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司馬懿是個怎麼樣的人,奸詐小人嗎?

兔牙傳說


狼視鷹顧之相,形容司馬懿,但狼為了生存必須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技巧…你可以說狼狡詐,但是你不能說狼的狡詐是天生的,狼的狡詐也是後天習來的。司馬懿如果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奸詐就沒有辦法生存。曹操想用他,但是又要防著他,司馬懿想施展才華,但又不能太過於展露自己,就得有極高的城府,這種城府在他人眼裡就是奸詐…所以成大事者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評價


小灰灰聊足球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林寒22


司馬懿是什麼人呢?我們首先不要用後世對他的印象去看待,把背景倒放回東漢末年,司馬懿是大家族出身的人物,因為博學洽聞,伏膺儒教而知名,一方面他是有才華的年輕俊傑,另一方面他通曉儒學,在當時社會中形象很端正。當時擅於品評人物的崔琰、楊俊都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並且他最開始拒絕了曹洪、曹操的徵召,顯出不圖名利的骨氣,就是這樣的人,如果你跟他是同在一個時代的人,很難會把他跟醉心於權力的豺狼聯繫在一起。

據聞曹操曾經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這件事很著名。但司馬懿在單位工作時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對於這種把所有精力都投入辦公的人,又讓人很難懷疑他有什麼心思。諸葛亮後來談論官僚能力,就提到他最喜歡跟董和這種殷勤辦公的官員共事。那你又可以想象,在司馬懿三十歲左右的時期,他就是那種老實辦公的人物。

司馬懿工作能力之突出在曹操時期就已經數一數二,丞相東曹屬,負責人才選舉工作,出任丞相主簿管理公文,轉任太子中庶子,跟曹丕讀書。出任丞相長史、軍司馬,前者是丞相副手,但因為曹操已經建立魏國,丞相府的權力就不算太大,軍司馬側重於軍事管理。

司馬懿在曹操末期已經是很核心的謀臣,

跟司馬懿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陳群,陳群也同樣經歷多部門調任,但他做事多委派部下執行,自己不喜歡親自去做,屬於擅於謀劃一類人物,司馬懿卻是又能謀劃又能執行。

賈詡閉門不出,為人過於收斂。雖然計策深遠,卻不得曹操、曹丕完全信賴,程昱能謀善斷,然性格剛直,不免與人結怨。司馬懿可做到了得到曹操、曹丕信任,又能在那種惡劣的政治環境中謹慎自保。

通過這個比較就能看出司馬懿藏的深,賈詡、程昱的作風都是把自己政治影響力給弱化,司馬懿所塑造的端正、能吏人設卻不斷加固他的政治實力。回到司馬懿裝病不肯出仕曹操那時,有一次他在家中曬書,忽然下起雨來,司馬懿就跑出去收書,這件事讓婢女看到了,他妻子張春華二話不說抄刀殺人滅口,司馬懿從此很倚重張春華。

回過頭來看,原來司馬懿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只是在社會上他需要一個好人設。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張春華很長時間都見不到司馬懿的面,司馬懿生病後,張春華去探望他,讓他罵做是面目可憎的老東西。罵到張春華要絕食自殺,司馬師、司馬昭、司馬乾、南陽公主一夥小鬼是跟著她一起絕食,司馬懿主要還是心疼孩子,說張春華這老東西不足為惜。

先說這婢女的性質,雖然是為主人做家務,但主人如果看得上也會偶爾寵愛一下,好歹服侍自己日常生活一段時日後也該有感情,指不定司馬懿寵愛過這個婢女。但是她威脅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司馬懿可以毫不留情的拋棄她。這就好比一個渣男遭到情人勒索威脅,渣男為保住自己社會名譽,就連同妻子報警把對方抓進警察局。

而這個渣男會出軌一次,以後再出軌的幾率還依舊很大,妻子能幫助他時,他就倚重,等晚年有了新寵,這妻子怕是連見一面都可憎。這種男人由始至終都不在乎情義,那最多隻是他塑造形象的工具。

從這件事更能看出司馬懿之薄情寡義,曹丕把司馬懿比作蕭何,委任他執政中樞。二人君臣情誼,本不亞於劉備與諸葛亮、孫權與陸遜。諸葛亮終不負劉備,陸遜則是被孫權所負,司馬懿是辜負曹丕。君臣之間本就是互相成就,你幫我,我幫你,你不幫我,我還幫你,但是幫了你,你還毀我,就未免薄情寡義。

