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每天帶孩子精神緊張,擔驚受怕的,怎麼樣快樂帶孩子,沒煩惱?

瑰妹子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想跟你分享些經驗,不知道是否能適合你。先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做家長的必須內心強大,而堅定。意思就是說:我的孩子,我可以輕鬆搞定。

很多時候,搞不定孩子,是因為沒有約法三章。家還得有家規哦。

我家兩個娃,我婆婆帶著的時候,其實也焦慮的,精神和壓力都很大。老人家說:我怕孩子帶著的時候會受傷,我怕兩個孩子打起來。我怕孩子們不聽我的。

可能你會想,你婆婆怎麼會有這些想法。我來解答下。我婆婆曾無數次對我說,她的兒子,即我老公,她帶下來就多麼多麼的辛苦。說男孩子皮等等。還說小的時候,她也是僱人帶的,等兒子讀小學了才她自己帶的。這些多少都有點關係。我就告訴婆婆,不要擔心。首先,孩子們很健康。如果不小心摔了,磕著了,都不是大事。哪怕孩子摔痛了哭了,也不用焦慮,如果不嚴重,孩子疼痛感過去了,自然不哭了。不過,家長就得遇事冷靜,分析孩子受傷的原因,並且第一時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孩子,你剛才那麼做,很危險。因為你還小,所以不能判斷事情的危險,所以才受傷了。然後該處理的及時處理。比如哪裡磕破皮了,消消毒OK了。

我不是個特別仔細的人,孩子在外面泥堆裡玩,玩得渾身髒透了,也沒有關係。不過我婆婆就會第一時間制止,還大喊大叫地批評我兩個娃。

第二,帶娃的過程中,多點放手。即關注著孩子玩就好。如果有危險,那出面制止下。

我舉個例子吧,有一次我送大娃上書法班,奶奶說她帶不了弟弟(搞不定弟弟),於是我把弟弟也一併帶出了門。先把哥哥送到書法老師那,再陪著弟弟玩。我們去了書城看書。到了書城,我在進門口給弟弟講好要求。不能自己上電梯,上下電梯必須牽著媽媽的手。站在電梯上後就不能動了。在挑選書的過程中,哪裡拿出來的要記牢,看好了,放回原處。

看書過程中,不能弄壞書本,不能大聲說話。媽媽和他一人一本書看,大家不能打擾彼此。

說好了這幾條,全程一個半小時,我們都很開心。不僅看了書,弟弟還感覺得到了自由。

待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出發接哥哥回家。

第三,對待孩子要耐心,要溫柔。不急不躁。

我家大寶小時候有一次去超市,想要一個玩具。邊上一個娃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坐在地上哭鬧。我馬上對大寶進行了教育“大寶,你覺得那個小盆友怎麼做,對嗎?”然後就等大寶回答了。大寶自己說“不對的。如果爸爸媽媽說不能買,我們就只能看看,也不能亂碰玩具。一定不能任性耍賴”。那個時候,大寶好像還幼兒園中小班。

他會那麼說,應該也是我在他從小長大過程中,抓住一切機會進行的適時教育吧。對了,一個比較好的建議給你,我喜歡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聽孩子說話。

好啦,我覺得差不多了,如果還有興趣,歡迎私信我[可愛]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到你


果凍布丁媽咪S丁丁


不太明白,為什麼帶孩子會精神緊張,擔驚受怕?但是可以就怎樣快樂愉悅地帶孩子分享下自己的一些經歷。



一.我的經歷

大女兒一出生,我就全職了,一方面,是因為婆婆在老家有老人要照顧,來不了;另一方面,考慮到孩子只有一個童年,想陪她一起經歷。

明確了帶孩子的意義和價值,我就全新投入這個“工作”中。

第一次做媽媽,什麼都不會,那就買書,看書養。 諸如:孩子幾個月了,需要刺激開發哪方面的能力?幾個月要添加怎樣的輔食?孩子哪裡不舒服要怎樣應對?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經歷困惑,尋找答案,每天寫育兒日記,用文字和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

