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做好心理建設,挺過“拐點”前的艱難時刻

戰疫評論⑳ | 做好心理建設,挺過“拐點”前的艱難時刻

蔣璟璟

抗擊疫情,是遭遇戰更是消耗戰,這既包括人員、物資的消耗,更包括心理層面的消耗。我們看到,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以權威的“疫情趨勢圖”而論,現階段大致就是一條斜率向上的曲線。現狀如此,給公眾帶來的震動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應該穩住。持續跳漲的病例數字中,我們理應看到一絲決勝的曙光。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如今凌厲的疫情走勢,是符合傳染病學客觀規律的,也是合乎專業權威此前預估的。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曾明確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大概六七天的時間病例就會翻倍。”綜合各方信息基本可以判斷,當前正處於高峰平臺期之前的發病上升期。而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也指出,“疫情仍處於擴散階段,局部地區有迅速上升趨勢,形勢複雜嚴峻。”

事實上,從疫情防控的科學角度理解,病例爆發式、集中式確認,並不是一件壞事。多確診一個病例,早診療早隔離,便意味著少了一個傳染源。當確診病例越來越多,當潛伏在社會上、人群中的傳染源越來越少,這場抗疫大戰終將迎來轉機。之於此,專業人士的判斷是高度一致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判斷“如果按照現在的措施,應該在近期能看到一個拐點。大家預計元宵節情況可能好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也認為,“疫情拐點即將出現”。

疫情“拐點”,不必然意味著“患病總人數開始減少”,而更多是意味著“新發病例增速放緩”,但其戰略意義和趨勢信號是肯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就是等待“拐點”出現的最艱難時刻。當然了,“拐點”從不是等來的,我們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得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拐點到來的或早或晚。此刻,在新增病例連連刷屏、確診人數一路增長的背景下,所有人更該做好心理建設,既要相信“春天就在不遠處”,也要丟掉幻想和僥倖,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不要被病例“數字”嚇怕嚇倒,更不要對“數字”失敏、麻木。做好該做之事,再緊一緊、再堅持一下,這之後,我們一起走過暗夜迎接破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