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低學歷發財概率有多大?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大學學歷不重要

【大數據揭秘:低學歷者成為有錢人的概率有多大?】美國勞工部等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個教育階層都顯示出明顯的級差。中國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者平均收入比起高中文化勞動者有質的飛躍(超過2.5倍的差距)。下圖為美聯儲St. Louis分部的統計數據,說明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需大於40歲)與家庭淨財富超過100萬美元的比例關係:碩士學歷以上家庭比高中學歷家庭的百萬富翁比例高30倍!

低學歷發財概率有多大?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大學學歷不重要

半個月前,我去吃火鍋,坐在我隔壁那桌是幾個年紀和我相仿的姑娘小夥子,中午吃火鍋,店裡麵人很少,以至於我可以很清楚地聽到他們的一字一句。

“所以啊,我就說,學歷什麼的,真的不重要,打好人際關係,處理好人際網,這個重要多了。”一個穿灰白色條紋針織衫的男生如是說。

“現在這個社會,人際關係多重要啊,學長學姐手裡面有很多資源的,你看看那些死讀書的人,除了讀書上面都不會,一點兒人際交往能力都沒有。”另外一邊的一個姑娘附和著。

我撈起一片毛肚,往油碟裡蘸了一圈,繼續聽他們講。

從對話裡面我知道了他們算是我的學長學姐,目前大三,就讀於川內某所二本院校,考完試了幾個人出來吃頓火鍋。

那天的牛肉和藕片都不太新鮮,熱氣騰騰的水霧覆住了我的鏡片,這讓我感覺不是很舒服,隨之讓我感到難受的,還有學長學姐們的那番話語。

或許是因為我有著和他們不一樣的看法吧。

我一直對考研某老師老師的一段話記憶很深刻,他說:世界五百強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員工,他們都是騙你的,因為齊齊哈爾大學的學生,他們沒機會!他們根本沒機會!!!

眾所周知,齊齊哈爾大學在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是二本招生,學校目前只有碩士點沒有博士點。

其實我所在的學校自身實力也不錯,再加上我的專業算是學校的優勢專業,其實也還好,但是學校名氣不大,只是個普通一本,我自身也有很多短板,所以,我一直把學歷和學力(學習的能力)看得很重要。

說實話,每當提起類似的話題,我都會挺自卑的。

某次我去做頭髮(好了,只是單純做頭髮,別瞎想),Tony老師問我:“大學生吧。”“是啊。”

“我猜猜啊,南大的?”他頓了頓,“南大這個學校不錯啊,不管從學術氛圍還是師資力量......”

洗完頭沒有吹乾,髮梢上面很多水,我只能輕微搖搖頭。

“哦?東南的啊?那也不錯啊,東南人文氣息很強啊。”

他後面的話我沒有聽清楚,當時只覺得胸口悶得慌,但是在那種情況下我連大氣兒都不敢喘一口。

低學歷發財概率有多大?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大學學歷不重要

我之前在天涯上看到一個讀大四的學生吐槽,他就讀於天津某所二本院校,應該是求職多次被拒。

他說到:憑什麼現在的用人單位第一眼看了學歷就把人拒之門外,二本學生怎麼了?二本學生就該找不到好工作嗎?

看了這篇帖子,我真的是既感同身受又覺得無可奈何。

“不好意思,我們只要985畢業的同學。”

“對不起,我們只看top10畢業生的簡歷。”

......

這種類似的話我聽身邊的學長學姐抱怨得多了,可是又有什麼用呢?好的用人單位門檻就在那邊啊,你沒有學歷這塊“敲門磚”,連敘述自己實力的機會都沒有。

上次去成都參加活動,和一個HR閒聊,說到這個問題,她給我舉了一個例子。

“我這樣子告訴你吧,我拿塊磚頭,往春熙路上一扔,倘若砸到了10個人和你差不多大,那麼我相信,這裡面有9個人都是大學生,如果有6個二本同學,2個普通一本,1個知名大學,你說,如果是你,你真的有興趣有時間一個個去了解剩下6個同學的自身實力嗎?”

我笑她例子太誇張,我還打趣到:“你這塊磚頭得有多大才能打中十個人啊。”

其實後來想想,例子太誇張,可是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

我以前說過一句話叫: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不公平到你用了四年的時間來努力,到最後還是一紙簡歷把你拒絕;可是這個社會又太公平了,公平到時隔四年,你依然得為自己曾經的成績買單。

繼續看帖子,結果那位同學到大四了,連正規的PPT都不會做,計算機最基礎的知識也不會,四級飄過,還美其名曰自己過了。

有網友問他,office,c語言,vb你至少得擅長一個吧,他回一句別人:我學土木工程的,學這個有什麼用?

