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南豫劇五大名旦分別是誰?

戲劇文藝


如果說五大名旦的話,肯定是常陳崔馬閻,即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和閻立品。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常香玉和陳素真。常香玉對豫劇的貢獻我覺得主要有:

一、豫東調和豫西調合流的先行者。常香玉出生於豫西,開始唱的是豫西調,後來到省城開封演戲後,能主動學習豫東調並運用到自己的唱腔中,這點還是很難得的,比如《拷紅》,引入豫東調後就很符合紅娘活潑的特點。



二、提出了‘‘戲比天大’’。這句話提高了戲曲和藝人的地位,也是對演好戲、唱好戲的一種最高要求。

三、抗美援朝捐出了一架飛機。這件事當時包括對現在的影響都很大,一下子提高了常香玉在豫劇界乃至戲曲界的地位。

而陳素真貴為豫劇皇后,是當時省城開封打擂的擂主;陳素真向京劇學習表演,最先在舞臺上豐富了豫劇的表演程式,現在豫劇舞臺上不少的表演特色都源自於陳素真。一句話,在豫劇舞臺表演上,陳素真對後世的影響目前無人能及。



目前也是這兩派傳承的更好點,尤其是常派,弟子滿天飛,不少劇團的主演或者團長都是常派弟子,陳派弟子也不少,但或許是因為宣傳的緣故,名氣聽上去不怎麼大。

其他三派,崔派是豫西調,以唱悲劇為主;馬金鳳是豫東調,是現在五大名旦中唯一還在世的;閻派也應該是祥符調。

不過,現在的提法一般都是六大名旦,多了邯鄲桑振君的桑派,桑派的戲,技巧用的較多,聽上去也很有意思。


草臺班子


豫劇有兩次提出“五大名旦”的說法,第一次為上世紀30年代,上榜的五人分別為陳素真、常香玉、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

第二次為1980年的“河南省豫劇流派調演”中,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被稱為“五大名旦”。

但事實上,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豫劇六大名旦,除了上述1980年評選出來的五位之外,再加上一個桑振君。

中國戲劇評論家給六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直接反映了各人的特色。分別是陳素真的“美”、常香玉的“勁”、崔蘭田的“韻”、馬金鳳的“脆”、閻立品的“秀”和桑振君的“巧”。

陳素真的唱腔風格飄逸秀美、精巧鮮活,代表劇目有《三上轎》、《春秋配》、《宇宙鋒》等。主要傳人為李金花、吳碧波、牛淑賢、關靈鳳、張素玉等人。

常香玉的唱腔風格舒展奔放、行雲流水,代表劇目有《花木蘭》、《白蛇傳》、《五世請纓》等。主要傳人為李金枝、汪荃珍、孫玉菊、虎美玲、王惠等人。

崔蘭田的唱腔風格哀怨悽苦、含而不露,代表劇目有《秦香蓮》、《桃花庵》、《對花槍》等。主要傳人有張寶英、郭惠蘭、崔小田、陳愛玲、張曉霞等人。

馬金鳳的唱腔風格流光溢彩、一氣呵成,代表劇目有《花打朝》、《花槍緣》、《穆桂英掛帥》等。主要傳人有王文慧、柏青、周樺、曾廣蘭、許青枝等人。

閻立品的唱腔風格蘊秀雋永、旖旎嫵媚,代表劇目有《遊龜山》、《秦雪梅》、《三上關》等。主要傳人有閻立仁、張美貞、趙玉英、白文芝、朱巧雲等人。

桑振君的唱腔風格剔透玲瓏、字乖韻巧,代表劇目有《對繡鞋》、《投衙》、《白蓮花》等。主要傳人有趙貞玉、丁巧玲、苗文華、徐玉琴、苗石玉等人。

以上照片分別為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


魏青衣


豫劇天天看是一個專注於傳播河南戲曲的平臺,可以幫您簡單的說下。在豫劇這個劇種中,豫劇六大名旦這個說法最為流行,也收到廣大戲迷的認可。



她們分別是,常香玉大師創立的創立的常派,其弟子有虎美玲、範軍、常小玉等。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緻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馬金鳳大師創立的馬派,其弟子有柏青等,馬金鳳也是河南豫劇帥旦的開創者。馬金鳳嗓音明亮純淨,清脆圓潤,音質堅實、柔韌,唱法上以假聲為主,真假聲結合運用;唱工以大段敘述性“豫東調”、“二八板”為其擅長,吸收山東梆子的音調加以融化;唱腔結構嚴謹,旋律簡練、樸實,節奏明快、舒展,技巧嫻熟。其特點剛健豪爽,深入淺出,蘊藉醇化。其代表作《楊八姐遊春》、《十二寡婦徵西》 、《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等。