投入地做一件事情,付出,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原本是陪伴孩子成長,為此放棄了工作,與社會脫節,貌似是件遺憾的事情。

但是,不是這樣的。如今回頭再看,我才是收穫最大的。

因為陪伴孩子成長,從閱讀育兒書開始,開啟了自己十一年的閱讀之路;因為閱讀我升級了自己的認知系統;因為自我的成長,開始愛自己,取悅自己,繼而在面對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親子關係時找到出路……

另一方面,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全心全意的愛和陪伴,為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她思想獨立,對人和事有自己的見解和判斷;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想辦法去實現;最重要的是,她可以做自己。



二.梳理下帶孩子的煩惱,也許能幫您理清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經濟方面

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許多歡樂,也會增加許多家庭支出。如果媽媽全職,靠爸爸一個人養家,就可能會面臨經濟困擾。

但,一定要明白,這是為人父母要承擔的責任,並且只是暫時的。 也許在孩子慢慢長大這幾年,爸爸提升了賺錢的能力;也許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同步系統學習充電,孩子大點上學後,可以重回職場。

那時候,經濟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當下,接納現實,錢多了就多花,少了就少花,只要一家人同心協力,總是會過去,總是會越來越好的。

夫妻關係

孩子出生後,媽媽因為要照顧孩子,難免就顧不上夫妻關係的經營。

這個時候,是夫妻關係危機的高發期。輕者,夫妻吵架,互相不理解;重者,可能面臨老公出軌;更有甚者,離婚。

夫妻之間,因為相愛而結婚;因為相愛而生了共同的孩子。而出現危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升級為媽媽你,是不是因為孩子而忽略了愛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多久沒有好好地護膚了?

給自己買一本書吧,讓它滋養心靈;送自己一套護膚品,做個美美的媽媽;為成長學習充電,實現經濟獨立……

健康的夫妻關係,是從愛自己開始的。

婆媳關係

夫妻關係搞定了,婆媳關係就迎刃而解了。

因為愛你的老公會幫你解決掉一些“麻煩”,而你為了所愛的老公,也會包容一些所謂的“麻煩”。

親子關係

夫妻關係搞定了,親子關係就不會差。

有這樣一句話: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

被愛滋養的人,哪裡會天天焦慮,不安全,需要從孩子身上去索取?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面臨太多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關係。

愛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讓愛由內而外溢出,滋養自己,滋養身邊的人。

你好了,這個世界就都好了!


人鏡


【我的觀點:】每天帶孩子精神緊張、擔驚受怕,是部分父母可能存在的心態,我認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掌握孩子的生活規律和作息時間,同時給予自己一定的空間,這樣自己才能快樂地帶孩子。

一、適當放鬆自己

在書上看到過一個名叫JANE GU 醫生告戒大家: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這樣再小的孩子都會明白,不哭才有得抱。剛好和我們平時相反。

1.孩子還小的時候,儘量掌握孩子的生活規律。多放他自己在床上晚耍、休息。孩子玩累了會自然睡覺了。如果是哭了的話可以去看看是什麼情況,是尿尿了還是拉耙耙了。

2 .平時抱孩子的時候別晃來晃去的,這樣孩子會依賴這麼舒服的動作,要是不晃了馬上哭。如果孩子長時間都這樣會讓家長抱晃,家長就會覺煩不勝煩。


3.小孩穿衣服時,好多媽媽尤其老人是這樣的心態:穿少衣服怕孩子冷,穿多了又出汗。其實小孩子的衣服比我們大人多一件就可以了,不用裹得只有眼睛露出來。這樣反而捂出病來。

同事清就說過她婆婆,大熱天非得把孩子捂得嚴嚴,孩子不停哭,婆婆就以為是餓了,給吃的依然是哭,清回家看到這情況,把孩子的衣服脫掉,孩子的背上長滿了痱子,清既擔心又害怕。

