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10億公司債才賣5千萬,明天還有8億債務到期,東方園林怎麼了?

5月21日,東方園林(002310)發佈《2018 年面向合格投資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結果公告》。

公告稱,東方園林2018 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過 10 億元(含 10 億元),分兩個品種:品種一為 3 年期固定利率債券,附第 1 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品種二為 3 年期固定利率債券,附第 2 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本期債券發行結果顯示,品種一最終發行規模0.50 億元,票面利率 7.00%;而品種二則無實際發行規模。

10億公司債才賣5千萬,明天還有8億債務到期,東方園林怎麼了?

受此消息影響,21日午後,東方園林股價持續下挫,直奔跌停方向而去,成交量同步放大,盤中最大跌幅達9.52%,幾近跌停。

截至收盤,公司股價下跌4.01%,報收於17.94元,這也是東方園林連續三日下跌。

10億公司債才賣5千萬,明天還有8億債務到期,東方園林怎麼了?

新債發不出去

根據東方園林本期債券《募集說明書》,本期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其中5億元擬用於償還之前的一筆債務,即今年5月22日到期的超短融17東方園林SCP002,總規模為8億元,剩餘資金擬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評級報告稱,東方園林提供生態環保全產業鏈服務,處於行業龍頭地位,業務承接能力較強,在手訂單充足,且盈利能力較高,具有較強償債能力。

同時,評級報告也指出,東方園林所處行業競爭壓力加大。公司存貨中,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結算資產及應收帳款規模較大,且東方園林承接工程模式逐步轉變為以PPP模式為主,PPP項目施工期限較長,且存在投資回報不確定及業務模式風險。此外,近年來東方園林剛性債務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17年9月末公司剛性債務餘額為94.08億元,其中短期剛性債務規模達到64.64億元。存在較大的即期債務償付壓力。

根據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的評級結果,東方園林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該次債券信用等級為 AA+。

東方園林午後就公司債券發行情況回應稱,公司的發展有著與發展相匹配的資金計劃,公司債的發行利率是目前市場上正常水平,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東方園林做為PPP明星企業,拿著AA+這個還不錯的評級水平,發債竟吃“閉門羹”。原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卻僅有0.5億元,有媒體稱其為“史上最悽慘”。然而,這真能算得上最悽慘的麼?

事實上,債券發行失敗在市場中並不鮮見,近期包括盾安環境、中儲股份、二三四五、 東方集團、特變電工等在內的公司債券發行都出現問題,有的是回撥後發行未成功,也有取消發行或推遲發行的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滬深交易所債券就有69只債券宣佈發債失敗,涉及59家公司。且這69只發行失敗的債券中,37只是4月份之後出現的,佔比過半。

可見,東方園林這次攤上的事兒,還真不能算是“最悽慘”,新債發不出去的主體大有人在。

舊債還不上

新債發不出去,也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舊債還不上。

相對於發新債來說,今年市場上“還舊債”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21日晚間,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債券“17滬華信SCP002”,應於2018年5月21日兌付本金20億元及利息8876.71萬元;截至到期兌付日日終,未能按期足額償付。

上海華信指出,違約原因系“受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能正常履職以及3月1日媒體新聞事件等不利因素的衝擊,公司正常經營已受到重大影響”。這起違約也算意料之中。

本月15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公告稱,決定將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BBB+下調至B,將“15滬華信MTN001”、“17滬華信MTN0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BBB+下調至B,並將其繼續列入可能下調信用評級的觀察名單。

同在21日,“16凱迪債”受託管理人銀河證券公告稱,鑑於凱迪新能源下屬子公司凱迪生態“11凱迪MTN1”發生實質違約,已將“16凱迪債”調整至“風險類”債券,立即啟動風險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並向發行人人發函要求發行人落實債券風險防範措施,擬於5月29日召開持有人會議。

回顧此前,5月7日,凱迪生態(000939)公告稱,公司未按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應於5月5日兌付本息的“11凱迪MTN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構成實質性違約。公司表示,其發行的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違約,涉及本金6.57億元,利息4119.39萬元,合計6.9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11凱迪債”即將到期,其發行規模為11.8億元;另有三期公司債也將在今年進入回售期,發行規模合計16億元。凱迪生態2018年的債務壓力不容小覷。

而凱迪生態的例子也不是個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5月18日,年內共發生債券違約事件19起,涉及10家發行主體,違約規模超過140億元,同主體未到期債券存量規模480億。

其中不乏盾安集團、神霧集團、億陽集團、丹東港等大型企業,且涉及屢次違約、主體評級一路下調、資金鍊斷裂,發新債還舊債也基本無望。更有公司因此股份被凍結,甚至招致多起訴訟。

2018年以來違約債券列表

10億公司債才賣5千萬,明天還有8億債務到期,東方園林怎麼了?

債市遇冷原因何在

今日東方園林的遭遇,可算當前信用緊縮時期,現金流差的企業遭遇市場冷眼的最新案例。記者就此採訪了某券商從事債券銷售業務的業內人士。

他向記者表示,當前宏觀大環境,國家監管政策、方針要求金融去槓桿,金融要回歸本質,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不能在金融機構空轉。因此,要求企業降低負債水平。其直接影響是,金融機構對外放款受到更大約束。與以往貨幣寬鬆政策不同,現在金融機構都是謹慎操作,收縮資產負債表,區別於以往的信用擴張,當前整個經濟體系都在收縮信用。金融機構減少對企業對放款也是必然結果。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家運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而本輪的政策限制,是恰恰相反的操作。很多實體行業情況都不樂觀,一方面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之金融機構停止放錢,借的錢還不上,形成惡性循環。

尤其今年以來,各種違約密集出現。2018年6月到9月,是2015年債券牛市發行的各類債券(債量大,主體信用水平參差不齊,當時即使資質很爛公司都能發債)最密集到期的時間段。所有金融機構都知道,在這時間內,要規避風險。很有可能出現更大面的債券違約,理智選擇肯定是規避,甚至一刀切,暫時不進行任何操作,即使是好企業發的債也不看。對於正常企業,金融企業為了規避風險,也不投資它們的債。

當前的債券市場,一方面利率上行,金融機構投資企業債,也是優中選優,資質弱一點的企業很難拿到融資,即使拿到成本也很高。

“目前發債的情況來看,信用等級AAA 和AA+的國企債,可以正常發;而民企的情況卻要差很多,許多AAA的企業債都有可能發不出來。加之近期民企信用債違約情況連續出現,更是雪上加霜。” 他表示。

至於債市何時能夠回暖,他認為,“債券市場對政策具有高度敏感性”,債市何時能夠迎來春天,還要看國家宏觀經濟形式,以及監管政策如何控制。

同時,他也認為,“現在這些違約都是在國家的容忍度範圍內。去年底,金融行業的三大攻堅戰,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確保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個別行業的個別公司出現違約是正常的,這是正常淘汰過程。”

該人士表示,違約事件的出現,導致小民營企業發債更加困難。投資人投資信用債將會更加謹慎,信用差的企業要發債必須要提升利率,從而進一步促使信用利差擴大。從債券發行角度來看,這是完善信用定價的過程,也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能夠逼迫債券市場信用定價機制的形成,推動行業走向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