司馬懿本性沒有變過,只是他需要環境釋放本性,隨著魏國老臣逝去,司馬懿憑藉軍功獲得很大政治威望,自然而然的突出了他的本能。就連當時魏之重臣蔣濟、高柔等人就沒有看出這一點呢,終究是後人根據歷史給其人做出了真實的評價。


苦艾酒影視剪輯


歷史上司馬懿在民間的普遍認知就是奸詐小人,在京劇中司馬懿是個大白臉,白臉象徵個“奸詐”、“多疑”。然而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公平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就不能把他臉譜化了,司馬懿固然有他奸詐多疑的一面,不過他也有他超出常人的地方。我認為司馬懿有這麼幾個特點:

聰慧過人,冷靜沉著,善於用兵,有雄才大略,心機深重,隱忍不發

司馬懿出生於大士族家庭,從小就展現了過人的智謀和雄才大略,所以崔琰對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馬懿善於用兵,尤其善於根據戰場情況和敵人的情況做出不同的決定。

平定孟達叛亂,兵貴神速,果斷迅猛

孟達不顧諸葛亮的告誡,他認為司馬懿駐軍的地方離上庸城距離遙遠,再加上要請示曹叡,來來去去要一個多月,而且到上庸的山路險峻,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修固城池和做好防禦準備。結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8天之後他就看到了司馬懿兵臨城下,這時的孟達還沒有反應過來,城裡的其他將領更是嚇破了膽,怎麼可能取勝。孟達自作聰明,用常人的思維去揣摩司馬懿的心思。司馬懿根據孟達輕狂的性格和上庸複雜的地理環境,做出了必須快馬加鞭趕在孟達做好準備和諸葛亮派出援軍之前達到上庸的決定。

對陣孔明,沉著冷靜,不求虛名

當對陣諸葛亮時,司馬懿就做成了完全不同的決策。諸葛亮為人十分謹慎,用兵雖然沒有奇謀,循規蹈矩,但是軍隊紀律嚴密,士氣很高。諸葛亮這樣的敵人絕對不是孟達之流可以比的,而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大的弱點就是糧草,蜀道艱難,給運糧造成很大的困難,而且蜀國國力也不足以支撐長年累月的消耗。諸葛亮遠道而來,希望的是早點決戰,因為他是有備而來,來就是為了打仗。而司馬懿偏偏不跟他打仗,就是要消耗他的糧草,讓他心慌,讓他沒法呆下去。即便是送我個女人的衣服,我依然可以忍受。

心機深重,隱忍不發

縱觀整個三國,心機最重的莫過於司馬懿了。可以稍微跟他比一下的可能就是賈詡,還有他的大兒子司馬師?司馬懿這個老狐狸為了不去給曹操做官在家裡裝病,曹操多次派人去徵召他都不來,結果曹操就說:如果再裝逼就把他抓起來。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為了迷惑曹爽兄弟更是在家裡演的一手好戲,當李勝替曹爽前去打探他的情況時,他在床上裝病重,讓下人給自己喂粥,粥散的衣服上到處都是,還裝作耳朵聾了,腦子也糊塗了,前言不搭後語,總之完美的演繹了一個朝不保夕的老人的樣子。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司馬懿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他對自己的部下說的那句:“且止,忍不可忍!”一個人如果能“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人能是他的對手。而司馬懿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能力已經超出常人,又能隱忍別人不能忍的事情。


傳奇歷史觀


司馬懿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絕不是一個奸詐小人。奸詐小人是奸偽狡猾,做事詭詐且心術不正,縱觀司馬懿戎馬一身七十載,輔佐曹家四代人,不僅軍事才華卓絕,對曹操、曹丕也是忠心可嘉。至於後來篡魏,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奇策善謀,能征善戰。很多人對司馬懿的瞭解僅限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諸葛亮“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司馬懿疑心諸葛亮城中布有陷阱,遂引兵而去。不管這個故事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司馬懿落下了個不太好的名聲。後來有人分析,司馬懿之所以不進城,是覺得一旦殺了諸葛亮,自己也會面臨“兔死狗烹”的境地,於是乾脆引兵而去,這更可以證明司馬懿老謀深算。看司馬懿的履歷,公元226年輔政平亂,擊退孫權進攻;227年,擒斬叛將孟達;234年,諸葛亮出祁山,司馬懿避而不戰,諸葛亮病逝;237年,公孫淵叛魏立燕,司馬懿率軍平定遼東。一生戰功顯赫,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

