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航空母艦能通過白令海峽嗎?

一觀海聽濤一


關鍵是航母通過白令海峽的意義,首先白令海峽屬於國際通道,是允許任何船舶通過的,包括航母,目前來說,白令海峽的通航依然存在地理環境上的限制,這和白令海峽的地理環境有關係,下面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白令海峽的的重要意義;白令海峽是連接歐亞大陸和美美洲大陸的咽喉,也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唯一通道,白令海峽兩邊分別是亞洲和北美洲,也是美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的地方,白令海峽的寬度36~86公里,長約60公里。最大水深約52米,平均水深約42米,通過這個比例來判斷,其水深基本都超過三十多米左右,完全能夠通過航母。白令海峽本身也是北極航道的重要連接點,北極航道是一個前景廣闊的航道,比傳統的航道節省時間,目前北極航道通過白令海峽的貿易呈現增加趨勢,既然大型商船能走航母自然也能通過了。不過也有難點,就是氣候影響,白令海峽雖然水深能夠滿足航母通過,但氣候是目前最大的障礙。



白令海峽地處北極地區,雖然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但由於白令海峽的水深和寬度影響,太平洋溫暖的洋流基本到達白令海峽就回流,所以白令海峽地區常年處於寒冷的氣候,冬天時整個海峽洋麵有一層厚1.2米和1.5米的冰層,即便是夏天也是浮冰存留。這些都給航母通過帶來的了影響,航母和貨輪不同,航母甲板上有艦載機,如果進入白令海峽艦載機肯定是不能起飛了,如果是冬季整個航母甲板會冰易結冰,所以,首先要考慮結冰問題,美國航母曾經進入北極,它們準備了一堆棒球棒,用來敲打冰塊。



目前白令海峽絕大多數時間通航需要破冰船開道,航母編隊一個接一個的通過,這對於航母編隊的防禦作戰是極為不利的,甲板可以使用專用的除雪車,除冰車,但其它容易結冰的設備的除冰並不容易,例如,火炮、導彈、速射炮都會結冰,火箭干擾彈發射器也被冰住,其實也就等於失去作戰能力了。

俄羅斯海軍常年在寒冷的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寒冷氣候下的生活經驗,它們的航母上就可以了配備專業的清雪車,用老式的噴氣發動機做為除雪動力。總之航母要通過白令海峽是需要勇氣的,除了破冰船,還要做好除冰工作準備,航母其它軍艦也會面臨除冰問題,白令海峽除了冰凍的問題還要面臨強風的干擾,此處風很猛烈,暴風雪是寒冷季節的常客,也是艦船面臨的最嚴重考驗,會嚴重影響航母正常的作業。

總之白令海峽是能夠通行航母的,問題在於過白令海峽的的意義,如此惡劣的天氣和地理環境對航母編隊通過白令海峽是有影響的,如果是夏季應該好點,冬季航母去了北極也無法發揮戰鬥力,估計美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除冰作業,估計機庫艙門都會凍住,航母不怕積雪,怕結冰,特別是受熱後產生的冰很結實,也不容易清理。目前,通過白令海峽的北極航道貨船並不能自由航行,而是要有俄羅斯的核動力破冰船開道,所以,美國航母是不會走這條道的。

以上是兔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指正,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大家知道,白令海峽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狹窄海峽,位於北極圈內,原本這個海峽因為常年封凍因此價值不大,但是隨著俄羅斯北極航線的開闢,這個海峽的地位越來越高。

圖為白令海峽及其兩側的地形圖。


航母當然可以從白令海峽通過,白令海峽的平均深度為50多米,航母的吃水深度最大也不超過10米,航母從白令海峽走,如果有詳盡的海底地形圖,這當然一點問題都沒有。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海軍的驅逐艦和巡洋艦就多次從白令海峽通過。而且現代科技有衛星圖、海底聲吶做保障,航母從這裡安全通過完全不是問題,唯一問題只有封凍。

