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從繡文大姐想到的——蘇秀談明星配音

從繡文大姐想到的——蘇秀談明星配音


  舒繡文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著名的電影明星。她在抗戰時的重慶紅極一時,與白楊、張瑞芳、秦怡一起被稱為“四大名旦”。四十年代,她與白楊、上官雲珠以及陶金聯合主演的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還常常被人提起。

  主持人問我:“像舒繡文這樣一位大明星,怎麼會願意從幕前走到幕後,來你們廠配音呢?”

  我告訴她:“首先,譯製片是個非常有魅力的工作。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和各國藝術大師們共同塑造一個角色。繡文來配音的第一個角色《鄉村女教師》中的教師,就是前蘇聯最著名的女演員瑪列茨卡婭所扮演的。她從16歲演到60歲,演技精湛,故事動人,加上繡文貼切的配音,影片轟動全國,許多青年因為看了這部電影而去了邊疆,做了教師。配音演員往往因此很有成就感。所以張瑞芳來配過幾部戲之後,有一次碰到我還說:“你們怎麼也不找我配戲了?”我說:“你那麼忙,誰請得動你?”不過我相信,如果真有好片子,她正好又有時間,她一定會來的。

  另外,195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剛成立時,配音演員中除了邱嶽峰、尚華、趙慎之等少數人解放前演過話劇,我們多數人,多半是愛好文藝的學生出身,既沒有演過電影、話劇,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當時的翻譯片組組長陳敘一憑著解放前和影劇界的關係,請來了大量的電影明星——舒繡文、高博、孫道臨、衛禹平等人,也為了讓他們在工作中帶領我們,使我們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快點成長。可以說,上海的譯製片也因此從創辦伊始就站在了一個高起點上。

  這也讓我想起了謝霆鋒來我們廠配《風雲決》時,所引起的一些議論。那時,曹雷曾問我:“你贊成明星配音嗎?”我說:“我當然贊成!我們上海的譯製片,就是明星配音起家的嘛!”如果按目前標準,一個演員一部影片走紅了,就會被稱為“明星”,那麼,曹雷當初來我廠為《羅馬之戰》配音時,不也是“明星配音”嗎?

  我一向認為,配音演員,首先必須是演員。所以一個好演員,多半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配音演員。這是已經為無數事實證明了的。但是,也不能說每一個好演員,都適合配音。趙丹是個超級優秀的演員,他就不適合配音,因為他有很重的南通口音。他為自己演的角色錄對白時,這個缺點並不明顯,但是他如果跟一幫臺詞讀音很標準的人在一起配音,他的缺點就突出了。

  這樣說,我也並不認為影視劇中只能用標準的普通話。例如《孽債》,如果不說上海話,就無從表現雲南來的孩子,因為聽不懂上海話,而無法融入父母的生活。再如,全部採用四川方言的《抓壯丁》,如果改用普通話,那麼四川方言中所蘊含的嘲諷與詼諧,就很難保留了。總之,明星配音是為了使影片生色,這一點我想應該是大家一致的吧。

  主持人提到:“對舒繡文老師,還有什麼使你印象深刻的事嗎?”

  我這樣回答:“還有就是她為人坦誠、謙和。那時,她是全國聞名的大明星,我們都是剛進入電影界的小字輩,可她沒有一絲一毫的名人架子,把我們當知心朋友,跟我們講她的初戀,她的私奔……由於她的平等相待,我們也就沒大沒小地跟著韓非、衛禹平一起‘繡文兒長、繡文兒短’地說她,她也總是高高興興地應和。其實,也不光是繡文大姐,在我接觸的所有明星大腕中,劉瓊、趙丹也好,張瑞芳、上官雲珠也好,就沒有一個人是有什麼名人架子的。所以,當今天有人稱我們為名人時,我總覺得,我們這點知名度,與他們相比,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我們如果連這點自知之明也沒有,豈不太可笑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