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作為老師,為了保障上課效果,老師都有哪些方法保證課堂紀律?

綠芽瘦了


課堂紀律管理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教師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圓滿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和保障。中學課堂紀律的管理(尤其是初中課堂紀律的管理),長期以來一直困惑和干擾著一些教師,特別是剛出大學校門,初登三尺講臺的青年教師,對課堂紀律的管理更是捉襟見肘,一籌莫展。在課堂上,有的年輕教師經常被學生弄得臉紅脖子粗,啼笑皆非,有的甚至被頑皮學生氣得流出眼淚。即使部分頗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上,也會時常看到或大聲吆喝、或拍打講臺、或點名道姓怒斥學生的尷尬場面。久而久之,學生早已習慣了這種“只打雷,不下雨”的隔靴搔癢,其結果要麼甚微,要麼適得其反。

一、借用鈴聲

鈴聲是上下課的提示和警醒,它不但告誡學生要按時步入教室,安靜地等候老師的到來,而且它更提示教師要先於學生,站立在教室門口,守候著學生走進教室。老師在預備鈴響後,應督促學生各就各位,做好聽課前的一切準備,如文具、書本、筆記本、教輔資料等。與此同時,老師自己也可趁機作好授課前的準備,如打開書本,準備好多媒體,上傳下載好文件等。同時,上課正式鈴聲響起時,師生之間起立相互問好是一個不可缺少和忽視的環節,此舉可讓學生靜下聲來,也能讓他們靜下心來,從課堂一開始就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此時老師應做到:學生沒站直,不道好;學生聲不大,不回答,學生不安靜,不坐下。切不可隨聲問候,草草了事,否則,學生坐下後,又是一片嘈雜聲。

二、巧用眼神

當學生坐下後,可能還有人一時靜不下來,此時老師不要立即忙於開始講課,而是要用平靜和善的目光環視一下全班的學生,等待學生完全安靜下來,然後帶著愉悅和欣賞的心情引入新課。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個別同學講講小話,玩玩動作,沒打開書本,手撐下巴,想著別的心思,懶得動手做筆記等不投入學習的種種狀況。此時,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不讓其他絕大部分學生感到異常,老師可一邊不露痕跡地繼續上課,一邊用善意的眼神提醒這一部分學生,從而收到了既不影響課堂,又暗示了開小差的同學這樣一舉兩得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說,巧用眼神是老師不可缺少的一門基本功。

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它可以收到有聲的效果;它可以讓師生產生共鳴、發出碰撞;它暗示著老師的拳拳之心、語重心長;它能安頓學生、平靜躁動;它可以激發起學生求知的渴望。眼神是一種希冀,是一種企盼,是一種召喚。

三、善用聲音

不同個性、不同氣質的老師在課堂上的聲音有著不同風格的表現,所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樣。善於組織教學的老師在把握語言的音量、音調以及音速上都運用得恰到好處。教師應根據自己的聲音風格展示屬於自己的聲音魅力。無疑,大聲是一種激情,但並不一定都是激情;反之,小聲未必就不是激情,有時它勝過大聲,甚至有時無聲勝過有聲。不過,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堂課,總是聽到老師的一種毫無變化的聲音,平鋪直敘,這樣的課堂紀律管理肯定不會成功,學生不走神那才是怪事。

當個別學生開小差時,老師的聲音應突然提高,開小差的人受到了震懾,而不知情的同學還以為老師在張揚激情或者是在大聲強調某個知識重點。反過來,當許多學生燥動時,老師不應大聲喊叫,取而代之的是把聲音慢慢變小,小得最後讓學生幾乎聽不見,當老師保持無聲時,學生也就乖乖地變得無聲了。有時老師在要重點強調的地方,故意用一種介乎學生可能聽到但又很難聽清的聲音,便可以收到你預想不到的特別效果。因為這樣會招惹學生的求知慾,凝固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善用聲音是老師的一種人格魅力。聲音是組織教學的命脈。它是師生之間情的交融、愛的呼喚;它可讓學生鴉雀無聲、翹首以待;它可使學生抓腦搔腮、皺眉深思;它也可激發學生爭先恐後、躍躍欲試;它還會讓走廊上的人駐足不前,側耳傾聽。聲音是教學的生命力!

