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神祕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伏尼契手稿,一本自發現之後,就沒有人能讀懂的書。今天,我們試著從這本書的一些特點入手,看看破解它的“關鍵鑰匙”到底是什麼?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伏尼契手稿

威爾弗雷德·伏尼契,美國古董收藏家,也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1908年,伏尼契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接手了一家古籍書店,並且通過特殊關係搞到了很多教會藏書。1912年,一本厚達240頁,充滿神秘文字和配圖的手稿被他找到。伏尼契立刻意識到了這本神秘手稿的價值,開始認真研究並尋找買家。

1921年,伏尼契在美國費城醫學院首次公開了手稿的內容,並且公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對手稿以及隨之收藏的信件研究,伏尼契手稿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的收藏品。但是對於手稿本身的內容,伏尼契並沒有破解出什麼。

當伏尼契死後,手稿於1961年以245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紐約書商漢斯·P·克勞斯。克勞斯試圖高價轉手並未成功,最終將手稿捐獻給了耶魯大學拜內克古籍圖書館。自此之後,研究者們就可以在圖書館的玻璃櫃中,看到這本神秘的手稿了。


當然,伏尼契手稿的經歷並不值得大書特書,因為人們關注的是它的內容。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威爾弗雷德·伏尼契

這本羊皮紙寫成的手稿,看似一種古老的語言,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看懂。然而通過文本排版和插圖來看,這又確確實實非常像一本介紹性的書籍。其中有關於植物、星座、宇宙、生物(解剖)等幾個章節,區別非常明顯。

比如關於植物的章節,通過配圖我們可以看出,裡面不僅有當時歐洲廣泛使用的草藥,也包括來自亞洲和美洲的植物。最神奇的是,還有一些植物,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辨認出來,似乎是來自地球以外的物種。

關於生物的章節,除了女性浸泡在水中沐浴的場景,還有大量的類似於人體器官解剖圖的插畫——正因為如此,有研究者認為這本手稿是當時的“女性保健手冊”。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伏尼契手稿

不論如何,人們通過配圖無法猜測這本書到底什麼內容,於是無數的研究者開始“破解密碼”,試圖解開伏尼契手稿之謎。

經過多年的努力,無數密碼專家和語言學家的努力,伏尼契手稿依然沒有被破解——當然,也有人聲稱破譯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無法得到所有人的承認。

近些年來的AI技術也加入了破譯的隊伍,似乎離伏尼契手稿的最終解密越來越近了。不過,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它被完整破譯的消息。但是,目前的很多研究者都認為:伏尼契手稿不是什麼外星人的作品,它很可能是一本中世紀的鍊金術書籍。

所以,破解伏尼契手稿的“關鍵鑰匙”,就是中世紀的鍊金術。


筆者很支持這一觀點,因為從伏尼契手稿的種種特點來看,它確實和鍊金術有密切的關係。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鍊金術符號

首先,通過對手稿的羊皮紙進行放射性碳定年法測量,可以確定這本書寫成於1404至1438年之間。這個時代,正是歐洲鍊金術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

起源於古埃及的鍊金術,最早被阿拉伯人接受,並且系統的記載了下來。直到公元11世紀初,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人從阿拉伯人手中接觸到系統的鍊金術知識。此後就是漫長的阿拉伯文翻譯工作,1144年2月,歐洲學者馮·切斯特終於完成了一本重要鍊金術書籍的翻譯工作,他把這本書命名為《鍊金術彙總,羅馬人莫里努斯為埃及國王哈立德而作,由馮·切斯特譯為拉丁文》——雖然書名很長,但是我們也能輕易看出,鍊金術確實是從埃及傳入歐洲的。

據《尋求哲人石:鍊金術文化史》記載,阿拉伯文獻的翻譯工作,大概結束於13至14世紀,也正是這時候,歐洲中世紀著名的鍊金術大師開始活躍。出生於1193年的大阿爾伯特,是最著名的鍊金術大師,之後很多鍊金術小冊子,都冠以他的名字在歐洲流傳;1225年出生的托馬斯·馮·阿奎那,創作了很多重要鍊金術著作,是鍊金術史上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出生於13世紀初的羅吉爾·培根,被看做是中世紀最偉大的經驗論者,“伏尼契手稿”最初在教會的時候,就被命名為“羅吉爾·培根密碼手稿”,說明早在伏尼契之前,人們都認為這份手稿是鍊金術大師培根的作品。