2、忠於曹魏,四朝元老。從曹操到曹丕、曹叡、曹芳,司馬懿輔佐了曹家四代人。曹操對司馬懿不太信任,認為他有“狼顧之相”,但曹丕對司馬懿相當信任,百般維護,也使得司馬懿可以安心輔佐。如果司馬懿真的想叛變,在曹操死後或者曹丕死後就可以動手,何必等到七十高齡才鋌而走險。曹丕兩次伐吳,都命司馬懿,鎮守後方。這絕對是叛亂的大好時機,可是司馬懿卻盡心做好後勤工作;曹丕死後,司馬懿又南面抗蜀,當時兵權在握,也可以叛變,包括後來平定公孫淵也是如此。由此可見,司馬懿絕對沒有主動叛魏的想法。

3、逼不得已,高平陵變。魏明帝曹叡死後,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曹爽拼命排擠、打壓司馬懿,封了一個毫無實權的太傅。曹爽讓自己弟弟曹羲掌管宮內禁軍,獨攬朝政,任人唯親,引起了朝中許多人的不滿,但是朝中軍權和政權都在曹爽之手,當時也無人敢言。司馬懿也被曹爽徹底壓制,而這一壓制就是十年。曹爽甚至好幾次想殺了司馬懿,此時,真正顯示了司馬懿的大智慧,他韜光養晦,裝作養病在家,暗中聯合發對曹爽的勢力。249年曹爽兄弟陪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司馬懿趁機起兵政變,控制京都洛陽,擒殺曹爽,史稱“高平陵事變”。至此,曹魏的權力完全落入司馬氏手中。由此可見,司馬懿篡位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綜上所述,司馬懿絕不是一個奸詐之人,而是一個忠心之人,這種忠又不是愚忠,束手待斃不是他的作風,堪稱歷史上絕頂聰明之人。


顧空城


司馬懿也不想曹劉孫那樣,一上來就是個大領導。也是從小科員,小營業員一步步爬上去的。其實,司馬懿更像一個普通的人。如果不普通,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都可以殺他的處境了。

司馬懿,有血氣有志氣,只是,他用了最柔軟的方式,在曹氏門下熬了幾十年。這個,不像平凡的人嗎。多少人有了房子車子,不也是幾十年的積蓄嗎?

至於後來司馬懿取得了他想要的,有了自己的事業。只是用他真實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好好活著,耐心等待機遇,機會到來的時候,別慫就行。


國學人生匯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

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司馬懿作為一個著名歷史人物,他的功過是非自由大家去評判,這裡我只說說我的看法和大家做個討論。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博聞強識,為人隱忍。司馬家乃河內大族,兄弟八人,人稱"司馬八達"。司馬懿排行老二。司馬懿多智,被曹操知道後,命其輔佐曹丕。在司馬懿的輔佐下,曹丕最終成功上位,並最終稱帝。在曹丕在位的七年,司馬懿配合尚書令陳群,施行新政,正因為此新政為魏國招攬了大量士子,諸去鄧艾等人在魏國統一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還是因為這新政,使得士族大興,曹魏宗親被大大的削弱,為以後司馬家反魏埋下伏筆。

在魏文帝曹丕去世後,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四人被認命為輔臣,輔佐魏明帝曹叡,在曹叡在位的十幾年期間司馬懿數次抵擋了諸葛亮的北伐,期間他與諸葛亮也是棋逢對手惺惺相惜。司馬懿也配合諸葛亮上演了空城計的好戲。

曹叡去世時,認命了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司馬懿遭到曹爽的排擠,被安了個太傅的虛職。司馬懿整日在家,讓曹爽麻痺,最終趁曹爽帶領皇帝曹芳和百官前去高平陵祭祖之時,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曹魏政權。為以後晉朝的建立鋪平了道路。