四、常用肢體

老師在上課時,不可能老是雙手倒剪,筆挺地站在講臺中央,更不可以兩手撐在講臺上授業解惑,津津樂道。適時地在學生當中走動可讓玩小動作的學生收斂,可讓趴臺或睡覺的學生驚醒。在課堂上,學生最易疲勞的部位就是耳朵和眼睛,刺激耳朵,要用聲音,而刺激眼睛,則要用直觀的情景和動作。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讓課堂生機盎然,妙趣橫生。

肢體運動是一種語言,是一種無聲的、直觀的、活生生灑脫脫的語言,它可以奪人眼球、吸引住學生。不少老師不經意的一個舉止,一個投足,就有可能讓學生終生銘記,沒齒難忘。

五、偶用激將

激將是一種幽默和詼諧,它可在不傷學生自尊的前提下活躍和輕鬆課堂。記得好幾次,我在給學生做英語聽力訓練時,個別同學沒等我的聽力材料播放到一半,他就已經把全部答案都選上,然後開起小差來,見此情景,我暗自苦笑,隨後便對全班學生說:“某某同學近來的聽力進步很快,瞧,他就作答完了。”聽到此話後,這位同學本能地用雙手遮蓋住卷子,不好意思起來,其他學生先是愕然,而後都會心地笑了。

激將是一種巧妙的誘導,它可啟迪學生思維沉睡的心靈,打開學生知識塵封的世界。每每看到學生手託下巴,目光凝滯,遐想著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時,我便會向學生們推介說:“大家請看,某某同學聽課全神貫注,你們都要向他學習。”聽到此話的學生就會立即把手放下,

悄悄地打開書本,偷偷地拿出筆,開始專心聽起課來。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也就是這個道理。

激將是一個不懷惡意的謊言,它可把本該批評的對象變成表揚的對象。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某個學生站起來答問時,難免有個別學生趁機講小話。這時,我會對這位學生說:“看來你躍躍欲試,不急,馬上給你機會。”事後這位學生竟然把問題答得很好。因為我在給了他臺階的同時,也給了他刺激和思考的空間。

激將是一顆興奮劑,是一支強心針,它可讓叛逆學生的再叛逆過來,走上正軌。在學生小組討論時,個別學生混水摸魚,講著小話,更有甚者,當老師提醒某位同學不要講話時,他卻強詞奪理,反唇相譏地大聲說:“我沒講話,我在討論問題。”遇到此種情形,我常會暗壓怒火,轉而委婉地對學生說:“那老師誤會你了,希望你等會展示一下你所討論的答案。”為了挽回自尊,不丟面子,這位學生一定會竭盡全力,抑或會給你一個驚喜。所以說,有度地把握激將是教師課堂紀律管理的一種手腕,也是一個高招。

六、少用批評

老師在課堂上遇到違紀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點到為止,切不要糾纏不休。因為過多的批評學生會給課堂教學帶來許多後遺症:一方面會破壞課堂的教學氣氛,影響教學進度,另一方面,會讓教師產生不悅心情,從而打斷教學思路。教師對犯錯的學生千萬不可大聲喝斥,更不可長期對學生吹鬍子、瞪眼睛,用敵視的態度對待學生。否則,學生便會覺得你這位老師在課堂紀律的管理上早已是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了,從而由敬畏變得無畏,最後淪落得無所謂。更糟糕的是,有的教師甚至忘記自己的角色,守不住教師的底線,口無遮攔地說一些有損學生人格或尊嚴的過急話語,結果叛逆的學生或當堂頂撞,或事後投訴,弄得你滿臉尷尬,無所適從;內向的學生則會對你咬牙切齒,記恨一生;而其他的學生也會對你竊竊私語,“刮目相看”了。試問,這樣的課你還上得下去嗎?因此,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應儘量少用批評,最好不用批評,或者用別的方法來取代批評,那才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綜上所述,課堂紀律的管理,並非是一件易事。它既不是機械地苦口說教,又不是武斷地責罵和懲罰,而是需要教師才華的展示,個性的渲染和人格的魅力。教師的每一節課,要真正想做到用如上所述來管理課堂,必須還得苦苦修煉,不斷求索。


