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環球論壇丨俄土會不會在敘爆發大規模戰爭?

最近,敘利亞局勢再度緊張,土耳其攜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跟俄敘聯軍發生激烈衝突。那麼,局面會不會失控?土耳其與俄羅斯兩軍會不會在敘利亞直接大打出手?本版編輯特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做詳細解讀。

環球論壇丨俄土會不會在敘爆發大規模戰爭?

圖說:進入敘利亞的土耳其軍隊。 GJ圖

合圍伊德利卜 俄敘志在必得


:目前,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呈現怎樣的態勢?

:過去五年裡,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馳援下,向“伊斯蘭國”組織和反政府武裝發動反擊。極端分子和叛軍節節敗退,潰逃至伊德利卜省。該地魚龍混雜,各類軍事武裝約30萬人,包括“基地”組織分支機構“征服陣線”,海灣國家支持的“伊斯蘭軍”,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和“拉赫曼旅”,還有以難民身份作掩護的“伊斯蘭國”殘餘勢力。

根據2018年索契協議,俄土在伊德利卜省設立“非軍事區”,土耳其建立12處軍事觀察站、負責監督停火,並通過扶持代理人,在該省建立了緩衝區,與土耳其在敘北部阿夫林和泰勒艾卜耶德的軍事存在遙相呼應。

俄軍、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支持的武裝早已對伊德利卜省形成合圍之勢。俄敘選擇這個時間進攻伊德利卜,實屬情理之中。首先,2019年土耳其發動“和平之泉”行動後,將原先部署在伊德利卜省的軍隊及代理人“拉赫曼旅”西調,協助進攻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今年1月,土耳其又將部分軍隊從伊德利卜省調往北非,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其次,特朗普政府在中東採取戰略收縮,逐步從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對俄軍的牽制能力進一步減弱。美土從敘利亞收縮,為俄敘乘勝追擊、解放最後一塊被反對派控制的土地——伊德利卜省提供了機會。

同時,“征服陣線”這個被聯合國列為恐怖組織在伊德利卜省做強做大,給俄敘向伊德利卜發動進攻提供了藉口。今年1月,普京訪問敘利亞,雙方制定了在伊德利卜省聯合反恐的詳細計劃。在俄羅斯的空中掩護下,敘利亞政府軍“小步前進”,不僅收復了該省南部大片土地,而且奪回被土耳其和叛軍佔領的薩拉基卜市及第4和第5號公路,打通了首都大馬士革到北方城市阿勒頗的交通大動脈。俄敘的軍事進攻無疑動了土耳其的奶酪,土敘公開翻臉、迎面相撞,土俄則從戰略伙伴變成了競爭對手。


北約按兵不動 任由土俄互耗


:土耳其為何要向北約求援?北約是否出手相救,有何考量?

:土耳其向北約求援,是不得已而為之。2015年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後,土耳其並未與北約一道遏制俄羅斯在中東擴張,反而與俄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俄默許土耳其越境打擊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對土軍在敘北部地區建立“國中之國”採取隱忍態度。近年來隨著巴沙爾政府軍轉守為攻、不斷擴大戰果,俄土矛盾日益公開化。2月27日,土耳其部署在伊德利卜省的軍隊遭敘政府軍空襲,33名士兵死亡、36人受傷。這是土軍2016年軍事介入敘利亞以來損失兵力最多的一天,土耳其朝野極為震驚和憤怒,處於弱勢方的土耳其不得不向北約求援。

在同特朗普的談話中,埃爾多安強調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省承擔維和任務,實際上是為北約“站崗”,阻止該省難民經土耳其湧入歐洲,避免歐洲出現新一波難民潮。特朗普政府雖反對俄敘單方面改變伊德利卜省現狀、釀成人道主義危機,甚至將航母派往東地中海地區,但未對土提供實質性軍事支援。法德對俄敘的軍事行動表示關切,但也未能向土耳其提供軍事幫助。事實上,自去年12月俄敘在伊德利卜省開展反恐行動以來,北約一直持觀望態度。這一方面是因為俄美關係、俄羅斯與北約關係均處於緩和階段,北約不願為土耳其“火中取栗”;另一方面,去年埃爾多安政府不顧北約的反對,執意部署俄S-400防空系統,美歐一致不滿。美國和北約想利用這次機會敲打土耳其,懲罰其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左右逢源的“騎牆政策”。因此,到目前為止,北約按兵不動,任由俄土消耗實力。

環球論壇丨俄土會不會在敘爆發大規模戰爭?

圖說: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右) GJ圖

四國峰會難產 土方被迫讓步


:土耳其提議召開俄羅斯、土耳其、德國、法國四國峰會?四國峰會是否開得起來?

