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把孩子放老家養,怎麼克服想孩子的心情的?

曼媽看世界


我兩個孩子,老大小的時候,放到奶奶家養了一段時間,我記得把她送回老家我們都是晚上走,我都是偷偷的離開不讓她知道,然後走出去之後再願意外邊守上一個小時,等著確定裡邊麼有動靜了才離開…

有了老二,我就一直自己帶著,因為要工作,就早早的把她送到了幼兒園,這樣我晚上下班可以把她接回家。

把孩子放老家養,肯定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帶在身邊。我覺得,應該先確定一下,自己的困難能不能克服,如果能夠克服,哪怕是自己累一些,也不要把孩子放在老家。

如果真的是不能自己帶的話,也要是考慮一下爺爺奶奶,或者是姥爺姥姥,的年齡、性格因素等,確定哪一方能夠更好的帶孩子。

這些都考慮好了的話,把孩子送回老家了,就不要想了,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上一輩也比我們更加愛孩子。


西貝99236


我就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孩子。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留守兒童,也沒覺得自己哪裡有缺失,孩子放在哪裡養需要看養的人。

我爺爺奶奶生了16個孩子,活下來一半,8個。

年輕的時候奶奶身體不好幾乎沒有自己帶過孩子,都是請奶孃帶,後來孩子的孩子,奶奶也只是偶爾幫忙帶。我是奶奶爺爺最小的孫女,爸媽是雙職工,媽媽生我時胎位不正,難產,生下來就是奶奶帶。

我奶奶爺爺全是不識字的,不過爸爸上小學時跟著爸爸學了認很少的字和數數,我的童年,也是奶奶爺爺陪著長大的,奶奶經常拿識字卡片,和我一起學習,他們年紀也不小,當時都70多歲,爺爺快80

奶奶爺爺的感情很好,每天買菜都手牽手,很多鄰居常開玩笑,他們說,是怕對方摔跤。

我的人生也因為爺爺奶奶而倒置,我從很小就知道一對夫妻白頭到老的狀態,所以我的婚戀觀很傳統,也很相信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不管孩子放在哪裡養,都需要愛~在有愛的環境長大,放在老家老人帶,只要老人真心心疼孩子的,我覺得是可以的,只是父母也要經常關心老人和孩子,不要斷了聯繫~



優單張老師


首先,現在通訊發達,可以每天晚上定時和孩子視頻,通話,隔空傳愛,以解想念之苦。

其次,利用假日、假期,推掉一切應酬,儘可能的去陪孩子。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玩,把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滿滿的表達出來,因為成長僅有一次。

再有,就是記得孩子的興趣愛好,在特殊的日子,比如生日,儘可能的給孩子製造驚喜,製造儀式感,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我依舊是她(他)們手心裡的寶。

最後,我想說說題外話。

孩子,成長僅有一次,家長不能參與其中,錯過了,是一輩子的事,很難彌補,如果有能力,還是建議放在身邊,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不要給以後留下遺憾。

你好,我是一壺秋色 ,歡迎關注,互粉,評論,把光陰過成詩,每日碎碎念。


一壺秋色


我曾經在孩子四歲的時候,讓孩子和她奶奶在家。我和對象進縣城打工,剛開始的時候想孩子,天天哭,後來等上班之後比較忙,所以只有晚上才有空閒,孩子和她奶奶兩週來一次縣城,在我大姑子家住一宿第二天再回家。基本上就是這樣。第二年的中秋節就放了一天假,由於我第二天五點多上早班,只能當天下午返回,後來實在沒捨得孩子,就打算住一宿起早回城,起早四點起來穿衣服的時候,怕開燈弄醒孩子,就摸黑穿的衣服。忽然聽見抽泣的聲音,開燈一看,孩子蒙著被子,眼淚順著眼角流下,就那種情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心如刀絞!好在後來就把她們都接到了身邊,再也不想離開孩子了!


阿楠媽呀


一直都沒辦法克服,前兩年老公沒生病的時候,兩個人上班,帶著大的在身邊讀書,小的八個月放在老家,那時雖然辛苦,開銷也大,但每個月還是能有些餘下的,感覺也沒什麼,總覺得只要努力生活總會好的,等小的大一點讀書時也接到一起來,兩兄弟有個伴,哪知老公一場病下來花光了所有積蓄不說還欠下債,,我一個人在外面,兩個小孩都在家裡,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想他們,下班回來躺床上就看手機翻相片,忙起來時還好,閒下來就開始胡思亂想



小南瓜lcy


想孩子的心情是無法克服的,特別孩子還小的時候,每次想起孩子都是撕心裂肺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

1、對孩子的思念痛不欲生

我的孩子從小是留守兒童,我和老公出來打工的時候,女兒9歲,兒子4歲。那時候除了用忙碌的工作來打發時間,剩下的時間就是流淚。十幾年前通訊很落後,都要等到孩子星期天才能通一次電話,但不敢打,因為怕聽到孩子的哭聲,怕孩子問我們什麼時候回來無法回答,怕打個電話會難過很多天過不來。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飯館吃米線,看到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特別想抱一抱他,但是孩子媽媽不同意,我們倆個就各種討好孩子和媽媽,後來終於如願以償抱了一把孩子。後來離開飯館後我們倆抱頭大哭,宣洩了好久心裡的思念。那個同事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

2、沒有陪伴的孩子留守在家對他們的影響是一生的。

兒子上的是寄宿學校,班裡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他們小學的時候都很聽話,其實就是壓抑。當看到一些同學被爸媽接回家,他們都特別羨慕,從而自卑。這種性格到了初中他們需要強大內心,就會打架、逃學、上網吧,甚至學壞。

