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2020年是庚子年。

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入歷史的長河,溯源而上180年,將時間停留在1840年,那也是一個庚子年。斯時中國第一次和西方列強進行面對面的國力較量,中英雙方爆發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中,大清天朝上國的尊嚴,被船堅炮利的“外夷”無情的踐踏了。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鴉片戰爭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說鴉片戰爭系列,試圖將鴉片戰爭來龍去脈展示給大家。司馬遷《報任安書》提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乃大家之言,我等普通人說史,不敢妄言通古今之變。

歷史第一要素當是真實性。意大利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提到“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胡適先生也說過: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有九分證據不能說十分話。如果真實性都不能保證,我們何以“以史為鑑”!

歷史第二要素當是慎思篤行。呂思勉老先生說過:“在歐人東來之初,我們所以對付他的,何嘗不是根據舊有的知識?所謂舊有的知識,何嘗不是從歷史經驗而來?其結果卻是如何呢?”我們不能盲人摸象,閉門造車,要學會思考,辨偽去妄!

現代社會是信息高度發展的社會,無論是溝通速度,還是交流空間,都遠遠超過以前。就鴉片戰爭來說,有很多解讀,有一種觀點將鴉片戰爭表述為源於中英兩國當時的所謂“政治、貿易體制和司法制度衝突”,鴉片戰爭只是敲門磚,主要目的是推銷自己的工業產品。此觀點隻字不提英國大量輸入鴉片令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以及鴉片帶來的毒禍等,不僅將鴉片戰爭“合理化”,還反指中國“傲慢”,未免有失公允。確實英國在鴉片戰爭前一直希望清朝開放口岸,促進雙方貿易。

1792年,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方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請求開放寧波、舟山、天津、廣州之中一地或數地為貿易口岸,最終被乾隆拒絕。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1815年,英政府宣佈委任阿美士德為駐華全權公使,出使大清,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多開商埠,雙方進行自由貿易。阿美士德使團雖然也成功到達北京,但因為種種原因,未獲得嘉慶帝的接見,自然就無法進行外交談判,使團無功而返。

1833年,英王任命上議院議員律勞卑勳爵為駐華商務監督,英國政府的意圖是在處理英國人在中國的生意糾紛同時,設法讓中國再開放幾個商務口岸,便於雙邊貿易。律勞卑來中國後,貿易談判無從談起,根本找不到能夠談判的話事人,於是1834年7月,律勞卑未遵守《大清律例》和當時的貿易規則,未經許可擅自進入廣州城,和兩廣總督盧坤發生激烈衝突,9月,盧坤下令全面終止與英國的貿易,並派兵包圍英商館,切斷英商館供給,最終以律勞卑生病服軟,被驅逐出廣州而告終,同年10月律勞卑病死於澳門。

如果說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因為中國“傲慢”,那麼早在1834年就應該發生全面戰爭,而不是等到林則徐虎門銷煙後才進行。

討論鴉片戰爭得失時,應該結合所處的歷史環境來看。當時的中國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但這個古老的國度,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中國大量輸出茶葉和其他西方國家需要的產品,但又不怎麼從西方進口各類貨物,導致西方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英國為了改變中英貿易上的劣勢,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不擇手段向中國輸入鴉片。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1799年,英國輸入鴉片約4000箱;

1820年,英國輸入鴉片約4000箱;

1839年,英國輸入鴉片約40000箱。

1820年至1839年,二十年間,輸入數量增長迅速,暴漲十倍。

1838年,時為鴻臚寺卿的黃爵滋力主嚴禁鴉片,上書《嚴塞漏卮以培國本疏》,疏本里提到,因為鴉片走私貿易,大清每年外流白銀達3000萬兩之多,而此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4000萬兩。無怪乎林則徐上書道光帝,一針見血地指出:“若讓鴉片流毒於天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允許這樣有損國力的行為。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20000箱,直接觸犯了英國人的利益,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提出出兵中國的提案,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這說明在當時英國國內也存在嚴重分歧。克勞塞維茨所著作的《戰爭論》:“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但戰爭也分正義和非正義之分,英國政府藉端悍然發動的鴉片戰爭是侵略戰爭。馬克思曾感慨,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輸入名叫鴉片的麻醉劑。

頭條說鴉片戰爭①:鴉片戰爭180年祭

那麼英國贏得戰爭,逼迫清朝開放口岸,實現自由貿易後,是否就禁止鴉片了嗎,沒有,從來沒有!

唐德剛《從晚晴到民國》中提到:“《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則明訂鴉片為“違禁品”,貿易為走私,美商不得參與。1858年中美天津續約,美使列衛廉原擬重續此條,然為英使額爾金所紿,乃將此條刪除,遂使英人竟將鴉片貿易合法化矣。既經合法化,“鴉片”這項“商品”在中國進口乃逐年增多,清季竟佔全中國外貿總額60%以上”。若是推銷自己的工業產品,何以鴉片竟佔全中國外貿總額60%以上!”

直到清末民初,國際社會達成共識,禁毒呼聲不斷高漲,英國政府被迫在1912年簽署《海牙國際鴉片協定》,同意逐步取消鴉片國際貿易,但晚至1943年,英國人才宣佈取消在香港實行了一個世紀的鴉片專營制度!

180年過去了,時間長的足以使很多事情被人遺忘了,當年有的人壯志未酬,有的人視死如歸,有的人首鼠兩端,有的人貪生怕死。向使文官都像林則徐,武將都像關天培,即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上下齊心,我們能打敗英軍,贏得鴉片戰爭嗎?且容我後續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