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五里坝距西乡县城90公里,已入巴山深腹。出县城东行,过牧马、泾洋二河,经白勉峡、茶镇折南行,再途经木竹坝、三高川(上、中、下高川)等村镇,就来到巴山名镇五里坝。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五里坝新街依公路而建,由北向南,在一集市场地与老街呈弯状相接,老街房屋半新,惟一东西走向的小巷有点老味儿,步入其间,两侧屋檐相逼,行人左右伸手,即可牵住对门所立之人。街道不长,顺坡势和缓地蜿蜒而上。老房旧屋,显出古镇的悠久。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今日逢集,熙熙攘攘,既有日杂用品,也有服装鞋袜。我们看重的是山货土产。筐中的竹笋,板车上的豆腐,布袋里的新茶,竹笼里的土鸡。那竹笋细长鲜嫩,白中透黄,一把把整齐摆放,显出纯天然之美。五里坝的水质好,高山的黄豆好,用石磨磨出,酸浆水点就,再用模板压成的豆腐,细嫩筋道,味道鲜美。山里的土鸡是放养的,不喂饲料、吃草籽小虫长大。生长期长,鸡肉也就好吃,不少城里人专门坐车到这里赶集买鸡,图的就是肉好吃又放心。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而五里坝的茶,更是名扬汉中。近几年,西乡重振茶业,作为西乡最早的茶区五里坝之名便渐为外传。陕南的茶区,多分布在秦岭、汉水以南,巴山北坡这一地带,属于中国最北端纬度最高的茶区,是与暖温带仅一秦岭之隔的亚热带地区,气候兼有暖温带特点。因而,陕南绿茶具有耐冲泡、口劲强久的优势。而五里坝地处僻远,几与尘污绝缘,接近低中山的五里坝茶园的海拔多在1000-1200米间,是西乡真正的高山茶,其土质又富锌、硒,五里坝的茶叶便成为汉中绿茶的佼佼者。

安徽太湖县人许祚宣,民国4年冬,任西乡五里坝县佐。到任后,见东区山野荒僻,文化落后,农业生产不能自给,而少量沃土又种植鸦片,祚宣乃召田主晓喻禁烟要义,令其改种粮食,复明令废除正额以外的苛捐杂派,解民困,帮民难,乡民感念。许县佐还有一功绩,就是集资兴建木竹坝东区高等小学。东区距县城路途遥远,山道崎岖,初小学生升高小,必往县城,寒素子弟视为畏途。许县佐于民国5年,与好友齐好仁联合东区十一地士绅,慷慨解囊,扩大学校规模。齐好仁,木竹坝汤家河人。清末毕业于西安师范学堂,民国初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同文书院。回国后,当局欲委任为官,好仁婉言谢绝:“我求学不在做官,在于促家乡之开化。”于是返回木竹坝,先捐资100石稻谷筹办初小。在许县佐的倡导下,齐好仁亲赴上海,参观先进校舍,描绘图样,回县后按图施工,建成校舍前后10院百余间,教室、宿舍、教师办公处一应俱全,在当时远胜县城的几所校园建筑。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春走五里坝 西乡古镇往事

前不久,听说撤村并镇,五里坝这座古镇也名列其中,被并入高川。一个在历史上曾作为副县衙门长期存在,古香古色的山区重镇,将要悄然消失,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五里坝,作为行政单位不复存在,而作为宜居的村落、繁荣的商埠,但愿成为新常态而继续得到人们的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