二、充實自己

1.首先,如果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不要猶豫,該送就送。那樣的話不用擔心孩子在家裡搞這搞那,爬高爬低,整天提心吊膽的,沒有安全感。孩子在幼兒園不但可以學些知識,還可以學會在生活上的獨立性。而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上幼兒園後,自己也可以為自己充電,學習,看書,報個瑜伽班,插花班什麼的,提升自己的同時還可以愉悅自己。這樣的話不至於自己的心思全部在孩子身上而讓自己心力交碎。


2.如果自己不是全職媽媽,孩子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可以請婆婆或自己媽媽幫忙一起帶,教會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刷牙、吃飯、穿衣服等這樣的話也可減少一點壓力。不至於孩子打個噴嚏也在擔心孩子是否感冒了。

3.不管自己全職媽媽還是上班媽媽,只要我們不把精力過度放到孩子身上,例如孩子摔一跤,擔心半天。孩子自己刷牙,又怕他刷的不乾淨,孩子的衣服還得幫忙穿……如此這般,這樣的日子總在擔心受怕中度過,又何來快樂呢?

我孩子的同學媽媽是一個樂觀派,她一直以來日子都過得很充實的,時間安排得很好,那個時間段做什麼都一清二楚,所以她在帶孩子是適當放手,和孩子共同成長的。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陶行知

最後:我個人覺得,無論如何,孩子是自己的,對孩子不必過於緊張,學會適當放手,不要樣樣親力親為,充實自己,你就會是一個快樂的媽媽。你如果有不同的建議歡迎留言探討。

【我是小凌雲,喜歡寫作,在現實的生活中不斷增值自我,歡迎你的留言和關注哦!】


小凌雲


平時有空的時候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可以聽聽音樂,做做小手工,享受做飯烹飪的樂趣,把做家務當成休閒的一種方式。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是帶孩子就是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的,安慰自己吧,然後自己心情好點,就沒那麼累了。

不知道您家孩子有多大呢?您為什麼精神緊張,擔驚受怕呢?找到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會好得快點的。最好的心理醫生還是自己哈!一切想開點啊!

您可以給我留言,是孩子太小,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還是已經上幼兒園迎來了第一個叛逆期,還是上小學擔心孩子學習了呢……

不用太焦慮了,養育孩子就是苦中作樂的,偶爾心煩氣躁,都可以理解的。 生活是有彈性的,時間是有彈性的,人也是有彈性的。孩子的成長沒有標準答案,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用包容的心態接納自己,用自信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孩子及這個世界。這樣你才會放下焦慮,真切地感受到養育孩子的快樂。

怎樣輕鬆的帶孩子,很關鍵的是您要有個好的家庭關係。您老公的責任是很關鍵的,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愛媽媽!想要給孩子的關係好,您得先給您的另一半關係很融洽哦。雖然我現在自己帶著倆娃,挺吃力的,但老公很理解自己,就會覺得有底氣,很安慰!所以您也同時也應該關注一下和老公的關係。

帶孩子是很煎熬的一個過程,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勞中,感覺媽媽做的再好,再全心全意的付出,也會有好多次懷疑自己的時候,尤其是受到質疑的時候。

一心一意撲在孩子身上的媽媽們,都有失去自我的幾年,特別有感觸。生活挺不容易的,但生活亦是美好的!希望都能忍受住,熬過去了就會好的!多接觸正能量的媽媽,儘量把自己的生活擴寬點,還是得找些能減輕自己壓力的事來做。

如果你的前面有陰影,別害怕,那是因為你的身後站著陽光。委屈的時候大哭一場,是我最常用的宣洩情緒的一個方式,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之後就要好起來,迎陽光前行。與您共勉!

我是朵媽兜媽,90年的二胎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親子閱讀推廣人。樂於分享帶娃中的點滴,喜歡說一說自己的小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朋友。歡迎我們一起交流,一起進步!


