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學習,非得讓他學他就裝樣子學,實際還是偷偷的玩,能否給點建議?

用戶4853881524799


孩子不愛學習,首先家長要和孩子溝通,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後分析解決。




孩子不愛學習,一般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缺乏學習興趣

很多孩子常常覺得學習枯燥乏味,沒有趣味性。

電子遊戲,小視頻、動畫片,和同伴兒一起玩,這些相對於學習,對孩子來說更具吸引力。

有一門課學的不好,不被肯定,所以愈加不愛學。

應對方法:

父母通過和孩子溝通,瞭解到孩子的真實情況。

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覺得學習枯燥沒意思,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還是覺得老師講的聽不懂,又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如果孩子覺得是內容沒意思,可以問一下他感興趣的是什麼內容,那麼我們就有針對性的為孩子挑選一些與學習相關的、趣味性強的書籍或遊戲,通過閱讀或者玩耍的過程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如果說孩子是對老師講課聽不懂,那麼可以,委婉的找老師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給老師提一些建議,比如說變換一下講課的方式,講課的節奏,或者是多和孩子互動的一些情況。


學習環境

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裡人聊天、看電視,刷手機,那各種聲音都會對孩子造成干擾,使其無法集中注意力。

應對方法:

建議有條件的話,可以給孩子單獨一間房間,給孩子營造一個寬鬆、舒適、並且不被打擾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專注地去學習。

父母方法不當

如今,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家長陪在身邊,發現一個字寫的不工整,立刻給擦掉;一道題沒算對,也立即給孩子指出來。

其實,這樣就對孩子注意力造成干擾,長期以往,就會讓孩子越來越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還有就是,父母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尤其在孩子考試不理想的時候,過度的批評和打擊孩子,這樣慢慢的就會導致孩子自信息心不足,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

應對方法

其實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把家庭作業按科目進行任務拆解,把每一門按作業量做一個時間預估,比如語文作業20分鐘,那完成一項,孩子檢查完了拿給家長檢查,這時候父母就把孩子不會或者是錯了的題,以及沒有寫工整的字,集中給他指出或糾正過來。

還有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這樣很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覺得你喜歡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的學習成績、他的分數。

當孩子考試不理想的時候,家長要多坐下來和孩子分析原因,是粗心大意,還是知識點沒有掌握,然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


多肯定多鼓勵

我們平時一定要多鼓勵孩子,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要多誇獎。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因為我每一個孩子,他的認知水平和發育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的學習能力也不一樣,那學習效果也就不一樣。

我們只要知道,孩子尚處在發展中,以後各方面的能力會慢慢地完善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愛和耐心,在他們能力不足或者無助的時候,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鼓勵,這是我們父母要做到的。


若水說育兒


我是銣萍,一個把心理學和語文教育融合起來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不贊同您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的負面標籤,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都願意學習和成長,您眼裡的不愛學習,可能另有原因。

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看到第二點了。

第二,這是多大的孩子?您在問題中沒有具體提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採取的輔導措施是不一樣的。

第三,您要孩子學習的內容有多高的難度?您提供了什麼幫助嗎?如果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您讓他學小學的內容,並且不注意引導的方法,沒有哪一個孩子看一眼就會,沒有哪一個孩子對難度太高的知識點會感興趣。

第四,一個孩子對於自身不感興趣不擅長的東西,也是沒有學習的熱情的。譬如,您覺得提前學習新概念英語很好,對將來的升學很有幫助,但是,你的孩子就是對英語不感冒,看見英語課本就頭痛,您還要他自己學習,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譬如我教的學生都是七到九年級的,有的孩子升到七年級了,還不會拼音,請家長來學校瞭解情況,家長滿腹委屈,說:“我都給他在新東方報名了,但是他去了一兩次就不肯去了,在家裡學習就是磨洋工。”我說:“您先陪孩子把每個字都認準確,他就慢慢願意學習了。”但是,家長以事務繁多來推脫,我說:您實在要請家教,就請個小學語文老師或者能準確讀音的大學生吧。但是,家長又覺得不值得。您給的卻不是孩子想要的,您要的卻不是孩子給得起的,您讓孩子怎麼去學習?

第五,言傳身教很重要。您讓孩子學習,您學習了嗎?您都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您要看電視玩手機交朋結友,憑什麼要求孩子靜靜地愛學習呢?