半顆初心研成墨


我是一個初中老師,說一下初中課堂常用的方法吧。我們這裡是五四制的,初中四年。但是根據我的觀察,這四年其實可以分為三部分。初一到初二上學期一部分,初二下學期初三一部分,初四一部分。這麼分是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來得,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經驗之談,沒有什麼理論支撐。

第一階段,初一到初二上學期,尤其是初一剛升初中的時候,學生還有一些小孩子的特點。老師只要稍微嚴厲一點,他們就不敢造次。所以這個階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繃起臉,一旦抓到他們犯錯就必須懲罰。有些特別調皮的孩子就是請去辦公室,叫家長。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這兩種方法都會讓他們從心裡面害怕,只不過對於小孩子尤其有用。長大了效果就不是很明顯。開學最開始就要給他們立下規矩,讓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樣以後的四年老師和孩子都會很輕鬆。但是最難的也是立規矩這一項,因為現在很多孩子在家裡都被寵壞了,學校裡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他們以前沒有被這麼束縛過,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的原因。當然這一階段並不是完全的嚴厲,還要不斷的去了解學生內心,孩子的心靈其實都很美好,只要你是真正關心他們,他們一定會喜歡你聽從你的教誨。

第二階段是孩子的青春期,也就是逆反期。這個時候孩子們發育很快,但是心理往往還不夠成熟,對周圍的一切都比較好奇。想讓他們老老實實待在教室裡就更難了。這個時期,千萬不能一味的嚴厲,這樣學生看似都害怕你,其實心裡對你一點也不服氣,甚至牴觸。他們會在心裡覺得這個老師除了厲害啥也不是,對你自然不會敬畏。所以我從第一階段就說要真正的關心學生,這個階段更是這樣。我們要和學生做朋友,去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想法,現在他們的角度上看問題,然後再以自己的經驗去幫助他們。他們會從心底裡喜歡這個老師,上課自然不會搗亂。

最後初四的時候學生就跟高中生差不多了,他們有了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知道什麼對他們好,什麼不好。這個時候我通常會給他們灌雞湯,就是講一些勵志故事什麼的。當然其他的兩個方面也不能忽略,只是時機要對。初四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劃,所以我們可以瞭解每個學生的想法,對症下藥,比如一個學生想看清華,那就給他講一些考上清華的事蹟,讓他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多談心,多關心同學的日常,是這個時候最常用的方法。

其實為了維持紀律還有很多方法,從自身角度講,提升課堂的精彩度,或者讓課堂變得幽默風趣,都會讓學生專注課堂不搗亂,像小組長監督啊,值日班長啊也是很好的同學監督的方法,還有我上面提到的那一些。每個方法都有他自己的作用,關鍵看我們怎麼去應用他。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實施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conanhaibaraai


首先,剛柔相濟的管理態度。現代的教育理念講究師生平等,有的年輕教師剛參加工作,也想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好朋友,但這點很難做到。因為班裡總會有幾個學生覺得你性格軟弱可欺,故意違反紀律,並且時間長了,會像瘟疫一樣傳染,敢於違紀的同學越來越多,但那時再嚴格管理就晚了,因為學生已經摸清了你的脾氣。因此,柔和的態度是要有的,但威嚴的氣勢也不能少,並且是從接手班級就要採取。

其次,利用好課堂管理系統。相信大多數班級都有班級組織,從班長,班委,到各個小組的組長,這些人都是你的好幫手。有的老師對學生幹部的管理要麼不信任,要麼完全交給他們,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實行分層管理,你管理班幹部,班幹部去管理學生,哪個組出了問題,你就批評教育他們的組長,這樣,班幹部就會為你分擔許多管理任務。