閻立品大師創立的閆派,其代表作有《秦雪梅》、《對繡鞋》等。閻立品的唱腔咋聽起來,似乎也都是普通的豫劇唱腔,但卻能做到一個戲一個樣,處處新穎,有人物、有性格,而且感情深厚,耐人尋味。她不是以行腔花哨取勝,但並無平淡乏味之感;她的唱腔不但堅持了豫劇的樸素大方、高昂奔放的特點,而且又不乏優美娟秀、細緻委婉的表情。



桑振君大師創立的桑派,作為一位藝術家,她向來反對藝術界的門戶之見,並和許多老藝術家有著極深的感情。她驅車近千里,專門來周口看望她的老姐妹、著名越調錶演藝術家申鳳梅,她與豫劇皇后陳素真親如同胞姐妹,桑老錄製的《投衙》就是與馬金鳳的合作。代表劇目《對繡鞋》、《桃花庵》、《秦雪梅觀文》、《打金枝》、《下陳州》、《八件衣》、《白蓮花》、《黛玉葬花》、《英雄》等等。



崔蘭田大師創立的崔派,“崔蘭田,淚漣漣”。以善演悲劇而著稱的崔蘭田,在她的被譽為四大經典悲劇的《三上轎》、《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中,成功的塑造了獨具特色的悲劇婦女形象。而這位藝術大師最初所獲得的啟蒙和藝術創造力,便是那個貧民大雜院裡的眼淚和哭聲。那些窮苦婦女的各式各樣的哭聲以及挨打受氣時的表情,都在她腦海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每當她在舞臺上塑造悲劇性人物形象時,眼前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那些現實生活中的悲劇人物,各種各樣的哭聲又響在耳邊想起。



陳素真大師創立的陳派,陳素真是豫劇六大名旦中年齡最大,從藝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劇大師,因豫劇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唱、念、做、打、舞綜合運用,因此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當然,豫劇六大名旦的弟子也都在繼承各自的門派藝術,在傳承的路上不斷的向前奮進!


豫劇天天看


豫劇五大名旦指的是陳素真陳派,常香玉常派,崔蘭田崔派,馬金鳳馬派,閻立品閻派。





一開始提出五大名旦這個說法的時候其實是僅限於在河南的大師們的。當時桑振君大師在邯鄲錯過了第一次評選,後來專家們根據在豫劇屆的影響和貢獻重新提出了六大名旦的說法。所以現在準確的說法是“豫劇六大名旦”:常陳崔馬閻桑!


豫劇唐派


常陳崔馬閆,五大名旦。

常香玉:“紅白花”《拷紅》,《白蛇傳》,《花木蘭》。《破洪州》,《大祭樁》《五世請纓》,《人歡馬叫》等。

陳素珍:《宇宙鋒》,《春秋配》,《三上轎》等。

崔蘭田:《桃花庵》,《秦香蓮》,《賣苗郎》等。

馬金鳳:“兩掛一靠”《穆桂英掛帥》,《對花槍》,《花打朝》。《楊八姐遊春》等。

閻立品:《秦雪梅弔孝》,《盤夫索夫》,《蝴蝶杯》等。


...


河南豫劇五大名旦應根據在全國人民的影響和知名度而定,具體是豫劇大師魏雲,常香玉,陳素珍,李金枝,楊紅霞。這五大名旦才是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最受歡迎的。


漫步人生2517


難以想象,這樣弱智的問題還能問的出來?稍微有點豫劇相關知識的人都知道豫劇五大名旦是誰!如果想普及豫劇方面的知識就該多多講述有關知識及豫劇方面的逸聞趣事!


遠眺的目光


都是老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