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閩南人有什麼特點?

小姐自然醒


閩南人的特點,在福建不顯著,在國內卻是特例孤行,一開口便暴露了,然而這還不是閩南人的專利,真正的閩南人大隱隱於市,司空見慣的每一個習慣,都可能成為國人眼中閩南人的特點,不信的話,你接著看下去。

總有幾項你是認可的:

對“蝦米”情有獨鍾

近來,在抖音中風行著一首閩南語歌曲,那小歌詞是這麼唱著的“公蝦米,我親像,天頂的仙女...”,無獨有偶,閩南人對“蝦米”也是有著偏執的愛,有事沒事就要“公蝦米”、“做蝦米”,吃吃喝喝自然也要有蝦米,比如貓仔粥、沙茶麵、面線糊,蝦米也是跑不掉的。所以說,閩南人對“蝦米”是真愛。

“愛拼才會贏”,會唱,但不愛唱

都說閩南人愛拼才會贏,這是真實話,也因此,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也跟著風行大中國,很多人認為這首歌是閩南人的摯愛,每次點歌時,但凡有閩南人出現,一定會有三五好友幫忙點歌,實在好為難,只好硬著頭皮唱咯,要是不巧,不會唱,恐怕連閩南人的身份都要被質疑。話說,閩南人不愛唱“愛拼才會贏”的好吧,我們更喜歡“男人情女人心”還有翁立友的堅持。

人間冷暖,都要來句“冷涼卡好”

閩南語圈,有個響噹噹的娛樂大佬,堪稱天王,那便是臺灣的豬哥亮,很長一段時間他因欠債太多跑了路,直到前幾年,被狗仔發現,在大家的呼聲中終於復出,而一復出,便帶來一個經典的廣告,那便是燦坤的空調“冷涼卡好”,是的空調質量好,要冷要涼剛剛好,閩南人也愛講,“冷涼卡好”。

喜歡“問候”別人的家人,出口成“髒”

對應剛才的“冷涼卡好”,閩南人的出口成“髒”,想必也不算特點因為在全國,應該都是一樣的,只是,閩南人的口頭禪就是這麼幾句,常常問候別人的家人,特別是家中女人,實在很不雅。特別是閩南不同地方,稱法也不同,比如戈壁神木“塞林木”,草原畜牧“趕羚羊”,風吹山林“草枝擺”,手工藝品“破殘杯”,以及空調的“冷涼卡好”。

淫祀至極,各種各樣的神靈無數

要說,全國各地哪個地方最迷信,哪個地方最開放,我想,閩南都可以排在前列。不用說三清大帝、菩薩、如來以及土地公公這些全國性的佛道主角,就單單淝水之戰的謝安、蜀漢劉關張、西遊的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孫思邈等等歷史人物就足夠我們研究一番了,更何況還有本土的保生大帝、媽祖、清水祖師、三平祖師、朱池李三姓王爺、開漳聖王等,真是五花八門、各種人物、動物以及靜物都能被閩南人搬上供桌,如老虎、石頭、野鬼、蛇等。

聽不懂的星期和時間表示法,完全不知所云

閩南人是最早接觸西方國家的中國人,因此在西方的事物開始全國風行前,閩南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表示方法,比如星期,閩南人稱之為“禮拜”,因為外國人週日要做禮拜,所以閩南人稱週日為“禮拜”,週一到週六依次稱為“拜一、拜二...拜六”。

而時間的表示法也同樣詭異,如十點十分,稱十點兩個字,十五分為三個字,也就是說一個字對應五分鐘。

普通話溜不起來的十二生肖讀法

曾經,圭海君聽一個河北人以普通話念十二生肖是這樣的:“子鼠、丑牛、寅虎...”,我當時是大吃一驚的,好厲害,把子醜寅卯都一起唸了,我表示很佩服,因為在我的閩南語中,子醜寅卯是很難記憶的,或許只是我不會。於是,我和他比念十二生肖的速度,結果呢,我大勝,他念一遍,我可以念兩三遍。

閩南人的生肖念法,很簡單,按數字加動物連著讀,成了口令,一鼠、二牛、三虎....,以口音的話大概是“一處,李古,撒hot,西tall,五零...拾李豬母跟人走”,這種快速的念法每一個閩南人從小就具備的技能。

吐槽一個,婚宴總是不準時

閩南人對於婚宴,其實是很注重的,每次鄭重的下帖子,上面寫的端端正正的“十二點”、“六點整”都是騙人的,每次準時到,都要再等個一兩小時,實在太不準時了。話說,圭海君每次都是推遲一小時到,但還是要等,本來以為只是自己居住一帶的壞習慣,經歷多了,原來是閩南人的特性。