圖為從英國到日本的兩條航線,紅色是北極航線,藍色是印度洋航線,可見北極航線要短很多,如果開通有重大戰略和經濟價值。


圖為東京到倫敦的幾條主要航線,其中紅色的是北極航線,可見其距離最短。


北極航線之所以可以開闢,和全球變暖有關係,白令海峽的封凍期縮短,通航期變多。事實上,從歐洲到亞洲最快的路線還不是走蘇伊士運河,而是直接走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極航線,但是俄羅斯國家力量有限,加上俄羅斯北部沿海邊疆區和西部利亞常年無人居住,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沒有航道維護、救援的條件,也沒有商業運行的大型港口和沿海城市,因此這條航線常年荒廢。

圖為俄羅斯“北極”級核動力大型破冰船。


現在不同了,俄羅斯重新恢復了對北極航線的開發,這個航線附近的維修設施、臨時停靠點、避風點、燈塔、通訊等設施正在完善中,俄羅斯打算在未來幾年就把這一航線打通,而且採取和我國合作的方式,我國也參與到北極航線的開發和經營中。俄羅斯為此建造了許多大型核動力破冰船,以便於為商船隊領航,或者前往危險海域救援,俄羅斯的核潛艇也經常走這條航線,已經獲取到詳盡的海底地形圖。

圖為“北極”級大型核動力破冰船,他是北極航線上的救援、領航專家。


如果白令海峽的航線可以開通,那麼俄羅斯主導的這條航線將會成為聯繫全球最方便的航線,由於地球是球體,歐洲經過北極航線來到亞洲的距離比走赤道附近的印度洋要近許多,不論從運輸的速度還是節約成本上,都有很大的好處。如果航線能夠開闢,航空母艦自然可以經常走這個航道,但是在這條航線正式開通前,航母走這裡還是有危險的,畢竟整個俄羅斯北部沿線都沒有多少保障設施。

圖為在“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帶領下通過北極海域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至於從戰略角度來考慮,那航母就更沒有必要走這裡了。海峽兩側分別是俄羅斯和美國,不論哪一方的航母從這裡通過都會進入另外一方的監測和打擊範圍,這本身對於狹窄海峽內機動不便的航母就很不利,而從這裡走也沒有太多的戰略價值,美俄包括歐洲也都沒有必要把航母派遣到這裡行動,所以說,現在很少有航母走這條航線的。


海事先鋒


白令海峽當然擁有能夠通行航母的能力。可是不管是美國的航母,還是俄羅斯的航母,都不會選擇去走這條航線。雖然白令海峽屬於國際航道,但因為自然條件氣候惡劣。所以最近幾十年根本沒有開發的價值。默認的也都屬於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全國所佔的面積,大部分都是在寒帶擁有常年和寒冷環境作戰的經驗。

白令海峽的水深大約為50米左右,和航母10多米的吃水深度相比航母完全能夠在白令海峽暢通無阻。制約航母和船隻通行的的就是白令海峽上面的浮冰和寒冷的氣候。寒冷的氣候會讓軍艦上面的裝備大部分都結冰,軍艦不怕落雪就怕結冰。

尤其是高寒地區結成的冰更難去除。這樣以來每天的除冰工作都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柏林海峽地區的氣候,白天和黑夜溫差很大需要一天除一次冰。這極大影響的戰鬥力,如果航母在白令海峽中通行,甲板上面和機庫中肯定會結成大量的冰。而且就算可以通行,美軍的航母也不會在白令海峽中行駛,這無疑進入了對手俄羅斯的主場。俄羅斯的破冰船和軍艦在半永凍軍港中出動的能力,是美國海軍遠遠不可比擬的。而且在白令海峽中通行艦隊只能一字排開通過,沒有辦法展開防禦和攻擊隊形。如受到攻擊對於艦隊來說則是毀滅性的打擊。

其實最近幾年俄羅斯對白令海峽的開發還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其發展經濟的需要,所以俄羅斯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開發白令海峽,打算讓它成為一條國際航線。只是從歐洲到達亞洲最快的航線就是通過白令海峽,要比走印度洋節省大半的時間。俄羅斯派出的大型極地破冰船和救援船白令海峽周圍標誌性的頂塔、救援站也都趨於完善。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白令海峽會成為一條重要的商業通道,可是不會成為一個軍事重地。