再次,把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課堂上,一個學生出現違紀問題,正在講課的你會覺得無所謂,不會耽誤你講課,但你會發現,違紀的效應傳播速度很快,從一個到一片也許就是短短的幾分鐘。因此,出現了違紀苗頭,馬上制止,不要怕因之而耽誤一分鐘半分鐘。


棗莊人身邊事


通過三年的教學實踐,我以中學生為例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的方法就是,在保證自己教學水平的前提下,對學生實施“簡單粗暴”的管理方法,不僅能保障課堂紀律,還能保證學生成績好!

在我剛教書的那一年,我滿懷教育熱情投身教書育人,對學生充滿愛與包容,對學生實施感化教育,當學生犯錯了,語重心長的跟他分析利弊,最後學生都是“懂了”似的點頭,我也很欣慰,沒想到又教明白一個學生。沒想到之後那孩子依舊如此犯錯誤,並且整班整班孩子摸清我的脾性之後,那是肆無忌憚,雖不會騎在頭上,但也會不當回事的學習。那可想而知,課堂紀律差,成績一塌糊塗。

那段日子,我都是提著嗓子過日子,後來,我師姐告訴我,對付學生,光有愛心,感化是不行的,你得讓他們服你,服了你之後讓他們知道你是有原則的人或摸不透的人,那就成功了。

我開始試著去做,首先我不斷研課,提高教學水平,抓住考點。然後擒賊先擒王,逮到兩個違紀嚴重的學生,跟他死磕,直到弄到他家長(家長巴不得配合老師)來學校寫好保證書才讓他進課堂。在課堂裡,只要學生有違紀,立馬課不上,開始整這個學生,經過一個月這樣“瞎胡鬧”的強化措施,學生上課不敢放肆,基本上任務能完成,該記住的知識也掌握。

最後就是鞏固了,那就是等到下次成績一出來,沒想到考的不錯,那這個時候即便有學生覺得老師太粗暴,但是也會服了,因為,能教出成績讓他們炫耀一下,那老師兇一點也能接受。

所以做老師,做到讓學生又愛又恨,那火候也就到了!課堂紀律和成績都會有保障!


釐米先生


作為老師,為了保障上課效果,老師都有那些方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我在幾十年的小學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驗,供老師們參考。

一是做好課前三分鐘準備。老師上課前三分鐘準備好教案,教具,調試好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提前三分鐘準備好課本,作業本,學具,為上好課做好準備。

二是跟著鈴聲師生同唱一首歌。唱歌能激發同學們的情感,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驅散大腦的思維的疲勞綜合症,從而使學生以更好的激情,更好的狀態投入到下節課的學習環節。

三是用好雙眼這把利劍。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把組織教學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不能一味地去講,去寫。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你拼命地講寫,沒有一點意義。所以教師要用好雙眼這把利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時掃視教室裡陰暗的角落,及時發現搗亂的學生,給以提示,批評或者罰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是穿插一段注意力測試。當你提醒,警告旡效,有不瞭解那些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時,可測試一下學生的注意力。具體方法是:

老師講課過程中,無意說一些數字叫學生回答,如:

教師說:"999998888777"、然後叫學生回答。

"老師剛才唸了幾個九,幾個八,幾個七?"

全答對的學生注意力就集中,沒答對的注意力就不集中,那麼以後學生在課堂上一定會注意聽講,他們會時時提防老師突然襲擊,再來一次注意力測試,使自已在全班同學面前丟臉。

五是教師必須握緊手中的戒尺。課堂教學中,總是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你好說呆說他聽不進去,只有你把教鞭,巴掌高高舉起,才能調動他的注意為。對嚴重的,經常撓亂教學秩序的學生可採用罰站,請出課堂進行懲戒。

總之,只有保證課堂紀律良好,教學過程才能有序推進,教學目標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才能優質高效。


楊德福8086


為了保證課堂紀律,教師可以這樣做:

