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水域過去常見的小魚:“趴地虎”,現在價格不菲,為啥卻很少見了?

農夫也瘋狂


題主所說的這種小魚在我們當地以前確實非常的多,因為我們當地有一條比較長的河流,在我小的時候經常會到這條河裡面去洗澡,不過由於近些年來這條河裡面的沙不斷的被抽調,導致河流裡面的水位不斷的上升,而且非常的深。因為在我們當地大家都知道這條河裡面的沙被抽走了,水位非常的深,因此大家都不敢再下河去洗澡,但是有一些城裡面的人跑過來游泳,他們並不知道這條河裡面的沙被抽走,而且他們也並不知道在河流下面有很多的漩渦,所以最近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人因為下河洗澡而丟掉性命的事情發生。

小時候那條清澈見底,到處都是沙灘的河流,如今卻已經再也看不到往日的沙灘,見到的只有深不見底的漩渦。而且由於最近這些年河流的水不斷遭到了汙染,河水明顯感覺沒有以前那麼清澈,而且裡面的魚也變得越來越少。記得小時候我們在夏天的時候,經常會到河裡面去釣這種趴地虎,而在我們當地把這種小魚叫做傻瓜魚,因為這種魚實在是太容易掉了,而且我們釣這種魚根本就不需要用魚鉤,只要用魚餌綁在繩子上,就能夠將這種魚釣上來。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見過這種魚,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人,只要在一些沙子比較多的河流裡面,就能夠看到這種魚的身影,而且這種魚個頭都不是很大,喜歡趴在沙子上或者是一些岩石上面一動不動,如果有人將一些食物丟下去的話,他們立刻就會去搶食。而我們小時候釣這種魚也是特別容易,只要在繩子上綁一條蚯蚓,然後放到水裡面,由於傻瓜魚的口腔裡面有很多比較細的那種牙齒,一旦咬住蚯蚓的話,可能並不容易鬆口,而且會死死的咬住。因此我們直接把他拉上來,可能這種魚都還沒有鬆口,非常的容易釣。


傻瓜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小魚,在我們當地,因為以前非常的多,所以價格也並不高,不過在以前因為這種魚比較容易釣,所以很多小朋友經常會去釣這種小魚,然後賣給一些老人,當時價格也就1~2塊錢一斤,作為我們這些小朋友的零花錢還是足夠的。我記得每次我們去釣這種魚,釣一個上午都能夠釣到兩三斤,而且這種魚特別的好吃,如果用油炸的話,可以整個全部吃下不需要吐骨頭,肉非常的鮮美。

不過由於最近這幾年很多農村地區由於環境受到汙染,河流裡面的水也受到汙染,而這種傻瓜魚對於水質的要求也非常的高,一旦水質發生變化的話,那麼這種魚就沒有辦法存活,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這些年傻瓜魚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我們有時候經常也想去河裡面再去釣這種魚,但是明顯感覺少了很多,而且非常的難釣,釣一上午可能也只能釣到幾條。因此導致這種魚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因為環境遭到破壞,水遭到了汙染才導致很多的魚越來越少。


少三番


你好,我是小農夫。趴地虎在我們當地叫(林古)也有人叫蠢魚,為什麼叫蠢魚,因為它很少動,一般都是趴在石頭上,或者沙子上,還經常在水淺的地方趴著,所以非常好捉,連小孩都可以捉到。

在小農夫童年裡,最高記錄一個下午釣過1斤有多。以前魚多,就用水泥袋那根棉線綁著蚯蚓就可以去釣了,發現魚群集中點就坐下來慢慢釣,旁邊放個小水桶接魚就好了。由於沒有魚鉤直飛到桶裡就好,也非常方便。

農村水域過去常見的小魚:“趴地虎”,現在價格不菲,為啥卻很少見了?

1.電魚人太多了。

以前小時候電魚機是非常少的,都是自主研發的土電魚機較多。不像現在電魚機太氾濫了,幾百塊就可以在網上買個,加上現在機器發達了,會做的人更多,所以太氾濫了。那麼多人去電,蝦米都被電光了。

2.野生魚值錢了。

以前像趴地虎這些小魚,很多人都看不上眼,更別說專門去捉了。現在知道野生魚好吃了、值錢了,專業捉魚的捉來賣,業餘的捉來自己吃,這樣大量的捕捉,所以就越來越少了。

3.環境汙染問題嚴重。

以前就農村的小水溝都有很多趴地虎,現在的小水溝都沒生物了。養豬場和其他有汙染的公司都在偷排汙水,魚類根本沒法生存。

趴地虎在我們當地賣的非常少,一般當成雜魚賣,大概22-25塊一斤,都是那些專業電魚的在賣。雖然現在禁止電魚了,但在農村還是很常見的,特別大雨過後,走了一波又來一波。哎!

我是農夫分享農村身邊事,

關注食品安全!