:土敘直接交火後,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一致要求衝突各方保持克制、通過政治手段化解分歧。土耳其戰線拉得太長,兵力不足,不得不尋求用多邊機制約束俄羅斯,再利用俄羅斯來約束巴沙爾政府,維護其在伊德利卜省的既得利益。埃爾多安強調,土耳其軍隊在伊德利卜省12處“觀察站”巡邏,實際上是為歐盟看守南大門。目前土耳其境內有360萬難民,而歐盟承諾的60億歐元難民安置款只到位一半;歐洲大國不應在北約盟友——土耳其遭敘利亞軍隊進攻時袖手旁觀。土耳其為將歐盟“拉下水”,宣佈對歐盟“開閘”,允許敘數萬難民湧入歐洲,希望以此逼迫歐洲大國在伊德利卜衝突問題上“選邊站”,實現與歐盟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利益捆綁”。但從目前來看,土耳其這一效果不明顯,歐洲大國不僅態度消極,而且還批評土耳其不負責任。

2018年,土耳其、俄羅斯、德國和法國曾舉行四國峰會,緩和了伊德利卜局勢;近期,土耳其積極與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磋商,提議於3月5日在伊斯坦布爾召開敘利亞問題四國峰會。雖然法德俄都關注敘利亞局勢的發展,但土耳其弄巧成拙、允許難民湧入歐洲,遭普遍批評,四國峰會的倡議遭冷遇。埃爾多安不得不做出讓步,決定於3月5日親自飛往俄羅斯與普京會談。

與俄羅斯相比,土耳其更希望伊德利卜省的軍事衝突能夠儘快軟著陸,因為土耳其去年發動“和平之泉”行動、越境打擊敘利亞民主軍,結果事與願違,敘庫爾德武裝與巴沙爾政府握手言和。今年1月,埃爾多安政府捲入利比亞內戰,宣佈向北非增兵、幫助民族團結政府扭轉頹勢;今年2月底以來,土耳其又發動“春季盾牌”行動,與敘政府軍在伊德利卜省遭遇,三線作戰,力不從心。不僅如此,埃爾多安政府因執意購買俄S-400與美國和北約矛盾激化,因打擊“居倫運動”與歐盟關係緊張,又因為記者卡舒吉遇害事件與沙特關係不和,在政治上備受孤立,土耳其外交從“零敵人”變成了“零朋友”。

相比之下,敘利亞政府在國際上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重返阿盟指日可待。2017年5月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今努爾蘇丹)簽署備忘錄,各方同意在敘北部伊德利卜省、中部霍姆斯省、南部、以及首都大馬士革郊區設立4個衝突降級區,其中3個已被巴沙爾政府妥妥地接管,僅剩下伊德利卜最後一個為叛軍和土耳其所掌控的孤島。

因此,2020年以來,隨著美國同伊朗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博弈升級,歐盟忙於英國脫歐的後續事宜並於近期應對新冠肺炎,加上土耳其開闢利比亞戰場,俄敘在伊德利卜省加緊清剿極端分子和叛軍,試圖一勞永逸地消除敘境內的安全威脅,為解放全境邁出關鍵一步。隨著俄敘不斷鞏固戰果,四國峰會恐難成行,妥協將是土耳其無奈的選擇。


雙方各有底限 力避直接開戰


:土耳其、俄羅斯分別要在伊德利卜達到什麼目標?兩國會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

:俄羅斯鞏固在敘利亞的地盤,與土耳其在敘北部的既得利益形成了結構性矛盾——俄支持巴沙爾政府解放全境,土耳其則希望維持目前敘利亞四分五裂的現狀,在敘西北部形成土耳其“勢力範圍”。不僅在敘利亞,俄土在利比亞也各支持一方、立場對立,俄土爆發了自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戰機以來最大的外交危機。

埃爾多安指責俄羅斯支持巴沙爾政府違反索契協議,改變了伊德利卜省的非軍事區地位;俄敘則強調,敘利亞有責任打擊伊德利卜省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動,有權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宣佈“春季盾牌”行動,以空中力量為掩護,摧毀敘軍事設施,支持自由軍奪回地盤。敘政府則針鋒相對,發出強烈警告:敘軍將擊落伊德利卜省上空所有戰機。目前來看,土耳其和敘政府軍互有攻守,戰爭一度陷入膠著。敘利亞政府軍穩打穩紮,步步為營,於3月2日宣佈再次奪回重鎮薩拉基卜,打通第5號公路;俄軍警也趁機進駐該市,造成既成事實。

儘管戰爭爆發後,土耳其總統顧問曾放出豪言,稱土俄在歷史上曾交戰16次,已準備好土俄之間的第17次戰爭,但土敘交戰後,土俄高層保持密切溝通、管控分歧,避免因誤判而直接交手。土耳其的“春季盾牌”行動主要以空中打擊為主,讓叛軍衝鋒在前,未派出大規模地面部隊,意在避免與俄爆發大戰。

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國不斷擠壓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地緣政治空間,既反對俄吞併克里米亞,又反對土耳其打擊“居倫運動”,迫使兩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斷走近。在設立敘利亞衝突降級區、開展人道主義救援、開展防務、核能與天然氣合作等方面,土俄建立了密切的軍事和經濟聯繫。兩國在敘利亞各得其所——土耳其默許俄保住巴沙爾政權,俄則允許土在敘北部充當憲兵。未來,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俄羅斯都不願意在伊德利卜直接爆發大規模戰爭。土耳其的目標是借俄壓敘,阻止巴沙爾政府將土耳其軍隊趕回國內;俄則希望土尊重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要把手伸得太長。

總之,俄土之間沒有永恆的合作,只有永恆的利益。在俄攻土守、美歐觀望的態勢下,土耳其不應低估敘利亞政府軍解放全境的決心。經過這番軍事較量後,俄敘之間的“血盟關係”再次經受了考驗,俄土在敘利亞努力找到新的利益平衡點。全面出擊、體力透支的土耳其陷入被動,在安全博弈中處於明顯下風,能否守住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