一、集中注意力方面:

1、先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上課前一分鐘提醒大家準備上課,可在上課前可以播放視頻,等同學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再準備正式上課。

2、講到重要的點時,可以提醒大家重要程度,請保持安靜我再開始講重點,然後目光掃視大家,如果有人沒注意到就手勢,或者走近他。直到安靜後陳述重點。

3、安靜手勢練習:在需要大家安靜的時候,講師可以借用比賽中的暫停手勢,反覆訓練幾次安靜“一分鐘”,下次再有這種手勢的時候,學生們會安靜下來。

4、“安靜”約定,如果能保持一定時間的精神集中,老師可以為大家表演節目。

5、先記住比較愛說話的學生的名字,如果需要,馬上叫出他們的名字。

二、互動方面:

1、明確可以說話,如果想發言,提問,需要先舉手。

2、如果因課程內容比較沉悶,可以穿插臨時的遊戲,比如“數方格”、“改字”、“愛的鼓勵升級版”等短暫、吸引人、提神的小遊戲。

3、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進行不同的互動。如表現慾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多給機會請他表演節目,唱歌,或者以他的理解表演當前課程。而對愛走神的同學要多提問。

4、對於愛搶話的學生,答對一個問題點,給1分,對於補充正確的學生,給2分,這樣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會更多的進行思考,不會亂答。

三、其它方面:

1、先引導、再獎勵、再處罰、再“生氣”:由於我們的培訓是積分制的,出現課堂問題時,先給出正確的引導,如果同學們表現好,可以先獎勵積分,如果再不好,可以扣積分,只有必要時,可以請違規的同學罰站一分鐘,同時停止授課一分鐘。當然,這招輕易不要用,用了,就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不對的,而不是隻知道受到處罰。

2、每當出現紀律問題的時候,都先說一個大家的優點,再指出一個需要改善的點,即“先給一個甜棗,再打一巴掌。”注意措詞,如:我發現了大家的一個共同的優點,上課時都不遲到,如果能快點安靜就更好了。

3、數據說明法,比如:昨天大家安靜下來用了10分鐘,今天只用了5分鐘。學生們也會盡快打破自己的紀錄的。

4、上課時,手機集中管理,請組長將同學們的手機收集到一起,下課時再返還給大家,收集手機即意味著上課,形成條件反射。

5、課間要找幾個比較有威信的同學,談一下班級的課堂情況,或者在開課前請他們點評課堂情況,慢慢的出現問題的時候,同學們就會互相提醒了。

6、關心學員情況,有些學員上課睡覺確實是因為感冒或者生病,要加以區分。如果確定有問題,可以安排學生休息。

7、如果有同學違規,並且短時間內不能改正的情況,可以邀請該同學當紀律監督員,幫助老師在同學中找到有和自己相似問題的同學,並提醒他注意課堂紀律。



肥肥愛柯基


1、首先在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一定要保證一節課的質量,這樣才能對學生有吸引力;2、備課時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計劃教學;3、要關注學生,不能只顧著自己上課,忽略了學生的認知和感受,要隨時調整教學進度,改變課堂策略;4、要做好課堂評估和觀察,包括作業反饋,課後測評,與學生交流等等;5、做好課堂管理,不能只上課不管理學生,要讓學生在自己有的放矢的管理下,完成學習和活動,不能過分嚴苛,也不能放任不管。



淑芬是隻喵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很高興回到這個問題。不知樓主說的是哪個階段的學生,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是很不一樣的,不同的年齡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哪怕就是小學生不同的年級管理方式也是不相同的。

就拿小學生來說吧。因為小朋友的認知水平很低,聽不懂道理,用說教的方式不大管用,課堂上不要試圖用大道理來維持紀律。可以利用他們活潑,愛玩兒的特點。基於以上兩個特點,可以利用遊戲的形式對小朋友進行紀律管理。

最簡單管理方法的就是口號。口號儘量簡單易懂、節奏明快,小朋友才能夠接受。

比如在上課之前就約定好“老師說小嘴巴,同學們說不說話;老師說小眼睛,同學們說看老師。好不好呀?我們來試一試”

