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瘋狂動物城》自上映以來就獲得了豆瓣9.2分的高分!一開始對這個電影,我是排斥的,心想:“就一部動畫片有什麼好看的”!沒想到看完之後,就陷入了“真香定律”。這部迪士尼動畫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真是實至名歸!劇中的情節,讓我想到了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動物之間也有偏見?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兔朱迪和狐尼克


一、《瘋狂動物城》真的只是講動物嗎?它與《傲慢與偏見》有什麼相似之處?

1、影片內容的簡要介紹

電影名為《瘋狂動物城》,剛上映的時候,我狹隘地理解為一群瘋狂的動物。看過電影以後,我才真正瞭解到電影背後的含義。電影講述的是在一個現代化的都市,裡面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每種動物都居住在適合自己的環境裡,有沙漠氣候的撒哈拉廣場、常年嚴寒的冰川鎮等等,動物們本可以在這裡和平共處,大到一頭大象,小到一隻老鼠。可是由於“偏見”導致這所動物城發生巨大動盪。

兔子朱迪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它從小就夢想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動警察,讓世界更加美好。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兔子不可能當上警察,但她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全是大塊頭的動物城警察局,成為了第一個兔子警官。為了證明自己,她決心偵破一樁神秘動物失蹤案。在辦案的路上,朱迪被迫與坑蒙拐騙為生的狐狸尼克結為搭檔。在它們查案過程中發現,這樁案件背後隱藏著一個想要顛覆動物城的陰謀。

2、兩部作品都是通過行動來消除“偏見”

這部影片之所以讓我想到了《傲慢與偏見》,是因為這“偏見”二字,動物之間怎麼會有偏見呢?這是因為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的偏見,食草動物認為食肉動物的DNA中存在著野蠻、殺戮。食草動物一直將自己視為弱勢群體,總擔心有一天被食肉動物吃掉。事實上一直以來它們都秋毫無犯,正是因為食草動物對食肉動物的“偏見”,才導致後來一連串事情的發生。而食肉動物呢,本來就體型龐大,所以不把食草動物放在眼裡,它們“傲慢”的態度以及自以為是的做法,讓心有不平的食草動物奮起抗爭,在這個城市引起了軒然大波。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伊麗莎白


《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先生是一個家境殷實的地主家的兒子,他的出身高貴和萬貫家財,讓他過於傲慢,他的傲慢使得在開始的時候讓伊麗莎白留下了“偏見”。達西一開始對伊麗莎白沒有興趣,伊麗莎白的自尊心很強,她不去理睬這個傲慢的達西。可是不久,達西對活潑可愛的伊麗莎白產生了好感,可是伊麗莎白仍對達西有些深深的偏見。伊麗莎白的拒絕使得他謙遜了起來。儘管伊麗莎白對他很冷漠,但是達西還是表達了他對伊麗莎白不懈的傾慕,證明了他對伊麗莎白的愛,伊麗莎白也逐漸放下“偏見”,接受了達西。

這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靠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消除偏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別人對你有偏見並不是對你的完全否定,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3、偏見產生的原因多是“不瞭解”

人都有兩面性,有優點就會有缺點,動物也一樣。都說“狼若回頭,不是報恩就是報仇”,所以動物也是有好的一面的。食草動物之所以對食肉動物產生偏見,是因為被它們高大和兇惡的表面嚇到了,殊不知它們長相兇惡並不代表它們的內在。狐尼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它小時候是一隻非常聰明活潑且善良的狐狸,它一心想和大家成為朋友,可是食草動物認為它是野蠻的動物而不接受它,還給它戴上了嘴套,這給狐尼克留下了巨大的傷害,從此以後一個坑蒙拐騙的狐尼克誕生了。兔朱迪一開始認為狐尼克不是好東西,後來兩個人一起破案,朱迪就發現尼克是一個善良有擔當的人。伊麗莎白一開始是因為達西傲慢的表象而討厭他,達西也對伊麗莎白不感冒,兩個人在接觸以後,伊麗莎白髮現達西已經做出改變,變得謙遜有禮。達西也發現伊麗莎白活潑可愛,兩個人最終放下偏見,走到一起。

這兩個作品都說明彼此之間有偏見是因為不瞭解對方,我們不妨先去了解對方,看一看對方的內在,從而作出準確地判斷,才會對彼此有新的認識。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


二、幽默詼諧的劇情講述了現實美好卻也有殘酷的一面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好就有壞。我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也要時時警惕,隨時接受生活殘酷的一面。

1、動物城的種族歧視折射出的現實問題

動物城中的種族歧視是非常嚴重的,食草動物看不上食肉動物,認為它們是兇殘暴力的物種,經常欺負弱小動物。食肉動物也看不上食草動物,認為它們沒用,只能種種蘿蔔什麼的,它們對食草動物也非常不友好。兔朱迪經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動物城警隊,可是報到的第一天就受到不平等待遇,牛局長說:“今天來了一位新同事,可是我懶得介紹!接下來我來分配任務。”兔朱迪直接被忽視了,而且被分配了交通協管的工作,這讓它有點懷疑自己的初衷。我們人類社會也是這樣的,也存在種族歧視,人們會不自覺地歧視弱的一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也放下偏見,慢慢接受外來的種族。以前也有人瞧不起我們國家,可是經過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努力,終於佔據了世界強國的地位,再也沒人敢瞧不起我們。《傲慢與偏見》中它展現的是階層問題,達西是一個地主家的兒子,他非常驕傲,以至於他非常傲慢,對待家境不好的人自然看不上,看女人也是找漂亮的,這直接影響他對伊麗莎白的態度,他的傲慢也讓他錯失了追求愛的機會,後來他改了傲慢的態度,才追到心愛的女孩。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樹懶“閃電”


