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暖心了!那些隱沒在街頭巷尾的小驚喜……

暖心了!那些隱沒在街頭巷尾的小驚喜……

Michael Pederson《Do Not Touch》

只要發揮一點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可以讓尋常巷陌熠熠生輝?街頭藝術家們將獨具特色而具有靈魂的裝置作品藏在城市的深處,同時又試圖吸引有心人的眼球,讓那些腳步匆匆的行人能夠停下來注視著這個世界不平凡的一面,哪怕只有片刻。

大城市裡的“小人國”

如果看得不夠仔細,你就一定會錯過這個隱藏在人行道、樹叢中或是垃圾堆旁的“小人國”。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Slinkachu《Shore Line》

藝術家Slinkachu於2006年開始了他的街頭裝置藝術創作項目­“The Little People Project”,這個系列的每件作品都是在經過反覆考慮後製作和安置的。他將這些微型雕塑放置在超乎常理的場景中,卻往往能模擬出似曾相識的感覺。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Slinkachu《The Glade》,2014年

然而,Slinkachu的作品雖然看上去分外輕鬆新奇,實際上反映了環境問題、全球化問題和大城市中常見的孤獨感。城市生活中的憂鬱伴隨著諷刺和幽默,使得Slinkachu的作品顯得更加尖刻。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Slinkachu《HISTORY》,2011年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Slinkachu《Spilt Milk》,2009年

如果城市中有一個“小人國”,那麼他們可能會住在哪裡?藝術家Karen Anderson的微型裝置作品《Tiny Doors ATL》給了我們一個可能的答案。這些高約六英寸的微型房屋門常常出現在亞特蘭大街頭的牆角和樹根下,它們的存在引發了城市居民奇思妙想和強烈的好奇心。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Karen Anderson《Tiny Doors ATL》系列作品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人們不僅注意到了這些微型房門,還常常留下小小的禮物——萬聖節時門前出現了一個微型南瓜;隔壁的熱門餐廳在“門廊”放了一個小禮物盒;門口的信箱裡塞滿了微型信件……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Karen Anderson《Tiny Doors ATL》系列作品

為了保持《Tiny Doors ATL》與公眾的聯繫,Anderson在項目網站上免費提供了每個作品的位置信息。每當一件新作品誕生時,Anderson都會為它舉辦一個小型的剪彩儀式,她認為這是向公眾展示作品的一種方式。她告訴自己的粉絲:“

我特別喜歡在自由、公開的環境中創造出具有影響力的藝術作品。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Karen Anderson《Tiny Doors ATL》系列作品

用藝術裝點破碎的角落

在保加利亞街頭,一雙雙溜圓的眼睛賦予城市中那些受到人為損壞,或是風雨侵蝕的公共設施煥然一新的面貌,甚至是能夠感受到喜怒哀樂的生命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Vanyu Krastev《Eyebombing》系列作品

這是藝術家Vanyu Krastev的一組街頭裝置作品《Eyebombing》,他用再常見不過的小眼睛,與街頭巷尾的溝壑、裂痕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生動而又誇張的“表情包”。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Vanyu Krastev《Eyebombing》系列作品

Krastev從未接受過專業藝術教育,僅僅是憑藉著對生活敏銳的感受力和一顆永不磨滅的童真之心,創造出瞭如此惹人憐愛又發人警醒的裝置作品他說自己不僅希望藉此機會呼籲大家愛護公共設施,

更是想證明無論多麼平凡的事物,只要加上一點想象力,都能變得與眾不同。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Vanyu Krastev《Eyebombing》系列作品

同樣是用藝術裝點城市的裂痕,Paige Smith的裝置作品就像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寶石,邀請我們帶著一顆年輕俏皮的心,參與一場大型全球尋寶遊戲。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Paige Smith《URBAN GEODE》系列作品

Paige Smith自2012年以來一直在用她的“人造水晶”填補世界各地大城市的裂縫、溝壑和角落,代替了用來覆蓋城市破碎和衰敗跡象的水泥,並將這組作品命名為《URBAN GEODE》。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Paige Smith《URBAN GEODE》系列作品

這些閃耀著各色光芒的“水晶”由精心切割並摺疊而成的紙張或是人工澆鑄的樹脂製成,藝術家希望用這種將人造材料置於大城市角落中的方式,將自然與工業之間的緊張關係變得可視化。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Paige Smith《URBAN GEODE》系列作品

“我在作品中注入了魔幻現實主義,”Smith在自己的項目聲明中寫道,“我希望能夠鼓勵大家按下生活的暫停鍵,尋找並挖掘世俗中獨特的美麗。

幽默詼諧的文字遊戲

除了將“小人國”帶入我們生活的城市,以及用自己的裝置藝術品改造城市中的裂痕,藝術家Michael Pederson告訴我們,還可以用文字遊戲裝點街頭不起眼的角落。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Michael Pederson《Street Gutter Turnstile》

Michael Pederson在悉尼街頭安置了許多充滿諷刺意味的警示牌、廣告牌及其它微型公共標識和設施,它們看似荒謬,但回味之時又會覺得它們的存在不無道理。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Michael Pederson《Private Corner》

這些裝置作品傾向於表現逃避、孤立以及人與各種社會規範的關係。藝術家用他的幽默感弱化了這些主題的沉重性,利用街頭已經存在的事物帶領觀者擺脫乏味的日常生活,並從更加深刻或者童稚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

暖心了!那些隐没在街头巷尾的小惊喜……

Michael Pederson《Escape》

這些街頭微型裝置作品新奇有趣而又引人深思,藝術家們在探討其他深刻問題的同時,或許“如何將日復一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才是他們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

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