和兒子一起長大那些孩子們,好多都在初中輟學了。我兒子雖然最後考上了大學,但是對我的抱怨到現在還沒停止。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段孤獨無愛的成長,對父母來說,就是多重複幾年掙錢的時間,但人生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那就是對孩子的陪伴。

其實對孩子陪伴重要的就那幾年,等到高中真就不需要父母了,所以小學的陪伴特別重要,能有條件陪伴的話儘量陪你,哪怕父母留下來一個人也好。

當然我說的留守兒童是十幾年前的事,現在交通發達,通訊發達,每天都可以通電話看視頻。好多媽媽只要一有時間就開始用視頻給孩子輔導作業,看孩子跳舞唱歌做遊戲,雖然沒有在一起,但對彼此的思念會減少很多。放假也可以接到一起與孩子親熱一段時間。所以現在的留守兒童會幸福很多。

但還是想提醒一下,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能陪伴儘量陪伴,不要給自己和孩子造成遺憾,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永遠都不能彌補。




昱小可


我的孩子一直是我一手帶大的,老人們年齡大啦,也幫不了什麼忙了,只有我們兩口子實在倒不開了,會在老人那裡放半天,就這半天看不到孩子,心裡就七上八下的,怕孩子在陌生的地方害怕,怕老人不常帶孩子,對孩子照顧不周,反正就是提心吊膽,牽腸掛肚,做媽媽都是這樣的吧!尤其是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各種信息傳播的這麼快,對有關孩子的信息就更為敏感,更讓人焦慮不安!

我小的時候是在農村和奶奶長大的,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母親和我很疏遠,感覺父母從來沒有把我當成他們的孩子,沒有親情上的那種親密感,所以我打心眼也不太願意讓孩子早早的的離開自己。我們家大寶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本市上的重點學校,我們這裡有好多孩子都會選擇去衡水上學,可能因為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吧,我沒有放手,因為我特別明白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從小缺乏家庭溫暖的孩子,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這種安全感會貫穿他的一生,所以我認為沒有到迫不得已,還是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為好!

不過現在和原來也大大不一樣了,因為網絡的存在,大大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要你想,你願意都可以和孩子說話,親密交流,給孩子一種感覺,我媽媽一直在我身邊!再有作為母親,不管你身在哪裡,都要知道孩子是你的孩子,是老人在幫你帶孩子,在孩子的成長曆程裡,母親的這種愛一定不能缺失,有些年輕的母親,沒有這種體會,覺得只要有人幫我帶,那我可以盡情的玩,盡情的瀟灑,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要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後備軍,一旦後備軍匱乏無力,那這個家庭的未來也會堪憂,那作為家庭成員的你,還能快樂幸福嗎?這就是為什麼好多發達國家的女性,知識文化水平極高,但依然留在家中親自把孩子帶大!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這個社會的未來,這是家庭的遠見,也是這個國家的遠見!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比養育孩子的事情還要大,我尊重個體的發展,但我更明白,作為母親的責任,所以我不贊同把孩子放到老家養,但是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情況,如果實在不能兼顧,那作為母親,依然要承擔母親的責任,在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疏導上,更要付出比親自帶孩子的母親多得多的精力和心力,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濃濃的愛意,讓孩子向其他小朋友一樣自信快樂!

一切安好!


嗯嗯哈哈呦呦嘩啦啦啦


這個問題事先需要想明白為什麼把孩子放在老家,把孩子放在老家養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當時孩子是孩子八個月斷奶後,就放在姥姥家養,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一是,我是剛結婚就懷孕了,兩個人沒有一定的婚後磨合期就有了孩子,各種衝突明顯,我自己確定我無法處理如果任何一方老人和我們住一起照顧孩子形成的環境下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可預見的,無法處理,主客觀條件都是無法融合的;二是,我不接受任何一方對我教育孩子的干預與微詞,所以不能同處一個屋簷下;孩子最好放在父母身邊養,但是這種放在自己身邊養好是有前提的,是父母感情融洽,家庭關係和諧穩定,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具備的,如果硬要為了放在身邊而放在身邊,結果可能是婚姻破碎,這將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傷害,所以,上面的問題想清楚了,就很容易客服想孩子的問題,我是每個週末都回去,甚至有時候一個週末回去兩次,雖然我的能力不足以給他一個完美的嬰幼兒童年(孩子是三歲接回自己身邊),但是我致力於盡力維護一個完整的家庭關係環境。


多惠日記


我女兒小時差不多在老家帶了半年,我最長一週回去一次看她,有時兩三天回去一次。但即使是這樣,每個沒有陪伴在寶寶身邊的夜晚都是心如刀絞。有一個場景我婆婆給我描述,寶寶差不多一歲半的時候,那時候我家的車是白色的,有一天她和我婆婆在門口玩,一輛白車經過,她一邊哭一邊叫爸爸。這個場景我雖然沒有親見,但是畫面感太強。一直到現在我閨女6歲了,想起來我就忍不住淚流滿面~我時常想為什麼當時不辭職把孩子帶在身邊。想孩子這個心情真的於我而言無法克服。


泡芙味抹茶


克服不了。

自己的孩子,必須自己帶啊。一天不見,都想的慌[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另外,我家娃在身邊長大,但是娃9個月我上班後,每天早出晚歸,他經常早上睜眼就看不到媽媽,要哭挺長時間。

娃3歲後我換了工作,每天上幼兒園早晚接送,回家後耐心陪伴。

現在娃5歲半了,依然缺乏安全感。

所以,放老家養的娃,就算表面上乖巧聽話懂事,內心的缺憾和安全感,會更難彌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