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一家賣奢侈品的“淘寶”店!京東和chanel都投資了

一家賣奢侈品的“淘寶”店!京東和chanel都投資了

5月8日,在英國倫敦,全球精選時尚購物平臺Farfetch向奢侈品領域又邁開更廣闊的一步。

多個世界精品腕錶和珠寶品牌與Farfetch達成合作,戴·比爾斯(De Beers)、寶曼蘭朵(Pomellato)、蒂芙尼(Tiffany & Co.)等珠寶品牌以及柏萊士(Bell & Ross)、芝柏(Girard-Perregaux)、泰格·豪雅(Tag Heuer)等腕錶品牌都將入駐Farfetch平臺。

電商Farfetch由葡萄牙籍企業家José Neves在2008年正式創立。作為一家彙集全球奢侈品品牌的電子商務平臺,在過去的10年,Farfetch還曾先後獲得香奈兒、LV、京東拋向的“橄欖枝”。這樣一家看似不過賣奢侈品的“淘寶店”,又是怎麼崛起的呢?

根據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mpany)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奢侈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目前,在網上購物的部分奢侈品店,只佔總銷售額的7%,預計到2025年估計達到也不過20%左右。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絕大多數的奢侈品銷售行為仍將在實體店進行,而實體店還沒有真正從數字革命中獲益。

Farfetch解決的正是這一缺口,Farfetch希望做的是時尚奢侈行業的變革者,為消費者重新定義奢侈品購買方式。

一家賣奢侈品的“淘寶”店!京東和chanel都投資了

藉助技術和模式創新,為品牌賦能

對 Farfetch這家公司來說,最大的投資是技術。Farfetch擁有無可匹敵的技術與物流網絡,替人做電商的Black & White 業務、提高門店和電商體驗的Store of Future(未來商店)等持續創新的業務單元,併為時尚奢侈品領域開發關鍵技術、商務解決方案及服務,將線上和線下零售銜接在一起。

Farfetch旗下的Store of The Future(未來商店)的技術系統建立在以顧客為中心的原則、定製化解決方案和移動科技的基礎之上。與其他零售科技公司不同的是,Farfetch的SoF為開放式平臺,允許其他初創公司在通用API和數據框架中建立運營。這對品牌、零售商及顧客而言,其業務價值的核心在於,通過“單一數據視圖”就能將店內體驗與顧客的線上活動聯繫起來。

Farfetch的數字創新和技術優勢,自然吸引到那些願意打造獨家增強零售體驗,讓顧客在精品店內享受到更精準高效服務的奢侈品品牌商。

一家賣奢侈品的“淘寶”店!京東和chanel都投資了

全球多家買手店和品牌商的入駐,高效完善供應鏈

Farfetch的合作伙伴包括世界上880多家領導潮流的奢侈品買手店和品牌,從東京到多倫多,從米蘭到邁阿密。進駐Farfetch的商家來自英國、意大利、法國、瑞士、美國和加拿大等。

Farfetch網站和應用程序以10種語言為客戶服務,在全球11個城市設有辦事處。Farfetch從40個國家的700多個合作伙伴到全球190個國家的快遞公司,在10個城市的同一天交貨,這將大大提高運營供應鏈效率。

這種獨樹一幟的運營模式也保證了商品的包羅萬象。無論是國際奢侈品牌,還是新銳設計師,所有獨具風格的新穎品牌正品都齊聚在此,成為時尚愛好者尋找理想單品的理想平臺。

一家賣奢侈品的“淘寶”店!京東和chanel都投資了

與重要品牌商強強聯手,打造雙贏模式

Farfetch被國人再次熟知,是去年京東向 Farfetch投資近4億美元,併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之一,劉強東也加入了Farfetch董事會。

京東拿下了Farfetch這樣的頭部資源,迅速打響京東時尚在中產和富裕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還直接探到上游品牌供應鏈。

Farfetch也共享了京東在中國的營銷網絡、物流服務以及本土化運營技術,讓其業務的國際化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今年早些時候,香奈兒投資了Farfetch,並表示將在其部分門店運營Farfetch的增強零售方案。

Farfetch的增強零售方案是根據從精品店及其他各種渠道收集到的數據,深入分析消費者偏好,來提升未來實體店內的服務體驗。

該合作為奢侈品零售領域的首創之舉。

香奈兒在精品零售與客戶服務方面的卓越經驗基礎上,藉助Farfetch的數字創新與技術優勢實現進一步的優化整合。

協助並確保香奈兒繼續保持其在卓越零售方面的前沿地位的同時,Farfetch憑藉香奈兒的品牌價值,此舉則將進一步提升其平臺價值。

Farfetch目前估值50億美元,儘管2016年的收入僅為1.98億美元,但最近的數據顯示,該公司當年的銷售額只是目前銷售額的10%。

CB Insights的分析師托馬斯·辛諾(Thomas Sineau)評價Farfetch說,Farfetch對客戶體驗服務的關注是一個相當聰明的策略。它將自己與其他市場區分開來,機智地將自己定位為奢侈品公司的推動者而不是競爭者。

來源:businessoffashion.com

編譯:譚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