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金时期古陶瓷鉴定学术讲堂

古陶瓷鉴定学术大讲堂 2020-03-04- 头条今抖云吴老师编辑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金时期古陶瓷鉴定学术讲堂

①宋代的民窑和官窑>名窑非常多,产品种类丰富,划分为若干窑系官窑制度的正式形成一、宋代的“窑系”和民窑五代时耀州窑产青瓷、景德镇生产白瓷,已经打破了“南青北白”格局,宋代进一步打破。窑系强调的是产品特征。八大窑系:越窑系、龙泉窑系、耀州窑系、定窑系、景德镇窑系、磁州窑系、建窑系、钧窑系。二、宋代的官窑“官窑”,即御用窑。核心特点为非商品性生产。与民窑的区别主要为产品流向不同。

②越窑系青瓷唐末至宋初达到最高峰,延续至北宋的窑场并不多。胎釉没什么变化,造型更加精巧,装饰更多。唐末流行细线划花,到了北宋更多见。北宋流行在碗外壁刻莲花瓣五代末至北宋初足微外撇或往上卷在上林湖周围发现南宋时期的窑址,但带有比较强的北方风格,因此传统越窑的下限放在北宋中期。景德镇、耀州窑均受越窑影响,龙泉窑间接受影响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金时期古陶瓷鉴定学术讲堂

③耀州窑系北方青瓷的再度兴起一、分期特征集中于陕西铜川黄堡镇、陈炉镇1、唐、五代创烧于唐代,有少量青瓷。五代时受越窑影响开始生产青瓷,质量迅速提高。进入北宋,自身特色越来越明显,青中闪黄的颜色稳定。胎釉较粗,注重花纹装饰。2、宋代分三期北宋早期:比越窑粗,釉色青中闪黄,但不稳定北宋中期:开始走向鼎盛。釉色趋于稳定。刻花北宋晚期:更小巧,胎壁薄。印花

特点:釉色青中闪黄,有冰裂纹、橘皮皱。时代越后,胎壁越薄,制作越精。3、金代质量有所下降,另有黑釉、酱釉。金代晚期出现涩圈叠烧。胎釉显粗糙,釉色更显黄。二、汝州窑产品特征分为官汝窑及民间窑场“临汝窑”。临汝窑以严和店最为代表。特点:器壁稍粗,修坯较草;釉层较厚,青中闪绿,气泡较多,素面不少,印花较多,刻花较少。三、其他窑场的产品特征

④龙泉窑系南方青瓷浙江西南龙泉县五代始烧,受越窑、匹窑或金华一带窑的影响,北宋有了较快发展,真正形成特色在南宋中期以后。集中在大窑、溪口、金村,烧出了粉青、梅子青,南宋中期开始烧大件,釉色下降。一、产品特色五代:胎骨细密、灰白,玻璃质强,釉色青灰或浅灰北宋:釉透明,釉色为淡青中泛灰南宋:以白胎青瓷为主,兼有黑胎青瓷。白胎质量好的为粉青、梅子青;黑胎仿官窑产品,普遍有开片。紫口铁足龙泉窑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强还原焰,多次上釉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金时期古陶瓷鉴定学术讲堂


二、龙泉窑其他窑场庆源、云和。到元中期传播到福建、广东广西。一般认为龙泉窑真正形成窑系在元代以后。

⑤定窑系白瓷一、定窑的烧造工艺与分期1、唐代烧造工艺(以碗为例)唐早期:饼形足,三岔形支钉垫烧唐中后期:玉壁形底,厘钵装烧晚唐五代:飞速发展,装烧方法不变2、宋金产品特征及烧造工艺宋代胎釉无太大变化,五代前釉色白中带青,其后白中带黄。装烧方法北宋中期后开始采用“支圈正烧法”,其后采取覆烧法。“芒口”器。金代釉质普遍不如北宋,但差别不大,覆烧法金末元初衰落,累烧法

二、装饰工艺划花、刻花、刻划花、印花等三、定窑的其他瓷器黑瓷:白胎黑釉紫定:酱色釉绿定:低温釉红绿彩:白瓷上加红、绿彩金彩:一般在紫定加金彩,白釉、黑釉也有四、其他窑场产品1、磁州窑2、吉州窑

⑥:磁州窑系一、磁州窑产品以河北磁县观台镇、彭城镇为中心,以彩绘、化妆土剔划装饰为特点。产品特征1、白瓷产量最高,分为仿定白瓷及自身风格白瓷两种。2、黑瓷胎粗,胎色为黄白或灰褐,釉厚色纯。3、绿瓷比例小,低温铅釉

4、青黄瓷出现于五代至北宋初,黄褐色,宋初后不见。5、彩绘褐彩、黑彩两种。工艺为上化妆土、彩绘、上釉、烧成,也有釉上彩,都是一次烧成。图案以花卉居乡,瓷枕常有题款“张家造”6、化妆土剔划剔花法剔花填黑法剔黑花法划花法珍珠地划花沥粉(粉杠)