究其原因,是這樣的,閩南人婚宴,親朋好友是要捧場的,而且有點必須出席的意味,婚宴一拖再拖,很多時候是在等人,等人齊了再開桌是對客人的尊重,但每個客人都不願意等人,於是一個比一個晚到,於是死循環結成,就變成了這個鳥樣了。不過,也有一些地方是流水席,可能就會好一點,只是沒那麼熱鬧了吧。

以上,是閩南人的一些特點,你覺得閩南人奇葩嗎?如果是,那麼趕緊報名奇葩說吧。


圭海四記


哈哈 在泉州讀了四年大學,去過周邊一些城鎮,感覺過濃郁的閩南氣息!對於我而言,很喜歡閩南人,生活低調,勤勞並且很有商業頭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好多晉江,泉州的人其實都很有錢,家裡都有自己的小生意,但是他們不露富,出門就是破短褲加破拖鞋,吃飯也簡單,面線糊感覺經常是萬能的!初次見面的時候很多閩南人很靦腆,但是熟絡之後就熱情大方。我認識的朋友基本都不會太計較,宿舍裡衛生紙呀,洗衣粉呀,零食呀等等我們基本都是共用,這次我買下次他們就也會買。我還感覺很多閩南的大媽都很樸實並且樂於助人。每次我到了陌生地方或者找不到路就找這些大媽問路,其實好多都不會講普通話,但是能聽懂,經常是說了半天看我還沒明白怎麼走就拉著我走,等到我知道要怎麼走的地方她們就開心的笑了,每次都是一直謝謝她們好久。後來到了廣州讀研,在深圳也過一段時間,迷路就想辦法自己找路或者看導航吧,你在街上問路,人家第一反應是退後一大步,用質疑的眼神看你⋯⋯這讓我很無語,問過兩次都是這樣以後我就再沒問過路了,還有朋友說他們問路的時候被告知了完全相反的路,我也是醉了⋯⋯

可能我在閩南生活時間不算長,對於閩南人的瞭解也不算深,但是我就是想說說自己的想法~現在離開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機會再回去看看,這是除了我家鄉意外我最懷念的地方,還有最懷念的一群人!


扁的貓


1、“愛拼敢贏”的精神,一首“愛拼才會贏”大部分閩南人朗朗上口。


2、勤儉兼勤勞,上一代勤勤懇懇,這一輩的“創二代”開拓進取。


3、秉承傳統,雖然時代與環境日新月異,閩南人敢於爭先創新,但對傳統文化依然心存敬畏和秉承持守。


4、喝酒好“行酒令”,如“五魁七竅”(五和七),氣氛熱鬧濃厚。同時,在今天,也更加對酒禮警醒,同桌不會灌酒,開車奉勸不喝酒(或是喝酒叫代駕),酒後回家報平安,等等。


5、熱情好客,有客人來,喜歡操辦一桌地道的菜,如同一家。


6、重禮數,崇尚“你來我往”,走親串門伴手禮伴手。


7、喜歡喝茶,家裡喝茶,辦公場所談事也喝茶。


8、“地瓜腔”(本地腔)的普通話。說普通話變得不會妙架了,嚴重限制表達能力。說普通話的時候感覺像在拍臺灣偶像劇,有種很裝的趕腳。


9、重孝重義,有句俗語:“生在蘇杭二州,死佇福建泉州”,可見重孝禮節。朗朗上口的“麻吉”、"角頭"、“廟口”等等都講述著兒時的情誼。


10、口頭禪的問候語:“你呷未”、“有閒來泡茶”、“你慢慢”等等。


PS:大概就寫這麼多,有疏漏的,大閩南的朋友們幫忙補充上。


你有你的北上廣,我愛我的大閩南;你有你的大建築,我有我的紅磚厝;你有你的流行歌,我有我的閩南歌;你有你的大戲劇,我有我的歌仔戲、 梨園戲、高甲戲;活在閩南,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哪怕虐我千百遍也愛閩南如初戀。


畫虎爛


閩南文化隸屬於潮州文化,閩南語只是潮州話的一個分支,恭候不服氣的福建人出來反駁!其實韓國種是反駁不了的!


順天844814


很有拼搏精神,,,正所謂愛拼才會贏。

開口有特色,,,我係胡建人啦。厚!甘霖老蘇,你聽不懂系不繫?