司馬懿一生浮沉,歷經四代魏主,熬到最後奪得天下,可以說司馬懿才是真的大智慧。




原來陽光會生鏽


說到司馬懿,他也是一個狠角色,他的隱忍和狠毒也是非常人能及的。

  司馬懿可謂是一個非常善用權謀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最合適的實際,去做最合適的事情,因為他的這份審時度勢,不久自己就擁有了一定屬於自己的軍事實力。

image.png

  但是聰明人的這份能力也是會被別人嫉妒提防的,於是一項關係要好的曹爽就剝奪了司馬懿的干政的權利,可是司馬懿是不會讓他人去剝奪自己的權利的,於是和曹爽的爭鬥就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曹爽本身就沒有司馬懿聰明,更沒有他善於權謀,所以,一旦司馬懿給他設計了一個圈套,那他也必定是會入圈套的。

image.png

  司馬懿深知曹爽在朝廷裡面沒有什麼威信,於是司馬懿就聯繫了幾個朝中的老人,元老級的人物去和曹爽交涉,告知司馬懿寧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會不要兵權的,曹爽雖然不太信任司馬懿,但是對於老臣還是非常的信任的,於時便答應了司馬懿給了他兵權,可誰知,司馬懿變臉比翻書還快,在得到兵權後,就下令將曹爽殺了。

image.png

  這一事件後,眾人就發現司馬懿是如此的心狠手辣、真正做到了翻臉比翻書還快,可是這樣的事情,很多文人雅士都不去和司馬懿交往。

  但是這樣的情況其實都是在司馬懿預料之內的,換句話說,這對於司馬懿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因為只要兵權在手,他就什麼都不在乎了。

  其實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也是極其可怕的,因為這是善於隱忍的狠毒之人才會有的。

  古人云:得民心者的天下。司馬懿過於運用權謀,並不無實際的做一些讓老百姓獲益的事情,於是他的一生也是非常具有爭議的一生。

  後來他努力爭取的一切都被匈奴的軍隊給摧毀侵佔了。他的後人想要去重新奪回曾經的政權,可是卻沒有成功。而這次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將自己的家族走向帶向了毀滅,司馬家的所有人全部誅殺。

  這麼看來,司馬家族從開始建立的風光到走向毀滅,真是一部大片,聰明是相當聰明的,但是有時候太過了,就是整個家族走向末路的開始。如果可以學會適度,一切都不那麼的很絕的話,也許還是會有一線生機的。可以說司馬家族是中國漢人的恥辱,沒有司馬家族的混亂不堪,就沒有五胡亂華,以致漢人差點滅族!



Apollio阿波羅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城府極深、手段老辣、能屈能伸、思維縝密





每天五分鐘讀歷史


司馬懿算的上真正的末世梟雄,史書有評價說“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意思就是說司馬懿的智商謀略要勝過諸葛亮,所以後邊諸葛亮在六出祁山的時候敗給了他,當然那次失敗完全不是因為諸葛亮失策,而是因為蜀國劉備已經不在,主事的是阿斗,軍事力量也與曹操的相差懸殊太大,諸葛亮能夠憑藉自己的計謀跟司馬懿周旋很久也是相當厲害了。客觀原因的存在導致了那場戰役的失敗。司馬懿雖然這次戰勝是靠時機和運氣,但是他的才智確實高於常人。

其實英雄有兩種,一種是打出來的,還有一種是忍出來的。打出來的英雄生猛,如項羽,但是往往不及忍出來的英雄收益廣大,如劉邦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在漢末三國,曹操、諸葛孔明算前一種,劉備和孫權算後一種,而司馬懿更是後者中的翹楚,他極其善於忍耐,精於等待。三國裡面所有的人物為了江山打得不可開交,到頭來卻是給他司馬家打了天下。三國最後的贏家並不是曹操,而是他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今在曹魏大營擔任過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等職位,更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他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為顯著的功績就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73歲去世,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所以說司馬懿這個人內心城府深不可測,其實曹操在當初任用他的時候也看出了他不甘於為人臣的想法。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是不甘於為人臣的人,必定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是因為曹丕和司馬關係很好,經常維護他,再加上他這個人極其善於隱藏和忍耐,所以曹操放下戒備,對他深信不疑。

講了司馬懿的生平再來看看他的身世背景,這麼一位奇才相信身世肯定不同一般,他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代,也就是夏官祝融。遠古至商代世襲承接夏官這一職務,到了周朝,夏官改性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子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這個姓氏就是這樣的一個來歷,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少年時期便是胸懷謀略,劇中的司馬懿也是很好表現出了這一點,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經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可見歷史上很多的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這樣的人在後世可能不會有太多好的評價,他的成功是陰柔奸雄戰勝陽剛英雄的代表,有人說司馬家的皇帝昏庸無能導致了後來的“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其實也不能這麼說,誰也不能預見自己就成為一個皇帝,而且還是一個好皇帝,只能說歷史把司馬氏推向歷史的舞臺,而他們沒有扮演好正面的角色,反而成了反面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