼肺紋理增粗就是所看到的血管、氣管和淋巴管稍微粗亂一點。

血管原因引起的有肺水腫、肺動脈高壓、心衰等等。

氣管病變引起的疾病有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炎、支氣管輕度擴張等。

淋巴管引起的原因有結節病、癌性淋巴管炎等等。

還有一些早期的感染、肺挫傷、腫瘤,在胸片上都可以表現為肺紋理增多增粗,需要做個Ct鑑別。

老年人肺紋理比年輕人要粗亂,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要粗亂一點。


這是一張正常的胸片,紅色剪頭指的就是肺紋理,像樹枝一樣從肺門往外又粗到細延伸。

肺紋理這個詞,胸片上用的多,因為胸片是前後位的投影,看不清楚究竟是什麼粗,所以就直接用肺紋理增粗來表示,而CT是一層層的掃描,可以看清楚是什麼結構。所以CT看到血管粗就寫血管,看到氣管有問題就寫氣管。

肺紋理增粗≠肺癌早期

肺紋理增粗是血管、氣管和淋巴管的問題,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異常的。大多數情況下,肺紋理增粗與肺癌沒有關係。

肺癌早期是指肺內長了東西。有些早期肺癌在胸片上看不到,或者與肺紋理重疊在一起了,不好觀察,有時候會寫局部紋理稍微紊亂一點,就是看不清楚。這時候要做個胸部CT看一看。

胸片看不到早期肺癌,對於老人們,本來肺紋理就比較粗亂了,如果肺內有個病灶,粗亂的紋理更容易掩蓋這個病灶,導致漏診。所以對於老人們還是建議做一次胸部CT檢查。


小影大夫


檢查胸片時(CT也可能報)報肺紋理增粗,並不是肺癌早期。這是放射科醫生對肺的一種影像學上的描述,具體情況,需要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由臨床醫生綜合判斷。那麼肺紋理增粗是怎麼回事?

何為肺紋理增粗?

肺紋理增粗,首先與肺癌是沒有關係的,影像學上的肺紋理主要包括肺動脈、肺靜脈,其次肺淋巴管、肺支氣管。肺紋理是指胸部影像檢查時看到的這些從肺門向肺野外圍延伸的放射條狀顯影。這些顯影增多了或者粗亂了,即肺紋理增粗、增多。肺紋理增粗或增多,並不是一種病,只是一種影像特徵。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肺紋理增粗?

長期吸菸的人、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可以出現肺紋理增粗,下呼吸道感染也可出現肺紋理增粗,另外,報肺紋理增粗,還與閱片醫生的主觀判斷、病人的配合程度有關。如果有相關病史或症狀,一般考慮炎性病變;如果平素身體健康,單純報肺紋理增粗,沒有臨床意義。


張醫生在線---讓老百姓也能看懂的醫學科普---歡迎關注、評論!


e醫路同行


關於肺紋理的問題,大家都很關注。我們再來聊一聊。

肺紋理是在胸部X線片上的概念,筆者寫過不少其解剖基礎,不再贅述。CT上可以寫肺紋理嗎?一般情況下,CT上我們稱其為支氣管血管束,因為CT上,支氣管,血管是能區分的,甚至像淋巴等間質病變也有可能在CT上區分,所以一般不用肺紋理的概念。但是,實際情況是,有些醫院的放射科在寫CT報告的時候仍然胸片的傳統,使用肺紋理來描述。



那麼肺紋理增粗與肺癌有無關係呢?

首先,肺紋理增粗,不能單獨的作為疾病進行診斷,也就是說肺紋理增粗,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異常的。

其次,異常的肺紋理增粗包括哪些情況?可以是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導致壁增厚,從而肺紋理增粗;可以是肺水腫,間質性肺水腫導致肺間質的增粗,從而肺紋理增粗;可以是癌性淋巴管炎,癌細胞浸潤或阻塞淋巴管,導致肺紋理增粗;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可能。

可見上面的描述中,肺紋理增粗可以與肺癌有關,只不過是癌性淋巴管炎,提示肺癌已非早期。

另外,肺紋理增粗能否提示更早期的肺癌呢?



