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據民國《平陽志,輿地志》載:“鳴山之西北步廊山又西為葉嶺,下臨步廊村,宋蔡氏世居於此。有蔡任葉嶺書房遺址。迤東北為大金山,小金山。轉西北為竹山,又東北為湖邊山,一名湖嶼,共為七星山‘。意為鳴山,步廊山,葉嶺,銀山,小金山,竹山(祝山),湖邊山(河裡山)等七座山。彷彿天上灑落在北塘河西側(俗稱上橫江)南面的北斗星。如今葉嶺杳無蹤跡,平陽詩人張奮有詩云:

書房勝蹟想追攀,林阜空蕪憾往還。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在平陽縣萬全平原西部,有七座山巒星羅棋佈,合稱“七星山”,由鳴山、步廊山、葉嶺、大金山、小金山、竹山和湖嶼山組成,如天上的北斗七星故名。

其中,鳴山又稱伏虎山,由昆陽鎮城北社區廟頭山與城東社區鳴山山組成,為“七星山”之首。

步廊山和大金山位於昆陽鎮步廊村的東南部。大金山,當地村民稱其為銀山,山上有寺,曰“銀山寺”,與小金山隔潭相望。前年筆者又在銀山寺附近竹叢林發現一斷首武職石翁仲。

小金山即現在的金山,與湖嶼山、竹山均坐落於昆陽鎮石塘社區境內。人事變遷,地名更替,唯有葉嶺現已不復存在,舊時葉嶺究竟在何處?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蔡任故居——葉適撰文為記

葉嶺,因為是南宋平陽進士蔡任的故居書房所在地而聞名。蔡任,字子重,武狀元蔡必勝次子,慶元二年(1196)進士,曾任廬州州學教授。蔡任與大儒葉適、戴栩(南宋溫州進士、太學博士),著名學者俞文豹(麗水人)等私交甚篤,多有詩文來往。由於父親是葉適好友,蔡任被葉適推薦任江東安撫司幹官。宋開禧二年(1206),宋軍北伐失敗,金兵順勢南下直抵長江北岸。當時,葉適守江,蔡任指揮若定,兩人配合默契,葉適後為蔡任撰寫了《葉嶺書房記》,記載“若子重,餘特以故人子闢之,不知其材至此也”,“當是時,子重專治軍事,晝夜不得休息,而餘聽訟斷獄,從容如平常,不然則建康之人未見敵先遁,墮建紹覆轍矣”。

蔡任後又任松陽、錢塘知縣。戴栩《送蔡子重知松陽縣》詩稱讚他的政績道:“葉嶺書翻昨夜風,主人應闢出山中。長淮再定因前畫,小邑頻難試後功。辦得分明歸版籍,寫將清靜入絲桐。朝堂赴日勤延問,應說無它只至公。”俞文豹在《吹劍錄》中也表彰蔡任的治政能力,說:“世稱三陽,謂婺州東陽、溫州平陽、處州松陽,以其難治也。然吾州七邑凡俗不甚相遠,松陽何獨得此名?永嘉蔡子重宰是邑,書桃符雲:‘我與斯民同一性,誰言此邑號三陽?’此語得之矣。”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民國《平陽縣誌》卷五十三《古蹟志二》載:“葉嶺書房,宋蔡任藏書處。”葉適《葉嶺書房記》說:“子重既累黜,仕進路絕,所居林阜折旋,號七星山,葉嶺尤近。草木之陰與几席相錯,因度為書房,曲徑修廡而讀書其中,以為材無用於世,則姑寄於書而已。”

清中葉,平陽著名學者葉嘉棆曾來過葉嶺,寫了一首《過葉嶺山房》詩:“袍袖雍容首列臚,武人未必不知書。中庭計就臣心亶,幕府功高子職舒。頃刻指揮成大業,一方奔走奠神居。山房剩墨今何似?異代旌弓著式閭。”並自注道:“在步廊。蔡知閤諱必勝,公子諱任,字子重。”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遺址(東) 雅稱龍枕山

民國《平陽縣誌》卷三《輿地志三》載,“鳴山之西北為步廊山,又西為葉嶺,下臨步廊村,宋蔡氏世居於此,有蔡任葉嶺書房遺址。迤東北為大金山、小金山,轉西北為竹山,又東北為湖邊山,一名湖嶼,共為七星山。”

在步廊村,村中有兩座小山,中間有緩坡相連,後來因交通發展,有公路從中穿過,分割成兩座獨立的山。該村退休教師黃錢媄告訴筆者,這兩座山,當地人合稱為“元寶山”,大概是因其兩邊高中間低,形似“元寶”;或是兩山相連,形如一條扁擔橫挑兩籮筐,所以也叫“扁擔山”。

為此黃錢媄老師為步廊長樂亭寫下楹聯:“

步入花園龍景山,廊接金廓銀揚壇。

月映潭面潭映月,潭波浪湧浪波潭。

東展凰山百鳥飛,南生龍潭千獸居。

西臨元居七星池,北向金銀元寶地。”

當問及葉嶺,他表示沒有聽說過。

後來採訪了步廊村鄰近的三杆橋村小診所醫師鄭來飛,他說20年前,村北原有一座小山丘,形似筆架,當地人稱“筆架山”,高二三十米,山體不大。山南有一磚窯,豎著很高的煙囪。後來,隨著山石開採,該山逐漸消失。遺址現為兩幢三層民房和老人協會房子、油菜園子佔據。

筆者瞭解到,該山雅稱龍枕山,也叫龍泉山,橫臥於步廊和三杆橋兩村之間。筆者記得小時候從三杆橋過步廊村,需翻過一道嶺。嶺將山分成東西兩側,呈東高西低之勢。西側現在還留有一土坡,那一片竹園就是。那嶺還是現在這條路的位置,只不過現在被降坡了,又澆築了機耕路。順著村民所指的這條步廊和三杆橋兩村相連的水泥路,仔細觀察,該路段還存在平緩坡度。路旁有一口古井,名“龍泉井”,可想而知以前的龍泉山(龍枕山)山體一直延伸到井邊。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三杆橋村,解放初期屬鳴山鄉垟底行政村,後單獨設為行政村,歸水亭鄉,村中葉氏為大姓,近半數的村民都姓葉。在民國《平陽縣誌》所附的《城區萬全合圖》下圖,若將七星山用線條連接,一個北斗七星的形狀呈現眼前。其中,鳴山、河邊山(湖嶼山)、金山(小金山)、竹山在地圖上均有標註。但坐落在步廊村以及步廊和垟頭之間的山岡只標有山脈標識,未標註山的名稱。步廊村兩座相連的山岡是步廊山和大金山已無存疑。

而步廊與垟頭之間的村莊即是今天的三杆橋村,因是解放後才單獨設村,故在民國《平陽縣誌》所附的《城區萬全合圖》上並未列入。但在該地圖上的步廊與垟頭之間,有個標註成山脈的地方,便是當地村民所稱的龍枕山,應該也就是歷史上所記載的葉嶺山。

“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葉嶺和葉嶺書房在平陽曆史上的輝煌一頁早已“翻”過去了。雖然書房不在了,山也消失了,但書香還在,剩墨猶存,還留在地方文獻和人們的記憶中。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葉嶺傷心零落盡,萬全已闕七星山

民國《平陽縣誌》附《城區萬全合圖》,左圖為葉嶺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