這樣當課堂稍有混亂的時候,你就可以板著臉發出指令“小嘴巴”等待全班安靜下來3秒鐘,再對坐得最端正的同學面帶笑容提出表揚。

先裝作發怒,你們表現不乖,老師很生氣啦,快快坐好!等大家差不多坐好了,再對優秀的同學提出表揚。學生就會覺得這個老師賞罰分明,他們就會表現更好。賞罰分明才能樹立起自己在班裡的威信。

舉一反三,作業表現、課間活動都可以採用硬軟兩手,剛柔相濟,就可以既做孩子們老師,又可以當他們的朋友。

最有效的方法是認真備課。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關注到每一名學生上課的表現,備課就是備學生,備學情,只有針對性強的備課,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課。生動有趣的課堂甚至是不需要維持課堂紀律的,因為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哪裡需要維持紀律。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但是是最正確最根本的方式。

其實,不論採用哪種形式,核心離不開一個愛字,只有對教學充滿著熱愛,對學生充滿關愛,不斷學習提高總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與孩子一起成長,分享一路的點點滴滴。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轉發評論。


大衛說教育


第一 、首先你必須要做一位讓孩子們“崇拜”的老師。如果你能被班上大多數的孩子,時刻當做心目中所崇拜的對象,就連剩下的極少數的孩子,也會自然而然的在課堂紀律上有所收斂和約束。課堂紀律就必定錯不了,教學效果一定也不會差的。那怎樣的老師才能被孩子們所崇拜呢?我認為這位老師就必須具備學識淵博,思想品德高尚,語言風趣幽默,教授方法獨特,愛生如子如友等等。你要爭取做到這些吆!

第二、做一位讓孩子們“盼著”的老師。作為一名綜合素質非常高的老師,憑著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地會對孩子們產生一股極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果真如此的話,孩子們能不盼著你去上課嗎?課堂紀律能不好嗎?課堂教學效果會差嗎?

第三、做一位讓孩子們“拿你當做朋友”的老師。在一個班級裡按學習成績來分,有的學生好一點,也有差一點的,但是學習成績差一點的孩子,他(她)們的情商不一定低,你可以,先分析清楚每一名同學的優缺點,然後對症下藥,爭取和每一名同學都交上朋友,當孩子們都與你成為了好朋友,何愁課堂紀律不好?何愁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呢?

綜上所述,以上三點就是我的回答,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敬請留言!謝謝閱讀!





海角天涯1988


對於老師來說,維護好課堂紀律是施教的首要問題,是一名老師教學能力綜合優秀的具體體現,更是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基礎。為此,作為老師,必須從思維與認知上高度重視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必須從行為上全方位強調與維護好課堂紀律做為教學工作的核心問題來對待。

我認為,教師要維持好課堂秩序,首先是要轉變舊有的傳統的課堂管理思維定勢與策略。我總結了如下五點大部分教師存在的舊有傳統維持課堂紀律和路子。一是靠老師厲害,嚇得學生不敢(主要是當著老師的面不敢)違反紀律。二是靠集體壓力。三是靠師生關係好。四是靠培養學生規則意識。五是靠老師講課吸引力。

另外,在當下,藉助教改東風,實施科學高效的課堂全新管理模式和策略,來全面提升課堂管理水平,使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課堂管理新能力。一是老師日常說話授課必須要有一定的親和能力。二是老師日常的教學管理能力既要科學嚴謹,又要有一定的威懾的能力。三是老師的講課風格既要豐富有趣,更要有吸引力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優秀而稱職的老師,為了保障上課效果,就必須做好如上所說的要點內容與管理技巧。來不斷加強提升自我的親和力,來加深與維護好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要讓自我具有一定能量的教師威懾力,來遏制學生不良行為的發生;還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師講課的多元化吸引力,來讓學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只要在這三反面下工夫,就一定能控制好課堂秩序,併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