A朵朵花開借閱館


面對陌生的世界,孩子剛開始可能顯得有些弱小。作為父母再感到擔驚受怕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而是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煩惱而感到垂頭喪氣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自信,其次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然後我們還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後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取捨。培養孩子獨擋一面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自信

孩子的膽量生來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天生不愛說話,不敢表現自己,在大人眼中,這種表現就是膽小怕事,這對孩子學習和以後的工作生活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勇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動力,所以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應該把勇氣培養當作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讓他們在心中形成這樣一個觀念:膽小懦弱被人蔑視,勇敢建議受人尊重。

所以我們要多多鍛鍊孩子,不要僅僅擔心孩子的安危,過分的強調危險性,為防萬一而犧牲了孩子接受鍛鍊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得不到鍛鍊,勇氣就無從培養。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任何時候,阻止或者代替孩子去做他們可以做的事,是對他們積極性最大的打擊。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父母千萬不要替他去做,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否則就會是孩子失去親身實踐的良好機會。同時,這種方式是對他們勇氣和能力的不信任,容易讓孩子產生危機感和依賴感。

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逆境和挫折更容易磨鍊人的意志,更容易培養出肉的人才。孩子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要從理承受力開始。

我們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因為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難的。應該讓孩子明白,只有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才會被困難擊垮。但是一直堅強的人常常可以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徑,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勇敢的面對失敗,忍受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

讓孩子學會取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很多的選擇機會,孩子就會感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而他們感到自己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所以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處理他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給他提供一些選擇的機會,比如穿哪件衣服、去哪裡玩兒等等

總結

讓孩子自己懂得如何面對生活,具備獨自生活的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是我們家長努力的核心。我們應該積極的學習怎樣教育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


小毅科學育兒


第一,作為全職寶媽,首先不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當你全部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就會容不下孩子一點點錯誤。寶媽不要丟失自己的愛好,比如說在空閒時間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看看書,畫畫,彈琴,練練瑜伽等等,運動運動,這樣不但充實了自己的時間。已不丟失自己原來的愛好和興趣。

第二,放平自己的心態。建議寶媽在業餘時間多看看育兒書籍。這樣又增加了育兒知識,知道怎樣培養孩,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各項能力。因為家庭教育的黃金時間就是0~6歲。做好了這段時間的家庭教育,也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嘉誠說過,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比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所以養育好孩子,是媽媽的主要責任。

第三 ,有多餘時間多帶小寶一起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同時也豐富了媽媽的生活。但是一定要記住。和其他人一起玩耍的時候。儘量和正能量的人一起玩耍,不要和帶孩子的媽媽們一起聊負能量的東西,對孩子成長不好,同時對自己的心情也不好。多聊怎樣培養孩子,聊一些開心的事情,多陪孩子一起玩,當孩子王,孩子開心,媽媽也開心,同時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第四,要保持好良好的夫妻關係。不要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注意多關心自己的老公。家庭關係好了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同時自己心情舒暢。


一樹梅家長教練


還孩子精神緊張,擔驚受怕,有點誇張了吧,帶孩子操心肯定是要操心的,但也不至於到擔驚受怕的程度。

我家二胎是雙胞胎男孩,男孩難帶是大家都知道的,經常磕磕碰碰都是難免的,但孩子磕也就磕了,我並沒有特別在意或是緊張,他們也沒有哭哭啼啼,根本不當一回事,相對那些摔一跤就哭的孩子,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如果我們家長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孩子摔倒或者磕到碰到,如果我們家長特別緊張的抱著孩子左看右看,孩子就會哇哇大哭,還要家長哄好長時間才好;而如果我們家長對換一種比較低輕鬆的方式去對待,比如鼓勵孩子自己起來,或者當玩笑一樣對付過去,孩子往往也不當回事,可能本來想哭也不哭了。

所以,我們家長緊張的話,帶給孩子的也是緊張,而如果我們家長放鬆的話,孩子也會放鬆,我們的情緒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和困難,在適當的情況下,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品格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做的,家長實在沒必要過於緊張。

當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小心保護好孩子,讓孩子遠離危險,教會孩子保護自己,但過度擔心實在沒必要。


雙寶媽育兒


回答之前我想請先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每天帶孩子,神經緊張,我不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或者怕什麼?所以,你不妨先問下自己,是擔心什麼?或者是有這樣情緒來的時候,感受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嗎?還是因為別的什麼事。

第二,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每個人都希望無憂無慮,但是無憂無慮的是孩子,而且是未開化的孩子,你想要回去嗎?因此,我想,你在問的是不是如何可以平衡好工作和孩子的關係?

