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nba歷史上誰的籃板能力最強?

鐵血體育


無論是在強調內線進攻的90年代,還是現在的三分盛世,球隊對於籃板球的保護,多與少能夠直接影響到勝負。雖然現在更崇尚進攻,不過如果有場均15個籃板的內線,一樣是天價合同。能夠搶下更多籃板,可以有效阻止對方打快攻,同時球隊也能獲得更多的二次進攻機會。籃板倒數還能拿總冠軍,也只有當年的熱火做到了。一場比賽能搶下20個籃板,這數據就好比是得到50分一樣震撼。但是如果能搶下30個籃板,絕對會被球迷和媒體捧上天。不過單場搶下30個籃板並非易事,我們熟知的奧尼爾1次都沒有完成,而霍華德也只有1次30籃板的表現。不過有一位內線巨星,有17次搶下了30個籃板,這樣的球員放現在估計年薪得5000萬,今天就來認識下他。

奧尼爾搶板確實容易,2.16的身高和300斤的噸位,往內線一站就是穩如泰山,最有利的位置總會被奧尼爾佔得。再加上奧尼爾的彈跳和爆發力不輸外線,曾經空接扣籃都有準平框的表現,他搶籃板是輕鬆加愉快。不過奧尼爾已經如此強悍,生涯搶下過很多次20+的籃板,就是沒有1場突破30個。他職業生涯籃板紀錄,是在對陣籃網的比賽裡搶下的28個籃板,離30的神蹟還是差了兩個。

霍華德作為新世紀最強中鋒之一,他的攻防都非常有統治力。別看他生涯場均只有17.4分,關鍵他只有10.8次出手,58.3%的進攻效率已經很高。霍華德之所以被譽為“魔獸”,就是因為身體素質出色,超過一般的內線球員,他能一人撐起球隊的防守體系。霍華德生涯5次拿下籃板王,在對於籃板的保護做到的很好。不過單場30籃板表演,霍華德也只有過1次,還是在本賽季已經33歲的年紀完成。在這之後霍華德還想有這樣的表演,難度確實很大。

羅德曼作為歷史上最出名的“籃板痴漢”,他可以單場0分但是能搶下28個籃板,對於籃板的執著沒有人能比過他。生涯連續7年當選籃板王,這在歷史也是高居第一,這紀錄也是無法被打破。強如羅德曼生涯也只有5次,單場籃板30+的表現。跟下面這位比起來,還是遜色了不少。

能夠在籃板領域讓羅德曼都認輸的男人,也只有“籃球皇帝”張伯倫了。張伯倫14年的生涯,場均都能搶下22.9個籃板,這是歷史第一。單場有55籃板的神蹟,單賽季也有場均27.2籃板的表演。他生涯一共搶下了23924個籃板,排在歷史第一位,最接近他的現役球員霍華德,才剛好13000個籃板出頭,根本無法超越他。據有效統計,張伯倫在湖人時期就有17次單場30籃板的表演。在之前的勇士和76人,由於歷史太久遠,有些數據並沒有被記錄。不過就憑這17次30+籃板的表演,張伯倫穩坐歷史第一籃板狂人的身份!


老鄧侃球


先看歷史的數據統計吧!

總數方面,NBA總籃板球第一是張伯倫的23924個,至於前場和後場籃板球,由於缺乏完整的數據記錄,前場最多的是摩西·馬龍的6731個,後場是加內特的11453個;

場均方面,NBA場均籃板球最多的還是張伯倫,職業生涯14個賽季場均可以拿下22.9個籃板,同樣由於缺乏前後場籃板的數據記錄,目前查到的場均前場籃板最多的還是摩西·馬龍的5.1個,後場是霍華德,場均9.1個;

單賽季場均方面,NBA單賽季場均籃板球最多的依然是張伯倫,60-61賽季,張伯倫曾經場均摘下27.2個籃板;至於單賽季前後場籃板,目前查到最多的還是摩西·馬龍,他曾在78-79賽季場均摘下7.9個前場籃板,後場籃板是華盛頓子彈隊時期的埃爾文·海耶斯,他曾在73-74賽季單賽季摘到場均13.7個後場籃板。

單場數據方面,單場籃板球最多的有記錄在案是張伯倫,當時,還效力於費城勇士的威爾特·張伯倫在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摘下了55個籃板,是目前NBA有記錄在案的單場籃板球記錄。至於單場前場籃板球最多的,目前有記錄的是羅德曼、奧克利和帕楚利亞,他們分別在91-92賽季活塞對陣步行者、85-86賽季公牛對陣雄鹿以及14-15賽季雄鹿對陣籃網的比賽中摘下了18個前場籃板。至於後場籃板,目前有記錄的是羅賓·卡塞利,他在92-93賽季熱火對陣華盛頓子彈的比賽中摘下了26個後場籃板。

總結一下吧!數據顯示各項籃板球佔統治地位的還是張伯倫,如果前後場籃板在張伯倫那個時代也有記錄,這些都會是張伯倫保持的。當然,諸如摩西·馬龍、丹尼斯·羅德曼等一些NBA歷史上的著名籃板手也不得不提。

