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道鱗是什麼魚?好吃嗎?

渣渣偉的Media


三道鱗這種鯉魚在我們這裡很常見,它比一般的鯉魚價錢要貴一些,而且個頭也要大上很多。

三道鱗其實就是人工雜交繁育出來的品種,有的說它有日本錦鯉的基因,也有的說它是歐洲傳過來的。不過這種魚因為生長快、肉多刺少、土腥味輕,現在在市場很受歡迎。很多人買它做【酸菜魚】或【水煮魚】,不過我一般都是醬燜。

分享一道【醬燜三道鱗】

【主料】三道鱗鯉魚一條

【配料】蔥薑蒜

【調料】鹽、黃豆醬、啤酒一罐、一品鮮醬油、八角一瓣、白糖少許、幹辣椒皮

【做法】

  1. 把鯉魚去鱗、去腮、去內臟清洗乾淨,然後在魚身兩面改上花刀。(三道鱗的魚鱗很少,所以處理起來比較簡單,宰殺可以由賣魚的商販幫忙)


  2. 鍋中入油爆香蔥薑蒜和八角、幹辣椒,下入黃豆醬小火炒出香味,下白糖綜合一下醬香味,然後倒入啤酒。
  3. 把清理好的三道鱗推入鍋中,淋上一品鮮醬油調一下顏色,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至湯濃,加鹽調味、撒香菜出鍋即可。


【製作要點】
  • 一定要小火把爆鍋料炒出香味,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三道鱗不需要像其它淡水魚一樣煎制,直接添湯下鍋燉即可。
  • 用啤酒代替水來燉魚,可以有效的去除魚的腥味,並且因為啤酒中有麥芽的香味,燉出來的魚會別有風味。不過啤酒味苦,所以要嘗一下湯汁味道,可以適量的加糖來綜合一下味道。
  • 燉魚時添加的湯汁一定要沒過魚身,採用小火來慢燉,把滋味都燉入魚中去。湯汁的味道要調的鹹一些,這樣燉出來的魚才有味道。
【美味小貼士】
  • 三道鱗本身土腥味特別輕,加上都是養殖的,所以不需要去除它的腥線,可以直接燉制。這個可能是三道鱗受歡迎的原因。
  • 三道鱗的魚皮富含膠質,吃起來有粘嘴的感覺,屬於膠原蛋白含量非常高的。所以比較適合愛美的女士食用。
  • 三道鱗沒有鯉魚那麼多細刺,肉質雖然比較鬆散,但是勝在個大、肉多、刺少,所以偶爾吃一下還是非常不錯的。


  • 燉制三道鱗時可以添加豆腐、粉條一起來燉,滋味也是非常鮮美的。不過適合人多時食用,三道鱗一般都在二斤以上,個頭都比較大。
【醬燜三道鱗的特點】

魚肉鹹香,有啤酒和黃豆醬混合的香味,搭配米飯是非常下飯的。

最後總結一下:

  1. 三道鱗是比較優質的淡水魚養殖品種,味道比普通的養殖鯉魚要好很多。
  2. 三道鱗的肉比較發澥,不如一些魚的魚肉緊實,不過不到十塊錢一斤的價格,個頭那麼大、肉那麼多,也足以彌補這點遺憾。
所以三道鱗這種魚的味道還是可以的,至少比一般的淡水魚土腥味要輕很多。

73神牛


其實很多人一聽三道鱗都會感覺很陌生,不知道是什麼麼,其實就是鯉魚的一種,下面分享一下:

三道鱗的學名是鏡鯉。

鏡鯉是歐洲鯉魚的變種,因表皮像鏡面一樣光滑且光澤明顯,故稱呼為鏡鯉。

鏡鯉多棲息於水域中下層,而以富營養水域底泥砂質靜水域為主,有集體群遊習性。鏡鯉為雜食性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與底棲動物為主。

鏡鯉原產歐洲,中國從西德引進的品種,經過黑龍江水產研究所20多年的系統選育,已選育出適於中國大部分地區養殖的德國鏡鯉選育系。選育系最顯著的特點是比原種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擴展資料

鏡鯉體形較粗壯,側扁,頭後背部隆起,體表鱗片較大,沿邊緣排列,背鰭兩側各有一列相對稱的連續完整鱗片,各鰭基部均有鱗。鏡鯉體色隨棲息環境不同而有所變異,通常背部棕褐色,體側和腹部淺黃色。

鏡鯉的別稱有三花鯉魚、德國鯉魚、三道鱗、鐵背魚。鏡鯉屬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拉丁學名為Cyprinus carpio var.  specularis 。

松浦鏡鯉:

2010年6月8日,魚類產業技術體系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引進了新的水產養殖品種 ,松浦鯉魚苗。內蒙古養殖示範區,包頭九原區水產養殖示範區和土默特左旗水產養殖示範區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

這一新品種的成功引進,對於改善該地區中西部地區養殖種類結構,提高農民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松浦鏡鯉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所培育的一種新型鯉魚。松浦鏡鯉適適用於全國人工可控水體的繁殖。與德國鏡鯉相比,體形好,鱗片少,生長快,生育能力強,適應性強。