2、以貌取人往往會忽略人的最本質的內在

瘋狂動物城》的人物反差特別有意思,有一隻叫“閃電”的樹懶、瑜伽教練大象還有大boss小老鼠,如果單從它們的外表來看,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它的內心的。兔朱迪是一隻小兔子,因為身材矮小又沒有力氣,所以周圍的人都認為兔子不應該也不能成為警察,可是她不放棄,通過努力成為一名警察。狐尼克是一直長相痞痞的狐狸,單從它的長相和衣著來看,這是一隻壞狐狸!可沒想到的是,它非常得勇敢,在破案的過程中多次救了朱迪,兩個人一起破獲了動物城的失蹤案,朱迪知道自己從前誤會了尼克,兩個人放下偏見成為好朋友。《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一開始認為伊麗莎白的長相也只是過得去,並不感冒;伊麗莎白認為達西是一個傲慢的紈絝子弟,兩個人誰也看不上誰,可是在後來的接觸中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外貌就忽略了他的本質,長相醜陋的人內心不一定醜惡,長相漂亮的人也未必善良,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人的外貌,就給他的為人下結論。

3、不在壓迫中死亡,就在壓迫中爆發

影片中讓人最意想不到的是羊副市長 ,它是一隻柔弱的小羊。雖說是個副市長,但是辦公區卻像一個雜物間,獅子市長對羊副市長十分暴力,根本沒有羊副市長說話的份。羊副市長長期被搶鏡頭、被欺負,讓她忍不住爆發。她不斷結交自己的盟友,企圖消滅食肉動物,統治動物城。正是由於長時間的壓迫而造成心理扭曲,覺得小型食草動物永遠被欺負,她就給食肉動物注入“午夜嚎叫”,讓食肉動物發狂,從而聯合食草動物消滅食肉動物。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羊副市長就是被壓迫的太久,所以忍不住爆發了。

我們不要小瞧身邊的任何人,也不要隨意欺負別人,因為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當你不斷地挑戰別人的極限,得到的一定是別人的反擊,誰也不想看到兩敗俱傷的結果。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兔朱迪的父母


三、電影給人的啟發:堅持自己的夢想,笑對偏見

別人對你有偏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面對別人的偏見!

1、別人的經驗固然好,但我們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一句話“你就聽我的吧,我是為了你好!”我認為別人的經驗雖好,但是我們也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影片中的朱迪,它們家二百多隻兔子都是以種蘿蔔為生,這是它們認為最安全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它們也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也不願意接觸外面的世界。在朱迪提出要當警察的時候,它的父母想都沒想就反對,認為外面的世界太危險,希望朱迪能留在家裡種蘿蔔。可是當警察是朱迪的夢想,它不顧家人的反對去警局報到,在它的努力之下,它成為一名優秀的警官。如果它聽父母的話,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也就沒有了勇敢的兔子警官。

2、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偏見。

朱迪一開始被認為是一隻弱小的,只會種蘿蔔的小兔子,可是它沒有放棄自己,它積極參加訓練,吃了很多的苦也沒有放棄,到了警隊,局長讓它去開罰單,雖然很沮喪,但是仍然沒有放棄要去破大案子,在路邊的商店遭到搶劫時,它毫不猶豫地追上去,還在路上救了大boss的女兒,它的努力為後來的成績做了鋪墊。在後面的動物失蹤案時,它機智勇敢,勇於去探尋真相,終於立下大功,也讓大家放下了“兔子不能當警官”的偏見。《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一開始傲慢無禮,被伊麗莎白拒絕以後才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以他努力改變自己,端正自己的態度,對人謙遜有禮,他的改變讓伊麗莎白放下對他的偏見,才成就了兩個人的美好姻緣。別人對我們的偏見不是無緣無故的,我們需要從自身去尋找問題,在問題找到以後要及時地改正,相信別人會放下對你的偏見。

《瘋狂動物城》:可愛的動物面具下人類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兩個人一起破案


3、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有時候“眼見未必為實”,我們不妨聽聽別人的解釋。食草動物們只看到了食肉動物發狂,認為這是他們的DNA導致的,它們不知道食肉動物只是被藥物控制了而已,羊副市長讓人研製的“午夜嚎叫”,讓食肉動物們發狂,從而去傷害其他的動物。為了城市的安寧,這些食肉動物只能被關起來。朱迪一開始沒有發現午夜嚎叫的秘密,就在記者招待會說出了食肉動物的野蠻性,讓獅子市長也被停職調查。它回家探親的時候,發現午夜嚎叫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它和尼克演了一場戲騙過了羊副市長,讓羊副市長露出真面目,也為食肉動物平反。《傲慢與偏見》中,達西一開始以貌取人,認為伊麗莎白不一定是個優秀的女孩,所以不冷不熱。伊麗莎白認為達西是個傲慢、不可一世的人。兩個人都沒有看到對方的內在,形成誤解。

所以有時候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那說不定是蒙人的障眼法,我們不要輕易下結論。

“偏見”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能做的就是笑對偏見、迎難而上,對於那些對你有很大偏見的人,我們不妨靜下來,用時間和行動來證明自己,等到別人真正瞭解到你的為人,理解你的想法,偏見便會慢慢消除。不過,我們也不要把別人的偏見當成包袱,那樣會限制個人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