那在這裡,我就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係談談我的看法,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家庭和工作確實難以兼顧,哪怕是全職在家的媽媽們,要平衡好家務和照顧孩子的關係,也是非常苦難的。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玩,但是算上工作家務,24小時遠遠不夠,我自己都想好好休息一下,孩子在我身邊轉悠,很煩人,但是,如果不陪孩子玩,只管工作的話,又無形中會有一種內疚感,覺得自己不夠稱職。


我的一個朋友彤彤媽媽,用她的話來說他的人生也經歷的平平淡淡的,但是她也為實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做過很多的努力。大學畢業不久,他去考了公務員,根據她的話說是,考到無法再考的年齡,才停止了。然後,因為想全心照顧她的兩個女兒,可以給孩子們做早餐,接送孩子們回家,又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她曾經辭職過一段時間,但是迫於生計,她還是重返了崗位。目前,她正想著創業,然後辭職。

這個時候我會覺得,難道兩者之間真的無法兼顧嗎,我覺得未必。那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你想要的東西有點多,可以區分一下輕重緩急。

不同的人,她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覺得孩子吃什麼是最重要的,但是有的覺得我想把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可能覺得孩子的成績好壞不重要,開開心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據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不重要的事情放在後面的。


舉個例子,夏天是一個公司職員,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通過知識變現實現財富自由,但是前提是要先照顧孩子的吃穿住行。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做一個排序。那麼在孩子的小的時候,就選擇全心陪伴孩子,不要面上陪著孩子,但是心裡卻著急的不行。如果沒有辦法去和朋友逛街,沒有辦法去美容院剪髮,或者不打算去買衣服,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最重要的事情你選擇的孩子。同樣的 ,如果你選擇了讓孩子快樂,那就盡情推掉輔導班吧,因為那些東西在,孩子怎麼快樂,那些東西在,是你自個快樂了,踏實了對不對?


其次,不是說排了優先順序,就要放棄次要,如果我把家庭孩子放在第一位,工作我還是要以認真的態度去做。

如果你是職場媽媽,可以把工作儘量安排在白天,把晚上的時間留給孩子,回來以後,可以和孩子談談你在單位的有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的工作具體是做什麼的,和孩子分享下你認真工作的後的收穫;同樣的,如果你是全職媽媽,也可以很愉悅的邀請孩子加入到你的家務中來,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了,你同樣可以把一天在家的生活和她分享。


比如說你一天中看了什麼書,書中講了些什麼樣的故事,比如說,你在烤蛋糕的時候遇到了什麼麻煩,你又是怎麼解決掉的,比如說你今天給哪個朋友打了電話,或者出去吃了飯等等。相信孩子是很願意聽你分享的。

最後,和你的家人一起,尤其是伴侶一起,共同來陪伴孩子。

可能這點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有點難度,但是這不妨礙你“發出的邀請”,如果可以建立起這樣一個安全網,那在育兒的道路上會輕鬆很多。


最後我想說的是,任何的事情我們都無需去過度要求自己和家人,能夠輕鬆面對就輕鬆面對,慌亂的時候,問自己一句“那有怎麼樣”,“天又不會塌下來”,可能很多幸福的時光就會到來。

所以,看見慌張,但是無需過分慌張,有了困難,懂得求助。希望我也可以幫到你。


Mr禾


非常榮幸有機會來分享我個人的看法。先自我介紹下。我是一位非常注重孩子教育;同時善於多樣性、自主化、靈活性、互動式為主導方向來培養孩子成長的一位奶爸。我叫:彤寶老爸。很高興與平臺上如此多的朋友共同分享。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上,我有個人的三點問題。大家可以帶著思考一塊進行。

一、正常情況下,每一個孩子的出生。無論是對於孩子的父母或是整個家庭。毫無疑問都是一件令人非常開心的事情。但為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些人有些家庭。他們幾乎從沒出現過因孩子而產生精神緊張、擔驚受怕、過度敏感等問題。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耐心好嗎?

