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太行畫廊”——性空山,美險奇靈養生地

在黎城縣北部,有一個風光秀美、歷史悠久的小鎮西井鎮,村的西面就是海拔1500米的性空山。這裡重巒疊嶂,碧樹蔥蘢,溪流潺潺,集美、險、靈、奇於一體。

“太行畫廊”——性空山,美險奇靈養生地

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素有“太行畫廊”之稱,形成了以太行紅山風景道為主題,凸顯太行紅石、紅色搖籃、離侯古國、高山峽谷等為特色,將性空山、廣志山、黃崖洞等景區連為一體的大型景區。

其中的性空山,被視為修身養性的絕佳之地。遊人攀登此山不僅可以領略山的美、險、奇、靈等內在神韻,還能每觀一景聽到一個美麗傳說,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傳說讓人浮想聯翩。天然的環形山道,叢林中的長流小溪,奇特的山形地貌,構成了性空山自然獨特的生物磁場,對人體養生保健極為有益。

性空山,俗稱“杏核崖”。在山西境內的山中,唯有此山以佛理命名。

“太行畫廊”——性空山,美險奇靈養生地

此山最為傳奇的是,山崖裡的三佛廟至今保存著開山老祖李道人的肉身。山中依崖而建的老祖殿,就是李道人的道場。

據山上老祖殿的碑文記載,李道人生卒名諱不詳,太原府人。李道人天性好善,參禪問道,尋幽訪勝,走遍各地的名山大川。一日,他夢到有座性空山,便沿太行山南下,尋找此山。來到性空山後,見此地靈山秀美,便留下在此隱居,靜養身心。於是,他開三教之門,採藥行醫,拯救百姓之苦,至此香火不斷,延續到今。清嘉慶年間,他坐化於老祖殿內一把古藤座椅上。弟子們將其扶到崖後石床上,並給他身上披上布被,用石頭封於崖內。歷經兩個多世紀,其肉身依舊容顏未變。

“太行畫廊”——性空山,美險奇靈養生地

從山根到山腰,別看只有半里路程,卻是一件消耗體力的事情。這段路程由近90度的石階組成,是人工開鑿的,只能容一人上下,遊人只得腳蹬手攀,貼著山崖前行。

身後陡崖,身前峭壁。向後看,如臨深淵;向上望,似泰山壓頂,使人膽顫心驚。

爬完石階,轉彎處便看見長約10米、寬半米,橫臥在千米峭壁中的捨身崖。據說,當年有一夥山賊想佔領性空山,李道人的弟子捨身護山,便有了如今的“捨身崖”。

過了捨身崖,順著直通性空山巔的腰道直上,就到了臥虎洞。傳說,李道人在此修行時,養的一隻看山虎,就住在洞裡。洞深約5米,廣口,裡面光滑。從這裡可以看到通往性空山巔的唯一山道。老虎貌似通人性,終日恪守洞中。如有香客進山燒香叩頭,它便守臥於洞中;一旦有山賊進犯,它便會跑出山洞長吼幾聲,把賊兵嚇跑。如今,虎去洞空,只留下這美妙動聽的傳說。

過了臥虎洞,一條山谷直瀉下來,兩面的山崖如刀切般形成一個天然山門。往前20米,便是香客燒香叩頭的茅庵寺。過茅庵寺,山間小路,曲曲折折通向山頂。

還有九龍腦、峰背巖,東圪嘴等許多自然景觀,也是奇峰突兀,怪樹參天,令人不能不心之想之,流連忘返。

山頂東有相互對峙的二虎山,南有神仙峰。西有鳳凰山,北臨金雞寨。性空山,美、險、奇、靈,其內在神韻,只有攀登者才能真正領略到。

有奇景必有奇險,性空山四周全是懸崖峭壁。從山下遠望性空山,有一處地形極像人的鼻子。此處地勢險要,高有萬丈,幾乎無路可通。

站在此處,向下看是萬丈深淵;向上望又猶如泰山壓頂。遊人只能手扶蒼石,面朝絕壁,如履薄冰地從崖邊通過,因過此處猶如走閻王殿,讓人膽顫心驚,然後通過此處又有清風拂塵的感覺,頓時心曠神怡,所以被人們取名為“閻王鼻”。

在性空山後山西側山岩下,有一處建於清同治年間的三佛廟,現有南北陪房二間,正殿三間。殿內兩側的兩通青石碑比肩而立,一通是“三佛廟創建碑序”,另一通是“重修三佛廟碑記”。碑文不僅記載了三佛廟的由來,還詳細地告訴後人整座性空山佛道活動以及李老祖的蹤跡始末。

三佛廟旁的一塊空地,在青松掩蓋下,這裡是除李道人外的五代性空山住持長眠之處。

在老祖殿正西山巔有一巨峰,人稱“石老漢山”,高約千米,直徑30餘米,孤峰嶙峋,直插雲天,自古就有“通天得靈”一說。在蒼茫雄渾的太行群巒之中,遠眺此山,猶如一位老漢躬身扶犁,揹負青天,奮力耕作於雲天之上,形態逼真,惟妙惟肖。

相傳,性空山巔耕地的老漢,家住西井鎮下寨村,家中獨子整日遊手好閒。一家三口以耕農為業,勤儉持家。每當黃昏時,老婆婆便會倚著門框,翹首等待老漢歸來。

一日,老漢到性空山巔耕地,想起自家兒子不成才,便禱求上天,願把自己化作堅石躬耕山巔,以此警示後人。他的真誠感動了上天,成全了他的心願。

這時,老婆婆正手提竹籃來為他送飯,見老漢已化作石峰,悲傷之際,竹籃裡的飯撒落了一地。隨後,老婆婆在山腳下也化作堅石,與性空山巔石老漢面面相望。

據說,從那以後,性空山巔石老漢每幾十年便會耕一次山,石老漢耕地時,對準當地哪個方向,那裡就會出一名大官。

立足性空山老祖殿前,可以看到福、祿、壽三座山峰,稱為“三星古地”。老祖殿後為九龍山之龍頭,故有“九龍圍繞三星古地”一說。

由於老祖殿所處位置,地理五行俱全,氣場獨特,是天然的生物磁場。據說,患病者來性空山養上十天半個月後,就能康復下山。雖然這一說法沒有實證,但就性空山清逸幽雅的環境來看,確實是一處精心調養身體的好去處。如今開春時節,不妨到性空山一遊,放鬆心情的同時,貼近自然,感受黎城的太行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