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卓劍文先生的書法和他們倆相比怎麼樣?

張小鋒


優秀的書法作品,字裡行間透露出嫻熟的筆法、漂亮的結構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遠的意境。用毛筆寫字並不等於是書法,書法是要求在毛筆上寫字上升到藝術境界!這是書法品評最基本的要求!

所提供的三張作品圖片,都只是名人寫的字!歐陽中石是書法教育家,其本人的行草功力相當了得,但這幅家和萬事興寫的真不怎麼樣,筆劃沒有起筆收筆行筆的抑揚頓挫,字形也是不講究精到,章法普通五個字排列,落款是窮款,字體太大,因此不是什麼好作品!

卓劍文的字學了顏魯公,筆劃中游絲太多,如麵條,誰都知道顏魯公的書法剛勁有力,佈局尚可,落款比歐陽中石的那張作品要好,但是自己的名字沒寫好!

賈平凹的道字其實寫了個錯字,左偏旁不是走之旁, 是個廴字旁,筆劃純墨黑,落款是窮款太偏下,也不是好作品!

逐個分析後要得出一個結論,有名氣的人,名家寫的字不一定都好,寫的好的作品才是書法!很遺憾,這三幅作品都只是用毛筆寫的字,不能稱為書法!

附圖是高質量書法作品!



張言好書畫


卓劍文書法,第一印象,寫的頗有水平,一眼望去,屬於中規中矩,筆墨遒勁,大氣,渾厚。

從這幅作品,知其顏魯公的基礎,顏體筆意濃厚,這種字體結體寬博大氣,可見於貼外的那種融匯自己的情性,可見不是一日之功,是那種堅實的硬功夫,爾後的創作自如,其行書特點,屬於行楷,鋒杪的旋轉跳躍出情志的活潑生動,似乎寫出了流動美。

間架結構的寬綽,之內遊刃有餘的駕馭筆毫筆力功夫,嫻熟渾然天成,四個字相互之間的氣韻,是互動的,相連的。這是從整體觀看,具體每一個獨立的字更是筆畫的純熟,達到了高度。

面對現代的大書,有的拙相,沒有了大氣厚度的書法作品了,一般都追求那種別樣的筆墨形式,令人不能欣賞,似乎新穎類,其實書法得正,必有功夫,才是真正書法的正能量,毋庸置疑,卓劍文的書墨,屬於大眾審美標準的筆墨。

現在回到比較上分析,看看歐陽中石的書法

管窺之,屬於歐陽中石的筆墨特點。屬於自己的的書寫風格,獨有的結體形式。抑揚的凸現之相,彷彿給人視覺的隨意所欲,從這幅追評,很難觀瞻出妙美。當屬其大家之氣象。人云亦云了。吾輩何能何耐去發嘆?僅限自己水平低,而感覺歐陽中石書與卓劍文書,各有特點。

下面是賈平凹的書法

蠡測之,錯字。走之旁,很少見這樣寫的,起碼古今很少如此寫的。我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寫。從一個【道】字,知其水平不高。看不出有何書法筆法字法。

屬於一般塗鴉。

總之同歸書法道藝,依然還是追求不同,便有迥異的疏密書墨之揮灑。功力是不可替代的,大凡知其書墨一二,就能夠判斷書法的優劣和醜美。

略有立論胡說。不當,盼指正。


狂喜淡墨a


卓劍文,受過歐陽中石指點,所以書法有歐陽老先生的痕跡,寫字比較“醜”。“醜”也是一種傳承。

歐陽老先生當代書法名家,屬於書法界扛鼎之人,但也是“醜書”代表人物。

所謂“醜書”,跟功力無關,只跟審美有關。

這些“醜書”跟康有為是一路的,我等俗人真欣賞不了。只是比曾翔作品略顯規矩一些。

賈平凹,當代著名文人,性情中人。他的書法屬於文人書法。這個“道”字即使是錯字,畢竟是真性情流露,隨性而為,沒有絲毫造作之氣,故實屬書法之上品。

書者散也。書法不僅僅是點畫、筆法、結體、佈局,更是一種性情。錯字也沒什麼,看過顏真卿祭侄稿,滿幅塗抹,乃成天下第二行書,有情感的書法作品才是上品。

這麼看來,三幅作品,賈老師第一。其他二位老師都是刻意為之,看不出作品裡面有自己的情感在裡面,刻意痕跡太明顯,故非好作品。

個人認為,卓老師和歐陽老師的二幅作品都是應景作品,卓老師的作品有故弄玄虛之嫌,筆法可以,但點畫過於隨意,似乎不夠精到。賈老師的作品是隨手寫的,更加自然一些。

個人觀點,隨感而發,虛心接受批評。




青溪散人


卓劍文先生1964年生於海南。從初中時接觸到書法的那一刻起,濃厚的興趣就讓他再未停止過追求和探研。在採訪初始,卓先生對記者說:“其實,我真沒什麼可說的,我感覺自己還差很遠,從內涵修養到外在表現,很多東西都還不成熟,還需要去繼續努力修習。”此言雖謙,卻實是卓劍文虛懷、不懈之德品寫照,亦是其書藝臻進,最終譽滿書壇之底蘊基礎。

