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此人为何率1335名国民党军官大闹重庆?真相原来是这样……

1945年夏,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蒋介石进行裁军,李浑为人坚持正义,又好打抱不平,在中下级军官中首当其冲成了被裁减的对象,被国民党政府用200元法币打发回老家。

1911年2月29日,李浑出生在湖南涟源的一个贫困人家。他读过5年旧书,上过1年新学,1934年前后3次投军,在国民党军队任过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作战科长等职。1938年3月,他参加了晋南抗日游击战争和中英抗日盟军。

被裁后回到家乡,李浑的家业早已荒废,要在家乡谋生无以为业。万般无奈的李浑只好凑足盘缠,跑到当时的陪都重庆另谋生路。然而一个月过去,依旧漂泊街头,处境非常尴尬。

当时,李浑住在中些路关岳庙。庙里设有一个茶馆,来庙里喝茶的,大部分是人力车夫和失业军官,还有一位姓钟的少将。大家同病相怜,便约集19名失业军官开了一个座谈会,决定把流落在重庆街头的失业军官组织起来,向国民政府请愿。

9月28日,李浑在《扫荡报》刊登了一则启事:“凡在渝失业军官,于11月4日上午去中华路嘉鱼饭店找杜圻登记。良机不再,万勿犹豫,特此通知。”

此人为何率1335名国民党军官大闹重庆?真相原来是这样……

10月4日清展,李浑和杜圻赶到嘉鱼饭店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失业军官登记办公室。早餐后,门口挤得水泄不通,至10月6日就登记了1335人。

10月7日至8日,由30人组成的失业军官代表委员会,在关岳庙正式举行会议,决定提出四项要求:一、即日解决失业军官的住宿问题;二、凡在渝失业军官应一律收容;三、按原级补发失业阶段的工资和被服:四、按原级安排工作。

会议推选出了请愿代表团负责人,他们是李浑、钟伟、杜圻、李达和宁开源。

10月9日上午9时,1335名失业军官如约在关岳庙前的公路集合。李浑向大家宣布了要求达到的4项要求,并做了简短的发言。大家到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调查处处长贾伯涛出来接见,李浑把请愿书念了一渔。

贾伯涛听后,弹起了官场老调:“我本人非常同情你们,但实在无法解决。”话音未落,失业军官们怒吼起来:“先开饭再讲理,否则我们捣毁调查处。”

贾伯涛慌了手脚,连连说:“各位军官不要性急,我马上派人通知饭馆,立即开饭。李浑乘势诉说失业军官的委屈:“8年抗日,我们在前线流血流汗,伤了没人抢救,死了没人掩埋。我们有幸活下来,政府却丢下我们不管,你们的良心何在?”

此人为何率1335名国民党军官大闹重庆?真相原来是这样……

贾伯涛的手在徽微颇抖:“你们讲的都对!都对!马上饭菜就来了,你们就在这里开饭,我去军政部请示陈部长。”

李浑随贾伯涛到军政部。约l个时辰后,贾伯涛从陈诚办公室出来,老远就叫起来:“陈部长批准你们全部编入重庆市军官总队。”

10月10日,1335名失业军官如约到了茅坪重庆军官总队。李浑把军政部陈诚的批示和失业军官的花名册递交总队长夏楚中。

夏楚中慢条斯理地说:“都要报到吗?我可没有这么多房子。”

“请夏总队长想点办法。”李浑尽量克制自己。

“既然没房子,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呢?”夏恶狠狠地回答。

“既然是军官总队,就得多准备一些房子。我们这次来的只有1000多,然而重庆失业军官就有10000多呀!”

李浑也不甘示弱地反驳。

夏楚中不禁拍桌狂叫:“大家都有事做,你们为什么失业?这么多人,我收不了,你们还是去找军政部!”

“我们没事做能怪我们吗?据说夏队长从前也当过第七十九军军长,任过第十、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为什么现在却当一个小小的军官总队帐?”李浑又反唇相讥。

此人为何率1335名国民党军官大闹重庆?真相原来是这样……

夏楚中气得嗷嗷乱吼:“你们这些家伙就是这样傲慢,以致没有事做。”

李浑仍咄咄逼人:“你夏楚中究竟归谁领导?拒不执行军政部的指示,不仅傲慢,还是抗命!”

夏楚中理屈词穷,只好派人领李浑去大队报到。

到了大队驻地,那里十分脏乱,宿舍臭气冲天,显然一直无人照料。这1335名失业军官被编成2个大队、8个中队。

第二天,总队部忽然传来电话通知,要李浑赶往卫戍司令部。李浑不知道是什么事,如约前往。

刚到司令部,九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不容分说,便把李浑抓进了军事法庭。

一个姓刘的法官双眉倒竖:“你既被裁减,安排到农村,又跑到重庆来干什么?到了重庆,竟敢胆大包天,勾结千余失业军人,威胁调查处,乱闯军政部,对抗军官总队。老实文待,谁指使你干的?”随即不听李浑分辩,让人将他关押起来。

监狱的伙食极差,仅二两米饭和几片没放油的冬瓜。10月的天气,寒气逼人,冰冷的地板冻得人直打寒颤。

10月12日上午,失业军官代表钟伟等人前往探监。他们告诉李浑已经向重庆卫戌总司令部提出了抗议,要求立刻释放他,否则全部失业军官都准备来坐牢。

此人为何率1335名国民党军官大闹重庆?真相原来是这样……

晚上,刘法官把李浑叫去审了一通,要他交待“政治背景”。显然,他们怀疑李浑是共产党员。李浑一共被关36天,终于“无罪”释放。

李浑回到军官总队,失业军官们好不欢乐。这时,总队收容的失业军官已达5000多人。10月18日,他们召开会议,决定改变请愿计划,先找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和委员长蒋介石。

10月20日,按照计划,失业军官代表见到了冯玉祥。李浑便将失业军官们挨饿、组织请愿、报到坐牢的过程作了扼要的汇报。然后说:“据我们初步了解,全国失业军官达10万之多,这实在是一个抗战胜利国家不应有的现象。素闻冯委员长爱惜部下,特此恳求拯救我们这些失业军官,以慰战死军人的在天之灵。”

冯玉祥心情沉重地签下了他的意见,并说:“你们遭受的委屈不少。抗日军官失业挨饿,是中国最大的耻辱,也是我最心痛的事情。现在你们拿报告去见蒋委员长;另外我拟拨款20万元,在和平路设临时救济所,使流浪街头的失业军官暂时有安身之所。”

走出冯玉祥住宅,失业军官代表们又前往歌乐山蒋介石住地。

蒋宅警备森严,如临大敌。蒋介石的侍从官劝阻他们:“委员长公务繁忙,不能接见。”

失业军官们便折回曾家岩,去找侍从室主任俞济时。俞济时见是冯玉祥的批示,不敢怠慢,随即把报告交军政部办理。

第二天,问题获得基本解决。轰动一时的失业军官请愿风潮才平息下来。

李浑在组织失业军官大闹陪都的过程中,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真实面目,决定脱离国民党军队。1947年11月到次年11月,先后2次策动兵变,但未成功。不久,便离开国民党军队回了老家。

1949年3月,李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遣到湘西组织游击武装;同年,李浑所在的游击武装被整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湘西纵队,陈策任司令员,李浑任副司令员,李浑和这支新生部队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完成了接应大军南下,迅速解放湘西的历史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