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拒絕辦信用卡?

三心三意


信用卡的出現為大家提供了先消費後還款的便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只想利用這一個多月的免息期,而不是願意多掏一部分費用付利息,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支付高額利息的情況比比皆是,於是很多人對信用卡持會懷疑態度,至少不歡迎,甚至有的直接拒絕。具體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信用卡罰息很高,不划算。大家知道信用卡一般都有近兩個月的免息還款期,正是這樣,一些年輕人就可以在自己尚未發工資時就提前消費,比如買件衣服,買個包包,亦或者是買一臺平板電腦,花的時候很愉快,也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償還信用卡。然而,在不知不覺的大手大腳的消費過程中,發現各項消費都高了,到了還款日,沒有錢還全款,那就換最低額度吧,然後分期劃款,繼而產生手續費和利息。

但是,下個月可能還是還不起,於是拆東牆補西牆,再辦幾張信用卡來套現還賬,有的甚至去貸高利貸來還賬,這就不難理解那些裸條借貸的事件了。就這樣,本來好好的信用卡消費,讓他陷入了卡奴的生涯,實際上,最後就走入了高利貸之路。其實信用卡的利息真不低,日息是萬分之五,換算一下月息就是千分之十五,也就是1.5%,年息就是18%,高不高大家都知道了。一般的理財收益年利率才5%左右。

第二,稍不注意,影響個人信用。除了影響資金,產生利息或者罰息外,很多人還因為信用卡影響個人信用。要知道現在個人信用在買房等問題上非常重要,貸不了款,或者是找中介想其他辦法貸款,可能產生的影響和付出的成本都會比較大。所以,有些人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信用卡非常謹慎。

第三,同類的互聯網產品較多,可替代產品使用更方便。早些年,只有信用卡提供這類服務,如今花唄、借唄、微粒貸、京東白條等等都提供類似信用卡的服務,而且這類互聯網產品辦理還方便,網上簡單提交點個人信息就可以辦理,而且大家在網上消費的場景越來越多,這類互聯網產品還能給用戶提供更多的實惠。所以,很多年輕人轉而使用這類借貸產品,而拒絕辦理信用卡。

總的來說,信用卡在未來畢竟面臨更大的挑戰,畢竟同類產品的競爭非常大,而互聯網產品更懂用戶,更能贏得大家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