所以,蹲下身來,放下父母的架子,平等地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需求、痛點,從細微處著手,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做到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學習,我想孩子一定會慢慢愛上學習的。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願您對孩子付出加倍的耐心。

祝您好運!



銣萍


那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呢

1.孩子愛玩是天性,大人現在不照常手機不離手嗎?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枯燥無味的

2.孩子有可能是不會,或者不想學習,因為他無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且毅力也不堅定

3.孩子有可能學習的時間久了些,或者有其他的想法

基於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讓孩子慢慢的愛上學習

1.給孩子多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且以後能夠享受好的生活條件,這個需要家長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教育孩子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2. 靜下心來和孩子聊一聊他心裡的想法,好的方面,我們及時鼓勵並支持獎勵,不好的,及時改正或者處罰,標準需要提前指定,讓他看到做好後的希望和獎勵,獎勵要大,處罰要小些,後續可以加碼

3.對於不會的問題,我們要悉心教導,千萬不要發火,發火傷身,而且未必能夠解決的了問題。

4.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在家也一樣,要注意時間節點,勞逸結合,作業前給出時間要求

5. 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能一味地強硬,也要時不時的放下身段,鼓勵是最好的催化劑,不要吝惜自己對孩子的讚揚。

希望可以幫到你,大家一起努力前行(●°u°●)​ 」



富賈巨賈甚燚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首先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會這樣和孩子解釋學習的目的:學好了你長大就可以實現你的願望,學好了你將來就可以出人頭地,學好了就可以考個好的大學,出來就可以找個好的工作,可以掙大錢等等。但孩子不理解:這是將來的事,將來的事和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現在還是讓我玩會,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學習?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是學了知識後要去實踐,那才是一件開心的事。打個比方:某個學生上了一堂營銷課,老師教了一套方法,出門可以掙個10萬元,教完了老師只是讓這個學生在課堂上覆習一遍老師教的方法,我估計這個學生會覺得很枯燥。如果這個老師讓這個學生出門用他教的方法去實踐,這個學生用了老師教的方法去掙了10萬元,我想這個學生一定會很開心,然後他就會更想去請教這個老師教他掙100萬的方法。那他就更會努力的去學了,學了習,習了學……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循環。說白了就是學以致用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說孩子不愛學習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只學不習”。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知識,如果沒有學以致用,哪能有學習的興趣呢?就像喜歡天文的物理好,喜歡閱讀的作文好,喜歡旅遊的地理好,喜歡逛博物館的歷史好…….這就說明“習”的重要。孩子學知識的實踐環境,需要我們家長來營造。就像我孩子在數學方面比較突出,因為從小帶他去餐館吃飯,買單時就培養他算賬,有時候我故意算錯了,讓他算,然後他算對了,我會說:“你原來數學這麼好,爸爸都不如你!”讓孩子知道原來數學可以算賬,而且還比爸爸強,他覺得得到了認同,並學以致用,這樣激發了他更好的學數學的動力。

我覺得影響孩子不愛學習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否建立了正確的學習認知;二、是否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三、是否具備學習動機。這幾點都不能光靠“講道理”來傳授給孩子,其實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習”的快樂可以讓人更愛去“學”,所以家長只要在“習”上多做文章,孩子自然就會好好學習。








生活家ok先生


熊孩子很多,當年我就是,好在沒有一直熊下去。

提提我的想法吧:

1、不愛學習,一定有原因,家長需要找出來,然後破解。

1)或者是基礎不好,怎麼學都沒有進步,失去學習動力。

2)或者是玩心太重,覺得學習沒有意思,對學習沒有興趣,所以更喜歡玩。

3)家庭平時對孩子的學習關注不夠,沒有培養好孩子學習的習慣來。

2、孩子裝樣子學,其實還是玩

1)你還是需要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跟孩子溝通,定下彼此認可的規矩,比如,放學先做作業,作業完成好,家長檢查過後認可了,才可以去玩。比如,學習期間身邊不能放手機等等。

2)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導致他沒有學習的動力和信心,那麼,需要幫助孩子把原來落下的功課、知識點等等補上,把現在的課程跟上,並對孩子的進步隨時提出表揚和鼓勵。孩子覺得自己一天天有進步,成績慢慢好了,就有了成就感,對於學習自然多了信心,也多了興趣。

3)建議不要給孩子單獨設立一個書房,這樣的話,孩子隨時可以關上門,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家長也無法監控。其實,如果家裡客人不多,書桌完全可以放在客廳,放在家長眼皮底下。