沐風談兵論道


白令海峽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海峽,在1.6萬年前,遠古人類曾經利用第四季冰河期的封凍,徒步穿越白令海峽,從而將文明的火種帶到了美洲大陸。而現如今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不斷加速,白令海峽作為連接亞歐大陸的關鍵節點,在軍事上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等臨近北極圈的國家積極投身於北極航線這一黃金水道的建設,白令海峽作為險亞歐大陸和美洲大陸的連接點,自然也是各國爭奪的重中之重!2015年,參加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三艘中國軍艦就曾經在這片國際海域進行無害化通過。


從地理條件上分析,白令海峽完全具備通行航母的條件,該海峽的平均水深約42米,雖然相比於3795米的海洋平均深度而言,42米確實很淺,但是通過航母完全不成問題。美國9萬噸的尼米茲級和10萬噸級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吃水線深度都在12.5米上下,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航母和我國的遼寧艦吃水深度約為9.7米,而法國4.5萬噸的戴高樂級航母則為9.4米。可見航母在水下以下的部分,深度都不超過13米,遠遠低於白令海峽42米的水深,即使考慮到水下礁石等特殊因素,只要有詳細的航海圖輔助,航母還是能夠暢通無阻的。

但是從自然環境上分析,白令海峽目前還不具備通航條件,地處北極圈的白令海峽緯度高達66°,常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海峽地區的海水有近6個月處於完全封凍狀態,剩下的6個月還散佈著大量的浮冰。除了封凍之外,白令海峽在冬季還經常發生強烈的暴風雪和風暴潮天氣,對船隻航行安全構成重大威脅。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即使是航母這樣的鋼鐵巨獸,那也是無可奈何,所以至今沒有任何一艘航母曾經從穿越白令海峽。
▲核潛艇不受海面條件影響,是出入白令海峽及北極圈最多的軍艦

當然了,白令海峽之所以此前不被重視,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價值不夠,因為歐洲亞洲航運主要走的是印度洋航線,而亞洲北美航運則依賴於太平洋航線。白令海峽主要是北冰洋的對外出口,長期與世界主流貿易航道沒有交集。但實際上,由於地球是圓的,緯度越高,距離越短,如果亞歐和美洲的貿易能沿著俄羅斯和美國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北部海岸線航行,其距離會比傳統航線近上1/3甚至一半,絕對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北極航線

全球變暖影響下,北極航線相比以往雖然更為通暢,但是也只能季節性出航,並且由於浮冰較多,需要大功率的破冰船進行領航,俄羅斯目前大力開建核動力破冰船也正是出於未來北極航線全年開通的考慮。但截止目前來看,由於北極沿線人口城鎮稀少,配套設施基礎差,船隊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就很難得到救援,所以即便是強大如航母,目前也沒有能力在北極航線折騰。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北極圈內活動最為頻繁,但是也只敢把母港設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白令海峽地位雖然重要,但是北極航線不實現全年開通,也只有不受冰面影響的潛艇能夠經常通過,龐大的航母編隊是很難去這片冰封的海域折騰的。


▲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


軍武吐槽君


首先要講的是,白令海峽屬於國際通道,也就是說,包括航空母艦在內,所有的船舶都可以通過白令海峽,關鍵是,航空母艦通過白令海峽的意義在哪裡?因為,白令海峽這條航道,依然存在著地理上的很大限制,這主要還是因為,白令海峽以北的地理環境,不適合大多數普通船舶通航;


白令海峽地處北極圈內,兩邊分別是北美洲和亞洲部分,南北連接北冰洋與太平洋,白令海峽最寬處約86km,最窄處約35km,長度約60km左右,平均水深18至40米,正是受到這種條件的約束和影響,使得太平洋溫暖的洋流,基本上到達白令海峽後就會迴流,所以,白令海峽平時的溫度非常寒冷,年平均溫度都在零下10度左右,每年10月份之後,白令海峽就會結冰,檳城一般在1.2至1.5米左右,直到第2年7月份,南風吹過的時候才會解凍,不過,即使是夏天,還是有浮冰存留;

