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3舰载机性能如何?

兵器世界


苏33看外表和我国的歼15差别不大,但是它内部的电子设备是相当落后的,这是因为它诞生的上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有限,且前苏联的军工技术远不如同时期的西方发达,这就造成当时的苏33、苏27等机型都没有较好的电子设备,苏33十分可能还在使用传统的无线电雷达,探测距离和攻击距离远比使用相控阵雷达的歼15,另外根据俄罗斯官方的消息,派遣到叙利亚战场的苏33换装了“抛物线原理”的计算机投弹瞄准系统,与传统的光学瞄准具相比它的精确性大幅提高,但是和使用全球定位的精确制导弹药相比还是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的。

再加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搭载的苏33舰载机已经服役超过30年,这期间俄罗斯经济不景气无法进行现代化升级,已经关闭的生产线也不可能提供充足的零备件,因此外界猜测库兹涅佐夫航母搭载的24架苏33几乎不能执行战备任务,事实也证明在叙利亚战场上活跃起来的是新式的苏35S和苏24两种机型,苏33只是停留在地面机场上的摆设而已。这样看来苏33不仅技术水平落后,就连保养状况也十分堪忧几乎成了俄军的鸡肋迟早都会被更新式的米格29K取代。

不过就此认为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将无机可用也是不正确的,以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的技术储备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短时间内就能重启苏33生产线并进行现代技术升级,即便是俄罗斯国防部对这款老战机失去信心,苏霍伊也能够在苏35S基础上快速的衍生出一款舰载机来,要知道苏33原本就是苏27进化而来的机型,把上世纪80年代记的程序再来一遍对苏霍伊来说不是问题。


利刃巨透社


文 / 杨海龙
通过参考人物,兼顾认知与思考,倡导有益、有趣的深度人物学习方式

苏33原是苏霍伊设计局研发设计,现在是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上的主力舰载机,它也是世界上现役最大的舰载机。

苏33由原来的苏27战斗机改进而来,所以它具有和苏27一样的良好气动布局设计,可以实现机翼折叠,是一款双发单座舰载战斗机,从世代划分上来说,属于四代机改进而来,我们姑且称其为四代半。

诞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正热,苏联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海军,开始装备1143型航空母舰,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基辅级航母,为了满足给基辅级航母搭载当时最先进的固定翼战斗机,苏联开始着手研究一款更为强大的舰载机,苏33的研制工作被苏霍伊设计局提上日程。

技术替代

苏联在后来的基辅级航母的装备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技术障碍,航母弹射系统多次以失败而告终,无法制造出弹射装置意味着不能搭载舰载机起飞进行远程投送和作战,后来苏霍伊设计局在生产的第一批舰载机上干脆取消了弹射器,开始把目标放在了苏27的改装上,力求上通过改装苏27,采用甲板滑行起飞舰载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试验,于当年8月28日成功起飞,起飞时速达到了232千米,起飞重量高达18200千克。

服役时间

经过多次试验,1987年夏天,苏27K的原型机T-10K-1完成技术改装和制造,不过当时没有折叠翼,仅半年后第二架改进型T-10K-2正式下线,这次完成了折叠翼的改装。

1989年10月27日,进行模拟接近、降落、低高度进场、降落后拉起的试验动作。1989年11月1日,苏33的原型机苏27K首次完成了在舰载机上着机。1993年完成了首批苏33舰载机的交付工作,至此,俄罗斯拥有了第一支海上舰载机战斗部队,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现金舰载机,这意味着苏33舰载机正式服役。

技术参数

  1. 苏33的机型结构及其类似于苏27,其中增加的双开缝增升襟翼,提高了苏-33的机翼升力。苏-33从后期的原型机开始就增加了可动的前翼结构,苏-33新增加的前翼设计十分出色,前翼的偏转角度为+7°~-70°,只能同向偏转而不能差动,前翼与主翼安装在相同平面上。

苏33的诞生经历了苏联的强盛而衰,在及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国家解体等困难面前,苏33的研发人员能克服万难坚持下来,不得不说,它的诞生就是一个奇迹。


文 / 杨海龙 原创发表,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面评论区交流分享。

2018.7.14日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