其次我們再看一些技術層面的:

比如實際上,排在聯盟歷史第23位的羅德曼,他的籃板球技術不得不提。身高201cm,體重210磅的羅德曼職業生涯巔峰時期場均18.7個籃板球!一般而言,搶籃板球你要麼得有身高、要麼是體重,羅德曼堪稱是技術型籃板球NBA歷史第一人!因為他所依賴的是對於籃板球落點的判斷;在比如埃爾金·貝勒,他是NBA歷史上搶到10000個籃板球最矮的球員(196cm),貝勒爺職業生涯11463個籃板球排在NBA歷史第26位;巔峰時期單賽季場均19.8個籃板!還有巴克·威廉姆斯、傑裡·盧卡斯、比爾·布里奇斯乃至查爾斯·巴克利,他們都是NBA歷史上偉大的矮個子籃板手,他們對於彈跳、臀部力量、籃板球落點的把握都恰到好處!
當然,NBA歷史上籃板能力最強的相信還是張伯倫,因為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叔叔在看球


6時代最強籃板王都有誰?張大帥統治兩時代,羅德曼問鼎90年代

美國各大媒體都將10年看作一個時代,50年代開始數據統計還不太規範所以,媒體一般從1960年代開始來統治各項數據,單項數據是分析一名球員能力的關鍵,各賽季的單項王也都有獎項,例如:籃板王、得分王、蓋帽王、搶斷王、助攻王,那今次我們就粗略的來分析一下從1960-201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是誰,在之後我們再討論得分王、蓋帽王、搶斷王、助攻王。

1960年代

其實大家一定都能感覺,6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必然是張伯倫,張伯倫還是NBA歷史上單賽季籃板王+NBA歷史籃板王,張伯倫生涯場均最高單賽季籃板27.2個,是NBA唯一紀錄,歷史23924個籃板也是NBA歷史第一紀錄,他職業生涯拿下過11個籃板王,也是NBA歷史唯一的存在,職業生涯14年有10個賽季單賽季場均籃板在20個以上,所以他必然是統治6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

1970年代

十分可惜的是統治7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還是張伯倫1970-1980這10年間張伯倫拿下了3個籃板王是最多的,71-72賽季場均19.2個籃板王也是70年代賽季最高,比排在第二的摩西-馬龍場均17.6個還要高出1.8個,籃板球能力方面張伯倫真的太可怕。

1980年代

198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為摩西-馬龍,馬龍生涯6個籃板王,在80年代中有5個是這個時代中拿下籃板王最多的球員,而且單賽季場均籃板最高的也是摩西-馬龍,在82-83賽季的場均15.3個,比排在第二的查爾斯-巴克利場均14.6個還要高出0.7個籃板球,所以統治80年代的籃板王就是摩西-馬龍。

1990年代

問鼎9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大家不用猜也知道是羅德曼,大蟲職業生涯拿下過7個籃板王,這7個籃板王都是在90年代中拿到,單賽季場均籃板最高的為91-92賽季場均18.7分,比排在第二的奧拉朱旺場均14個,多出了4.7個,當然羅德曼還有場均18.3個、17.3個、16.8個的賽季。

2000年代

2000年代開始最強籃板王就不是那麼好選擇,霍華德與加內特在這個時間段都拿下了三個籃板王,而場均籃板球最多的是02-03賽季的本-華萊士場均15.4個,霍華德場均最高為14.2個,加內特最高為13.5個,本-華萊士拿下過兩屆籃板王,按照單賽季籃板最高來看統治2000年代的籃板王應該是本-華萊士,但霍華德的威名更盛,所以不好抉擇,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大本,畢竟單項數據就是選最高。

2010年代

統治2010年代的籃板王是活塞隊的安德烈-德拉蒙德,他在這個時間段拿下了兩屆籃板王,跟小喬丹與霍華德一樣,不過他創造了聯盟近20年單賽季最高場均籃板球16個,打破場均16個籃板的是96-97賽季的羅德曼場均16.1個,德拉蒙德的籃板能力明顯已經成為歷史頂級了。以上就是統治1960-210年代的最強籃板王。


小白籃球


論起籃板能力,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大蟲羅德曼,他以悍匪般的匪徒精神,不懼身體對抗的肉搏施壓以及對籃板球精準的嗅覺,在職業生涯裡蟬聯了七年的聯盟籃板王,身高雖然僅僅201CM,但這依然無法遮擋他在籃板球方面的天賦。

身體條件雖然不是頂尖,但大蟲羅德曼憑藉著超熱情的狀態,拼盡全力的去爭搶每一個籃板球,在漫長的賽季裡,始終如一,就憑藉著這份熱情,他的籃板球能力就絕對超出其他同水平的球員。

排除一些遠古巨獸而言,在目前已知的籃板能力中,羅德曼本身的能力加上他的精神,足以成為被人尊敬的籃板傳奇,要知道,灌籃高手的櫻木花道,據說就是以大蟲羅德曼為原型所創造出來的。

羅德曼的籃板精神,足以代表一個時代,一個不懼拼搏的老時代,那種對於籃球最純粹的熱血和熱愛,即便是一個無關重要的籃板球,也要奮力去拼搶到手,這是一代球員的信仰與信條,值得尊敬!