另外,白令海峽的洋流,大部分時間都是流向北冰洋,而且流速非常快,大約每小時10公里左右,該海峽每年大部分時間都有霧霾天氣,從這個角度來看,白令海峽並不適合常年通航,就算是貨輪,每年通航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個月,更何況航母經過該海峽時,甲板上可能還會結冰,這就會影響到艦載機起降作業;

白令海峽這條航道,大部分都時間 都是在破冰船的開道下,才可以通航,如果航母艦隊進入該海峽,就只能一個艦艇,接著一個艦艇排成一字形通過,可是這樣一來,航母就是去了防禦縱深,而且,在極寒條件下,可能對航母編隊中的其他戰艦,也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比如,可能會將驅逐艦的主炮,導彈,雷達等等武器裝備凍結冰,無法正常使用,這樣一來,航母編隊進入白令海峽,就失去了作戰能力,自然的,也就失去了通過白令海峽的意義,因此,即便白令海峽是國際航道,也很少有哪個國家的航母編隊 進入該海峽,畢竟,航母編隊沒有進入該海峽的實際意義。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按照白令海峽的寬度、深度,航母開過去是可以的。但是開過去幹什麼呢?過了白令海峽是北冰洋,冰雪的世界。如果把航母開進北冰洋,需要好幾艘破冰船配合。航母這樣的龐然大物進了北冰洋,僅僅破冰一項就是個大難題。行動不便的情況下,航母開過去還有意義嗎?


項城資訊


白令海峽處於北極圈之內,這個海峽是亞洲大陸東北端和美洲大陸西北端之間的一條關鍵海域,溝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令海峽是非常狹窄的,從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威爾士王子角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傑日尼奧夫角,最窄處寬度僅僅有86千米,可以說是亞洲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的最短距離。白令海峽平時的氣溫都比較冷,每年的平均氣溫是零下10度左右,這個海峽每年10月就會被冰封,直到第2年7月南風吹過的時候才會解凍,海峽的平均水深是18~40米,最深的地方是59米。海水向北流向北冰洋,洋流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時1千米,水面霧霾非常多,所以這個地區非常不利於航行,海峽兩岸的居民主要居住著因紐特人,海峽中間有迪奧米德群島。

航空母艦基地的水深要超過25米,主航道水深在11~20米之間,只有具備這樣的深度,10萬噸級以上的船才能安全進出,由此可見白令海峽的水深59米是完全能夠通過航母的,因此在白令海峽航行不存在擱淺的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地區常年結冰,並不是想什麼時候去就能什麼時候去的,通過白令海峽對航母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通過白令海峽的時候航母艦隊會少量的成排一起過,這樣會相對安全一些。

現在俄羅斯方面正在開闢北極航道,最關鍵的原因是俄羅斯有一艘破冰船,而且還是核動力的,美國方面看著十分的眼紅,有的時候還想借用一下,俄羅斯當然是不給的,俄羅斯有了破冰船之後,可以在一年四季通過白令海峽。現在通過北極航道的貨船都不能自由航行,如果要從這裡走,要由俄羅斯的核動力破冰船開道,所以一般國家的航母是不會走這條航線的。

航母艦隊要想通過白令海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敢於從這裡走,因為這裡距離俄羅斯和阿拉斯加都非常近,如果是美國和俄羅斯的航母從這裡走好像沒問題,但是如果換成其他國家,相信沒有哪個國家敢去威懾俄羅斯和美國?


四十五度歷史


可以的,白令海峽是國際公海,美俄國界線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穿越這裡,也是聯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通道。如果你是問寬度能否通過航母,那我告訴你,白令海峽最窄處也有35千米,最寬處達86千米,航母通過綽綽有餘!


櫻木花捲


白令海峽是公海,任何國家的軍艦都可以通過,我國海軍和俄羅斯軍演就通過,必要的時候,航母通過也沒問題。


石凡是也


我不瞭解!這個問題應該要去問軍事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