熱情好客,,,來來來滾水燒好了,今天剛到的鐵觀音,超讚的耶!

會拜,,,怣仔,今天初一啊,你要跟我去廟裡拜拜啊,求佛祖保庇你探大錢,娶水某,起大厝。




種地的小王


1.愛拼

以泉州為代表的愛拼才會贏,湧現了大量優秀的民營企業。

2.不守規則

莆田人的醫院賺的是昧良心的錢,莆田的騙子與河南齊名,莆田的假貨滿天下。愛拼但不守規則。與怎麼來錢快就怎麼弄。

3.家文化極重

閩南人家族的觀念比較重,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是目前國內保持著傳統文化比較好的地區。

4.短視

閩南人大多做的是賺錢的事,在乎眼前利益。很少做值錢的事。在最新的獨角獸企業中福建作為中國經濟較發達地區,居然沒有一家企業上榜。


賈洛德


閩南文化是中原文化、閩越文化與海洋文化的融合體,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泉州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與核心區,最具代表性,俗語說“站著像東西塔,躺下像洛陽橋”,閩南人主要特點:敬奉先祖,思鄉戀家,熱情重義,以人為善,以和為貴,愛拼敢贏,既有山的挺拔,又有海的包容。有說閩南話的地方,就有閩南文化的存在。






閩南光影49701376


誠邀

第一,閩南人的祖上來自中原地區,所以其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第二,閩南人有愛拼才會贏的精神。