二、一個孩子,從出生起的嬰兒期。到漸漸長大到1歲、2歲、3歲、進入幼兒園開始讀書……,整個過程中嬰兒期到2歲之間的孩子是最難帶的。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雖然從不會說話,到慢慢張口叫爸爸媽媽;從對待家人和陌生人都分不清,到可以很深刻的記住家人的模樣;從完全不能自理,到可以有些簡單的事宜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這說明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是會有自己的意識,有自己的判斷,當然也會比更小時候的自己更懂事。這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父母?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多問自己一句,是不是帶孩子的方式出現了問題?

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認為孩子其實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他側面的照應出自己的不同點。自己有什麼不足。有哪些從來沒有發現的優點。因為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面臨著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身邊所接觸的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而且尤其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教育方式是影響孩子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這也就造就了有些人性情急躁,對待任何事情不能沉得住心。有些人性格溫順,處事為人都比較豁達。所以不同的人,也同樣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的方式和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還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

接下來,我就將我個人的針對此問題。自己是如何處理的。分享給大家。剛好我得愛人此前經歷過。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情況了。更多的我們是更願意一塊相處。而且時刻開心快樂著。

在上面我有提到3個問題。許多人看到這。或許會問。這和問題的主題是否已經偏離了。在這我要告訴大家。一點也沒有。原因如下:這三個問題看似每個分離,但又緊密相連。而且是更好的讓提問者以及深處此困境中的人。能從多方面認識這個問題。要發自內心給自己一個空間來梳理。也只有這樣才能真真調整。要不然就是浮於表面文章。起不到什麼作用。後期還是照樣會被這件事纏繞。

好了,講了這麼多。現在該出乾貨了。主要有6點。其中3個為自己思考的。3個為思考後要認真落實去做的。堅持一週以上。這種情況自然消失。而且你也會越發覺得孩子越帶越快樂。

1.先認真靜下來想清楚之所以緊張,是否是因為太在乎孩子,而且是第一次帶孩子,總覺得孩子弱小。加上現在社會風氣不好。我們需要更多的謹慎和擔憂?其實你一定要想清楚一點,孩子雖然小,意識差。但在有些事情上。他們早已具備了自理能力。(ps:比如基本上1歲半的寶寶,就可以獨自自己解決小便與大便問題。只需要大人注意要正確引導孩子在馬桶上。而不是隨地解決。)

2.有些人帶孩子,一刻都不能放鬆。生怕孩子摔倒、或者其他什麼意外發生。那為何從來沒有想過。把一切在孩子年齡段他升高或者意識下所能接觸到的危險品都做特殊處理或者直接更換到安全的為止。從源頭徹底杜絕意外的發生。至於孩子摔倒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不必過於擔憂。試曾想農村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照顧和教育是相當落後。這些孩子經常性摔倒。但反而他們更身體健康,身心快樂。而且孩子記憶力很強。容易記住摔倒這件事。後面他的防範意識就會增強。相反這還是一件好事。

3.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很至關重要的。比如當孩子小的時候。尤其進入冬季,在北方氣溫低、空氣質量差。家長都不願意帶孩子出門。然後就是好長時間整日整日就一個人帶孩子相處在幾十平米到幾百平米的房間中。失去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相同環境在長期的註釋下。人是會產生厭倦感和造成情緒壓抑的。再加上家裡人如果不懂的理解及體貼。從而更容易滋生問題的嚴重性。久而久之,再正常的人也會出現精神緊張的問題。所以這個方面一定也要學會給自己做心理疏導。

4.日常生活中,適當得每天抽出1-2個小時。不要單獨與孩子共處。而要走出去。換個環境。多餘身邊的住戶或者朋友接觸接觸。一來自己心情會隨著環境的不同有所調節。二來再朋友與孩子接觸中。自己也會自帶滿足和喜悅感。心情會瞬間好起來。