當然,除了他們之外,還有馮·比利亞諾瓦和約翰尼斯之類的鍊金術士,也非常有名。在伏尼契手稿出現的時代,這些大師們已經有了系統性的鍊金術研究,並且發表了一部分研究成果。而在伏尼契手稿出現的15世紀初,歐洲人能看到的書籍種類非常少——因為教會的控制,只有少數人能看懂拉丁文撰寫的神學研究文章。既然伏尼契手稿不是神學經典,那就只可能是鍊金術著作了,因為只有鍊金術士們才有需求進行大量的記錄、閱讀和研究。


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是鍊金術的書籍,為什麼所有人都看不懂?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鍊金術

原因很簡單,那時候教會全力圍剿鍊金術研究活動。從13世紀開始,當阿拉伯文獻被翻譯和流傳之後,教會立刻意識到這種新的專注於實驗性的學科,是對傳統神學的一大威脅,必須限制甚至打壓。

正如《鍊金術文化史》所說,“大約到了13世紀末期,鍊金術這種‘新興藝術’卻徹底了陷入了官方的圍剿之中”。從那時候開始,鍊金術不得不低調行事,否則會被當成騙子、巫師,甚至是魔鬼。在中世紀,一旦和巫術扯上關係,就很難再翻身了。

鍊金術士們開始隱藏自己的研究成果,以避免被教會發現。於是,那些進行鍊金實驗的人,在進行“實驗記錄”的時候,刻意採用一些晦澀的、密碼般的文字和插圖,以避免自己的研究四處流傳。

這種習慣開始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後來的鍊金術士在記錄研究成果時,開始非常極端的創造新的語言,只能自己和徒弟看懂的語言。可以說,鍊金術士們不知不覺中,把自己變成了神秘的“魔法師”。

正因為這種原因,鍊金術手稿也許能流傳下來,但是極容易變成一堆“神秘符號”,無人能夠解讀。牛頓在中年以後,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鍊金術手稿,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內容過於晦澀難懂,必須花精力才行。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伏尼契手稿

其實,我們從伏尼契手稿的內容上,也能看到鍊金術的特點。

如前文所說,伏尼契手稿包含了植物、星座以及生物(解剖)方面的插圖,很明顯的分出了章節。如果你瞭解鍊金術的話,就會明白手稿中的大多數內容,正是鍊金術研究的重點。

鍊金術是古希臘的醫藥學家和古埃及的工匠們首先創造出來的,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屬和礦石的轉變、植物(醫藥)的提煉,以及占星術(自然物質)的特點。

僅僅是關於植物的研究,鍊金術士們就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手稿中那些無法識別的植物,很可能是鍊金術士對“轉變”的一種理解——比如一種常見的野草,可能因為某種轉化,變成另一種有特殊功效的草藥,就像賤金屬轉化成黃金一樣。

所以,伏尼契手稿的內容,和中世紀的鍊金術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最後,現代破譯者的研究成果,也證明伏尼契手稿可能是鍊金術手冊。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伏尼契手稿

2017年加拿大計算機學教授雷格·康德拉克利用智能AI破解的部分詞語包括:狹窄、農民、光、空氣、火……這些名詞中的一部分,都和鍊金術研究緊密相關,所以康德拉克教授也認為,這本手稿是中世紀的鍊金術手冊。

英國貝德福德大學的應用語言學教授斯蒂芬·巴克斯也聲稱破譯了一部分內容,其中的單詞有這些:杜松、芫荽、鹿食草 、黑枯茗、棉花和藏紅花……毫無疑問,這更證明了手稿中有大量的植物藥物研究。

當然,最關鍵的是,能確定的收藏者之一就是魯道夫二世,他是一位公認的鍊金術迷戀者。這位性格沉默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喜歡國家事務,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占星術和鍊金術的研究上,並且成為這本伏尼契手稿的收藏者,就直接說明了這本手稿和鍊金術的關係了。

神秘的“伏尼契手稿”:鍊金術也許是解讀它的“關鍵鑰匙”

魯道夫二世

當然,知道伏尼契手稿和鍊金術的關係,並不意味著它更容易破解了。恰恰相反,因為15世紀鍊金術士採取極端晦澀的方式記錄研究成果,目的就是隻能自己和徒弟看懂,導致了太多的資料徹底成為一堆“神秘符號”,無法破解。

如果伏尼契手稿的作者真的是鍊金術士,發明了一種“密碼文字”記錄研究成果,他死後把這個秘密帶進墳墓,這本手稿可能就永遠無法破解了。

當然,如果對現存的鍊金術手稿研究有重大進展的話,說不定會對伏尼契手稿的破解,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願會有那一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