第三,閩南人熱情大方慷慨。

第四,閩南人待客之道深厚。

第五,閩南人的生活節奏較慢,適合宜居養老。

第六,閩南人喜歡晚上的時候喝點小酒,不管熟不熟悉,一杯酒下肚,就熟悉了。

第七,閩南人對歷史傳統情有獨鍾。

還有挺多方面的,就不一一列舉,不足之處望諒解!

~~~柚西先生


柚西先生


中國真真切切的有歷史教科書、史書記載,河洛話閩南語漢人古代南下遷移路線圖片:1,古代洛水流域、河洛地區漢人,東晉五胡亂華古代洛陽南下的人------2,河南固始光州地區晚唐安史之亂,南下福建莆田-----3,宋末、跟蒙古族打仗-南下活下來宋朝官民後裔在廣東湛江市雷州半島閩南語地區------------4,還有一部分跟鄭成功抵抗清女真族、福建莆田、泉州市漳州市閩南語地區,南下廣東湛江市閩南語雷州話區後裔。-------------5,清朝移民政策,古代莆田地少人多-移莆田填雷州半島(大概潮汕人,海陸豐汕尾人也是這些後裔)

----------------------------我們村父系吳王夫差後裔,我母系商朝比干九牧林後裔(我父親是姓陳的人養大)。古代跟蒙古人打仗,宋末福建莆田下來廣東湛江市的。我看汕尾那邊遠古!遠古可能也是跟我們一起莆田下來廣東那邊移去的?小時讀歷史聽老師好象講過?。廣東省沒有黎族,黎族古代被趕下去海南省了。學姥=河洛,古代洛河流域洛陽市居民。古代跟外族打仗 一直下來的漢人。全國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兄弟姐妹!因為近代史上千年被外族三番兩次入侵,導致我們這些多災多難的漢人,所以我們性格比較能忍。低調。經受痛苦與憂傷越多的我們,越是能忍耐-窮卻益堅不墮青雲之志!----------所有河洛話閩南語人都是一家人。廣東少數民族差不多沒有,廣東很少少數民族的。都是跟蒙古人女真人打仗,下來的漢人,然後下來的漢人趕少數民族過去廣西省跟海南省

----------------------------------------------------湛江市閩南語區雷州半島雷州話、海話、黎話,祖籍都是福建莆田,我們村老人常年回去莆田清明節掃墓祭祖。崖山海戰活下來南宋軍民後裔,抵抗蒙古軍下來的漢人後裔。閩南語分支雷州話跟臺灣話完全一模一樣,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唐朝洛陽漢人,活動於古代洛水-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學佬人)。----------------閩南人是最正宗的漢人,古代洛陽漢人,活動於洛河流域。經常被稱為河洛人----------<> -吳偉業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 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 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閩南語區臺灣省、福建省的廈門、泉州、漳州3市莆田市、福清市、,廣東的汕頭、潮州、 揭陽、汕尾4市和雷州半島、雷州、霞山、麻章、徐聞、電白、遂溪、海南省的漢族地區,溫州閩南地區等。此外,浙江、廣西、江 西、江蘇等省區,也分佈有講閩南方言的分散縣、鎮、村,香港、澳門還有近200萬人使用 閩南方言。在我國境內操閩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者總共約有5000多萬人,佔漢族人口的 4.6%左右。 語言專家們都肯定,閩南系方言是現存最古老的漢語方言之一,它融合了華夏古漢語、古吳 語、古楚語、上古中原漢語等各種成分 2004《新財富》華商100富人排行榜中,臺灣籍(包括祖籍福建)佔24人,財產290.3億美 元;潮汕籍19人,財產230.3億美元;閩南籍14人,財產149.6億美元;海南籍1人,財產 15.0億美元。整個泛閩南地區入榜57人,財產682.5億美元,分別佔總人數57%,總財產 52.4%。 宋朝明朝被邊境的番人蒙古族女真族,親眼目睹宋明漢人衰亡,本打算一輩子過著流浪的生活。 但是到了後來,成為元清子民。漢人悲嘆自己,沒有氣節堅持初衷,而侍奉番邦番人女真人胡人所感慨。 而古洛陽河洛話最正宗的漢人閩南人-身為漢族的後代,必定同感吳偉業的心情。明朝被邊 境的女真族滅了之後,漢族承受了極大的痛苦。燦爛的文化跟文物全都被破壞,深感遺憾。 漢人被胡人入侵,而且被滅。經歷了痛苦還有恥辱的歲月,身為漢人的悔恨。 番邦番人胡人女真人蒙古人控制了中國建立了政權在了中央跟中原中心地區,之後。將居住在中原的 人古洛陽河洛話的閩南語漢族全部都趕下來了福建閩南地區去了。。。。。。而被趕下去福 建閩南地區的漢族人,個個都成了現在在中國大地包括東南亞歐美日韓(馬化騰,黃光裕, 李嘉誠,阿里巴巴最大股東孫正義,珠江新城蘇萌,茂德公陳宇,天地壹號陳生,劉鑾雄, 林百欣,蔡志明,萬科姚振華,朱孟依,郭鶴年,林紹良,黃惠祥、黃惠忠,施至成,)地 區都呼風喚雨的富商。 當你們進去古洛陽洛水流域的閩南語漢人區,的任何一個角落,漢族的傳統文化,都找不到 蒙古人女真人胡人的痕跡。有的只是漢人的傳統文化,宋朝,明朝的漢人傳統文化的陶瓷和 書籍。而且村村都保持做傳統文化,家家戶戶牆壁上面牆壁都是道家佛家所有的壁畫。 身為古洛陽洛水流域地區的漢人,對宋朝跟明朝有著深深地懷念。 ---------------------------------------------------- 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雷州半島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 歷史: 雷州話古時被稱為“東語”或“客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海康縣誌》,在“民俗志·言語”一節中記載:“有東語,亦名客語,與漳潮大類,三縣九所鄉落通談此。”[2] 雷州話脫胎自古代閩南語。南宋末年,元兵攻陷臨安,益王趙昰在陸秀夫、張世傑等大臣輔佐下在福建稱帝。後來因元兵攻打福建,南宋朝廷逃到廣東。陳若水、陳八宣、陳汝楫等人,在興化府(今福建省莆田市)組織了民兵30多萬人隨行保駕。南宋在崖山之戰中滅亡後,陳若水、陳汝楫等人率莆田籍民兵逃亡到雷州半島,定居於此。隨時間推移,逐漸產生具有自己特色的雷州話。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女的比男的兇!男的就是泡茶泡茶!女的你不服?就是“草枝白,山裡涼!”家裡有弟弟妹妹的姐姐老大要養家(廈門同安等地)閩南北部結婚還倒貼你錢!很愛下海很愛下海很愛下海!閩南很多在海外淘金不過可以理解靠海(漳廈泉)又是經濟特區(廈門)。口頭禪除了罵人以外經常聽到“好料好料的(指某東西很好吃質量很好等。可能是菜市場逛多了吧)”閩南人也排外!碰到說普通話的心裡一定默唸“你這個八嘎(外地鬼的意思)”但是其實閩南的也有很多是很熱情的啦!比如海邊民宿老闆哈哈😄喜歡吃番鴨不喜歡吃雞!口味方面偏甜調料愛放汲汁(一種類似魚露的提鮮調料)番茄沙司等--一個浙江到閩南讀書,女票是廈門的小夥實錄。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說的不全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