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淨利鉅虧重組維艱 凱迪生態一地雞毛

淨利鉅虧重組維艱 凱迪生態一地雞毛

時代週報記者 李星郡 發自廣州

拖欠員工工資、中期票據無法按時兌付、涉嫌信披違規、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無法按時歸還、眾多子公司陷入停產困境、涉及訴訟且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年報季報無法按期披露、第一大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迪生態”, 000939.SZ)在高速擴張後落下一地雞毛。

對此,凱迪生態試圖採用資產處置+控股權變更的雙重重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擬處置藍光電廠、風電、水電、林地、煤炭、在建生物質電廠等資產,控股權轉讓則一直圍繞著央企、國企談判。

不過,時至今日,凱迪生態的重組細節還無法敲定,存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如若2018 年7月2日前仍無法披露定期報告,凱迪生態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就目前出現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法,與前次資產重組的對比, 時代週報記者試圖聯繫凱迪生態,但公司電話一直無人接聽,發出的郵件截至發稿亦未有回覆。

資金鍊緊張

5月7日,凱迪生態發佈公告,2011年度發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據“11凱迪MTN1”由於未能在5月7日實現兌付,從而構成違約,涉及本金6.57億元,利息4119.39萬元,合計6.98億元。

對此,凱迪生態表示將加快推進資產重組、項目融資、銀行借款、電費回款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償還到期債務,並給出2 個月內兌付中期票據全部本息的時間表。

數據顯示,2017年凱迪生態預計虧損13億-16億元,而2018年凱迪生態到期或面臨回售的債券金額合計為32.37億元,債務償付壓力較大。

據此,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將凱迪生態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C,將“11 凱迪債”信用等級由AA下調為BBB,並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將“11 凱迪債”的擔保方陽光凱迪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為BBB,並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展望維持為負面。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亦下調相關信用等級,並將其他的債券“16凱迪01”、“16凱迪02”和“16凱迪03”的債項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C。

與此同時,凱迪生態在深交所網站上披露,因相關行為涉嫌信息披露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禍不單行。2016年凱迪生態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林業生態文明建設項目及8個生物質發電廠建設項目募集到的11.3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還未歸至公司募集資金專戶。另外,凱迪生態及下屬子公司的10個募集資金專戶2018年初未經任何審議程序,向凱迪生態非募集資金監管賬戶共計轉出約4.02億元,且至今未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

凱迪生態對此解釋為,由於正在進行重大資產重組,股票停牌近6個月,對公司融資產生了一定影響,而且公司在建工程較多、回款較慢,市場資金狀況差疊加2018年到期債務多的背景下,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有息負債餘額較大。

在5月14日舉行的投資者說明會上,凱迪生態進一步坦陳,在經營受資金、賬戶凍結等因素影響下,凱迪生態目前只有部分機組在運行。對此,有投資者希望用ABS(資產支持證券)內沉澱的六個多億電費款的結餘部分緩解資金壓力。

但由於ABS業務鎖定,即監管賬戶在該期間的所有電費收入,在向專項計劃賬戶全部劃轉前不得作其他任何用途,該筆資金被鎖死,凱迪生態只能表示“正在與債權方溝通,調整賬戶監管的相關約定,保障電廠正常生產運營”。

這場說明會上,凱迪生態還默認了已經拖欠員工三個月工資。第二天,深交所即發出關注函,對生產狀態、資金情況等問題要求5月22日前回復。

重組遙遙無期

1993年,凱迪生態成立,前身是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年後,1999年在深交所掛牌,是一家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同時從事海外EPC電廠分包、開發建設林業資產等業務。2017半年報顯示,生物質發電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5.58%,為公司最主要的主營業務。

2015年,凱迪生態進行了一場重大資產重組,向第一大股東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凱迪”)在內的15名特定對象,以每股作價7.41元的價格發行4.24億股股份及支付37.09億元現金,購買其持有的87家生物質電廠、1家生物質電廠運營公司、5家風電廠、3家水電廠以及58家林業公司,合計共154家公司。同時,以每股9.90元向5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1.4億股人民幣普通股進行配套融資。

此次重組完成後,凱迪生態還被監管發現其中涉及違規信披。

然而兩年後,凱迪生態又計劃將收入的資產進行置出重組,以解決資金問題。2017年11月,凱迪生態就計劃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不過直到現在還未拿出重組方案。

凱迪生態對此歸結於“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尚未披露,相關重要數據無法確定。相關重組方無法與公司就重大資產重組的諸多細節進行敲定,故無法與公司簽訂具有約束力的重組協議”。

此外,凱迪生態稱,“本次資產處置涉及的資產包括藍光電廠、風電、水電、林地、煤炭、生物質在建工程等,數量眾多。這每一項資產裡面,有好一點的,有差一點的。不少購買方只盯著好資產,而不願意接稍微差一點的資產。但對於公司來說,整體出售上述非生物質主業的資產是最佳選擇;其次是按照不同的產業整體打包出售;而分割成一家家風電廠、一塊塊林地的處置方式,不是公司考慮的,因為這完全不符合股東利益。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重組進展沒有預期中的快。”

對於控股權的變化,陽光凱迪擬轉讓部分股份給央企或者國企。

財報數據顯示,凱迪生態2015年營收35.0億元,歸母淨利潤3.82億元,到了2016年營收大增至50億元,但在擴張帶來的大幅財務成本之下,淨利較2015年有所收窄至3.34億元。

2016年雖然財務成本大增,但還處於盈利狀態,到了2017年凱迪生態業績陡轉直下,歸母淨利潤預計鉅虧13億-16億元。對此,凱迪生態解釋為“存在需要計提減值的資產”,包括已建電廠和部分不再繼續投資建設的電廠 。

2017半年報顯示,短期借款有39.96億元,長期借款57.33億元,貨幣資金31.98億元。

截至2017年9月28日,陽光凱迪持有公司股份總數佔公司總股本 29.08%,其中累計質押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8.48%。

2018年5月21日,凱迪生態發佈公告,陽光凱迪所持公司股份絕大部分已被司法凍結,佔到公司總股本28.53%,凍結期限為2018年4月26日至2021 年4月25日。且這些股份被其他法院列入輪候凍結。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