書法如人,骨、肉、筋三者相生而有完整之身,納天地之精而產生氣韻。五代名畫家荊潔在其《筆法記》裡雲:“凡筆有四勢,謂筋、肉、骨、氣。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畫不敗,謂之氣。故知墨大質者失其體;色微者敗其氣,筋死者無肉,跡斷者無筋;苟媚者無骨。”此雖是論及繪畫,但書畫同源,對於書法之習,也同樣意義重大。在卓劍文先生的作品中,此“四要”在其不同的書體裡相交互用,各有所傾。

骨、肉二字在卓劍文的楷體作品中體現得最為突出。骨、肉之顯頗能體現書寫者的筆墨功力。作品若肥而無骨,不僅顯得臃腫,且飄忽媚軟;若有骨無肉,則會如 瘦骨嶙峋,風燭殘年之老人,幹緊而枯癟。而卓劍文先生的楷字風韻,承顏氏之雄勁凝厚,筆力起伏均勻,穩重而深沉,力透紙背,觀之端嚴寬正,亦有剛直不讓之氣概。其筆法的骨力之用,於內,是氣韻剛健滲透於心底的成竹在懷,於外,則是運筆正直而使浩然正氣油然生出。在“卓氏楷字”的筆劃中,筆者感受最為突出的,是“磔”筆之鋪。在“永字八法”中,把“捺”筆稱為“磔”。古代祭祀時裂牲稱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筆毫盡力鋪散而急發。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磔須戰筆外發,得意徐乃出之。”卓劍文之“磔”筆,似出鞘鋼刀,威凌凌英武豪邁,從筆韻中似乎能看到顏將軍馳騁疆場的颯爽勇武。而對於顏真卿,卓劍文亦懷有很深的景仰。

除楷體外,卓劍文先生亦擅長篆、行、草。觀其篆書作品,起筆處作藏鋒斂毫之勢,中鋒運營平穩,多以垂露收毫,筆畫停勻,映帶自然,字型方整,結體古拙端雅。筆者認為,作篆之書家,更需要一種“中庸”修習,只因篆書運筆處處皆實,若筆拙則澀滯,而筆滑則輕浮。筋、肉、骨都內斂於書者運筆時所體現出的綜合學養,而此修養則是最終化為躍然紙上之書法藝術氣韻的關鍵所在。雖未曾見過卓劍文先生潑墨時風姿,但從其篆書所滲透著的沉穩筆意,足能想象出他書篆字時的靜潛和遠之心境。而卓氏草書則是另一風韻,是在疏闊開張中熔融細膩筆墨的縱逸之作。同時,也是體現了卓先生性格的另一側面——灑放著,亦儒雅著。他的行草筆意中,集成二王,孫過庭,張旭、懷素等書家。從技法而言,更多則是張、懷之承傳,二人本“一癲一醉”,性情不羈。張草豐腴,懷草勁瘦。卓劍文把二者技法相學相用,在長期的實踐中,以自我性情溶於筆墨駕馭。觀其行草字,落筆有千鈞之勢,雖狂放但不偏怪,運筆遒勁,筆畫連綿。在提按、使轉中虛實相間,且結字雋永,章法謹嚴,排列布局疏密有致、錯落相諧、剛柔並濟、渾然一體。在其行草作品中,觀者能充分感受到筆斷意連,綿綿無止的字韻“筋脈”之通貫。



屬於李的心


🤷‍♂️🌿僅就命題所見評價三人。

🌱卓先生的字,有顏體筆畫特點,而無顏體結構特點。他寫的“睿智豁達”其筆畫組合過於均等。他的字遜於其它兩人。

♻️歐陽先生是練過魏碑的,但不知練到什麼程度。看他的“家合萬事興”,其筆畫力度和字的結構都強於卓先生。

🌴平凹先生寫的“道”字,自然天成,頗有風采。其筆力靈動而沉穩,結構自然得體。他的字,以質樸的幾乎到家的筆墨功夫見長。

🌸醜書與功力無關,與審美有關。書法字的美醜反映了書者審美能力的高低,特別是對有筆墨功力的人來說,更是這樣。


認樸明心


第三幅“道”寫得比較順暢,第一幅"家和萬事興”寫得有點做作,可以排名第二。






王乃棟說書畫


我就喜歡王羲之的,高進的,有書法範


長白


每個人對每一個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覺得卓劍文先生的書法好。有的人呢,可能覺得他們兩個的書法好,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事物的問題也不一樣,所以說做不好對比,反正喜歡的人覺得他好他就好,不喜歡的人他就是再好也不喜歡。


陳老師愛畫畫


不認識


靜觀客


中石先生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