7、三彩不多,主要是绿釉,烧成温度低,主要是供器、建筑构件烧造方法仿定窑器用支圈烧造自身多用多种垫饼、支钉等二、其他窑场产品修武当阳峪、河南鹤壁集、山西介休窑、禹县扒村窑、江西吉州窑

⑦景德镇窑系青白瓷青白瓷,亦称“影青瓷”,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青,仿天青色。“青白瓷”名称见于宋代记载。一、景德镇窑青白瓷五代景德镇烧青瓷、白瓷,入宋之后改烧青白瓷。青白瓷影响南方几省,销售范围遍及全国。北宋:白胎,釉青白。胎质细腻,透光度好。器形逐渐增多,碗、盘、注壶、注碗、瓶、香炉、枕、盒等,时代越晚,胎壁越薄,造型越精巧。早期多素面,中期多刻花。南宋:胎釉粗糙,釉光泽度、透明度都降低。南宋中期釉色分为偏青、偏白两种。

南宋中期后开始印花。装烧也有覆烧法,密度很大二、其他窑场青白瓷主要集中在南方,白舍窑、吉州窑、广东潮安、福建德化窑等。广东、福建窑主要用于外销。

⑧钧窑产地主要为河南禹县,广义上属青瓷,但含有铜、钻等元素。主要色调,灰蓝、红,也有二者混合的紫色。时代:宋代禹县神屋县即生产,以窑变釉见长,胎厚,胎色主要为青灰色,也有土黄色。釉的乳浊感非常强,较厚,釉面有棕眼。钧瓷二次烧成,先烧素胎,再烧釉,“蜓蚓走泥纹”。

⑨:建窑系黑釉瓷器一、斗茶与茶盏的品式饼茶:以福建建安最好做工精致,上有龙团、凤团,大小各异,大者十饼一斤,小者二十饼一斤。斗茶:先斗色,二斗水痕。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录》均载色以纯白为上,所以宋代茶盏尚黑。二、种类1、兔毫:黑釉碗内外壁都有细长丝毛般花纹,金黄、银白,以福建建阳窑最为著名。2、油滴:黑釉层中形成一个个小圆点状结晶,蓝白、金黄色。

3、琉:黑釉上有大小不同斑块,大部分为黄白,也有窑变蓝白色。4、剪纸贴花:吉州窑最好,图案有蝴蝶、飞凤、花卉等。5、木叶(树叶)纹:吉州窑多见6、耀变7、黑釉金彩8、黑釉剔花9、黑釉印花10、黑釉上加其他彩

三、建窑和吉州窑的黑瓷1、建窑宋代出现了专门生产黑瓷的瓷窑,主要集中在福建,福建建阳窑(也称水吉窑)。黑胎器物都是碗,造型有敛口、敞口,碗足比较小。胎体普遍厚重,胎色黑,釉乌黑,釉层较厚,外壁普遍有流釉现象。2、吉州窑吉安县永和镇,南宋窑场,产品种类极为丰富。是比较典型的综合性民用窑场。

四、其他窑场特征北方集中在河南、山西,胎釉各有特色

⑩两宋官窑

官窑分两种:选中的窑场就地烧造在京城自己设官窑一、柴窑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官窑,记载互相矛盾,传世品中无真正柴窑。二、汝窑烧造时间不长,瓷胎呈香灰色,胎质细,釉为天青色,釉汁滋润,规律分布气泡,普遍有细碎开片造型:盘、洗、瓶、水仙盘、博等,均较小工艺精细、讲究,通体施满釉,用支钉烧造窑址:河南宝丰

三、钧官窑窑变釉的花盆和套盆窑址:70年代河南禹县四、泞京官窑“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逐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鼎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叶宾 《坦斋笔衡》五、修内司窑

“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装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伏矣。——叶真《坦斋笔衡》南宋修内司窑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对应品种,1996年在宋修内司所在的杭州万松岭凤凰山老虎洞发现。精品为黑胎,釉细,釉色以粉青色为主,也有青黄色,釉层厚,有开片,器形有碗、盘、套盒、花瓶、香炉等。

六、郊坛下官窑(鸟龟山官窑)前期:薄胎薄釉,制作普遍精细,釉粉青、灰青、青黄,普遍开片。后期:薄胎厚釉,玻璃质强,紫口铁足七、哥窑普遍开片,胎釉颜色都很多,传世品非一窑所烧。传世品时代有宋、元,开片颜色为认为染制。

古陶瓷鉴定学术大讲堂 2020-03-04- 头条今抖云吴老师编辑喜欢的朋友点击关注分享。有什么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探讨学习,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