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志願者化身“大管家”解除老人居家“防疫”後顧之憂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黎婆婆,這是你要的菜和鹽巴,我剛到市場買的。”2月1日,重慶市渝中區大溪溝街道衛生防疫志願者趙紅霞,將一袋新鮮蘿蔔和兩袋食用鹽交到了獨居老人黎青的手上,並讓老人放寬心,吃完了她繼續送貨上門。

志愿者化身“大管家”解除老人居家“防疫”后顾之忧

據介紹,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渝中區人和街62號社區單元網格長,趙紅霞承擔著守護該網格6個單元樓近200戶居民健康安全的職責。勸導居民少出門、督促居民外出戴口罩、排查重點人員、宣傳防護知識、測量體溫……工作瑣碎而繁忙,趙紅霞和所有堅守在社區的志願者一樣,起早摸黑,任勞任怨。

志愿者化身“大管家”解除老人居家“防疫”后顾之忧
志愿者化身“大管家”解除老人居家“防疫”后顾之忧

今年73歲的黎青是趙紅霞所在網格的一名獨居老人。由於口罩用完了,家裡的食鹽和蔬菜已經吃完了,老人有些著急。得知這一情況後,趙紅霞連忙安慰老人,在詢問老人的具體需求後,她迅速來到菜市場,按照老人的要求,買好了蘿蔔和食鹽,並趕在晚飯前將東西送到了老人手中。

志愿者化身“大管家”解除老人居家“防疫”后顾之忧

“黎婆婆本來是想要個口罩自己去買的,但我想著老人年紀大了,免疫力相對較弱,就主動幫她買了。”趙紅霞表示,雖然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但內心是充實的,她很欣慰如今人和街62號的居民都嚴格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提高了自我防護意識,安安心心待在家裡。

事實上,像趙紅霞這樣為居民考慮,解除老人實際需求的場景在人和街社區十分普遍。據瞭解,自1月24日倡導居家防“疫”以來,為確保轄區居民無後顧之憂,社區工作者們紛紛當起了居民“大管家”,承擔起了為老人買藥、買菜、送醫等職責,營造了良好的居家“防疫”環境。

人和街社區黨委副書記杜娟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已形成了一支由轄區黨員、群防群治志願者、樓棟長等13人組成的衛生防疫志願者隊伍,全天候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疫情防控服務。

渝中臺 黃清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