小小的農夫


記得小時候由於家裡的生活條件不太好,因此只要是想吃肉的時候就去村東頭頭的河裡或者是池塘裡捉魚吃,當時無論是河裡還是池塘裡的魚都特別多而且種類也特別多,比如池塘裡像“鯽魚”“草魚”“鯰魚”“肉魚”“泥鰍”等,但是這幾年由於池塘裡的水常年乾旱以及河裡的水也經常缺水的原因,導致這些魚類現在是越來越少,尤其是今天咱們問題當中提到的這種“趴地虎”。

其實這種所謂的“趴地虎”它有很多名字,但是在我們北方當地農村這種魚被喚作為“肉魚”之所以會這樣叫主要是因為這種魚的身上沒有太多的亂刺,而且其魚肉也特別的鮮美吃起來就像是再吃“小龍蝦”的肉一樣,記得小時候這種魚是最容易捉到的,想必捉過這種魚的朋友們都知道,只要我們找一些蚯蚓然後用一根魚線把蚯蚓綁住,不用雨鉤它們就會自己咬著蚯蚓上來。

這種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愛生存在水底,一般都是比較淺一點的地方,經常是貼著水底游來游去,不過現在可以說看不到這種魚的身影了,主要是剛才咱們講到的水源少以外還有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池塘以及河道的汙染導致,要知道現在在農村農業汙染源以及生活汙染源都會導致這種越來越少。


不過現在市面上一些比較大的超市裡或者是專門捉魚為生的人們還可以看到這些魚,要知道現在這些魚的價格可是不菲,我瞭解到現在這種魚的價格是30元左右每斤,其實這種魚養殖起來也非常方便,因此如果想要從事養殖魚類的朋友可以嘗試養殖這種“肉魚”。


紀錄鄉土


"趴地虎"我們小時候稱呼它為"老實頭子"這小魚比起其他的魚算是比較老實,一直趴在河底,不怎麼遊動,翻來石頭一伸手基本就能抓到,不用費太多力氣,鄉下的小村莊,基本都有條河經過,80 90年代大人們在河邊洗衣服,小朋友們在河裡抓魚,這應該是最美好的童年生活了,我們小時候的河裡經常能看見"趴地虎",近些年回家之後沒怎麼看見了,豔子想想應該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河水汙染嚴重

最近幾年農村自主創業的比較多,在農村大多數都是搞養殖的,鴨棚幾百米一個,豬圈一排排,養雞 場 特別多,在沒治理之前很多都是直接排到河裡,造成水質的汙染,一些河道的水顏色都變了,所以很多魚類基本全部死亡了,很長一段時間都看不見魚。

2.連年乾旱河道乾枯

豔子的家鄉今年將近四個月沒有下雨,近幾年山東是連續乾旱,農戶家吃水都跟不上,很多人家的100米的機井都抽不上水,除了一些比較大的水庫,河道都乾枯了,小水汪都沒有沒水所以就沒有魚了,連續乾旱裡面,魚苗也沒了。

3.電魚的比較多

經常有水的河道,很多人下地籠 用電魚器電魚,大大小小全部撿走,造成了很多小魚死亡,好多小時候經常見到的雨類,現在都看不到了。

物以稀為貴,價格高說明現在這類魚越來越少了,環境的汙染,過度的電魚,造成很多魚的消失。希望合理捕魚,多多愛護家鄉環境。


沂蒙豔子


趴地虎這種魚在我們這邊原來真的很多,捉它也特別容易,渾身都是肉,肉特別緊實,苦膽特別小,都長不大,最大的也才10釐米左右,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池塘,小溪渠、水溝裡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屬於小雜魚,在我們這邊的家鄉話叫著——土麻奶。

有了它,如果你想在池塘裡用蚯蚓釣魚的話,那就麻煩了,蚯蚓是它的最愛,可以咬鉤不停。它的咬口動靜大,都以為是大魚,拉出水就是它。但是隻要不用蚯蚓,其他的餌料對它沒用吸引力。這魚特別傻,在淺水區發現它,就用一根繩子,綁住一條蚯蚓,放在水裡去釣,它咬到蚯蚓是不會鬆口,直接提出來就完事了。



趴地虎不太愛動,捉它特別容易,就拿個撮箕,沿著水溝邊上慢慢地移動,就可以把它收在撮箕裡。看到也可以用手直接捉,它特別懶,用手就可以把趴地虎抓出來。


趴地虎在農村人的眼裡是美食,可以用來煎炸、紅燒、煲湯就是非常不錯的食材。但在釣魚人的眼裡,都是非常可恨的,用蚯蚓喜歡鬧窩,咬鉤動靜大,以為是大魚,提出水來還不到十釐米長。

前些年農村的大量的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水質嚴重破壞,在水裡可不止這種魚沒有了。還有青蟹、中國鬥魚、鰟鮍魚、青蝦等等,很多魚都不見蹤影。雖說這幾年的農村對農藥,對環境有所控制,水質也慢慢地好了起來,趴地虎的身影就在也回不到以前了,在水溝、池塘裡偶爾發現幾條,那也是非常幸運的。



我是小趙,在你們那邊,像趴地虎、青蟹等之類的魚蟹類還多嗎?歡迎一起來分享一下!


