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等你來|你們40多年前對我的好,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

這些年來,馮寶福老人一直在尋找曾經與其一起工作過的兩位同事,但始終沒有消息。


48年前,年僅15歲的他上班時得到了兩位同事的悉心幫助和照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由於工作變動互相失去聯繫。40多年來,老人奔波於蘭州和天水之間四處尋找。


幸運的是,在蘭州晨報尋親專欄《等你來》的幫助下,目前馮寶福老人和其中一位同事再續前緣。

等你来|你们40多年前对我的好,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馮寶福

“他們對我太好了”

今年62歲的馮寶福老人,已經從鐵路系統的工作崗位上退休兩年了,人到了這個年紀,總喜歡回味過去的時光。

老人總是想,現在的幸福生活和曾經兩位同事的幫助分不開,可是現在最遺憾的是找不見曾經給他最大幫助的同事了。

時間回溯到1970年,由於生活所迫,年僅15歲的馮寶福在天水海林軸承廠熱處理車間上班,做了一名熱處理工。剛進廠裡,年輕的馮寶福啥都不會,對工作很陌生。這時候,年長一些的同事錢傳亮、劉德意就手把手教他,讓馮寶福很快對工作得心應手。

等你来|你们40多年前对我的好,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70年代的馮寶福

兩位同事的幫助不僅限於工作,在生活上也給予馮寶福最大的照顧。由於同住一個宿舍,兩位同事對馮寶福很是友好。經常噓寒問暖,像對自己的弟弟一樣照顧馮寶福。

“錢傳亮還經常鼓勵我多學習,要進步,不能浪費青春。”馮寶福回憶,正是由於同事的鼓勵,讓他有了上進心,最終獲得參軍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馮寶福依然清晰地記得錢傳亮、劉德意兩人親自送他參軍的一幕,“我的衣服提前打包寄到部隊了,我從單位往部隊走的時候,全身穿的都是劉德意的衣服,包括內衣。”

等你来|你们40多年前对我的好,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錢傳亮

“就是想和他見見面”

從1974年參軍離開同事,到1978年轉業後到蘭州鐵路公安系統工作,期間馮寶福和兩位同事經常保持著書信往來。剛轉業後,馮寶福就立即到天水曾經工作的廠裡看望同事,錢傳亮也到馮寶福工作的地方探望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偶然一天,馮寶福發現聯繫不上這兩位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同事了。

等你来|你们40多年前对我的好,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70年代的錢傳亮

“只知道錢傳亮是蘭州人,父母在鐵路系統工作,劉德意是上海人,原住址在上海市四川北路。”馮寶福告訴記者,40年來,他多次打聽兩人,均沒有消息。他到天水海林軸承廠查兩人的檔案,只知道錢傳亮調到天水鐵路信號廠,但是也沒找到。這些年他也多次到鐵路局附近打聽,也沒錢傳亮的消息。只聽說劉德意可能回上海了,也聯繫不上。

馮寶福說,他永遠忘不了40多年前兩位同事對他的幫助,這些年一直想找到他們,“一生能夠遇到幾個全力幫助自己的人?他們在學習、做人等方面幫助我,對我的一生起了很大作用。他們對我的好,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我的心願就是和他們見見面!”

“他是我的好朋友”

5月24日,經過蘭州晨報尋親專欄《等你來》的全力尋找,尋親記者聯繫到了遠在南京的錢傳亮。根據線索核實,錢傳亮和馮寶福確認了雙方的身份。錢傳亮向記者確認:“他是我的好朋友!”

據瞭解,錢傳亮後來從天水調到蘭州一家單位退休,現在南京生活。由於沒有電話,馮寶福的上班地點也有變動,所以一直聯繫不上。“同事之間互相照顧是應該的。”錢傳亮老人告訴記者,在和馮寶福相處的4年間,關係非常要好,這些年也一直想聯繫,但是沒有聯繫上。

“非常感謝蘭州晨報尋親專欄《等你來》的幫助,如果沒有你們,我也許很難找到我的同事。”馮寶福告訴記者,經過他和錢傳亮初步溝通,兩人下月可能在蘭州見面。

馮寶福希望蘭州晨報尋親專欄《等你來》能繼續幫他找到同事劉德意,他也和錢傳亮及其他同事聯繫了,都知道劉德意回上海了,但沒有具體的聯繫方式。

蘭州晨報尋親熱線0931-96555繼續開通,希望知情者及時提供線索,讓40多年前的深厚友誼延續。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張鵬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