籃中世界


一說到“最……”,相信總是會有爭議,因此,個人僅僅打算羅列三個歷史數據,至於誰“最強”,請各位根據個人喜好自行判斷。

首先從職業生涯籃板球總數一項來說。在NBA的歷史之中,“神一般”的威爾特·張伯倫職業生涯共搶下23924個籃板球,他也是NBA歷史上籃板球總數最多的球員。在這項數據上緊隨其後排名第2到第10位的球員分別是比爾·拉塞爾(21620個)、賈巴爾(17440個)、埃爾文·海耶斯(16279個)、摩西·馬龍(16212個)、蒂姆·鄧肯(15091個)、卡爾·馬龍(14968個)、羅伯特·帕裡什(14715個)、加內特(14662個)以及內特·瑟蒙德(14464個)。

第二個歷史數據是職業生涯場均籃板球。在這項統計中,張伯倫依然以場均22.89個籃板球的表現高居第一,比爾·拉塞爾以場均22.45個緊隨其後。排名第3到第10位的球員分別是鮑勃·佩蒂特(16.22個)、傑裡·盧卡斯(15.61個)、內特·瑟蒙德(15個)、維斯·昂塞爾德(13.99個)、沃爾特·貝拉米(13.65個)、戴夫·考恩斯(13.63個)、埃爾金·貝勒(13.55個)以及德拉蒙德(13.37個)。

第三個歷史數據是獲得單賽季籃板王稱號的數量。截至目前,張伯倫一共11次獲得籃板王,是獲得籃板王次數最多的球員,此外,丹尼斯·羅德曼一共7次獲得籃板王稱號,摩西·馬龍一共6次獲得籃板王稱號,德懷特·霍華德共5次獲得籃板王稱號,加內特和比爾·拉塞爾均4次獲得該稱號。

儘管已經將究竟誰最強的問題留給了各位,但最後還是想多說幾句丹尼斯·羅德曼(算是個人喜好)。身高僅2.01米的“大蟲”(他的身高還有1.98米和2.03米兩個說法,NBA選擇了中間值),絕對是NBA賽場上的一個相當另類的球員,而且相比於張伯倫等傳奇,跟隨活塞和公牛一共5次奪冠的羅德曼,無疑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籃板狂人——上世紀90年代開始看NBA的球迷,一定聽過關於羅德曼為何能夠總是搶下很多籃板球的故事。


韓暄


 說到籃板狂人你最先想到誰?

  論NBA中籃板最厲害的是誰?張伯倫?拉塞爾?當然這兩位職業生涯籃板也很厲害,包攬歷史籃板總數前兩名。這裡我們不去討論遠古的籃球環境。若論籃板能力誰最強,球迷屋小編認為非大蟲羅德曼莫屬,連續七屆的籃板王絕非浪得虛名。大蟲可以說是NBA籃球界的一朵奇葩,僅201cm的身高,並不具備優秀籃板手的條件,可是卻超越了很多同時代的強者,比如巴克利,奧尼爾,奧拉朱旺,海軍上將等人,連續七屆籃板王歷史上也僅此一人。

  球迷屋小編也曾經想過,是否羅德曼的七屆籃板王存在水分,可是在研究對比過之後發現,大蟲這七年裡每36分鐘籃板數始終第一,每百回合籃板數也一直是第一,而且總甩開第二名一定距離。

  如果你看過大蟲搶籃板的視頻,你絕對會為他的這股拼搶精神感動,是什麼給了他動力,能讓他死命拼搶籃板?

  羅德曼曾說,在場上,真正讓他覺得比較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拿下每一個籃板。他喜歡跳躍、碰撞搶下籃板的快感。

  還有他在自傳中也說到,籃板是他的寄託,如果對手從他手上搶走籃板,就會感覺自己在聯盟中的地位受威脅。就好像剛進聯盟的自己,隨時都可能被踢走。所以要捍衛自己的位置,搶下每一個籃板。

  大蟲賽場之外風波不斷,可傳奇依舊是傳奇,大蟲不愧為NBA歷史最強籃板王!


我是小書生呀


1、威爾特張伯倫 23924個

2、比爾拉塞爾 21620個

3、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17440個

4、埃爾文海耶斯 16279個

5、摩西馬龍 16212個


球迷有話說


看到很多評論都是如果大嘴,馬龍之類的還要兼顧得分之類的……得分不需要籃板嗎?馬龍,巴克利的位置不都是大前鋒嗎?不需要搶籃板嗎?為了得分放棄到手的籃板了?那些遠古大神球是沒看過,不太清楚。我覺得一個球員把某一項技能做到極致是很牛逼的!還有人說季後賽籃板數之類的,沒見過大蟲用各種騷擾把馬龍整的死去活來?好像一節2分?這個人是個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