4)家長要在家裡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好氛圍,並且自己也儘量培養出讀書學習的好習慣,給孩子個榜樣。起碼做到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開著電視,不要大聲說話干擾孩子等等。有付出,才有收穫。


豆子也是醉了


做為一個男孩子的媽媽,在陪伴孩子的 學習成長過程中,我的切身體會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我們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將來上好的大學,在人生當中取得成就。所以我們中國的家長,百分之百都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對於學習重要性的瞭解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掌握。

有些孩子是幸運的,他來到這個世界上,通過與父母的互動,父母告訴他學習是快樂的,是好玩的,所以他最初的學習經驗是快樂的。而另一些孩子是不幸的,沒有人告訴他學習是快樂的,反而告訴他學習是痛苦的,所以他最初的學習經驗是學習就得痛苦。

人 是一個有機體,有機體的基本生物學法則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個法則的。 讓孩子喜歡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在學習上找到快樂。如果孩子學習的最初經驗是我不會,這很難很痛苦,然後你在逼著孩子去學習,把他培養成一流的科學家,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英語單詞,如果他想學習在他眼前過一遍,他就可以記住,如果他不想學習,要在他眼前過164點才可以記住,那就意味著學習與不想學習有快樂與沒有快樂之間的差距在100倍以上,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培養好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祺祺媽聊教育


這是孩子沒有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從以下著手:

第一:陪他學習一段時間,他學習的時候你靜靜地在旁邊自己也看書或者練字,營造好的學習氛圍,你的認真也會感染他,時間長了,就可以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

第二:每次問清楚他的作業是什麼,讓他感到你作為家長,是用很認真的態度在對待孩子的學習,他也會認真起來。檢查他的作業,不是一目十行地檢查,是仔細地去檢查,他也會認真地做作業

第三:剛開始每次不要讓他做太多作業,先佈置一個或兩個非常具體的任務,比如,做兩道數學題,要求他只要能認真地把這兩道題做完,就獎勵他他想幹的事,這樣,小的任務特別容易造成,在他內心會形成很愉悅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也會促進他更加熱愛學習。以後隨著狀況的好轉,慢慢加量。

第三:最忌諱,陪孩子學習的時候自己看手機,也要自己學習。

總之,自己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態度,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相對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養成的。最後祝願你的孩子能有所進步[呲牙]





程老師說教育87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沒有那個孩子是不愛玩的。玩,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休息,孩子從玩中能得到極大的滿足。而學習,則是強加給孩子的,為了獲取知識、及以後為社會服務的技能而獲得報酬生存的一種人為的行為,這種行為相對於玩,肯定是枯燥的,沒有可比性。經常小時候有句話:學習累了,可以玩會。這句話生動的展示了“玩”和“學習”的對立!

這樣看來,讓孩子一味的學習不現實;讓孩子一味的玩,更不現實。沒有興趣的學習,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玩,更是玩不出人生,玩不出理想的!那麼,如何讓孩子能真正地坐下來認真的學習呢?其實,祖上有句老話早已有交待,那就是: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所以,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的孩子父母,就顯得責無旁貸!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門大學問,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時間和足夠的耐心,更需要陪伴和細心瞭解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知道孩子學習方面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學習,在學習上更多地是誇獎,而不是生硬的要求。再,學習中的很多內容離不開生活,可以用很多生活故事融入學習中,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三,給孩子創造一個濃郁的學習環境。很多從事教育的家庭中,孩子看書學習非常自覺,那是孩子有樣學樣,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長期影響的結果,可見對孩子的影響之深。總之,人之初,與其吆喝著孩子學習、提高成績,不如養成孩子愛學習的習慣,這種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山上草雞蛋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都喜歡玩,何況是一個孩子呢?但是玩要有度,不能什麼時候都是玩,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說的直白一點,你的孩子就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他既沒有學習目的,又沒有學習興趣,更沒有遠大的理想。我建議你在《今日頭條》裡找到宏君的一篇文章《兒子的成長》,看看他是怎麼因勢利導教育他早戀的兒子的。像你的孩子這種情況,打罵都是無效的,只能因勢利導,花時間多陪陪孩子,多與還子溝通,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引領孩子走上正規。我給你講講我自身的例子,我的女兒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日子裡,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說,她要去打工,我當時非常著急,馬上就要考試了,我說你考試畢不了業怎麼辦?她說她能考好,同學都給找好了,什麼事都不能自己作主,你就讓我作一次主吧!我急得沒法,我緊急得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不讓她去不也不能踏踏實實地學習,我沉了沉就答應了她,我說去吧。第二天她就去了,上了一天班,累壞了,晚上給我打電話說,還是學習好,然後踏踏實實學習,很好地完成了學業。我覺得這件事我做得很正確。我希望你讀了我的故事和宏君《兒子的成長》能幫到你。祝你兒子學習進步!祝你心情愉快!全家幸福!