5.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與家人溝通好。適當得時候。比如換個人帶帶孩子。給自己留一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平日裡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看看電視、喝杯咖啡、修剪下花朵等等事宜。並且要善於與家人時常的分享在孩子成長中的歡樂時光。比如某一時刻,寶寶笑的很開心可以拍照記錄下來發給自己的老公;或者朋友圈。並且也要多多互動。

6.心態非常關鍵。這與個人自身的性格、脾氣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條件容許情況下。在結合上面4.5兩個方法外。可以嘗試每天讓自己多笑一笑。(比如喜劇電影、搞笑視頻、逗孩子開心)。歡樂的氛圍可以是周圍環境以及環境中所處的個人。大家都會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如果條件實在不容許。則需要與愛人、家庭之間平衡好關係。不要因為帶孩子事宜。心有怨言。其次多與孩子肢體上的接觸。(如:擁抱、親親、撫摸),有研究表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人的浮躁感,也就能緩解心情。最後就是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去愛。而此刻的愛不一定是奉獻。但一定是接納。也只有這樣。你對待孩子每天都會是開心快樂的。

最後,祝願天底下所有的孩子,童年快樂。身體健康。也祝願所有的父母家庭和睦。恩愛百世。


彤寶老爸


你快樂,父母之間的關係和諧,家庭快樂,孩子才能快樂。孩子只是置身於家的這個大染缸,每一個人都是一種顏色,每一種顏色都有可能會染到他的身上,大家混合起來的顏色也可也會軟到他的身上。

如何做到呢?我認為兩句話。第1句話就是學習,因為你只有學習你才能夠改變啊,只有學習才能夠讓你現在走路的方向發生90度和180度的改變,你不學習在你的思維上面你都不會改變,你都不能夠明白和領悟,你如何可能改變呢,是不是你是改變不了的呀?

第2句話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因為你只是學習一下,第一你可能記不住,第二你可能忘記了,然後學習到的知識到最終變成你自己的東西,這個是有很長一段路的,這個需要很多的時間,而且你學到的知識有可能是片面的,有可能還是錯誤的,持續不斷的學習的話,是增加你的眼界,讓你瞭解的知識更加的全面,能夠悟出一些更具哲理性,真理性的,實踐性的知識,慢慢的去摸索實踐總結,最後去用持續不斷的學習的話,可以不停的給自己充電,這個跟減肥一樣,會反彈的,所以學習也是一樣的,你不持續不斷的學習它就會反彈,這個反彈就是直接反彈到你原來的樣子,只有持續不停的去充電,你這個人本身就是不停的充電放電,充電,放電的過程,再加上你現在說的情況的話,你身上的電量不但沒有,並且應該是負的啊,你想一想你是一個負能量的電池,所以說你要充電,需要持續不斷的充電。

所以我們所有人給你的提供只是一個方向,最終你還是要自己去做,否則的話你可能聽到那一個回答的哪一句話覺得聽得很舒服,其實他只是一句心靈雞湯,聽過了,當時很有用,過後可能你會發現一點用都沒有。

帶孩子啊這個說起來也容易啊,因為每一個人都要當孩子,也會成為父母來帶孩子,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如果你真正的想帶好,這個肯定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就類似於苦行僧吧。能夠參禪悟道,悟明白做到的人,肯定是極少數。

沒有煩惱這句這個詞本身可能還不太正確啊,為什麼呢?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啊,想每天時時刻刻都開心,這本身是一個妄想,這個社會包括人生本身就充滿了苦難,只是我們要勇敢的去面對,去解決啊,煩惱也是一樣的,要承認煩惱的存在,並且讓你煩惱的這種情緒有效的去通過一定的方法去疏導和排解就可以了,煩惱是一種情緒是非常正常,你一定要接受首先要接受,就像是天氣一樣,你現在說我想天天都是晴天,你覺得有沒有問題呢?他肯定有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