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飛傲 M7 便攜播放器:新佈局下的成熟之作

在 2015 年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飛傲曾推出過一款型號為 M3 的消費級便攜播放器,這款產品的面世在當時讓不少人都感到了意外,因為飛傲 M3 實際上就是一款 MP3 類型的音樂播放器產品,包裝內附贈平頭塞的做法也勾起了很多用戶對於 MP3 時代的回憶。

那麼飛傲 M3 針對的是哪些群體呢?考慮其小巧的體積、平民的售價和超長的續航,很明顯,飛傲 M3 就是學生黨和入門用戶的玩具。你可以說飛傲 M3 是一款具有一些情懷色彩的產品,它並不是迎合市場而設計生產出來的東西,反而更像是為滿足一部分用戶而特別去做的。同時,M3 也是飛傲 M 系列的第一款播放器產品,如果你想問為什麼沒有 M1、M2,我覺得可能只是 M3 更像是 MP3 的縮寫罷了。

當初飛傲 M3 推出時我並沒有怎麼在意,畢竟相比飛傲的 X 系列,M3 對於我的吸引力實在太小了,稱其為「玩具」絲毫不為過。可是,當飛傲的 M 系列新款播放器 — M7 誕生時,我才意識到飛傲對於 M 系列最初的暢想和佈局並不僅是發佈一款玩具這麼簡單。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飛傲 M 系列的產品定位是明顯區別于飛傲 X 系列的,X 系列專注於 Hi-Fi 便攜播放器的研發,針對的也是對於聲音有著較高追求的發燒用戶,而 M 系列則是注重於產品的功能性和平衡性,期望可以做出儘可能滿足於普通消費者的產品。如果說此前的 M3 只是 M 系列的小試牛刀,那麼這次的 M7,可以說是飛傲在 M 系列上的一次集大成之作。

▎一手把握與一指操作

雖趕不上此前 M3 體積的小巧迷你,但這次的 M7 依舊不會讓你產生隨身攜帶它的負重感,52mm × 109mm × 13mm 的機身尺寸和約 116g 的機身重量使其拿在手上十分輕便,只是全金屬機身的 M7 在造型設計上頗為方正,邊邊角角會略顯硌手,為此 M7 也隨機附贈了清水套,在意手感的用戶可以嘗試戴套握持。此外,飛傲也有提供 PU 機套給 M7,只是需要另外購買而已,觀感上自然 PU 機套會更為精緻一些了,個人建議有預算的用戶不妨再另購一下這個 PU 機套,88 元的售價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飛傲 M7 的官方售價為 1398 元,放在目前千元級別的播放器市場中算是做得十分成熟的型號了,紮實的機身做工我們就不談了,最吸引人應該是其 3.2 英寸的觸摸屏幕。是的,飛傲 M7 這次搭載了一塊 3.2 英寸的觸摸屏幕,目前市面上千元級別有觸摸屏的播放器還算不上多,但對於已經習慣於使用指尖去體會交互的現代人來講,觸摸屏的加入無疑是增強播放器體驗方面的一個重要元素,關於 M7 的體驗交互方面,我們下面會詳談。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考慮到 M 系列的定位,M7 並沒有用上平衡接口,而是僅提供了普通的 3.5mm PO / LO 接口,這算是 M7 的一個小遺憾吧。目前飛傲的播放器裡,也就 M7 和入門級的 X1 II 不支持平衡口了,至於為什麼 M7 不搭載平衡輸出的原因,我個人猜測是飛傲不希望 M 系列與 X 系列有著太過的重複之處,也就是說 M 系列需要和 X 系列做出差異化,你想啊,如果 M7 有了平衡口,那麼它和相近價位的飛傲 X3 Mark III 便有了衝突,而且兩個系列對應的消費群體不同,會買 M 系列的更多的是普通用戶,他們不一定會特意為播放器買一條平衡耳塞或者平衡線材,所以飛傲花更多的心思在 M7 的 3.5mm 接口上會更顯合理一些。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雖然從外觀上來看,M7 與飛傲其他型號的播放器有著較大的區別,但你還是可以在其機身上找到飛傲的設計元素,譬如其滾輪的 45° 弦紋、電源鍵上的「飛傲紅」等等。就我個人喜好來說,M7 的造型是目前飛傲播放器裡自己比較喜歡的了。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存儲空間方面,M7 的用戶可用空間僅為 2GB,但支持最大 512GB 的 TF 卡擴展。雖然現在買一張 TF 卡也花不了太多錢,但 M7 如果自帶 32GB 存儲空間就最好了,省錢什麼的且不說,至少省事啊。對了,飛傲 M7 的數據接口的為 Type-C 的,但並不支持快充技術,不過,M7 的續航時間可以達到 20 小時左右,深度待機時間也可以達到 40 天,所以使用 M7 時我反而推薦你平時別關機,息屏待機即可。

▎定製的 UI 界面和懷舊的 FM 功能

不同於飛傲的 X 系列播放器,M7 的界面 UI 是全部重做的,整體使用起來會更為貼合 M 系列的市場定位。在我看來,M 系列就是一個「一切從簡」的產品線,從簡約的機身設計,到系統簡化的 UI 界面均體現了 M7 的設計思路,M7 給到你的第一印象並不是那種傻大粗的專業級播放器,它會更顯親切一些,就好像當年你拿著的 MP3 那樣。如今再來看 M3 和 M7 這兩款機器,其中所散發著的產品魅力會讓更多的人選擇去接受它,如果你只是需要一款好用的音樂播放器,那麼飛傲 M7 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M7 的主界面主要由六大部分組成,分別為飛傲音樂、收音機、文件管理器、圖庫、技術支持和設置,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像早期用的一些 MP3 了?M7 整體的操作邏輯十分簡單,上手難度很低,在交互上飛傲還為 M7 加入瞭如今一些全面屏手機的玩法,那就是上滑操作。在 M7 屏幕左下角上滑為逐級返回,右下角上滑為返回主界面,再配合上不錯的流暢度,M7 在用戶體驗方面還是比較讓我順心的。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就目前 M7 的固件版本來說,M7 在長時間待機後的喚醒速度還是稍微慢了一些,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亮屏,有時候我點擊了 M7 的電源鍵還以為是沒開機,等過了一會兒亮屏了才知道是它反應慢了。不過這方面倒不是 M7 的硬件問題,軟件優化是主要原因,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飛傲 M7 是第一款採用了三星處理器的國產播放器。