時代的荒唐


其實,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真正的學習狀況。

這裡面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習習慣、方法、態度、動力、興趣、成績。

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把成績作為最重要的參考,甚至是唯一的參考。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最懂孩子們的幻星姐姐今天給家長們帶來三個方法,讓你教會孩子如何對待學習。

1、坦然對待考試失利

想要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就要先走進他們。

作為家長,只要能夠跟孩子拉近距離,就能夠第一時間得知他們的所有信息。

無論是成績,還是心事,他都願意跟你講。

反之,如果我們不懂他們、不理解他們,稍微跟我們說點什麼就急著批評指責。

那麼,孩子對家長心裡有防備,就會什麼都不願意講。

成績一出來,每個孩子都會很忐忑。

這時候,需要家長有兩種對策。

第一,成績好可以誇獎他們,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可以是允許他們多吃一顆巧克力,也可以是燒一頓他們愛吃的好菜。

獎勵不在多貴重,只要孩子看到你為他真實地做了什麼就足夠了,不僅僅是空口表揚。

第二,成績不好——

不批評,但是你要看他的試卷,並要求他們把所有錯題弄懂,並在你面前重新做一遍。

完成後,依然可以獲得獎勵。

一次的成績不好不能代表孩子的水平,分數和排名也已經沒有辦法挽回。

但把錯題弄懂,重新做一遍,是最正確、最高效的對待錯誤的方式。

久而久之,他們會明白——

優秀應當是一種習慣,也應當是一種選擇。

他們有權利選擇學得更好,得到獎勵。

也可以在考試失利的時候,真正面對自己的錯誤,並將它們真正地學會、並改正。

這也是一種獎勵。

你們之間一旦達成這種共識,孩子就不會對你設防,反而會覺得你很尊重他們。

引導孩子的同時,你也可以更清晰準確地得知他們的學習狀況。

2、成績不是學習的全部

要告訴孩子,學習分兩種。

一種是學習成績,是刻板且必要的,通過上學獲得;

而另一種,是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

它是靈活而璀璨的,可以通過閱讀、旅行、觀察生活獲得。

成績好,並不代表孩子將來可以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

在他們沒有走出家門之前,需要足夠多的知識,去認知這個世界。

你需要告訴他們,你的一生不止有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成績單,還應該有更精彩的人生。

從小愛看書、看繪本的孩子,更容易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理想和目標。

他們在書中閱讀過的正義、善良、勇敢、美德、尊重,就會化成他們的思想。

總有人形容大學畢業的場景是“劍尚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其實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不夠,怯而生畏。

如果孩子熱愛閱讀,他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變成他們將來行走江湖的“配劍”。

真到了“仗劍走天涯”的那一天,將會滿心期待,壯懷激烈。

3、積極與孩子做知識互動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抽空滿足一下孩子小小的虛榮心。

可以問問他們,最近背了哪些拿手的課文,讓他們背給你聽。

問問他們,有沒有哪一課的單詞掌握的非常好,可以考察一下聽寫。

有沒有學會了哪道複雜的數學題,讓他們講給你聽。

讓他們有機會在你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一個得到你認可的機會。

為了持續不斷的認可,他們會對新的知識更有挑戰之心,不會沉浸在過去的成功之中。

你還可以吹吹牛,談談過去哪一科你最喜歡學,學得最好。

也可以談談哪一科你不喜歡,但是後來發現它不難,學得還不錯。

這樣,潛移默化地增加孩子對某一個科目的興趣。

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忙,很難抽出大量的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

他們注意到的只是孩子"會做"、"不會做"或者"考得好"、"考得不好"的結果,只依據成績來判斷孩子的學習情況。

即使沒有時間關注,也希望家長們可以對孩子們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誤解。

學習成績不是學習狀況的全部,學習技能也並不是成績就能夠評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