網友質疑他四級分數太低,他的回應卻是:我又不出國考那麼高幹嘛?

花了半個小時我把帖子加評論全部看完,這下我真的只能攤手,20出頭,拿不出好看的學歷確實可怕,可是更可怕的是,你連不俗的實力都沒有。

低學歷發財概率有多大?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大學學歷不重要

之前考研成績出來了,後臺收到了很多好消息,有過了最高學府分數線的學長,也有高出心儀學校分數線一大截的學姐,這裡面,我最替她高興的是小梧學姐,她給我發來消息:“武大我覺得穩啦,我現在在書店,還是要好好準備一下複試。”

我給她發去一個很大的擁抱,如果當時她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定要把她拉去小酒館喝上一杯。

學姐的學校不好,很不好,不管是學術氛圍還是師資力量,在網上有一票兒黑歷史,她的身邊也有太多抱怨自己的文科專業為什麼還要學高數,自己不出國為什麼非要考英語,現代學學了也沒用,為什麼一週有那麼多課?

看小說,撩小哥哥,逛街,美妝......回憶起最初那半年,她用了“頹廢”來形容。

後來也不知道怎麼,突然開竅,想要好好學習,想考研去武大,她心儀的男孩子在那邊呢。

無數個日日夜夜,無數個靠咖啡走過來的日子,從一群燈紅酒綠中走出來,到自己一個人坐在寥寥的自習教室,連鎖門大爺都認識她了,下雪天實在太冷,十一點鎖門,她走出來,大爺遞給她一個熱騰騰的烤紅薯:“姑娘,快趁熱吃。”

還是怕自己考不上的,考完那天晚上,我陪她聊到凌晨三點,她一宿沒睡。

直到昨天晚上她才告訴我,查到分數那一刻,她坐在電腦面前嚎啕大哭:原來,我真的做到了。

低學歷發財概率有多大?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大學學歷不重要

越長大越覺得logo,標籤此類的詞彙愈發重要,我很欣賞那種深邃到骨子裡面的人,可是生活往往就像鞭炮,噼裡啪啦就炸個不停,還沒意識到煙霧裡面到底有什麼,等待你的就已經是完完全全的殘灰了。

誰有那麼多時間來了解你呢?

我們總是說不希望貼標籤,不希望分層次,其實暗地裡,還是自己把自己歸在了一個又一個圈圈裡面,像等待挑選的蘋果,極力的準備好乖巧的表情來待人把我們選到他的籃子裡面。

這是一個很壞的時代,可是這也是最好的時代。

要深深的明白,大學裡面,所謂人際關係遠遠沒有充實自我來得重要。

你認識誰,學長學姐手裡面有多少資源都不重要,生活的鏡頭對準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生活本來就有很多不公平,可是你要平衡,你能做的,只有加重自己的砝碼。

說得狠一點,如果你是二本學生,很多學校給不了你的,你就只能自己給自己。

抱怨是永遠沒有用的。

所以,請你以後或者現在對你的孩子這樣交流。

:你想成為百萬富翁嗎?

:想!有錢了能做好多事情。

:是的。我們需要錢來維持基本生活,多一些錢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很多願望,甚至還可以幫別人來實現願望。有很多有錢人都是慈善家,會捐錢給需要它們的人用。

今天這個新聞,說的是受教育和變成有錢人的關係。簡單說,就是讀書越多,拿到越高的學歷,變成有錢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那就是說我們要上很多學咯。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有人統計了不同學歷的人群收入水平的差別,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本科、碩士畢業的人,掙的錢都比高中畢業的人多得多。

:可是,我們也經常聽說沒有讀大學的有錢人啊。比如,你說過那個開發蘋果手機的喬布斯?

孩子,有錢人並不一定都上了大學,但是高學歷成為有錢人的可能性會大很多。可能100個高中畢業的孩子裡面,有兩三個成為富翁,但是其他九十多個,是什麼情況呢?之所以對高中畢業的富翁有這麼多的報道,說明它很少見啊!

多讀書,影響的不光是收入,還有你的見識、胸懷,甚至還有心情。讀書多的人,情緒都會更穩定一些。現在是你讀書、上學的時間,用好它。

網上“讀書無用論”的說法不少,這裡用實證的例子告訴孩子,上學、讀書是件有期許的、值得努力的事情,不要因為小小的困難就放棄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