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黃蓋汾酒,鞋酒怎麼樣?

心不在遙遠27


怎麼字都是錯的?應該是這酒怎麼樣吧?汾酒是我老家的特色酒~黃蓋汾酒也喝過的,香味還是比較純的,但似乎酒的味道比較重,可能是因為53度的原因吧?入口清新,通暢。42度似乎比53度要好,當酒精的質量超過香味的壓力時就會降低。



三尺廚房的小白


對於經常喝酒的老酒友來說,有一款白酒都比較熟悉,那就是黃蓋的玻璃瓶裝的汾酒,因為這款酒的瓶蓋是黃顏色的,並且是用透明玻璃瓶裝的,所以俗稱“黃蓋玻汾”。這種酒的價格一般在50元左右,從價位上來說,應該屬於低端白酒了,但是在很多老酒友的眼裡,它卻是平日裡性價比最高的“口糧”,在選擇白酒時往往最先考慮的就是它。53°黃蓋玻汾,價格不高,為何在眾多老酒友眼裡,是白酒的首選?

其實相比於茅臺、五糧液之類的名酒,汾酒才是歷史最悠久的白酒,屬於正兒八經的中國歷史名酒。唐朝詩人杜牧就曾有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裡面描述到的杏花村,就是生產汾酒的地方。汾酒旗下的四大酒,汾酒,白玉,玫瑰,竹葉青,隨便哪個拿出去都是開宗立派的好酒,而汾酒更是其中的典範。

汾酒系列中,包裝簡單、比較大眾化的,有兩款,一種就是上面提到的53°的黃蓋玻汾,它號稱“奪命53”,另外還有一種42°的紅蓋玻汾,這兩款低端糧食酒,在白酒市場中,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就如酒友們說的,“百元之內,玻汾無敵”。現在市面上的勾兌白酒太多了,相對於其他百元以內的白酒,汾酒在所有白酒裡面,相對來說是屬於很純的一種糧食酒。42°的紅蓋玻汾,

和北京二鍋頭一樣,汾酒屬於清香型白酒,但是汾酒的這種清香型更為特殊。京酒的清香型二鍋頭,掐頭去尾太過於乾淨,味道過於甘冽,雖然清香,但清香的味道太出頭,溫和感丟失,這一點和汾酒沒法比較。汾酒沒有窖泥的味道,乾淨利索,回味雖然沒有醬香悠長,但是細膩溫潤,味道又濃於一般的清香,這種清香自成一派,實際上叫它“汾香”更為合適。純正的汾酒,將高粱、小麥、豌豆的植物清香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黃蓋玻汾和紅蓋玻汾的價格也確實不高,所以成了很多酒友的日常“口糧”。

53°黃蓋玻汾,除了香味濃郁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喝了之後不上頭,酒勁雖然上得快,但是醒得也快,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喝完之後第二天不會覺得難受。而42°紅蓋玻汾,則是將清香味發揮到了極致,清雅柔和而不失馥郁,勁道雖然沒有黃蓋玻汾那樣口感刺激,但是清香味發揮得剛剛好。兩款汾酒總結起來就是,清香、溫和,高度的不烈,低度的不淡,喝完之後不上頭、不難受。

其實現在的白酒市場,整體來說有些亂,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勾兌的白酒太多,即使是某些名氣比較大的白酒,也已經是今非昔比了。相比於這些白酒,汾酒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很多老酒友喝了幾十年的白酒了,感覺百元以內的白酒,還是上面說的這兩款汾酒的性價比最高。另外還要科普一下,汾酒分為“股份酒”和“集團酒”,只有“股份酒”是原廠生產的,這個從汾酒的外包裝上或者瓶身上能看到。而“集團酒”則是貼牌酒,千萬不要買,酒友總結的“汾酒帶集團,基本要玩完”就是這個意思。


追夢的熊二


不錯,勁兒大但是不衝,不上頭,酒勁上的快,去的也快,喜歡柔和點的就推薦紅蓋汾酒


不會飛的皮特俐


也就能說一下性價比了,這個價位段的光瓶酒基本沒競爭對手



公孫扶牆


酒不錯啊,性價比挺高的。別老是問,買瓶嚐嚐,看你自己能接受不,再好的酒也有人說不好的。


吃點啥好啊


好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