在 M7 內部裝載的是三星的 Exynos 7270,採用了 14nm 工藝,之前是三星用在可穿戴式設備上的,譬如三星自家的 Gear S3 智能手錶就使用了這枚處理器。M7 用上這枚處理器有著諸多的好處,像是更小體積、更低的功耗和更佳的性能等等,至少,你不需要為 M7 的體驗流暢度擔心。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此次飛傲 M7 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便是 FM 收音機,這是一個很懷舊的東西,M7 也是現階段少有的將 FM 功能搬到音樂播放器上的產品,倒是目前藍牙音箱玩收音機的比較多。硬件上,M7 用了一枚獨立的 FM 芯片,數字可以輸出到自帶的 DAC 芯片上,保證了收音音質的水準,由於 M7 自己並沒有內置天線,所以只能插上耳機充當天線才可以正常使用,其頻率覆蓋的範圍為 76MHz — 108MHz,基本覆蓋了大部分的收音頻段。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FM 收音機功能在我看來是 M7 的一個亮點,也是 M7 在眾多入門播放器裡脫穎而出的理由。上面也提到了,M 系列的針對用戶群體還是以學生黨或者是入門用戶居多,也就是說年輕學生群體佔有了很大一部分。收音機功能的加入直接讓 M7 給予了學生黨們在聽音方面更多的玩法,譬如夜晚睡不著的時候打開收音機聽聽深夜訪談、圖書館裡學習時打開收音機聽聽英文廣播頻段、出門無聊時打開收音機聽聽推薦歌曲等等,FM 所帶給我們的價值可遠不是聽聽節目這麼簡單。如果你是個電臺愛好者,那麼 M7 的 FM 收音機功能也許會讓你愛上它。

▎完善功能的背後,是滿足大眾的初衷

可以說,飛傲在 M7 上花費的心血一點都不像是在做一款入門級播放器,為了全面,M7 甚至還支持了 aptX-HD、aptX 和 LDAC 等無線傳輸協議,讓你使用藍牙耳機與其連接時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效果。你別看支持這麼多藍牙協議似乎也就是技術上的小事情,光是授權費用就是個不小的數目了。

DAC 方面,M7 使用了一枚 ESS 家的 SABRE 9018Q2C 芯片,支持 DSD 硬解,厲害的是,M7 的信噪比做到了 121dB 的水準,也行你會問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這說明 M7 的信噪比數據比飛傲自家的旗艦 X7 Mark II 還要高一些,出聲乾淨,底噪極低。我拿著被譽為「底噪探測器」的仙女座去聽 M7,依舊聽不出底噪的存在。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我說飛傲在 M7 上花費的心血,一點都不像是在做一款入門級播放器了吧。

M7 的低頻部分量稍多,聲音偏暖,對於流行樂有著較好的表現,整體聲音風格流行味濃厚,並不是走的素質流路線,能第一時間抓住用戶的耳朵,那麼它就成功了。以搭配仙女座為例,仙女座本身就是一條聲音偏中上盤的塞子,與 M7 的搭配彌補了其氛圍感略少的問題,不過由於 M7 的低頻在質感上比較渾厚,解析力算不上很高,所以細節方面呈現出來的並不完善,可能會給你一種不夠通亮的聽感。不過,真要推薦的話,我並不推薦你使用仙女座搭配 M7,仙女座對於前端的苛刻使得其在 M7 上表現得並不好聽,M7 說到底還是一款消費級的入門產品,聲音做到聽感舒適就可以了,素質方面自然不能與發燒級別的播放器對比。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那麼有什麼塞子比較搭 M7 的嗎?飛傲自家的圈鐵耳塞 FH1 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飛傲開始做塞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從一開始的入門款,到現在的千元機耳塞,飛傲的耳塞產品線逐漸成熟,而 FH1 是飛傲近期推出的入門圈鐵耳塞,採用了一圈一鐵的單元結構,498 元的售價也被官方推薦為 M7 的 CP 耳塞。就搭配聽感來說,M7 + FH1 這套組合在聲音上確實有著某些協調性,或許 FH1 的調音參考就是依照 M7 來的?FH1 在 M7 的驅動下,整體低頻質感有所提升,中頻略有突出,沒有之前在搭配仙女座時的那種渾厚感了,取而代之的是不錯的人聲解析力,在聆聽流行人聲時會更為好聽。此外,由於驅動力稍弱的問題,建議 M7 搭配本身就易推的耳塞,不然難以發揮出較好的聲音效果。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飞傲 M7 便携播放器:新布局下的成熟之作

總的來看,飛傲 M7 在千元級別播放器中並不是一款以最佳聲音素質取勝的產品,而是一款用著足夠成熟的用戶體驗吸引消費者的產品。紮實的做工、優秀的操作、懷舊的 FM 和聽感不錯的聲音,這些元素組成了 M7 的成熟,或許,M7 並不是千元級播放器裡聲音最好的,但在我看來卻是最為推薦的一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