關注小牛哥


☞用料:鯉魚1300g,食鹽2g,醋3g,老抽15g,料酒5g,蔥薑蒜適量,香蔥適量,蒸魚豉油3g,花生油10g,白糖5g,清水適量,八角2個。

做法:①三道鱗去鱗去鰓去內臟,清洗乾淨。② 在距離魚頭一釐米的地方切一刀,輕輕拉出腥線。③ 在魚身兩面分別切幾刀,均勻抹上一部分,鹽、料酒、蒸魚豉油(魚腹內也要抹),用蔥段、薑片、蒜片,醃製半小時 。⑤取一碗,倒入料酒、蒸魚豉油、老抽、白糖、醋、適量清水,調成紅燒汁待用 。⑥鍋燒熱,倒入適量油燒熱,將魚放進去兩面煎至金黃 ,倒入紅燒汁 。⑦將之前醃魚用的蔥段、薑片、蒜片一起倒入鍋中, 放入大料 。⑧大火燒開轉小火燒至熟透,再改大火收至湯汁將盡,裝盤撒香菜即可。


至於其它做法,你可以在頭條搜到,我就不一一扣字了😜。希望可以幫到你,不道之處見諒😘。


流觴美食


本期問題:“三道鱗”是什麼魚?好吃嗎?

“三道鱗”的學名叫做鏡鯉,是鯉魚的一類變種,也被叫做三花鯉、鐵背魚。

  • “三道鱗”這個奇怪名字的由來:

“三道鱗”其實就是鯉魚而已,但它是屬於歐洲鯉魚的一個變種。

  1. 1982年我們從日本第一次引進這個品種進行試養;
  2. 1984年德國贈與我國1000尾種魚,分別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北京進行試養;
  3. 1987年再次引進德國鏡鯉夏花(3釐米左右的幼魚)1000尾,直到1990年才完成鏡鯉的引進育種。

所以“三道鱗”的外觀跟其他鯉魚有很大的區別也是情有可原,它的名字也是因此而來的。

普通鯉魚可能會因為品種、水域的差異,導致它們的形態、顏色會有些許區別,但至少那些鯉魚的周身都佈滿勻稱細密的鱗片。但是“三道鱗”不同,這種學名為鏡鯉的鯉魚體表很大一部分沒有鱗片,很多“三道鱗”體表只有背部、側線和一些魚鰭部位有個頭巨大的鱗片覆蓋,所以在民間也才會有“鐵背魚”、“三花鯉魚”的俗稱。

  • “三道鱗”能吃嗎?好吃嗎?

“三道鱗”這個奇怪的外觀還給它帶來了一個謠言,在有些地方有“三道鱗不能吃”的說法。其實這主要就是因為它們的樣子長得有點奇怪,明明長得是一副鯉魚的樣子,但是那麼肥碩又鱗片怪異,所以難免會讓人們往不好的地方猜測、懷疑,所以慢慢就有了類似“鏡子魚不能吃”或者“三道鱗不能吃”的謠傳。

事實上“三道鱗”當然是可以吃的,而且由於它們少有鱗片,所以這種鯉魚的生長速度很快、不喜爭鬥、適應性強,在同樣養殖密度的情況下“三道鱗”的生長速度更快、成活率和越冬成熟率都非常高。

所以“三道鱗”肯定是可以吃,而且也算是比較好吃的淡水魚,下面我們就分享一個詳細的做法給大家吧。

---紅燒“三道鱗”---

》【主料】:“三道鱗”1條。

》【輔料】:香蔥1把、生薑20克、大蒜3瓣、泡椒、香菜適量。

》【調料】:生抽、鹽、豆瓣醬、糖、料酒、雞精、水澱粉、胡椒粉。

---製作步驟---

  1. 【宰殺處理】將魚從魚鰓下方入刀宰殺,將魚血放乾淨,然後去掉去鱗、鰓、內臟,沖洗乾淨殘留的血水、體液之類的;
  2. 【醃漬鏡鯉】在處理乾淨的魚表面改切花刀,魚身裡外抹一遍食鹽和料酒,切幾片生薑、適量香蔥醃漬去腥;
  3. 【備料煎魚】等待醃漬的時間我們切一些薑末、蒜末和泡椒末,然後熱鍋下油把魚放進去煎制兩面金黃,先盛出備用;
  4. 【炒制料汁】鍋中留少許底油加熱,下薑末、蒜末、泡椒和大約15克豆瓣醬,小火炒香炒出紅油,加兩碗水進去燒開後熬煮2分鐘,下鹽、糖、雞精、生抽和一點點陳醋、白胡椒粉調味;
  5. 【入鍋燒煮】煎好的魚放回鍋中燒煮,湯水從新燒開之後大約持續8到10分鐘,期間也可以不翻面,只要時常將湯汁淋在魚身上就可以了;
  6. 【最終成菜】燒煮到8分鐘左右即可將鍋裡的魚盛出裝盤,鍋中料汁加入少許水澱粉勾個薄芡,推攪均勻之後淋在魚身上就可以上菜了,最後撒點蔥花點綴顏色即可。

---紅燒“三道鱗”的答疑解惑---

1、醃魚去腥的時候加鹽不會讓肉質變差嗎?