是有可能的,比如假如患者是COPD,COPD是肺癌高危人群。此時,有部分COPD若以支氣管炎為主要表現,肺紋理是增多紊亂的,但假如以肺氣腫為主,肺紋理反而是稀疏的。但是,反過來,肺紋理增粗這一點並不能診斷慢支,後者必須結合臨床表現診斷。

當然,如果是COPD患者,最好是做低劑量CT篩查肺癌。,不需要通過肺紋理是否增粗來推測是否早期肺癌。

換言之,用胸片,用肺紋理來檢查早期肺癌,效率是比較低的,最佳的篩查推薦手段是低劑量CT。


放射科楊大夫


單純的肺紋理增多是不能診斷肺癌的。下圖就是一張肺紋理稍增多的胸片:

先來說一下什麼是肺紋理吧,人的肺有兩個葉,左肺和右肺,每個肺葉上都有一個類似於門窗的地方叫肺門,肺紋理是肺內動脈,靜脈的血管影像,當然,也包括一些淋巴管和支氣管影像,肺紋理就是上面的那些神經血管等一系列的重疊影。

肺片ct等肺部的影像學檢查的肺紋理增粗就是上述的血管,淋巴管等東西變多、變粗,或者說是比一般的正常人多些。 肺紋理增粗並不能代表人不健康,因為肺紋理增粗可能見於正常人,隨著年齡增長,環境汙染可以增多。也可能見於老慢支,一些心臟的疾病患者也會出現。


肺紋理的變化並不能作為是否癌變或者癌變前期的信號,也並不作為任何一種疾病的確定診斷。平時體檢常用的就是胸片,肺片只是對肺部的健康狀況做出一個初步判斷,出現肺紋理增粗要結合平時的症狀表現,例如有沒有咳嗽、咳痰等不適,如果出現其他的不適的話,再懷疑是否有其他的病變,再進行其他的相關檢查。 肺癌一般會在ct檢查上顯示佔位性病變,胸片上如果是較小的結節比較難發現,佔位性病變的意思就是肺上出現一個跟肺密度不一樣的東西,就是肺上多出來一個不屬於肺的東西,這種就要高度重視,再結合一些症狀,例如,長期的咳嗽、咳痰、甚至帶血絲、乏力、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熱、胸部疼痛等症狀,檢查結果和症狀相結合,才能更加準確的確診疾病。


張浩醫生


檢查出肺紋理增粗,什麼檢查?估計是胸片(胸部X線攝片),這種檢查太粗略,主要用於肺炎等的診斷,對早期肺癌的篩檢價值不大,很容易漏檢。胸片提示肺紋理增粗,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但不能只根據這一點就下診斷,需要詳細閱片並綜合來分析,必要時補充肺CT。

對於肺癌高危人群,想要早期篩查肺癌,建議進行肺部CT檢查或低劑量CT檢查,這是各大篩查指南和專家共識一致推薦的肺癌篩查方法。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這種篩查。

你可能會問,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肺癌高危人群?國內外指南有所不同,依照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2015年《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專家共識》(發表於《中華放射學雜誌》2015年5月第49卷第5期),建議將高危人群定義為:(1)年齡50~75歲;(2)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①吸菸≥20包/年,或者吸菸指數400年支以上(吸菸指數=吸菸的年數×每日吸菸的支數),其中也包括曾經吸菸,但戒菸時間不足15年者;②被動吸菸者;③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④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腫瘤專科醫生


由肺紋路增粗直接聯想到肺癌,這個有點杞人憂天了,肺紋路增粗與肺癌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打個比方,就像有人在外面爆曬了一天,皮膚脫皮了,立馬聯想到我不會得皮膚癌了吧。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家對這個術語的意思不瞭解。

肺紋路增粗,專業術語應該是肺紋理增粗,或者肺紋理增重。這是個影像學概念,也就是說做肺部X光片或者肺部CT所見到的病變。肺紋理主要是由肺動脈、肺靜脈、支氣管、淋巴管構成的影像。肺紋理就像樹葉的莖一樣,是從肺門向肺周圍延伸的、呈放射性的條狀陰影,生理狀態下的肺紋理通常是清晰的。肺紋理增粗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生理性見於長期抽菸的人、老年人、肥胖的人。肥胖者皮下脂肪多,導致X線吸收增加,從而引起胸片上肺紋理增多的假象。長期抽菸的人香菸燃燒的碳末瀰漫沉積於肺內會引起肺紋理增粗。而病理性肺紋理增粗見於急慢性支氣管炎,由於炎性滲出,肺血較多,會引起侷限性肺紋理增粗,或者粗細不均,常夾雜變形紋理。此外先心病、心功能不全,肺淤血時,肺紋理粗大,從肺門向肺內保持血管走行的特性,常伴有心臟增大的X線表現。