常德農村小趙


這趴地虎非常的好吃,味道非常的好,也非常的生態,在我們這些地方,我們不叫他趴地虎,我們叫他小石鰍,他生活在河裡有石頭的縫隙裡,但是對水質非常的講究,只有在水質很好,很清澈的地方才能找到,清澈的河裡,看到趴地虎遊動,你想要去捉他的時候,他嗖的一下就鑽到石縫裡去了,很難捉到他,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水域過去常見的小魚:“趴地虎”,現在價格不菲,為啥卻很少見了?

1、趴地虎現在的價格。

趴地虎由於是野生的純天然小魚,現在的價格能賣到80元每公斤左右,而且還要在適當的時間才能碰著買到,不是隨時都能夠買到,所以說他是越來越稀有的小魚了。

2、讓趴地虎越來越少的原因。

①捕魚器氾濫使用。

多數人都知道,捕魚器的功率很大,捕魚器所到的地方,可以說是讓小魚小蝦都會絕跡,這捕魚器對趴地虎的危害也不容忽視,生活在石縫裡的趴地虎,也會讓捕魚器的電流捕捉到,所以爬地虎越來越少,甚至絕跡了。

②環境的汙染。

這幾年,國家都在大力提倡美化環境,讓山更青,水更綠,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汙水的增多,多多少少都會流到河裡,這對趴地虎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趴地虎對水質的要求很高,不是什麼樣的水質都能生存,所以趴地虎也越來越少了。

總結

讓山更青,水更綠,環境更好,空氣更優質,這是所有人的願望,只有讓河裡的水越來越清澈,水裡的趴地虎才不會絕跡,還有要禁止用捕魚器捕捉小魚小蝦,才會讓趴地虎這種小魚得以生存。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

以文溫暖三農


大家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我們村裡這邊,有條大河道,上面有個水庫,夏天會有水,現在冬天就乾涸了;還有一條小的水域,原來有個泉眼,村裡的老百姓經常去打水或者在水流下面洗衣服。

水草豐富的區域,的確可以看到很多小魚游來游去的,“趴地虎”這種小魚我們這裡也叫做小沙裡趴,不過近幾年很少見了,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樣。

為什麼“趴地虎”這種類型的小魚不常見了呢?

1,水域汙染。隨著現在農藥化肥的不斷使用,特別是在雨水的沖刷下,很多殘留都流向了小魚生存的水域,這樣一些有害的元素或者物質不利於它們的呼吸生存,造成慢慢的破壞,繁殖也少,有的就消失掉了。

2,天敵的威脅。現在農村裡面養小動物的非常多, 特別是貓類,幾乎都是散養,這樣繁殖的特別快,像我們村子裡面就出現了好多的流浪貓。這樣四處亂串的貓,就會將這樣的小魚當成美味的食物,加上村民平時沒有多少保護措施,造成天敵多,小魚少, 久而久之就吃被吃光了,有時候人類還釣魚吃呢。

3,天氣或者氣候變化的影響,最近幾年,天氣有時候會不太正常,比如夏天雷陣雨頻繁,降水多導致河流水域暴漲,小魚的生存面臨著挑戰;或者是冬春持續性的乾旱天氣,導致河道乾涸沒有水,這樣“趴地虎”這種小魚不適應大自然的變化,最後就適者生存,不適應就淘汰了。

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關注天義,也可以點贊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趴地虎屬於蝦虎魚的一種,學名是子陵蝦虎,是一種掠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是小魚小蝦。它體呈黑褐色,帶有黃色光彩,頭大而闊,稍扁平,腹部渾圓,後部側扁。生活於河溝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礫、泥沙的底層。

我們小時候上學要經過一條小河,在清澈的淺灘上能看到成群的趴地虎趴在那裡,看起來呆呆的,但你伸手去抓,卻溜的挺快的。

趴地虎個頭小,只有手指大,其肉質鮮嫩,沒有腥味,可以油炸,爆炒,也可以做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趴地虎是一種沒有人工養殖的野生的美食,成為餐桌上一種獨特的美味,自然價格不菲。

以前農村的生態環境比較好,每年到耕種或收割的季節,在農田裡都能抓到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和螃蟹等,晚上能炸出一大碗。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農藥化肥的濫用,河流和土壤受到了汙染,以及人們過度的捕撈食用也使得小河裡的魚蝦數量大量減少,直至消失。



大粵妹


現在人們吃法越來越怪了,以前有些東西沒人吃的,比如青蛙,蟾蜍,還有很多說不出名字的。或者說對於有些太小的,不入眼的東西不太想去抓來吃的,就象所說的爬地虎,馬蜂等這些。現在吃貨的嘴可謂是刁鑽,只要能入嘴的都想嘗一嘗。再加上電魚的誕生,更是一破壞根源,所以很多東西是越來越難尋了。價錢也就越來越貴囉。


無敵


這玩意是釣魚人最恨的傢伙,我們這最多的就是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