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夾鉢 老山雀成為優選鬥鳥苗的理由

所謂夾缽雀,就是當年的幼鳥。入籠前在山上換了一部分“軟毛”,入籠後,在家裡繼續換完尚未換的那部分“軟毛”的畫眉。通俗的講即當年孵出殼當年放窩的畫眉鳥,已在山上脫了一半羽毛即被捕捉來的畫眉鳥。

夾缽雀在山上已經能獨立生活,但未試過在山上越冬,它比山雀易於餵養。

當年捕捉的夾缽雀只要餵養得法,次年便可起“性”,但鬥性不強,要打鬥夠狠,得訓練一兩年。因為次年的夾缽雀筋骨還未長得堅硬,打早了會磨掉它的銳氣。

根據前面的鬥鳥品相條件,選擇到的夾缽雀,是大部份人用來餵養打鬥鳥的最佳選擇。養熟透的夾缽雀不怕人,既具有崽雀的溫性,又有老山雀的烈性。

夾缽雀打鬥時,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它經常在大場合逞雄,大顯身手,許多老將敗在它們手下。

選購生夾缽雀的時間最好是在每年的10~11月。這個時間選購畫眉鳥,容易辨認出它是不是夾缽雀。辨認生夾缽雀的方法有:

1)生夾缽雀的特點:

嘴根部呈嫩黃色,當年幼鳥稚氣猶存;

一般情況下比較穩沉,不亂衝籠。

2)成熟的夾缽雀的特點:

不管在大場合還是在小場合,它都不怕人;

在與其他鳥照面時,在激烈的氣氛下,全身羽毛收得很緊;

在氣氛緩和的情況下,羽毛又會放得很鬆。

綜合特點選擇:野性一般,易和人熟,個頭中等,較好培訓,能鳴善鬥,復籠性較好,敢於打激烈之戰,並往往獲勝。

夾缽 老山雀成為優選鬥鳥苗的理由

老山雀,指在野外至少生活一年以上已當過“父 親”的的雄畫眉。老山雀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了嚴冬酷暑的考驗,飽嘗過飢寒交迫,正是因為這些磨難,成就了它一身的本領。

老山雀羽毛乾爽,嘴、爪堅硬。能飛善鬥,功夫全套;身強骨壯,耐力非凡。

一流的打功、耐力都讓人歎服。尋找一隻好的老山雀,是養鬥鳥者夢寐以求的事。初初捕到的老山雀特別性野,不讓人接近,難以馴養,極需飼養的經驗,初養鳥的鳥友真的難以餵養出頭。

一隻老山雀訓練成功,至少得花2~3年或更長。更有甚者,很有可能養了好幾年,還是一隻撞得頭破血流的生鳥。許多老山雀,都有可能換過好多主人,極花精力又費錢。所以,餵養老山雀一要有經驗,二要有耐心。讓人欣慰的是:老山雀一經餵養成熟,就是一塊拔尖的好料。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榮耀了,人恃雀貴啊!

性特別野是老山雀的最大特點,所以,在集市上或在其他任何地方,已有經驗的鳥友對於老山雀是可以很容易辨認出來的。但是,成熟的老山雀就不那麼好辨認了。因為它的野性經過人的訓練後已發生了變化,變得乖巧多了,溫柔多了。然而, 只要抓住它的特徵,辨認的辦法還是有的。老山雀怎樣辨認出來呢?

1、性野特點。

夾缽 老山雀成為優選鬥鳥苗的理由

單獨將其放在一邊,觀察它的跳籠動作是否有力,接近它,看它的表現,

如果它跳籠有力,並猛衝猛撞,那就是老山雀。

如果將它與其他鳥放在一起,它什麼都不怕,而且啄籠,那就是成熟或半成熟的老山雀。

2、看外形

—般情況下,老山雀全身毛片裹得很緊,羽毛薄而大片,羽毛乾爽、不油光、花針斑紋分明、清晰。

老山雀腳、爪堅硬有力,雙腳踩中橋時,腳趾捏得很緊,趾墊肥厚。老山雀眼皮厚,眉堂“粉毛”稀少,雙眼角上方鼓而壯,昂頭挺胸,站相挺拔,王者傲視的姿態。

綜合特點選擇:講飛翔,它翅膀硬;論打鬥,它功夫全有;講耐力,它全身筋骨結實。一般不好跳動,但跳動很有規律,能鳴善鬥,能打惡戰與激戰。

夾缽 老山雀成為優選鬥鳥苗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