實際上,如果沒有任何症狀,僅僅在體檢報告中看到的單純肺紋理增粗,其實沒有什麼實際的臨床意義,可以認定為生理性肺紋理增粗,不需要去關注,也不需要處理。而如果近期有咳嗽,咳痰等症狀,胸片報肺紋理增粗,醫生可以認定為是氣管炎、支氣管炎。

早期肺癌的話在胸片上並不是表現為肺紋理增粗,而是表現為肺部結節影、團塊影或者是小片磨玻璃密度影。中央型肺癌表現為肺門增寬,有的合併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實際上,由於胸片是二維圖像,對早期肺癌漏診幾率較高,通常都是採用胸部CT平掃來進行篩查。胸部CT的好處是三維成像,敏感性高,小到1-2mm的結節都可能被發現。

有些人又擔心,肺紋理增粗會變成癌嗎?可以肯定的講,不會,肺部的紋理增多和肺癌理論上來講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所以不要憂心忡忡的。如果近期有咳嗽症狀,胸片提示肺紋理增粗,多半是支氣管炎所致,如果實在擔心,不妨直接做個胸部CT,有沒有可能是肺癌,胸部CT一目瞭然。算是花點錢,吃點射線,買個心安。在臨床上,胸部CT在肺癌的診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體檢中胸部CT的普及使得早期肺癌的診斷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胡洋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20萬人新發肺癌,而且這樣的發病還在持續上升。

有關組織預測到2025年,我國的肺癌發病率會上升到200萬左右,約佔全世界肺癌發生的一半以上。

很多朋友透露,經常發現自己身邊的人或者單位的同事在查體或者篩查過程中發現了肺部的早期腫瘤。那麼在影像學上是不是肺紋理增粗,就是也意味著是肺癌呢?

其實這是一個影像學的問題,在胸部拍片的結果裡經常會看到肺紋理增粗這句話。

那麼什麼是肺紋理了?胸片上的肺紋理也常常是指肺的細支氣管,血管和淋巴管在影像學上的表現。

肺紋理增粗,在胸片上表現為各種像細絲狀、條索狀的紋理變粗。肺紋理增粗的原因很多。大部分肺紋理增粗是由於肺部的炎症,支氣管炎,肺部纖維化等引起。

由於肺紋理增粗不是條塊狀的影像學表現,沒有腫塊或者腫瘤生長的物質基礎,因此絕大多數肺紋理增粗,並不是肺癌的早期表現。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什麼是肺紋理?

人體的兩肺有些像海綿,疏鬆而富有彈性,除了進行氣體交換的肺泡組織外,還有氣管、支氣管、動靜脈血管及淋巴管。支氣管樹是肺內氣體的通道,它是肺內支氣管由大到小分支而成,形成如樹枝狀。再加上伴隨的動、靜脈血管和淋巴管,密如蛛網地分佈在肺部。這些組織密度超過肺泡,從兩肺中間的肺門,像樹枝分叉一樣向邊緣分支,越靠近邊緣越細。X線是肉眼看不見的光線,能夠穿透人的身體,使照相膠片感光。由於人體各種組織透光程度不一樣,膠片感光影像濃淡不一,從而顯示出內部結構。當進行X線片胸部檢查時,可以看見血管、支氣管從肺門起向肺部其他部位呈樹枝狀的放射分佈,愈遠愈細,到接近肺的邊緣處則逐漸消失。對此,放射科有個專門術語叫“肺紋理”。

引起肺紋理增粗的常見原因有:急慢性氣管炎、肺炎、先天性心臟病和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等

當構成肺紋理的氣管發生炎症,血管增粗充血,肺紋理即會“增強”或“增粗”。引起肺紋理增粗的常見原因有:急慢性氣管炎、肺炎、先天性心臟病和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等。但是,肺紋理在形態和分佈上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有的粗些,有的細些;攝片因條件不同,有的模糊些,有的清楚些;醫生判定標準也不完全一樣。因此,對放射科報告的“肺紋理增粗”,應結合具體情況和患者的體徵、症狀做出診斷,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肺紋理增粗是怎麼回事?.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4):68-69.


子樂健康科普


真正的肺紋理增粗不是肺癌,但是如果胸片拍的肺紋理增粗不能排除,千萬不要相信醫生的話,最好拍個CT看看,以免誤診。為什麼年年體檢都沒有問題,一查出就是肺癌晚期,就是因為大部分單位體檢是查的胸片。體檢查胸片就是害人,不如不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