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看罷《甄嬛傳》經過一次完整地梳理總結後,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那就是:

但凡知道果郡王與甄嬛私情的人,最後一個個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雖然我們在表面上確實看到了各種貌似“站得住腳”的原因和理由,但那些原因是可以通過粉飾和偽造“鑄就”的。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這是宮鬥中慣用的伎倆,就連曹琴默被毒死,都能給冠以“心懷愧疚、出現幻覺、長期恐懼負疚導致了精神錯亂、抑鬱而終。”而齊妃被皇后設局逼死後,也被判定為“畏罪自殺”的罪名。所以,在後宮裡想要讓一個潛在的威脅消失,有的是“正經途道”和“正當理由”。

甄嬛身邊那些瞭解甄嬛醜聞的人,分別有溫實初、崔槿汐和浣碧、寧貴人;還有強烈質疑果郡王與甄嬛有私情的孟靜嫻。結局是,他們最後一個個都“消失了”。溫實初也被衛臨取而代之,究竟是死是活不得而知。而甄嬛當上太后以後,崔槿汐也不見了,天知道去哪兒了。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敬妃護女心切,投靠皇后,檢舉揭發崔槿汐與蘇培盛的“私情”

蘇培盛無意間失落在地上的瓔珞,成為與崔槿汐私下對食的強有力證據。這件事如果放在平時,敬妃也許會選擇視而不見。但偏偏崔槿汐是甄嬛的人,而甄嬛是那個一心想奪回朧月的人,這就產生了利害關係。

只有剝奪了甄嬛的“撫養資格”,敬妃才有可能繼續撫養朧月。所以,敬妃毫不猶豫地將此事舉報給了皇后。皇后得知其情報自然是如獲至寶,正愁眼下抓不到甄嬛的把柄呢,眼見甄嬛氣焰日盛,竟不亞於當日的華妃,如此下去,這還了得?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所以,宜修聽罷舉報,立刻帶領著一班人馬氣勢洶洶殺進壽康宮。崔槿汐和蘇培盛理所當然地被關押了起來,各自審問,暫且不提。

而此時的甄嬛,也明知皇后的矛頭是指向自己的。崔槿汐一旦被坐實了罪名,皇后讓慎刑司的人嚴刑逼供,那自己與果郡王的醜事就會大白於天下。這不僅關係到甄嬛自身的生死存亡,更關係到甄家滿門的生死,甚至極有可能被株連九族!

而且,不僅是甄家,還有果郡王、溫實初等所有牽連在案的人,都會被處死!後果非常地嚴重。崔槿汐只是皇后拿在手裡的一個“突破口”,一旦崔槿汐受刑不過招認了此事,那甄嬛真的要劇終了。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甄嬛親自去慎刑司試探崔槿汐的口風,倘若苗頭不好,就只能“舍卒保車、顧全大局”

甄嬛顧不得孕中的忌諱,帶領浣碧親自來到了陰氣濃重的慎刑司。她要親自探一探崔槿汐的口風,倘若崔槿汐表現得非常怕死,十分顧惜一己之身,並強烈請求自己趕緊救她出去。那說明:崔槿汐是個沒氣節、骨頭軟的人,是扛不住嚴刑逼供的。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如果真是這樣,甄嬛也只能買通慎刑司的姑姑們,打發她“早點上路、省的活受罪了。”但是,甄嬛見到崔槿汐後,崔槿汐說出的話卻跟自己心裡想的是一樣的。崔槿汐說道:“娘娘這種時候還來顧我作什麼?應以大局為重,小主能走到這一步不容易,千萬不能因我而前功盡棄。我已經想好了,大不了一死。不要因為我而牽連了娘娘。”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崔槿汐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娘娘您放心,我至死不會吐口的,我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重大、牽扯眾多,關鍵時候我會犧牲自己、保全大家!”

崔槿汐一番話讓甄嬛徹底放下心,並由衷的感激起來。所以,她急忙返回自己的壽康宮,暗中去求端妃在皇帝面前為崔槿汐求情。

《甄嬛傳》原本甄嬛對崔槿汐殺心已起,崔槿汐說了兩句話救了自己

崔槿汐不愧是宮中的“老人兒”了,不但洞察力強,而且深諳世道人心。她知道甄嬛最擔心什麼,也知道萬一自己“不夠堅定、貪生怕死”,那才是真的“死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