答:一般用其他淡水魚做紅燒魚我都是不加鹽醃漬的,醃漬的時候只是一些蔥、姜和料酒去腥就夠了。不過“三道鱗”可能是由於沒有多少鱗片、體型又都比較肥碩,所以它的魚肉有點“軟泡泡”的感覺,提前抹點鹽除了能預先入味之外,還能讓肉質稍微收緊一點,改善口感。

2、燉煮“三道鱗”必須要煎嗎?

答:油煎的過程不是必須的,但可以說是有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①首先魚類是十分鮮美的食材,不過小型的淡水魚往往是鮮美有餘而香醇不足,因為醇香滋味主要來源於油脂,小體型的淡水魚幾乎沒有什麼油脂積累,所以要想增強燒煮的醇香,那麼油煎就是一個很好的增加油脂的辦法。
  • ②其次油煎也是去腥的輔助手段,很多腥味物質都是揮發性或者半揮發性的,就算油煎的溫度再低一般也比水煮要高,高溫有助於腥味物質揮發出去,更能徹底去掉魚類的魚腥異味。
  • ③最後就是油煎有助於魚身保持完整,其實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多些油直接將魚炸制兩面金黃,這樣就可以保證燉煮之後成菜的賣相不會太“殘破”。

---“三道鱗”做法的查缺補漏---

  1. “三道鱗”體表的鱗片很少,不過魚類的體表要麼有鱗要麼有粘液,所以“三道鱗”對比其他鯉魚來說體表會有一些粘液,需要處理乾淨,那是它們用來阻隔寄生蟲、細菌的。
  2. “三道鱗”雖然鱗片少,但它說到底還是一種鯉魚,所以正常淡水魚的放血、去鰓、去內臟、刮鱗等操作一樣不能馬虎,不然還是會有腥味殘留。
  3. 煎魚之前儘量將魚身擦乾,也可以拍一層薄薄的澱粉,這樣都有助於煎魚避免粘鍋。
  4. “三道鱗”是比較優質的養殖魚類,它的外觀雖然奇怪,但並不是因為藥物或者其他奇怪原因導致的,所以是可以放心吃哦!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三道鱗”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三道鱗是什麼魚?

三道鱗的學名是鏡鯉。

鏡鯉是歐洲鯉魚的變種,因表皮像鏡面一樣光滑且光澤明顯,故稱呼為鏡鯉。

鏡鯉多棲息於水域中下層,而以富營養水域底泥砂質靜水域為主,有集體群遊習性。鏡鯉為雜食性魚類,以小型無脊椎動物與底棲動物為主。

鏡鯉原產歐洲,中國從西德引進的品種,經過黑龍江水產研究所20多年的系統選育,已選育出適於中國大部分地區養殖的德國鏡鯉選育系。選育系最顯著的特點是比原種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三道鱗可以放心食用

三道鱗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脂,如果常吃這樣的食物,不但可以增強體力,增強人的體質,對身體健康有益,而且還可以發展智力,經常用腦的人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這種魚要比普通的鯉魚營養價值更高一些,而且口感也會更細膩,更美味些。


紀食頻道


鯉魚的一種,肉質要比鯉魚鮮嫩一些,一般都是紅燒!


互聯新思想


三道鱗這種魚類原產於德國地區,是屬於鯉魚的一種。進入我國市場由養殖人群優化後這種魚是可以直接食用的,所以不用擔心能不能吃這一問題,基本上市面上所出售的三道鱗都是可以進行烹飪的。不僅僅價格不貴,而且味道比著其他的魚類還要鮮美可口。

做法也有很多種,推薦水煮這一做法。一來可以吃到整個魚不會損失魚的鮮美味道,二來製作方法簡單成本低。

首先把三道鱗殺好洗乾淨,去掉魚身上都有的兩根比較腥的筋,然後在魚的身體上打幾個花刀,目的是為了入味。魚鱗去不去就看自己的選擇了,因為鯉魚的鱗是可以食用的。在鍋中放入適量調料(調料按自己的喜好放)炒出香味後加湯,水開之後放魚,大火煮開改用小火慢燉。一般燉一個半小時以後魚肉才能入味。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了,希望能採納,謝謝!


小魚和攝像的逗比日常


要不知道就別胡咧咧,我記不清了,但是我看過,這就是我們黑龍江人,自己培育出來的雜交魚,至於有沒有德國血統不知道,但是絕對不是什麼鏡鯉,好幾個人,叭叭的,在那裝大明白。


泥漿瓦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8b7a0006b4eac409e98c\

迷路的小白


燉方法不一樣,魚下鍋前必須用豬五花炒出油然後用料酒醬油醋待開鍋再下魚一個小時湯汁快乾了,就上菜,此魚有豐富膠質蛋白可美容。我是東北人,常吃這個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