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有人說深圳各區經常在挖坑刨路?

永生196045664


深圳過億企業300多家,地方稅收非常肥厚,加上深圳有全國最好的基礎建設,綠化覆蓋,無論你走向那個方向都有鮮花公園,四季如春。

2019年整體房租基本上漲50-100%,會導致低端製造業,流水線工人遠離深圳。深圳入口從專科學歷調整到本科學科,2019年企業也做了一次學歷核查,HR招聘要求從專科學歷調整到本科學歷,並且只認統招學歷,不管你自考是不是研究生。

從產業結構調整,清退低端產能,到人才結構調整,清退低收入低學歷人群,深圳越來越強大。

這麼多錢怎麼花,拉動內需是主要方式。對政府和施工單位都是最好的方案。創意比較難,但是修路比較穩。一次性增設十幾條地鐵全面開工,至於路面挖了修,修了挖。更是促進經濟發展。

不好的地方也有,就是會影響市民出行,例如坂田那條路應該6年都只有半邊可以行車。修好了,挖了重修,折騰好了,又挖了修地鐵。並且這種情況在深圳比比皆是,有錢任性。

不過很多人喊逃離深圳,其實社會一直都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深圳不僅不會減少人口,反而會集中更多大企業,高學歷人才入住。

房東這次房租普調,2700上漲到4000-4500,大多人人搬走了,不到一個周就入住滿了。並且合同修改,一年一簽改為半年,一次性加100房租,修改為一次性加500。這就是窮人思維於富人思維的區別。


JDIt


讓大家看看什麼叫做真正的深圳速度:左圖拍照的時間是今年的六月二十六日晚上,圖片顯示路面已經被挖開了,沒幾天就重新鋪上了混凝土路面。約一個星期後另一邊也被挖開來,重新鋪上了混凝土。兩邊路面都重鋪了混凝土,保養期過後按理來說應該就是完工了。誰知到七月二十四日看到如圖二,鋪好沒有一個月的新路面又被挖開了。也就是說在一個月內,一條路的A面挖開鋪好,接著B面也挖開鋪好,A面再挖開再鋪好。真的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施工?




用戶95523460962


不是不可以挖,但要統一規劃,今天這家挖,明天那家挖~~不僅擾民,也是巨大的浪費。親眼所見沙井和一一小巷子半年挖四次,這家剛弄好那家又開挖。還有松崗松明大道麥當勞路段,去年因為治汙圍起來挖了很久,剛弄好沒多久,現在又圍起來開挖,而且好象是同一家公司,造成嚴重堵塞,這樣就不好了吧。


鋼的性格水的心


深圳每年都翻修路面的現象,我也深有感受。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究竟導致這樣的頻繁,而反覆翻修路面的原因在那裡呢?有人說是規劃的問題?我想出現一次反覆,可能就是規劃的失誤。但這反反覆覆多次的失誤?是不是說不通呢?也有人說,深圳每年的市政資金,必須要當年用完,不用完的話,財政劃撥在下一年會減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是不是這樣的財政安排是保安做的吧?掌控財政分配比例,是有一套很科學計算方法的,這樣的事在山野小鎮有可能發生,但在深圳這樣大都市,是不可能出現的。畢竟我們都是“吃瓜群眾”。但是,為了我們的出行方便,以及出行安全的方面著想,我們還是希望深圳主管市政的領導,是不是可以出來管一管呢?


我有故事酒也不換


深圳被列為一線城市!在城市建設中沒有感覺是一線!

道路總是再修修補補,給人們的出行遭成很多不便!除之外,還有樓房維修架起的架子一架一年的都有!不知這座城市規劃局怎麼工作的!!公路,人行路是城市的一面鏡子!要有常期規劃,一次到位!感覺到是浪費人力物質。

我來深圳兩多了,住的地區已修了3次了!這次終於鋪上到位的地磚了!還有深圳滿大街都能看汙水處理的井口!

總是修修補補,深圳經濟在全國前列,有錢呀!!!

在天津就沒有見過修修補補的現象。修路都是一次到位!步行街上和平,濱江道等看不見那麼多的汙染井口!也沒修樓房架總是架著!

深圳高樓比天津多。平安金融大廈580多米,京基100大廈441多米,地王大廈380多米,還有其他大廈!

願深圳更好更輝煌……


榴榴桃


如何看待深圳天天挖路,造成的嚴重擁堵,完善基礎設施是為了便民,還是成了某些人的謀利工具。天寶路施工許可2018.07.31至2019.1.31,施工期180已經嚴重逾期,常常短短几百米的路程能堵車1個小時,無語!






納蘭叄叄


1、因為有錢

2、改善民生

3、土建項目,有項目就有利益流通。

4、你會發現有些路,好好的也要翻修。

5、路永遠是修不完,正如錢也掙不夠。


瘋言風語2017


在深圳待過一年以上的人都知道,住的地方在挖,上下班路上在挖,公司樓下在挖,施工大半年才鋪好的大沙河沙河旁邊的路,開通沒幾個月又大面積開挖,這種肆無忌憚的浪費和擾民真是他媽的蛋疼!!


劉白323


深圳做為新的一線城市為什麼馬路上沒有非機動車道呢,我來深圳沒多久看著馬跑上人車混雜感到很頭痛,看一下上海的馬路人車怎麼分流的。


不老青松107613306


錢多任性,盈餘過多,不加速花掉,下一年度上繳國庫更多,花掉了就提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