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杯綠茶衝幾次後便沒味了?

農村楊娃



回答如下。綠茶一般沖泡三遍即可。綠茶是不發酵茶,較完整的保留了綠茶中的天然營養物質。

①浸出物。指綠茶中對人體有益的可溶性物質。★第一泡,浸出物質的量,佔可溶物質總量的50%~55%左右;★第二泡約佔30%左右;★第三泡約為10%左右。★第四泡,浸出物只有1%~3%了。由此可見,三泡後,浸出物幾乎所剩無幾了。

② 營養成分。★第一泡,淅出的氨基酸,維生素,佔80%左右;★第二泡,淅出的氨基酸,維生素,佔15%左右。由此可見,在二泡後,綠茶中的氨基酸,維生素營養物質,就已經完全淅出,所剩無幾了。

③香氣與滋味。★第一泡,綠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第二泡,綠茶雖濃郁,但是鮮爽味道不如第一泡;★第三泡,香氣,滋味都已經淡乏,若再繼續沖泡,就似白開水了。所以,沖泡綠茶以三次為最佳。(僅供參考,歡迎評論指正。)




風輕雲淡高山流水2900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覺得綠茶兩三泡就沒味道了,這一般都屬於平地茶或者香精茶。因為市面上大部分也都是這樣的茶,久而久之人們這樣認為也就正常了。

其實不然,茶樹達到幾十年的,又是高海拔的綠茶,泡五六泡甚至更多次是沒問題的。而且我說的都是綠茶中的細茶,比如黃山毛峰、信陽毛尖等。所以好的綠茶一杯喝兩天是真的,不是傳說。

在這裡還有必要強調一點,大部分人還認為綠茶會苦,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好的綠茶的標準其中之一就是 不苦!即使放多點也不會。但凡樹齡幾十年的高海拔優質綠茶一定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花香、不苦、回甘持久

那麼有人可能要問,為什麼我們喝的茶都不耐泡又苦呢?!原因很簡單,中國確實是產茶葉大國,但所有的好茶葉都有一個必然條件:“小環境”!也就是說好茶一定在最恰當的那塊地。所以當你深入到茶產區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誰誰家的茶好!這句話不難理解,說明在同一個村不同地塊產出的茶葉質量也有所不同。而我國又恰恰有那麼多茶商,整片山整片山人工種植茶葉,這樣的茶樹樹齡小、小環境茶、施化肥、打農藥…這麼折騰哪能有好茶呢!!!





老韓家茶


其實耐泡度可能是個偽命題,三大因素:

1.茶本身的耐泡性:

一般早春茶較夏秋茶耐泡,高山茶較丘陵茶與平地茶耐泡。

2.泡茶的水溫及投放比例

首泡茶水溫控制在80~90度,溫度太高,汁水滲出越快,綠茶投放量控制在3g~5g/150ml。投放比例大小也會影響耐泡性

3.個人的口感敏銳度

每個人口感不同,有的人杯裡放點茶喝一下午,有的人杯裡放半杯茶泡個二次就覺得沒味,個人的感覺往往差異很大。





茶鄉記


其他綠茶不是很瞭解,以信陽毛尖為例,明前茶一般泡3次就要換茶了,雨前茶一般3-4泡,大山茶雨前茶一般5泡左右。穀雨大葉子茶5-6泡沒問題。





老范家信陽毛尖種植戶


平時喝的龍井或鳳白一般也就是三泡就差不多了


KOMA881228


大多數沖泡兩三道,但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看茶葉的老嫩程度,綠茶不發酵,一般沖泡兩到三次,採摘越成熟越耐泡。

其次,綠茶有分烘、炒、蒸、嗮、以及半烘炒多種工藝,一般半烘炒可以比較多泡。

第三,要看山頭,國內20個省份產茶,名山大川比比皆是,海拔高度不一東西南北有差異,一般一般是茶樹成長速度慢者耐泡。

第四,要看茶葉品種,揉捻工藝深者耐泡。

第五,要看茶樹品種,喬木型耐泡,再者小喬木灌木,大葉種耐泡,再者中小葉。

第六,要看個人口味,各類人,各區域,各年齡段,各種消費口味各地習俗,甚至是民族和信仰都會有不同

第七,要看品茶環境,,雅緻喝淡,噪雜喝濃

第八,要看沖泡器具,泡茶器具眾多方式方法各異。

第九,要看茶葉的保鮮,保鮮度不同會影響沖泡。

第十,要看喝茶時間,每個時間段會有要求上和感官上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